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韵雅情匠人心作文850字

2023-05-30 02:44:00 杨晨禾 标签:作文 阅读:

天地浩渺,时光沧桑。而群山之中,溪水之畔,总有一位老人,抽着旱烟,抄着网栅,养出一张张古朴的宣纸,存着雅情,藏着匠心。

那位老人是我的大爷爷。他出身山村,从小与茂林翠竹为伴,十二岁就开始学习造纸,现已是家乡有名的造纸师傅。其他兄弟都来长沙带孙休闲了,他却一直不肯离开南山脚下那座工坊,终日与纸为伴。

云雾缭绕山中,楠竹原料正好。伐竹取道,用半筒竹片架起引水渠,流水潺潺,将自然滋养之精华带入山下工坊。砑碎晾晒半月的楠竹,用双脚踩踏一个时辰,“通”“通”“通”,声声竹响如来自远古的鼓点,让一切沉静下来。将竹料倾入水池,搬来一张三尺网栅,放入池水上下抄起,落下,水哗啦啦地起,鸣溅溅地流。将抄起的纸张放入使用了百年的木制机械,大爷爷用全身之力压下木板,纸中之水便滴滴答答渗出,从布满青苔的边沿滴落。将纸张挂于坊外晾晒,大爷爷抽着旱烟,缭绕的烟雾使这幅画面愈加典雅。宣纸排排晾,时光帧帧走。而纸韵雅心,就是万千变化中永恒的不变。

夜幕降临,在昏黄的烛光中,大爷爷戴着老花镜,左手按着半尺高的一叠成纸,右手攥着镊子,将边角一张张夹起分离,手上的厚茧分明可见。而这些成纸,即将被送入书画工坊,叙写新的优秀篇章。

我永远忘不了夜晚爷爷抄纸时那谨慎、专注的目光,那双早已老花的双眼直直凝视着镊子的尖头,生怕有一张宣纸被夹出印痕。我一直不解为何大爷爷的生活那么质朴简单而优雅,而这个眼神就是最好的答案。为何优雅,只因匠心。

“匠心是对自己有要求、对生命有追求的雅人的本能。”忘不尽一时辰踏料,忘不尽千百次抄纸,忘不尽夜烛下凝视。优雅的生活,就是出品要求必属精品,享受过程,坚守初心,热爱生活,用一生传承民族的技艺与记忆……

愿纸韵绵延,雅情永驻,匠心永存。

评语:习作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写出了匠心优雅。首先留心选取造纸繁复过程中 “一时辰踏料”、“千百次抄纸”和“夜烛下凝视”的三处小细节,呈现出一个劳动人民专注追求背后的匠心。结尾进而以以大爷爷数十年山脚造纸的坚守,联系到对古法造纸技艺的传承,联系到坚守初心,传承民族文化的匠人品质,做到了细节见巧思,主题见深刻。

(指导老师:黄世雄)

天桥牵山水,美景赏人心

晨曦初露,岳麓山像害羞的姑娘,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夕阳西下,湘江如柔软的丝带,映着晚霞,吻着两岸,飘向远方。这是一座美丽的城市——长沙。

身在长沙无人不知岳麓山。它乃人杰地灵、钟灵毓秀之地。岳麓书院有多少藏书,让山脚洋溢着墨香?有多少人在爱晚亭前驻足停留,吟诗颂词?黄兴墓的墓碑,像一把巨剑插在土里,凝聚了英雄多少血与泪?

秋天的岳麓山总是让人流连忘返。徐徐凉风轻抚着岳麓山的一草一木。枫叶不知何时涨红了脸,一片连着一片,火红火红的。真是漫山红遍,层林尽染。站在山顶,长沙城的繁华一览无余。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公交车、小汽车、共享单车在纵横交错的马路上川流不息;还可见远处的湘江上漂浮着一叶生机勃勃的“绿舟”——那就是橘子洲。

橘子洲林木葱茏、游人如织。春来桃花怒放,夏日竹林摇曳,秋天橙黄柚绿,冬至梅花灿烂。每位游客都不会错过雄伟壮观的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像。细腻的雕刻,凸显了毛泽东风华正茂、胸怀大志的形象。恍惚间,似乎看见青年毛泽东正捧读史书,挥洒文墨。站在洲头,极目楚天,青山层层,绿水叠叠,真叫人心旷神怡呀!

岳麓山和橘子洲是游客们最喜爱的旅游胜地。近年来,长沙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新建了地铁,交通更为便利。但是橘子洲大桥仍然车辆众多,交通拥挤。此时此刻,我眼前忽然架起了一座巨大的玻璃天桥,它从洲头掠过江面,跨过高楼,直达岳麓山。

远方的游客们,在橘子洲和岳麓山,游园爬山一整天,再也不会耗上数小时于嘈杂的马路上,可以放松心情,不紧不慢,品味长沙。长沙的居民们在闲暇之余,卸下疲惫于山水之间。人们漫步在天桥,踏着碧水,奔向青山,欣赏着两旁的文化长廊——毛泽东的诗词,黄兴的事迹,齐白石的字画……啊,这简直就是都市中的“世外桃源”。

有了天桥,岳麓山不再孤单,橘子洲不再寂寞,它们深情守望。夜幕降临,天桥眨着无数的小眼睛,呼唤着人们扑向她的臂弯。让我们一起去美丽的天桥吧!看喷泉,观焰火,赏花灯,或是参加岳麓山腰那场盛大的舞会,裙裾翩跹,赏心悦目。

人心

两个月前的一个黑夜里,爷爷病逝了,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到了乡下。

在震天响的锣鼓与哀乐声中,我看见了正在开烟的他。听说他是头倌,也就是这次丧事的主事人。爸爸领着我上前和他打了招呼。

到吃中饭的时候了,菜渐渐上齐,我看到村庄上的人,端起一个个菜盆,恶虎抢食般将菜往打包盒里倒,似一阵风狂烈地刮过般,瞬间桌上的菜已空了一大半,更有甚者,端着脸盆大小的碗,冲进厨房去“搜刮”食物并带回家去了。

一连三天,餐餐如此。我满心无语又无奈地下楼,竟看见厨房的人员将大盆大盆的菜倒入垃圾桶中,而那位头倌居然就在旁边看着。我忙把附近的一位姑奶奶叫过来,让她制止了这一行为。看着这队长和他儿子在电话里谈着冻货生意的事,而“踏踏”离去的背影,我心里蒙上了一层霜。那位姑奶奶告诉我,这次的冻货是我一个舅舅争取来送的,头倌大概是不满意的吧。

大夜祭过后的上午,我疲惫地趴在床上打算睡一个小时,然而,房里的吵闹声与别的声音,使我片刻不得安宁。那位头倌隔几分钟便一定会来报到,说又有几人来了,又有几个人做事做累了……种种说法的结果就是:一条芙蓉王又被他拿走去分了。墙角堆积如山高的180条芙蓉王,两天下来,就只剩了几条而已。傍晚时分,我出去一趟,看见在场的都在抽烟聊天,但有一点不同的是,一些人衣服口袋里鼓鼓的,一些人则是扁平的。更有意思的是,那些“身材臃肿”的人都在和这个头倌嘻嘻哈哈。

我曾问过爸爸,为什么就这样“任人宰割”,我向他说了我这些时候看到的种种震撼我心的行为,良久后,爸爸只叹了口气,无奈又轻声地说道:“这是队上风气不好啊!可你奶奶还在乡里,还属于这个队啊!”我愣在原地,心,莫名地疼了起来。

那天清晨,雨水刷过稍带坑洼的路面,我们起了个大早,送爷爷上山。按爸爸说的风俗来讲,是从自家出发,请人抬骨灰盒上去,每当他们扛不动时,便要停下来,给扛的人每人送上一包烟,同时,我们也要对爷爷遗像跪拜,一直到送上坟山为止。坐在灵车上,离家还很远,已看见以队长为首的乡人们等待在那儿——一起送行的、抬载着骨灰盒的架子的、敲锣的……他们一个个面露笑容,穿着宽大的衣服,高声阔谈。我们刚一下车,那群人便围了上来,一个尖尖的喊声从人群中传出:“呀,总算来了!知道吧,这送上山可是要脱鞋光脚上去的,之前我就让一个女的光脚上去了!哈,看我今儿先脱谁的!”又一个粗粗的叫声从人群背后响起:“你居然也来抬哦!上次抬时我记得你搞走了十几包烟吧!哼,今儿这路挑得好啊!看咱今儿又能捞多少啰!”

“哎,要不就上山前每个电线杆停一次吧,至于上山后,再讲啰……”头倌在那说。于是,数不尽的电线杆将时间放得极慢,每半分钟后要跪一次,每半分钟后,就会有几包烟的“赠出”。上山了,山路十分难走,而那群人却总是“能识天机”,近三个小时过去,我们终于挪到了下葬的地方。我的悲痛已经被无言的麻木取代,长辈们也如同提线木偶般按部就班完成着“礼仪”,当爷爷的棺木覆上泥土时,这个乡村的某些美好的东西似乎也跟着一起被埋葬了。

临回城时,我看着原本塞满物件而现今空荡荡的房屋、席收而人散的前坪、原本绿意葱茏而现今狼藉的菜园……一滴泪悄然落下。这滴泪中包含着对那毫无道义、在利益面前丑陋如鬼的人的愤怒,也有对这一切欲言又无法言说的无奈……爸爸的叹息似乎又响在了我的耳畔:“风俗不是一时改得了的,但是人心的道义是要扶正的,这要看你们年轻人的了!”

我将永远记住这段话,以时刻警醒自己: 洗去人心中的污垢,还它以澄澈本色。

标签:作文时光850字人心沧桑天地纸韵雅情浩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