与“ 一层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8-30 00:14:40
《我们一起品味过的快乐》
操场边的梧桐叶又叠了一层秋,每当指尖抚过书桌里那枚泛着微光的运动会奖牌,记忆总会折回初二那年的校运会——那片洒满阳光的跑道上,我们曾一起将汗水酿成甜,品味过最滚烫的快乐。
彼时,4×100米接力赛的报名表刚贴上墙,阿哲、小雨、小远和我便攥着笔挤到前排。可训练的第一天,我们就撞了壁:我接棒时总像攥不住跳动的火苗,手忙脚乱间接力棒“哐当”落地;小远冲线前的脚步总慢半拍,夕阳把我们垂头丧气的影子拉得老长。
“怕什么,咱们把每一步都踩实!”阿哲蹲在跑道上,用树枝划出四道标记线,又在接力棒上缠了圈红绳,“看这红绳,它到你手边时,你就伸手,准没错!”此后的黄昏,操场成了我们的天地。阿哲喊“预备”的声音裹着风,第一棒的他像离弦的箭,红绳在阳光下划出弧线;小雨接棒时身姿轻盈,像踩着风的小鹿;到我时,我盯着那抹跳动的红,手臂一伸,接力棒便稳稳落进掌心,奔跑中耳边只剩风声与队友的呐喊。每一次顺利交接,我们都击掌庆贺,掌心的汗混着笑,在夕阳下闪着光。
比赛当天,看台上的彩旗如海潮翻涌。发令枪响的刹那,阿哲的身影瞬间冲出,红绳接力棒稳稳递到小雨手中;小雨奋力摆动双臂,把棒传给我时,我听见全班同学的呐喊震得空气都发烫。我攥紧接力棒,脚步像踩着鼓点,风灌进衣领,眼前只剩前方小远的背影。当接力棒触到小远掌心的那一刻,他猛地加速,像一道闪电刺破终点线。
欢呼声瞬间炸响,我们四个扑在一起,汗水浸湿的校服贴着彼此,奖牌挂在脖子上,凉丝丝的金属却映着最滚烫的笑。后来再看那枚奖牌,上面的纹路早已不清晰,可我总能想起:训练时阿哲画在跑道上的线,小雨递来的半瓶冰水,小远冲线后扬起的衣角,还有全班同学挥舞的彩旗与呐喊。
那些一起在跑道上奔跑的日子,那些并肩跨过难关的瞬间,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却像一杯温热的蜂蜜水,甜得绵长。这便是我们一起品味过的快乐——藏在汗水里,融在呐喊中,刻在初中的时光里,每次想起,都暖得人心尖发颤。
《感谢有你》
走在放学的路上,我和小晗手拉着手,天空洒下一层金灿灿的阳光,照在我们身上,暖洋洋的。小晗的脸上总是挂着甜甜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着我的小学时光。
记得一年级的时候,我刚来到班级,老师把我安排到小晗身边的位置。我坐在座位上,好奇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这时,小晗拍了拍我,向我做了自我介绍。刚开始和她聊天时,我有点害羞放不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每天聊着聊着,就渐渐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有一次体育课,我因为跑得太快,不小心被小石子绊倒了,擦破了皮。那节体育课的太阳很大,晒得我的伤口火辣辣地疼。就在这时,小晗跑了过来,她扶起坐在地上的我,陪我去了校医室。因为伤口上了药,刺激得我有些疼,小晗看见我疼得直冒冷汗,就轻轻地吹着我的伤口,一脸担心地关心我。她的话像一阵春风,暖暖地吹进我心里,我马上就感觉伤口没那么疼了。
不过,最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是五年级的那次数学考试。那次我考得很不好,风呼呼地吹个不停,小鸟也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嘲笑我一样。我沮丧极了。上课时,老师讲着题,我听了一会儿,总觉得那几道题超纲了,怎么也学不会。放学时,我被老师叫去了办公室,我让小晗不用等我。可是当我从办公室出来后,却看见小晗依然站在校门口等我。我心里既温暖又感动。我们俩一起走在梧桐大道上,夕阳西下,金光透过梧桐叶间的缝隙洒照在大地上,就像一束束金色的光束。小晗安慰着我,还把老师奖励她的旺仔牛奶送给了我,耐心地给我讲着上午我不会的题目。那一天的鸟鸣叫声格外好听,路边的小花也格外美丽。我们就这样一起沐浴着阳光,手牵着手走过了六年的时光。
感谢有你,小晗。是你的陪伴和关心让我的小学生活充满了温暖和快乐。我会永远珍惜我们之间的友谊。
《雨夜修车铺》
雨天像一层灰蒙蒙的茧,把整条滨江路裹得只剩轮廓。我推着瘪胎的自行车,鞋底“咕叽咕叽”往外挤水。夜风一吹,校服贴在背上,像块冰凉的铁皮。
修车铺在巷子最深处,门口悬着只昏黄的灯炮,灯罩裂了半圈,雨水顺着缺口往下淌,地面被砸出一个个小坑。老板老周蹲在灯下,背影被灯光拉得老长。他穿一件洗得发白的藏青工服,领口和袖口都磨出了毛边,肩背处却挺得笔直,像一块被岁月压弯又硬生生弹回来的钢板。
“来得正好,再晚一步我就收摊喽。”他没回头,声音混着雨声,粗粝里带一点笑意。
我支好车子,才发现他左手少了两根指头——无名指和小指齐根断掉,断面像两截磨钝的粉笔。可那三根剩下的手指灵活得惊人:扳胎、撬边、补胶,动作一气呵成,钢钎在他指间翻飞,像被驯服的蛇。雨水顺着他手背上的皱纹滑进袖口,留下一道道亮闪闪的细线。
“今天模拟考?”他忽然问。“嗯,考砸了。”我踢着地上的碎石子,声音低得几乎被雨吞没。
老周没接话,只把破胎按进水盆。一串水泡咕咕噜噜浮上来,他眯起眼,嘴角叼着半截烟,烟头在雨里明一下、暗一下,像颗不肯熄灭的小星。
“管好了。”他伸出食指,在水里轻轻一点,水泡立刻断了线。“漏洞在这儿。”他抬头冲我笑。灯影下,他眼角的褶子里夹着铁屑和油污,却亮得像两片碎玻璃。
补胎的空当,他从屋里端出一杯姜茶,杯口缺了个小豁,热气从豁口处歪歪扭扭地往上冒。“喝一口,别学我年轻时候,为了赶活,把胃冻成铁疙瘩。”
我捧着杯子,烫得直吸气。姜茶的辛辣一路烙到喉咙,再往下,把胸腔里那块湿棉花似的东西慢慢化开。雨声忽然远了,只剩下老周“嘶啦嘶啦”撕胶布的声响。
“好了。”他把车胎装好,用掌心在车座上抹去了一把雨水,“骑上去试试。”
我跨上去,一脚踩下,链条发出轻快的“咔嗒”声。回头时,老周已经蹲回灯下,收拾他的工具箱。灯泡把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大得几乎要顶破屋檐。
“周叔,多少钱?”我摸口袋,只掏出一张皱巴巴的十块。他摆摆手,断指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干净。“下次考好再给钱。”我愣在原地……
多年后,每当我路过那家维修店,总会想起那盏灯,想起那三根手指,想起那茶杯和姜茶的热气。它们像一串暗号,在我每一次想要放弃的时候,悄悄亮起……
《生命的姿态》
晨光初绽,登山前那个雾霭弥漫的清晨,山间似被一层薄纱轻笼。我背着行囊,望着眼前高耸入云、似要刺破苍穹的山峰,心中忐忑不安,脚步犹豫着是否要开启这场未知攀登。
“出发吧,孩子!”
父亲沉稳的声音传来,如暗夜中的明灯,为我驱散迷茫。
山风带着凉意与草木芬芳,阳光透过薄雾洒下,斑驳光影为山林添了几分神秘。山路崎岖,碎石与树根横亘,每一步都需谨慎。父亲走在前,步伐稳健有力,似山间磐石,沉稳而可靠。我因经验不足,脚步踉跄,几次险些摔倒。父亲察觉到我的吃力,转身向我伸出手。那双手粗糙宽厚,我犹豫后递出手,父亲的手紧紧握住我,温暖有力,如一股暖流注入我心,让我在这陌生山间有了依靠。“登山如人生,每一步都要踏实。”父亲边走边说,目光望向远方连绵山峦,那是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随着攀登深入,我的体力渐渐不支,双腿如灌铅般沉重,每一步都似用尽全身力气。我开始抱怨,想要放弃,退缩之意如潮水般将我淹没。父亲停下脚步,转身看我,眼神坚定而鼓励,如一盏明灯照亮我心中黑暗。他指着路边石缝中顽强生长的小草:“看,它没有肥沃土壤,没有充足阳光,却依然绽放生命的绿色。这就是生命的姿态,无论环境多恶劣,都要努力向上。”
我凝视那株小草,纤细身躯在石缝中倔强挺立,叶片带着露珠,在阳光下闪烁如明珠。它虽渺小,却以顽强姿态诠释着生命的坚韧。我心中一阵触动,小草尚能在艰难中生存,我又怎能轻易放弃?在父亲鼓励下,我咬紧牙关,继续前行。
终于登上山顶,眼前景象让我震撼。连绵山脉起伏如巨龙,云雾缭绕似仙境。阳光洒在身上,疲惫与辛苦瞬间消散,心中满是登顶的喜悦与自豪。父亲站在我身边,脸上露出欣慰笑容,如春日暖阳。“孩子,你做到了。这就是生命的姿态,面对困难与挑战,不放弃、勇往直前,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
站在山顶,迎着山风,我思绪万千。这次登山,不仅是对身体的挑战,更是对心灵的洗礼。那株石缝中的小草,父亲坚定的背影,都成为我生命中难忘的印记。
生命的姿态,是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不拔,是遭遇挫折时的永不言弃。未来的日子里,或许会有更多的高山等待我去攀登,有更多的困难需要我去面对。我会铭记这次登山的经历,以顽强的姿态,勇敢地迎接每一个挑战,在岁月的长河中,让生命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另一层含义六年级作文》
另一层含义六年级作文
妈妈的爱比山高,妈妈的爱比海深,妈妈对我的关心无微不至,可是,我却没有对妈妈说一句:"我爱你!".我不好意思说,所以我决定写下来.
我拿了一张纸写下:"妈妈,我",当我写到"我"时,我迟疑了,到底要不要写下来这个"爱"字,可是当我想到妈妈这么多年勤俭持家,不辞辛劳,把这个家照顾得这么好时,我还是在纸上写下了"妈妈我爱你"!我来到妈妈的房间,妈妈还在睡觉,我呆在床边,仔细的看着妈妈,妈妈脸上的`斑不计其数,这都是妈妈这么多年炒菜留下的记号,妈妈的眼角又多出了几条皱纹,这都是妈妈为我着急,为我难过的标记啊!记得那一年,妈妈发烧了,烧到四十度,全身像炭一样烫,当时我不知道,回家看到没饭吃,就怪起了妈妈,妈妈没有解释,马上起床为我做饭,我吃好饭还没开始做作业,妈妈又拖着疲惫的身子洗碗,没有半句怨言.后来,我听爸爸说起,才知道妈妈发高烧.现在回想起来,我真是不懂事.这时妈妈醒了,我犹豫了一会,最终还是把卡片递给了妈妈,妈妈不解地接过卡片,轻轻打开,看了里面的内容,脸"刷"地红了,然后笑了,好像在说:"女儿,你终于长大了,懂得心疼妈妈了".虽然妈妈嘴上并没有这样说,她只是轻轻地拍了一下我的头:"瞎写什么呢?"我笑了,因为我知道妈妈这话里还有另一层含义.
【另一层含义六年级作文】
《魂叹》
灰暗的世界像被一层纱掩盖着,迷茫茫,迷茫茫中又若有若无的看到一个“自己”在面壁思过,走近,走近,看到了墙上的画面,瞬间进入画面中……
一、年少过轻狂
13、14的叛逆期,谁不猖狂,当时我就是个吸血鬼、白眼狼,狠狠的从你身上压榨。
还记得一次,想和圈子里的一帮人出去玩耍,你怎么都不同意,我早已没耐心,放下一句话:“你不同意也没用,我不是在询问,而是在通知!”我便走进房间,把门狠狠一摔,在门闭合的一刹那,我看到了你脸庞浮出哀伤及悔恨,我当时不能理解那神情。
隔天,起床后桌子上便有几张红色钞票,拿起,一张纸条掉落,捡起,纸上写着“早点回家”,我觉得无聊,揉了揉,使它变成团,随着一道弧线准确的进了桶,随后,扬长而去……
二、醒悟
15岁,渐渐长大的我,玩了一年,在初三这一重要的阶段,我也渐渐收了心,特别是在学了季羡林老先生写的{{回忆我的母亲}},使我感叹万千,想好好对待你,以弥补我不懂事做的蠢事。
当天回到家。我亲自下厨做了一顿午饭,条例有序地一一摆放好,你风尘仆仆归来时,看到琳琅满目的菜色,脸庞浮现出惊讶的神情,眼底浮现激动,你坐下,拿起筷子,我看到你拿筷子的手一直在颤抖,久久夹不起菜来,我拿起筷子,夹了一筷子的菜,放到你碗里,你吃了一口,久久不下咽,眼泪充盈了你的眼眶,使我陷入深深的愧疚,久久不能自拔……
三、噩梦
平常的晚上却不平常,我属于早睡的人,然后那晚,却不知为何,破天荒的睡不着,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眠,便想着等你回家。
突然,隔壁的手机铃声和父亲“啪嗒”的急促下楼脚步声,打碎了我房内的寂静,我急忙下床,便听到父亲摩托驶远的声音,打开窗时,早已看不到父亲的影,我慌了……
隔天下午,在看到你时,口罩后的我泪流满面,看着你挣扎痛苦的脸庞,我握着你略有温度的手,哭着让你坚持,不要放弃,我看到了你努力的想睁开眼睛,却无能为力,眼角滑落一滴、两滴眼泪,心电图的数字在上升,我小心的微微抬起你的手,把自己的脸贴在你手上,嘴里不停地说着坚持,眼泪湿了口罩,我却不敢让它落在你身上,使劲擦拭,却越流越多。时间到了,随着护士的陪护,我虚脱般地走了出去,铁门开启闭合,身后那闭合的门,那一道门,隔绝了你我……
那天后,在看到你时,车水马龙的公路旁,一个大大的帐篷,太阳高高地挂着,射出它的美丽,烘烤着帐篷,使蓬内异常闷热,而我,看到你笔直地躺在那里,却感觉异常的冷,无法言语的冷,想哭却没有眼泪,只能呆呆的看着你,看着你的脸,早已苍白,无血色,神情痛苦……
“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便是我的写真啊,当我懂事时,我最爱的母亲却已远去……
画面结束,感叹万千,是时离开。只留下那个“我”继续面壁思过……
《春初二读后感600字》
是谁为大地披上了一层彩色的花毯?是谁为春天披上了一层特有的芬芳?
是春花。
在散文家,诗人朱自清的笔下,春花的色彩更为绚丽:“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春花散了遍地,在大多数人眼中并不足为奇,也不曾细细观赏它。但是,朱自清先生用他所观察到的春天,为我们展开了一幅五彩斑斓的春天画卷。
春在何处?
在“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在“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冬去春来,一年四季不断的交替,轮回。让我们从今天起,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与大作大家朱自清先生俯下身来,观察春天的脚步。一草一木皆为春,让我们将自己瞳孔里煜煜发光的春天描绘下来。
“万紫千红总是春”。要观察春的步伐,不妨先观察处处吐露的春花。读起朱自清先生的《春》,让我不由的追忆起记忆中的春天,放逐梦想与希望的春天!
作者朱自清用动人的笔触来描绘他所看到的春天,为我们呈现春花,春草,春风,春雨,春勤的画面。
除了春花,就是满山遍野的春草。它有破土而出的坚韧,以及勃勃生机,活力,作者笔下的春草更俏皮活泼,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在我们欣赏朱自清先生的生花妙笔的同时,又不由的感叹春天的美好,给人带来活力,希望和力量,而春草,又将活力与力量充分的展现。这是一种艺术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时间在一点点溜走,不要再等它消散,赶快,换上一件绿色的衣服,投身到春天的怀抱!
《一层不变与变通800字》
一层不变的结果导致白貂最后只能乖乖地被猎人擒住,屠杀。当它们的弱点被识破时,它们来进行有效的改变,从而导致了它们被乖乖就擒的局面。有时候一层不变,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等待你的,可能是一场噩梦。
一层不变与习惯不尽相同,习惯是一般来说,通常情况下会怎么做,而且通常会有例外的,偶尔是不这么做的。习惯是一种惯性,身体对一种事物长期适应的结果,可以发生改变的,一成不变是永远不变的,上次对待这件事这么做造成了严重的错误,这次还是这么做,这就是一层不变的特点,缺乏变通性。正如语文课本中《藏在袋子里人》的男主人公,对待事物一层不变,对于新鲜事还是伴持一层不变,缺乏便通,最后导致了男主人公的死亡。
当然,一层不变也有其好的一方面,例如,制作一份目标或计划清单,每天一层不变地朝自己的目标前进。朝着固定得目标,坚持每天完成一小步,最后实现梦想。每天一小点,不做改变,坚持不懈,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但相对来说,一层不变的缺点是大于优点的。一个瓶子,装满了大石块,或许你认为装不下了,但可以进行适当的变通,装沙子可不可以呢?答案是可以了,装满沙子后是不是就不能再继续装呢?实际上还可以装下一部分水,这才是真正装满了这一瓶子,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变地,但可以相对来说可以一成不变。
铁块熔化再制作成铁球,但本质上没有什么差别,都是铁。铁裸露在空气中,与氧气结合成氧化铁或氧化亚铁,但它还是属于铁种类中的一种,本质未发生变化。且金属都拥有一定的共性,比如说天生坚硬的金属,除非高温使其熔化,在自然状态下,并不能改变其坚性的特性。
在相对一成不变的环境中,总是大大小小地的变化,我们并不能使其保持永远不变。如地球在固定的轨道上围绕太阳旋转,说不定哪天就像流浪地球中地球离开了原来的轨道而四处漂泊呢?
一层不变员不存在,但有些事情缺算的上一层不变,如白貂年复一年守护着自己的纯白、漂亮的毛、不牺牲当下,而散失了生命。如果适当变通下,结果便不会如此了。
《一层不变与变通800字》
一层不变的结果导致白貂最后只能乖乖地被猎人擒住,屠杀。当它们的弱点被识破时,它们来进行有效的改变,从而导致了它们被乖乖就擒的局面。有时候一层不变,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等待你的,可能是一场噩梦。
一层不变与习惯不尽相同,习惯是一般来说,通常情况下会怎么做,而且通常会有例外的,偶尔是不这么做的。习惯是一种惯性,身体对一种事物长期适应的结果,可以发生改变的,一成不变是永远不变的,上次对待这件事这么做造成了严重的错误,这次还是这么做,这就是一层不变的特点,缺乏变通性。正如语文课本中《藏在袋子里人》的男主人公,对待事物一层不变,对于新鲜事还是伴持一层不变,缺乏便通,最后导致了男主人公的死亡。
当然,一层不变也有其好的一方面,例如,制作一份目标或计划清单,每天一层不变地朝自己的目标前进。朝着固定得目标,坚持每天完成一小步,最后实现梦想。每天一小点,不做改变,坚持不懈,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但相对来说,一层不变的缺点是大于优点的。一个瓶子,装满了大石块,或许你认为装不下了,但可以进行适当的变通,装沙子可不可以呢?答案是可以了,装满沙子后是不是就不能再继续装呢?实际上还可以装下一部分水,这才是真正装满了这一瓶子,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变地,但可以相对来说可以一成不变。
铁块熔化再制作成铁球,但本质上没有什么差别,都是铁。铁裸露在空气中,与氧气结合成氧化铁或氧化亚铁,但它还是属于铁种类中的一种,本质未发生变化。且金属都拥有一定的共性,比如说天生坚硬的金属,除非高温使其熔化,在自然状态下,并不能改变其坚性的特性。
在相对一成不变的环境中,总是大大小小地的变化,我们并不能使其保持永远不变。如地球在固定的轨道上围绕太阳旋转,说不定哪天就像流浪地球中地球离开了原来的轨道而四处漂泊呢?
一层不变员不存在,但有些事情缺算的上一层不变,如白貂年复一年守护着自己的纯白、漂亮的毛、不牺牲当下,而散失了生命。如果适当变通下,结果便不会如此了。
《我崇拜的人》
崇拜,比喜爱多一层敬意,比尊敬多一些浓烈。提到这个词,总让人想起远古民族的篝火图腾和古老仪式,或者十年浩劫中铺天盖地而如今成为旅游纪念品的白底红字宣传漫画,抑或现代年轻人所普遍流行的追星。
可见,崇拜的对象是分时代的;而分时代的这个现象,究其本质还是一个价值取向的差异。战争年代崇尚牺牲,和平时期追求发展,所以曾大力提倡的“见义勇为”变成了“见义智为”,跳下粪池救老人的高材生不再会成为人们崇拜歌颂的小英雄,却有更多人表示遗憾和不满。
同时代之间,价值取向的差异也极大影响了人们崇拜的对象之别。儒家崇拜能够修齐治平的君王或贤臣,道家则背道而驰,说“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也都不过是“小知”,是蜩鸠;让道家崇拜的,是被尧让位却直言相拒的许由。因为儒家是要做好政治,而道家似乎没那么关心政治,道家仰望的永远是脱于人间凡俗的境界,比如姑射神人,神人无名。
人类有一个很难改的秉性便是跟风。原本价值取向不同会带来不同的评判标准,从而崇拜的对象也理应各自不一,但总有乌合之众一哄而上,盲目追捧。更有甚者,趋炎附势,企图从中牟利,丝毫不顾崇拜行为的本质是借鉴优势、提升自己。当今崇尚依法治国,而中国人习惯性的、跟风式的个人崇拜使“人治”色彩依旧浓重,本在社会环境和理性思考下自然成立的思想路线,到了很多人眼中还是变成了领导人语录。追溯起这种民族习惯的根源,无非是千年以来把皇帝当成神一样崇拜。这种非理性且动机不纯粹的崇拜行为蒙蔽了崇拜者的双眼,以致导向单一、眼界狭窄,既不能看到以其他标准评判出的偶像的可取之处,也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崇拜的对象。
所以,其实并不存在“真正”值得崇拜的人。标准不一,对象不一,若找出了那个“真正值得”的对象,怕是要出更多棘手的问题。当然伟人是存在的,只是没必要加之以“崇拜”这种太过激动的字眼。毕竟伟人有很多,完人却找不到一个,术业有专攻,价值有不同,兼收并蓄,辩证思考,斯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