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表哥一直想去探险,可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暑假的一天,我和表哥百无聊赖,漫无目的的在门前的小树林溜达,这时我们看到一位叔叔在那里弯着腰研究着什么,我们很好奇的跑过去一探究竟,原来这个叔叔是个经验丰富的探险家,他正在探索树林里的秘密,看到我们好奇的样子,他滔滔不绝的向我们介绍着自己探索的经历,并告诉我们他即将去探索一个神秘的洞穴,得意之情溢于言表。我和表哥心有灵犀,异口同声地恳求叔叔带上我们,看到我们真诚的样子,探险家叔叔满口答应了,我和表哥一蹦三尺高,高呼起来,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回到家中,满心期待着一场惊心动魄的地下洞穴大探险。
为了保证我们探险中的自身安全,我和表哥可谓是绞尽脑汁准备了一系列必要的物品,有:绳索、食物、药品、氧气罐、头灯,甚至还带上了记号笔等。
我们三人组成了一个名叫“勇往直前”的探险小队,经过了长途跋涉,我们来到了洞口,从洞口往里望去,简直黑压压一片,扔一块石头进去要等到很久才能听到落地的声音,我们不得不把绳索系在洞口的大石头上,戴着头灯攀着绳索缓慢下洞,道路崎岖不平,有的地方还长满了苔藓,脚踩在上面就想在冰面上一样根本踩不住,感觉连壁虎的吸盘都怕它三分。我们三个人互相搀扶着,猫着腰,生怕一个不注意跌倒。
洞穴的路七百八绕,我们一边谨慎的走着,一边用记号笔做着几号以免迷路,我们不敢发出一点声音,生怕引出什么猛兽,但是在异常安静的洞穴里,我们的呼吸声都显得格外明显,水滴“滴答滴答”的声响让我感到越来越不安。这时我们突然听到了“嘶嘶”的声音回荡在洞中,我感觉我的全身毛孔都张开了,心脏砰砰地跳,大气不敢喘一口,面如土色地紧盯黑暗的地方,不知道是什么怪物,正当我不知所措时,探险叔叔立马向我们伸出了手势,示意我们安静停下,渐渐的一个庞大的影子离我们越来越近,慢慢的我看清了它的面貌,只见是一条巨蟒,它身长足足有10米多,吐着它鲜红的信子,正漫无目的的向我们游来,一双大眼睛发着绿光,像搜索器一样搜寻着猎物,我暗暗祈祷它没有发现我们,巨蟒马上就要经过我们了,我感觉脊梁骨一阵发凉,原来出了一身汗,我心想:它要是过来我是跑,还是与它搏斗呢,那肯定是跑不过也打不过呀!难道我就要成为了它的甜点了?正想着,表哥突然从地上捡起一块势头,向蟒蛇砸去,这不仅没有解决问题,还成功让蟒蛇发现了我们,只见蟒蛇直立起它庞大的身体,将头高高扬起,直勾勾的看着我们,做起了攻击姿态,我“啊”的大叫一声,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探险叔叔从包里拿出了麻醉标枪,直朝蟒蛇肚子射去,被射中的蟒蛇猛烈地扭动着它的身子,把周围的石头和洞顶的钟乳石扫的四处飞落,伴随着“呼呼”的风声,简直是飞沙走石,没过多久只见蟒蛇慢慢的瘫软了下去,没了知觉。真是虚惊一场,我生气的转头看向表哥,只见他目光呆滞,两腿发抖,已经说不出话,看到他的表情,我顿时转怒为安慰。心神安定后,我们都夸奖探险叔叔,感谢他的救命之恩。
我们做好标记后继续进行探索,走的越来越深,空气也越来越稀薄,于是我们戴上了小氧气罐,看到了洞中美丽的钟乳石、奇形怪状的山石、还有各种稀奇古怪小动物……,探险一番后,我们按照标记返回了路面。
这次探险真是让我记忆深刻,不仅让我学到了生存知识,还让我见到了很多以前没有见过的生物,经历了以前没有经历的事情,希望我以后也能成为一位有经验的探险家,带领大家一起去探险。
“看到了吗?病人肺里的新型冠状病毒。”我正在协助医生王健康检查患者身体。新型冠状病毒呈椭圆形或圆形,有包膜,表面凸起呈冠状,直径60~140nm。新型冠状病毒那么小,为什么我们能一眼就能看出它的存在,以为我们两人戴了一副神奇的眼镜——“超级无敌显微激光眼镜”,它能寻找人类身体内新型冠状病毒。
这副眼镜用自带显微镜的功能,在这副眼镜上面有两个按钮——“扫描”和“杀毒”,按“扫描”可以自动扫描人体体内并寻找出新型冠状病毒;按“杀毒”可以用紫外线、高温和一种对人体无害的辐射来杀除病毒,不要害怕,一切处理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人反而会感觉神清气爽。
怎么会有这么不可思议的超级眼镜?那还要从2020年的春节说起。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无情地闯进了人们的生活。那可以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它害死了多少无辜的生命,让多少人生活在病痛的折磨下。因为当时的人们是第一次发现这个可怕的病毒,所以对它知之甚少,疫情才会有那么严重。人们经过那次深刻的教训,科学家和医学家们对新型冠状病毒开展了日以继夜、废寝忘食的研究。我和王健康医生也不例外,在经历各种研究之后终于从蜜蜂的眼睛受到了启发,让原本猖獗横行的病毒变得无处遁形。蜜蜂的眼睛是半球形的,又大又光滑,就像两盏明亮的探照灯,占据了头的很大部分。它由许多六角形的小眼构成的,小眼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在科学家的帮助下,我们根据蜜蜂的这个优点,把原理应用到对冠状病毒的识别,同时还利用天文望远镜的远距离放大功能,对病毒进行放大和追踪。最终发明了这样一副功能俱全,高端智能的眼镜,
我对准一位躺在病床上发着40°C高烧、呼吸困难的病人,按了一下“杀毒”键,忽然从眼镜的正中央发射出一道蓝光,照射在病人的身上。过了大约五分钟,眼镜下的冠状病毒的包膜破裂,被人体内的白细胞给吞噬掉。只见病人呼吸变得渐渐顺畅,本来苍白的脸慢慢变得红润,烧也渐渐地退了下去,原本精神萎靡,现在已经是精神饱满。过了一会儿,他居然都能下床运动了,实在她不可思议了!本来还对这副眼镜的功能半信半疑的病人家属,顿时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副神奇的眼镜将公开销售,使人们能够在发病之前就能识别病毒、杀灭病毒,起到防止感染和传播的作用。这是人类医学史上的重大突破,让人们的生活远离冠状病毒。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只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在一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时序刚刚过了秋分,就觉得突然增加了一些凉意。在凉爽的天气中,我们来到了华夏历史博物馆—寻找我们心目中的国家宝藏。
华夏历史博物馆以丰富的文物藏品,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古代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与华夏几千年古老悠久的辉煌历程。以一层为精品区。国内文物鉴定“泰斗”史树青先生为该馆题名,原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专家组组长吕济民、故宫博物院长李辉柄等20多位专家学者对该馆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馆藏品丰富,单国家级藏品就多达几十件,历史内涵深厚,堪称全国民办博物馆之最。
本次来到华夏历史博物馆。我们的研学目标是—牛形青铜宫灯。
宫灯在中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已经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宫灯作为我国手工业制作的特种工艺品,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直到今天在一些豪华殿堂和住宅里仍能发现宫灯造型装饰。
此灯由灯座、灯盏、烟管三部分组装而成,它的三部分均可拆卸。灯座是一俯首站立、双角上耸、四足矮而敦实、尾卷曲向上、雄浑壮硕的黄牛。牛腹中空,背负圆形灯盘,灯盘一侧设置扁平把手,便于转动灯盘,盘上饰两片可以灵活转动的灯罩,其中的一片刻镂空菱形斜方格形纹,起到散热、挡风和调光的作用。灯罩上紧扣穹顶形罩盖,盖顶之上均匀弯曲的烟管与牛头顶上方凸出的短管紧密套接。当灯火点燃时,所产生的烟尘通过烟管导入灯座腹腔中的清水被溶解,从而确保室内空气的清新。
灯座为一立牛,牛腹中空。灯体作长圆筒式,盏为一圆盘,盘沿有銴,盏上有两片瓦状的镂空罩,可开合。罩上有一穹顶形盖,盖中心有一弯状管连接牛头。除灯罩外,通体有流云状的错金银龙凤纹饰。该灯不但设计精美,而且在制作时巧用铜银二种不同材质的色泽,形成颜色的完美搭配。铜牛灯通体光滑,工艺精湛,整体纹饰运用流云纹、三角纹、螺旋纹图案为地,饰以龙、凤、虎、鹿以及各种神禽异兽等图案,线条流畅,飘逸潇洒,是战国众多青铜灯具中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上乘之作。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人在青铜灯具的设计上就已具备了环保意识,如长信宫灯宫女的袖筒、云纹牛灯的双角,它们即是造型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又发挥着烟尘导管的作用,匠心独运,令人叹服。这项发明在世界灯具史上处于领先地位,如15世纪意大利科学家达·芬奇发明铁皮导烟灯罩,与我国相比晚了1500年,到了18世纪,法国人肯开和瑞士人阿干德才改用玻璃罩代替了铁皮灯罩,这是多么巨大的成就。
岁月的积淀使得清香四溢,也使得历史芳香醇厚.时间的长河在不停的流淌,历史也在不停的发展.让我们一起拨开那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关剑影,战鼓雷霆的年代,亦或是那“举酒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意。“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在2021年,冠状病毒依旧在世界上横行霸道。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还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现在正是深夜,街道上静悄悄的,唯有路灯还孤独地在夜色中闪烁着光芒。城市睡去了,家家户户的灯光都暗了下来,隐约的星光也被厚重的云层遮盖了。只有一处还亮着灯光,灯光下一个正在忙碌的身影显得格外显眼——这正是李博士,他正在为如何更好地隔离病毒入侵而夜以继日地工作。在他的身边还有另一个人的身影,这正是他的助手——我。现在,正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实验,李博士十分慎重地做着实验,我也丝毫不敢马虎,专心给李博士打下手。目前隔离病毒的方法只有戴口罩和强制隔离。强制隔离虽说让人待在家里不出门,可大家总得出门采购生活用品,公共场所排查时也难免会有“漏网之鱼”趁虚而入;戴口罩不光需要常常更换,效果也不如人意。这时就需要一种更有效的方式隔离病毒。
终于,实验成功了。李博士那因为几夜未眠而红肿的眼睛闪出了成功的喜悦,疲劳的脸上在此刻也变得神采奕奕。我也深深地呼出一口气,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下。他看着几个月来的心血凝结成的结果——一件防护衣,露出了微笑。这件防护衣成本低廉,十分轻便,便于携带。由纳米微分子做成,在保护皮肤的同时,又很透气防水。头部是一个头罩,前半部分呈透明,鼻子那有一块呼吸阀,有一层厚厚的碳素层,只需要每一个星期用清水清洗一次,就可以过滤任何吸进来的细菌病毒。相比之下,它比口罩更加有效,在出门时可以完全保护自己,不用受病毒的侵害。
李博士是受到了怎样启发呢?这还得从几个月前说起。一天,李博士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忽然节目中说煤炭可以把脏水中的细菌过滤掉。李博士灵光一现,心想:既然煤炭可以过滤脏水中的细菌,为什么不可以过滤空气中的病菌呢?李博士二话不说,动起手实验起来。经过实验,李博士发现了煤炭也可以过滤空气中的病菌。于是,一套用碳来隔离病毒的高科技防护衣便在李博士的脑海中油然而生。经过一次次的努力,李博士的碳元素防护衣终于成功了。
这款防护衣一经推出便被抢购一空,这样严密的防护加上药物的研制成功使冠状病毒终于被消灭了。
汉字是我们中国的骄傲,也是我们先人用智慧凝结而成的经典。
当我和我的家人走进汉字王国的时候,有许多汉字高兴的来迎接我们,“聪”字大声地说:太好了,又有一个家庭来参观我们的王国了!于是,汉字们把我和我的家人带到了一个大剧场,汉字国王热情地说:“欢迎你们的到来!亲爱的客人们!欢迎你们来参欢我的王国”。
这时,主持人一一“人”字宣布:“这次《来客活动》的主题是一一猜字游戏!
首先,我匆匆地跑到了台上,说:一个日本人拿着一把刀,杀了一口人,流下四点血。我说完后,下面的汉字有的双眼紧闭,皱着眉头,在大脑中找答案,有的正托着腮苦思冥想着;有的好像已经想到了答案,满脸笑容。其中一个字答到,说:这个字是“照”。我又说一个人在伐木。我刚说完就有一个汉字说:是“体”。
我们在汉字王国中玩得很开心,我们出来后,心里只想说;“汉字,我爱你”。
音乐是种神奇的东西。虽然摸不着,碰不到,但是我们可以用心灵去感受它。
音乐分为好几种:民谣、嘻哈、摇滚音乐等。或者说它代表一种心情。
对于我来说,音乐是一位形影不离的朋友,不离不弃的玩伴,从小就一直伴随着我。我的父亲告诉我,小时候每到晚上睡觉的时候,我总是号啕大哭,只有播放音乐,才能让我安静下来进入梦乡。有时候回到家中,蹲在阳台的一个角落里沮丧的低着头,忽然一个旋律让我抬起了头,让我再次鼓起勇气面对生活,它让我感觉到有种淡淡的忧伤,又慢慢变得高亢起来,似乎在鼓舞我走出忧伤。
这让我更加爱上了音乐。
经过时间的磨砺,我和它之间的关系更进了一步,甚至可以将自己的心情哼出来,这让我感觉越来越神奇,当我认真听一首歌时,可以感觉到作者写歌的心情,音乐还让我交到许多“朋友”,因为我们都喜爱同种类型的音乐。
人总会变,不知何时,我发现渐渐迷上了嘻哈音乐,它的旋律和节奏,让我感觉到莫名的兴奋。
但是呢,音乐也给我带来过一些小麻烦,由于太过于热爱音乐,甚至于上课有时候也会哼点小曲,为这事情没少被老师批评,现在想想都觉得好笑。
音乐,感谢你一直陪伴我,也感谢你在我成长的路程中,一直给我鼓励给我快乐,让我踏着音乐的旋律成长飞翔!
标签:作文我和神奇之旅探险可是表哥一直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