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路桥,清明时节家家户户都要吃青团。
做青团,首先要采“青”。今天爸爸就带着我和妹妹一起去田野采“青”。路上,我一直好奇“青”到底是什么?爸爸告诉我,“青”是一种野草,因为颜色而得名,每年只在清明时节才有。采之前,我仔仔细细地观察了一番:“青”全身都是青绿色的,身体很修长,身上长着几片嫩嫩的叶子,阳光照射下,又青又绿仿佛要滴出水来呢。叶子上面裹着一层细细软软的白毛,看起来毛茸茸的样子,特别可爱!有些“青”的叶片上开出了黄黄的小花,我出于好奇,凑上去闻了闻,啊,竟然有一股淡淡的清香。这独特的模样,让我一下子就记住了它,不一会儿,我就收获了满满一大篮了。
回到家,我们迫不及待地把“青”洗干净,剁碎,然后把“青”和米粉混和,揉成团。喜欢甜的,可以准备甜甜的馅料;喜欢咸的,就用肉丁、豆腐干、笋干等炒成咸咸的馅料。
开始做青团喽!看了一遍妈妈的制作过程,哈,不就是捏彩泥吗,这还不简单!于是,我撸起袖子,开始大显身手。先揉一块粉团,搓成圆,接着中间挖一个碗状的洞,然后把馅料放进去,最后封口。可是,做着做着,我发现,做青团比捏彩泥可难多了!这粉团比彩泥更粘、更软,很容易粘手上,轻轻一拉就变形了。要么洞挖得太大,要么馅料放得太少,要么封口不平……结果就是我做的青团大小不一,形状也是各不相同,有的像圆圆的月亮,有的像椭圆的鸭蛋,还有的像尖尖的宝塔哩。哈哈,虽然千奇百怪,但因为都是我自己做的,所以每一个在我眼里都是那么“顺眼”!
很快,热腾腾的青团就出锅啦。我们围坐在一起,吃着软软糯糯的青团,细细品味着这独属于春天的味道,真好!
(小作者是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桐屿街道中心小学二年级学生)
后记
青团是清明节的美食,每年奶奶做好了拿出来祭祖,祭祖之后,我们才可以吃。做青团看着简单,做好看是需要技巧的。凡事只有自己尝试,亲身实践,才能知道简单还是复杂。
家长感言
亲身实践了采青,和粉,包青团的整个过程,既了解了青团的制作,也简单知道了清明节的意义;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长了见识,假期过得非常有意义!
教师赏析
文章语言清新自然,小作者对于“青”的描写有自己独特的观察视角,有序又细腻。自己动手做青团,感受真实又不乏幽默,文字里传递着对这一传统美食的喜爱。(郑丝雨)
标签:作文做青团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