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泉

2024-09-12 07:21:31 杨思睿 阅读:

我的家乡在泉城济南,济南的泉闻名天下,如果没有了泉,济南定会少了一半的乐趣。

开头平实,但颇有分量,一上来就言明泉对济南这座城的重要性,为全文定下了调子。

提到济南的泉,人们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趵突泉。的确,在济南大大小小的泉池中,数它涌得旺盛。那三股泉水,一刻不停地喷涌着,翻腾着,激起层层水波,散发着活力。

著名的趵突泉,不能不提,但因为太过著名,所以也很难写出新意,不如三言两语带过,省出笔墨去写作者匠心独运的东西。虽是三言两语,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作者语言的表现力。详略繁简之道,在此有所体现。

第二个有名的,应该是黑虎泉了。三个虎头源源不断地喷着泉水,那水清凉、甘甜,济南人都喜欢喝这里的水。人们都带着自家的水桶,挤在泉边,用长绳子一点一点把水桶放下去,接满后,拉上来,还不忘尝一口,然后满意地咂咂嘴。经常还有外地的游客,也用自己的杯子从打水人的桶里舀一杯,尝一尝泉水的味道。

两处名泉,虽然都是名泉,但特点各不相同。趵突泉是用来看的,黑虎泉是用来喝的。所以,写趵突泉,着意于它的情态,写黑虎泉,着意于它的甘甜。写泉之甜,用的是侧面描写,即通过写人的动作神态来体现泉水的品质。本地人的咂咂嘴,外地人的舀一杯,都是小细节,但均有不凡的表现力。看来,作者颇能领悟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的道理。

不过,要我说,更有情趣的,是那些藏在老街中的泉。

笔锋一转,亮出重点。作者写景写物,毫不散乱,为什么?因为,作者总能抓住所写主角的最本质的特点。趵突泉之旺,黑虎泉之甜,和它们比起来,市井无名泉水的特点更在“情趣”两个字。所以说,写作文既要有感性思维,又要有理性思维,写记叙文同样如此。有感性思维,文字就漂亮,有理性思维,文章就抓人。古人其实也是这么讲的,意在笔先,意是什么,是立意,是理性思维的体现。

避开尘世的喧嚣,漫步在古街老巷,仿佛时间都放慢了脚步。或许转过一个街角,就能发现一眼清泉。仔细看去,一串串珍珠般的气泡不知从哪道缝里钻出来,轻轻地、柔柔地浮上来,折射着五彩的光辉。看着它们越来越大,最后“啪”地一声破掉,留下几丝水波。然后是下一串,如同精灵一般再次浮上来。

市井之泉的情趣到底在哪儿?在这一串串气泡里,我们体会到了一个“慢”字。这一段对气泡的描写,写得多好啊。非常细腻,非常从容,作者的文字风格,也颇能与此协调搭配。读着这些句子,忽然让人想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不光在街上,有的人家院子里,也有泉,可真是“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他们在泉边洗衣、拉呱,用泉水泡茶,日子过得惬意、闲适。酷热的夏天,约上三五好友,去泉边的烧烤店,一群人光着膀子,把背心搭在肩头:

“老板,三十串羊肉串,五大杯扎啤!”

“好咧!老师儿,马上就来……”

空气中弥漫着香气,还有浓浓的济南味!

市井之泉的情趣,不但在于它的水泡、柔波,更在于泉边的市井生活。以上几段,作者用简约的叙述和有代表性的语言描写,向我们展示了济南人有情趣的泉边生活。“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此语来自《老残游记》,在这里引用,非常妥帖。泉边的日子,可以是洗衣、拉呱、泡茶,也可以是夏日的烧烤。拉呱是济南方言,“老师儿”也是济南方言,相当于外地的“师傅”,尤其是后者,让人忍俊不住。语言描写能够写出地域特色,很不错。这市井泉水,的确充满了浓浓的济南味儿。

这就是济南的泉,布满了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是它跳动的心脏!

最后的这一句收缩很有必要,要能够写开去,也要能够收回来。用跳动的心脏来比喻济南的泉,也是对开头所说的泉水重要性的呼应。少了结尾这一句,文章也没有大问题,但是有了这一句,在形式上就更加完整了。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