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过去的高中三年,大概是一段头脑过于简单的日子。所有人都告诉我,你尽管去冲,尽管去重复,去排除不确定因素,尽管把自己百分之百的精力投入到高考中——别的都不要想。一方面,是亲朋不希望分散了自己的学习精力;另一方面,也是现在想来十分可怕的,当我跨过高考这个大门时,感觉到迷惘和无所适从——我是别人眼中的“优秀”,可我自己不知道要成为怎样一个人,一个无愧于心的人。
我只是在机械地完成一个目标,并没有燃起我的心头一焰——一个青年人最热烈的信仰。
很多成年人嘴里笑谈着的“吃了这三年苦,到了大学就没人管你,轻轻松松,自由自在”,也曾歪打误撞地“激励”了很多人。作为一个大一新生,自己报到,自己整理床铺,自己决定要上的课程,自己报名参加学生工作。的确,没有人为我安排每一天做多少套试卷,每一分钟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度过。但我不禁质疑,推崇这番经验之论的人的思想本源。他们所说的自由,是一种对自己行为的不约束和不管理,从心到身的一种可以放纵的可能。而大学却是要给一个心智成熟的人“自由”,这是他们“从听从到独立”蜕变的必需。两者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但既然有了这样“自由”的发展空间,我又该如何确立人生的正确航线?
叶嘉莹先生曾提出一种“弱德之美”:弱德就是你承受,你坚持,你还要有自己的一种操守,你要完成你自己。纵观叶老的人生经历,围绕“诗词”二字展开。因为心中有着对中华古诗词的热爱,于是全身心投入到学问研究中去,从而获得极高的成就。这是在纷扰世界中,用一生完成的坚守。
但叶老还不仅仅局限于此,她由热爱向外推广。她曾说:“我之所以要回国教书,是因为诗歌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是非常重要的,是带着生命的力量的,给后来的读者甚至听讲者都会有很大的启发和感动,而西方人是没有这种生命的共鸣。”心中有这般信念,叶老来南开讲诗词之美,把自己物质上的财产和精神上的财富都捐献给了南开大学,为诗词的传承和教育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这样的大爱,让我联想到另一个词语:“群德”。
梁启超的话能够很好的解释“群德”:合群之德者,以一身对于一群,常肯绌身而就群。这里“绌”作动词,古同“黜”字,有“罢免,革除”之意。这样理解来看,“群德”即把集体与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之上,强调为公众奉献。
仔细分析叶嘉莹前辈的诗词之路,可以发现:始于热爱,深入便觉责任,伴随着孜孜以求,最后实现文化担当。“坚持学诗词”是“弱德”的体现,强调的是内收与隐忍,这是一种内在的定力。“致力于传诗词”则是“群德”的彰显,强调的是扩展与为人,是外放的张力。这之中,“弱德”“群德”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共同铸就了具有价值的人生。
从反面来说,如果摒弃“弱德”,片面强调群德,会使个人缺乏判断力,无法充分运用自己的能力,来实现群体增益。如果丢掉“群德”,则会使个人过于封闭,失去群体的感染力与促进性,既破坏个人价值实现的条件与联系,又偏安一隅,影响群体的进步速度。
要让“弱德”之花绽放于“群德”之土壤!通俗来说,即个人与社会相结合,找到“弱德”与“群德”的平衡点。大处来讲,时代新人,坚持自己的热爱,并把自己的能力与贡献放到家国与时代的背景中,你会惊奇地发现,你脚下的热土,既是耕耘田,更是大舞台。
这样想来,心中更添明朗与坦荡。在自由的大学校园,做一个怎样的学子;在拥有无限可能的新时代,成为一个怎样的青年?我想,我已有了答案。
少年少年,烛火已燃,征途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