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一层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11-05 04:21:24
《北平的秋》
北平的秋,像一层薄纱笼住天空,将天色染成温润的淡灰。风掠过天安门广场,拂得路边的树沙沙作响,枯黄的树叶从枝头挣脱,打着旋儿轻轻贴在栏杆上,添了抹静默的温柔。远处胡同里飘来几声鸟鸣,在阴天里漾开几分情趣。
踏上宽阔的石阶,目光仿佛望不到尽头。旁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如军人般挺立,"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深深刻在碑身,静静诉说着革命先烈的英勇过往。碑前,孙中山先生的画像静静矗立,他身着中山装,目光温和而坚定,望向往来人群,似在见证这片土地的安宁。广场中央的国庆大花篮更添生机,金黄的向日葵朝着天光,红柿子缀满枝桠,紫色藤萝垂落如瀑,蜜蜂在花瓣间流连,秋风里混着淡淡的花香。广场上空的五星红旗,即便在阴天下仍透着鲜亮的红,像一团流动的火焰,在铅灰色的天幕上划出灼热的弧线。北侧的天安门城楼在云层下更显厚重:汉白玉底座托着朱红墙体,六十根圆柱顶天立地,鎏金琉璃瓦泛着温润光泽,檐角的瑞兽静静伫立。正中的毛泽东画像清晰明亮,眼含笑意,望向远方。
望着眼前的景象,前阵子阅兵的场景不禁浮现在脑海:士兵们斗志昂扬,喊着整齐的口号,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经过天安门。每一个精准到位的动作背后,是无数日夜的磨砺,是不知湿透多少回的衣衫。
人群中,一位被儿女搀扶的老人吸引了我的目光。他手里攥着旧布包,走到毛主席画像前便停下脚步,抬头凝望了许久,眼眶渐渐染上猩红,浑浊的眼里盛满泪水。老人用衣袖拭去泪痕,慢慢抬起右手轻轻挥动,画像中的毛主席微笑着,仿佛在温柔回应。"这辈子能来北京看一次天安门,也算此生无憾了。"一声轻叹随风飘散。
风又起,黄叶纷飞。我忽然懂得,北平的秋,藏的正是这样一份深情。一片落叶,是一个故事;一份凝望,是一段岁月。这秋日的静美,因无声的热望,而有了沉甸甸的分量。
《阅读让生活更美好》
午后的阳光格外温暖,塞满书本的柜子似镀上一层金光,翻开的书页似海浪被风波动,泛起阵阵清风。
阅读就像生活中的调味料。无聊时,我翻开《苦儿流浪记》,神经会立刻绷紧,雷米悲惨的生活令人们无不心疼,但他最终依靠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无限的幸福感。不知不觉,时间伴着书声走向终点,让我入迷其间,发丝早已被汗水打湿。
阅读就像充电宝。当试卷上的红叉醒目出现在我眼前时,房间里只剩下呜咽声。泪眼朦胧间,手不禁摸到了《活着》,书中挫折的人生却还能让主角振奋着去面对困难,让我明白眼前的问题不过是人生中的小插曲,应当努力地去研究这些不可避免的错误。
阅读更像是加油站。它丰富着我的文思,拓宽了我的眼界。读一本《DK儿童百科》,会让我明白宇宙的奥秘;读一本《蓝天下的世界》,会让我明白地球中的资源是来之不易的,应当更要去爱护和节约。因此,在课堂上,课外的阅读题我总能举手表达我的看法。参加课外综合实践,很多事物我都会知道它们的来源与内涵。这一切的源头都在我打开书本的那一刻开始,向下延伸。
阅读让生活更美好,即使一天只读半小时,日积月累,这些碎片化的文字终会变为一把钥匙,助你打开知识中的那扇闪耀的大门。
学习的过程总是以旧换新的,每过一段时间就要更换新的起点,坐标、方向和终点。而阅读就会陪着你去探索这其中深不见底的秘密......
《十字路口的暖阳》
冬日的黄昏,夕阳为繁忙的街道铺上了一层温暖的橙黄。寒风依旧刺骨,行人们裹紧外套,步履匆匆。
少年陆天系着厚厚的红围巾,像一团跳动的火焰走在回家的路上。十字路口处,他注意到一位坐着轮椅的老人——银发被风吹得有些凌乱,正望着川流不息的车流露出无助的神情。路口的红绿灯恰好故障了,车辆互不相让,鸣笛声此起彼伏。
“太危险了。”陆天的心微微一紧,毫不犹豫地走上前去。他蹲下身,看着老人:“爷爷,我送您过马路吧。”老人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亮。
就在这时,身穿橙色马甲的交通志愿者徐明也注意到了这里的状况。他快步走来,与陆天相视一笑,默契得像早已约定好。徐明举起指挥旗,吹着哨子疏导车辆;陆天则稳稳扶住轮椅,轻声说:“爷爷,咱们不急,慢慢来。”
“谢谢!”徐明洪亮的声音在路口回荡。原本急躁的车辆渐渐安静下来,纷纷减速让行。一辆出租车甚至摇下车窗,微笑着伸出大拇指点了赞。
安全抵达马路对面后,老人紧紧握住他们的手,连声说:“谢谢你们……我在这等了快二十分钟了,要不是你们……”话音未落,陆天发现老人的围巾有些松散,细心帮他重新系好。
夕阳的余晖将三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望着老人远去的背影,陆天和徐明站在街角,会心一笑。这一刻,他们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一股暖流在胸中涌动……
夜色渐浓,华灯初上。这个再平凡不过的黄昏,因为两颗善良的心,变得格外明亮。而这份温暖,正在城市的某个角落,继续传递……
《爱在身边》
凌晨五点半,城市还在沉睡。厨房的窗户上凝着一层白雾,窗外的天仍是灰蓝色的。灶台的砂锅发出咕嘟咕嘟的声响,掀开锅盖,浓郁的米香顿时在屋里弥漫开来。
外婆系着那件穿了无数次的碎花围裙,头发随意地挽在脑后,几缕发丝被水汽打湿。她手中的木勺沿着锅壁缓缓搅动,动作轻柔得像在呵护一件珍宝。
米粒在锅中欢快地翻滚,外婆盛了一碗白粥推到我面前,碗沿干干净净,温度刚刚好。她又顺手剥了一个水煮蛋递给我,这一切自然得仿佛本该如此。可我知道,这绝非一碗普通的粥。
爸爸工作忙,常常胃痛,外婆在熬粥时总会加一点小米,说这样养胃。我见父亲喝粥时,总带着笑眯眯的满足。
这样的早晨,我已度过了无数个。外婆总是第一个起床,在厨房里忙碌。夏天,她会提前把粥晾到适口的温度;冬天,她又会把粥保温得恰到好处。这些细微的关怀,我曾习以为常,甚至未曾留意。
直到这个早晨,我才明白,最珍贵的爱从不是来自远方,也不在别处,它就在身边,藏在每一个平凡的瞬间里,默默温暖着我们。
我总是向往远方的风景,却忽略了身边的温暖。其实,最好的爱就在身边,等着我们去发现。
《阅读让生活更美好》
午后的阳光格外温暖,塞满书本的柜子似镀上一层金光,翻开的书页似海浪被风波动,泛起阵阵清风。
阅读就像生活中的调味料。无聊时,我翻开《苦儿流浪记》,神经会立刻绷紧,雷米悲惨的生活令人们无不心疼,但他最终依靠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无限的幸福感。不知不觉,时间伴着书声走向终点,让我入迷其间,发丝早已被汗水打湿。
阅读就像充电宝。当试卷上的红叉醒目出现在我眼前时,房间里只剩下呜咽声。泪眼朦胧间,手不禁摸到了《活着》,书中挫折的人生却还能让主角振奋着去面对困难,让我明白眼前的问题不过是人生中的小插曲,应当努力地去研究这些不可避免的错误。
阅读更像是加油站。它丰富着我的文思,拓宽了我的眼界。读一本《DK儿童百科》,会让我明白宇宙的奥秘;读一本《蓝天下的世界》,会让我明白地球中的资源是来之不易的,应当更要去爱护和节约。因此,在课堂上,课外的阅读题我总能举手表达我的看法。参加课外综合实践,很多事物我都会知道它们的来源与内涵。这一切的源头都在我打开书本的那一刻开始,向下延伸。
阅读让生活更美好,即使一天只读半小时,日积月累,这些碎片化的文字终会变为一把钥匙,助你打开知识中的那扇闪耀的大门。
学习的过程总是以旧换新的,每过一段时间就要更换新的起点,坐标、方向和终点。而阅读就会陪着你去探索这其中深不见底的秘密......
《好书推荐视频诞生记》
今晚,皎洁的月光如一层薄纱般轻柔地铺洒在书桌上,带来丝丝清凉。此刻,我的心情格外舒畅,因为耗费不少心血制作的《三国演义》好书推荐视频,终于大功告成,还得到了老师的点赞。
国庆节前老师让我做“好书推荐”视频,我第一时间选了《三国演义》。关羽温酒斩华雄的英勇豪迈,诸葛亮空城计吓走司马懿的足智多谋,桃园三结义的不求同年同月生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这些故事我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早就想讲给大家听。为了拍出理想的画面,妈妈先带我去图书馆,可镜头里的我,妈妈说“少点热闹劲儿”。
第二天,我们又扎进新华书店,在堆满书的书架前,妈妈蹲下身子,缓缓挪动着手机,调整拍摄角度。而我,则先声情并茂地向大家介绍了《米小圈讲三国》里的歌曲,等拍摄的空隙,我还趁机翻了本三国小画书,知道了诸葛亮小时候就爱坐在院子里看书,连小鸟落在肩头都没察觉,真有意思!
回家后,妈妈帮我写好了推荐稿,我就捧着稿子一遍遍地读。一开始总卡壳,讲“诸葛亮是智与忠的典型”时,“型”字总读不清楚;说到诸葛亮用错马谡那一段,还总漏句子。读得嗓子干干的,我噘着嘴坐在沙发上有点难过。可一想到要让大家都喜欢上《三国演义》,我又站起来,对着镜子重新练——读错一句就倒回去再来,练到嘴巴发酸,终于能顺畅地把整个故事讲下来,连妈妈都笑着夸我:“像小老师一样流利!”
后来妈妈帮我找了轻轻的古风音乐当背景,又配上可爱的三国卡通人物图,还穿插了一小段相关的小视频。忙到有点晚,我才把视频发给老师,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总担心自己读得不够好。没想到没过多久,老师就给我回了消息,还点了个大大的赞!
原来认真练稿子、和妈妈一起挑背景、熬到有点晚也没关系,这些累都不算什么——把自己喜欢的事用心做好,真的太开心啦!
明天我还要去新华书店,说不定能再找到一本像《三国演义》这样好看的书呢!
《游中华郡水上乐园》
中午,太阳火辣,缓缓西沉时,被一层薄云半遮。瞅这天气挺合适,我们直奔中华郡水上乐园。当我们大步流星走到水上乐园入口,工作人员迎上来:“您好,因水温偏低,滑梯区域暂不开放,推荐去泡温泉哟。” 我们听罢,无奈长叹,心里直念叨 “人算不如天算呀”。
从入口进入女更衣室,换好泳衣,我迫不及待奔向温泉区,小心翼翼踏入温泉,暖意瞬间包裹全身,太舒服啦!我们在温泉池里惬意泡着,表妹突然调皮,用手撩水弹我脸上,我也“还击”,溅起的水花在我们脸和身上蹦跳,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温泉限时十五分钟,泡完后,我和表妹、妈妈在凉亭歇脚。没一会儿,妈妈提议去游泳,可把我俩乐坏了。到泳池,我们像欢快的小鱼,游得不亦乐乎。一会儿蛙泳划水,一会儿打水玩闹,时不时在水里嬉戏。我还故意喊“救命”,逗表妹和朋友来 “救援”,笑声在泳池上空飘着,一直玩到下午三点多。
之后,姑妈说带我们去体验馆,学习洪水来临时的自救办法。到了体验馆,我们坐在模拟场景的沙地“房间” 里,沉浸式感受—— 警报声起, “洪水” 顺着墙面、门缝疯狂涌入,瞬间漫过脚背,大家慌慌张张往 “高处” 挪,按照指导,迅速找漂浮物、抓牢固定物…… 一场 “模拟逃生”,把自救知识深深印在心里。
从体验馆出来,回望水上乐园,这一趟,没玩成滑梯有点小遗憾,可泡温泉、游泳、学自救,也满是欢乐与收获,像一串闪亮的贝壳,在记忆里“叮铃哐啷” 响 。
《我们一起品味过的快乐》
操场边的梧桐叶又叠了一层秋,每当指尖抚过书桌里那枚泛着微光的运动会奖牌,记忆总会折回初二那年的校运会——那片洒满阳光的跑道上,我们曾一起将汗水酿成甜,品味过最滚烫的快乐。
彼时,4×100米接力赛的报名表刚贴上墙,阿哲、小雨、小远和我便攥着笔挤到前排。可训练的第一天,我们就撞了壁:我接棒时总像攥不住跳动的火苗,手忙脚乱间接力棒“哐当”落地;小远冲线前的脚步总慢半拍,夕阳把我们垂头丧气的影子拉得老长。
“怕什么,咱们把每一步都踩实!”阿哲蹲在跑道上,用树枝划出四道标记线,又在接力棒上缠了圈红绳,“看这红绳,它到你手边时,你就伸手,准没错!”此后的黄昏,操场成了我们的天地。阿哲喊“预备”的声音裹着风,第一棒的他像离弦的箭,红绳在阳光下划出弧线;小雨接棒时身姿轻盈,像踩着风的小鹿;到我时,我盯着那抹跳动的红,手臂一伸,接力棒便稳稳落进掌心,奔跑中耳边只剩风声与队友的呐喊。每一次顺利交接,我们都击掌庆贺,掌心的汗混着笑,在夕阳下闪着光。
比赛当天,看台上的彩旗如海潮翻涌。发令枪响的刹那,阿哲的身影瞬间冲出,红绳接力棒稳稳递到小雨手中;小雨奋力摆动双臂,把棒传给我时,我听见全班同学的呐喊震得空气都发烫。我攥紧接力棒,脚步像踩着鼓点,风灌进衣领,眼前只剩前方小远的背影。当接力棒触到小远掌心的那一刻,他猛地加速,像一道闪电刺破终点线。
欢呼声瞬间炸响,我们四个扑在一起,汗水浸湿的校服贴着彼此,奖牌挂在脖子上,凉丝丝的金属却映着最滚烫的笑。后来再看那枚奖牌,上面的纹路早已不清晰,可我总能想起:训练时阿哲画在跑道上的线,小雨递来的半瓶冰水,小远冲线后扬起的衣角,还有全班同学挥舞的彩旗与呐喊。
那些一起在跑道上奔跑的日子,那些并肩跨过难关的瞬间,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却像一杯温热的蜂蜜水,甜得绵长。这便是我们一起品味过的快乐——藏在汗水里,融在呐喊中,刻在初中的时光里,每次想起,都暖得人心尖发颤。
《感谢有你》
走在放学的路上,我和小晗手拉着手,天空洒下一层金灿灿的阳光,照在我们身上,暖洋洋的。小晗的脸上总是挂着甜甜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着我的小学时光。
记得一年级的时候,我刚来到班级,老师把我安排到小晗身边的位置。我坐在座位上,好奇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这时,小晗拍了拍我,向我做了自我介绍。刚开始和她聊天时,我有点害羞放不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每天聊着聊着,就渐渐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有一次体育课,我因为跑得太快,不小心被小石子绊倒了,擦破了皮。那节体育课的太阳很大,晒得我的伤口火辣辣地疼。就在这时,小晗跑了过来,她扶起坐在地上的我,陪我去了校医室。因为伤口上了药,刺激得我有些疼,小晗看见我疼得直冒冷汗,就轻轻地吹着我的伤口,一脸担心地关心我。她的话像一阵春风,暖暖地吹进我心里,我马上就感觉伤口没那么疼了。
不过,最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是五年级的那次数学考试。那次我考得很不好,风呼呼地吹个不停,小鸟也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嘲笑我一样。我沮丧极了。上课时,老师讲着题,我听了一会儿,总觉得那几道题超纲了,怎么也学不会。放学时,我被老师叫去了办公室,我让小晗不用等我。可是当我从办公室出来后,却看见小晗依然站在校门口等我。我心里既温暖又感动。我们俩一起走在梧桐大道上,夕阳西下,金光透过梧桐叶间的缝隙洒照在大地上,就像一束束金色的光束。小晗安慰着我,还把老师奖励她的旺仔牛奶送给了我,耐心地给我讲着上午我不会的题目。那一天的鸟鸣叫声格外好听,路边的小花也格外美丽。我们就这样一起沐浴着阳光,手牵着手走过了六年的时光。
感谢有你,小晗。是你的陪伴和关心让我的小学生活充满了温暖和快乐。我会永远珍惜我们之间的友谊。
《雨夜修车铺》
雨天像一层灰蒙蒙的茧,把整条滨江路裹得只剩轮廓。我推着瘪胎的自行车,鞋底“咕叽咕叽”往外挤水。夜风一吹,校服贴在背上,像块冰凉的铁皮。
修车铺在巷子最深处,门口悬着只昏黄的灯炮,灯罩裂了半圈,雨水顺着缺口往下淌,地面被砸出一个个小坑。老板老周蹲在灯下,背影被灯光拉得老长。他穿一件洗得发白的藏青工服,领口和袖口都磨出了毛边,肩背处却挺得笔直,像一块被岁月压弯又硬生生弹回来的钢板。
“来得正好,再晚一步我就收摊喽。”他没回头,声音混着雨声,粗粝里带一点笑意。
我支好车子,才发现他左手少了两根指头——无名指和小指齐根断掉,断面像两截磨钝的粉笔。可那三根剩下的手指灵活得惊人:扳胎、撬边、补胶,动作一气呵成,钢钎在他指间翻飞,像被驯服的蛇。雨水顺着他手背上的皱纹滑进袖口,留下一道道亮闪闪的细线。
“今天模拟考?”他忽然问。“嗯,考砸了。”我踢着地上的碎石子,声音低得几乎被雨吞没。
老周没接话,只把破胎按进水盆。一串水泡咕咕噜噜浮上来,他眯起眼,嘴角叼着半截烟,烟头在雨里明一下、暗一下,像颗不肯熄灭的小星。
“管好了。”他伸出食指,在水里轻轻一点,水泡立刻断了线。“漏洞在这儿。”他抬头冲我笑。灯影下,他眼角的褶子里夹着铁屑和油污,却亮得像两片碎玻璃。
补胎的空当,他从屋里端出一杯姜茶,杯口缺了个小豁,热气从豁口处歪歪扭扭地往上冒。“喝一口,别学我年轻时候,为了赶活,把胃冻成铁疙瘩。”
我捧着杯子,烫得直吸气。姜茶的辛辣一路烙到喉咙,再往下,把胸腔里那块湿棉花似的东西慢慢化开。雨声忽然远了,只剩下老周“嘶啦嘶啦”撕胶布的声响。
“好了。”他把车胎装好,用掌心在车座上抹去了一把雨水,“骑上去试试。”
我跨上去,一脚踩下,链条发出轻快的“咔嗒”声。回头时,老周已经蹲回灯下,收拾他的工具箱。灯泡把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大得几乎要顶破屋檐。
“周叔,多少钱?”我摸口袋,只掏出一张皱巴巴的十块。他摆摆手,断指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干净。“下次考好再给钱。”我愣在原地……
多年后,每当我路过那家维修店,总会想起那盏灯,想起那三根手指,想起那茶杯和姜茶的热气。它们像一串暗号,在我每一次想要放弃的时候,悄悄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