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本文以一则材料作文为例,介绍了审题技巧。并列出若干范文以及点评。旨在帮助高考生提高作文写作能力,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铁笼里关了五只猴子,实验者放进一挂香蕉,五只猴子顿时兴奋起来,其中一只率先伸手去抓。这时,实验者用高压水枪攻击五只猴子,那四只尚无行动的猴子同样受到了惩罚。过了一会儿,又有一只猴子窜到香蕉跟前,高压水枪的集体惩罚再次启动。几个回合下来,猴子都变得老实了,竟无一只敢再尝试。这时,实验者换进一只新猴,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一进笼子就直奔香蕉而去。这时,四只吃过苦头的猴子一拥而上,阻挠它接近香蕉,以免大家跟着受罪。等猴子一只只置换完毕,五只新猴面对香蕉皆不敢造次,个个循规蹈矩,成就了“自律”的一群。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评分细则]
这篇新材料作文所选材料是科学家们做的一个有关“路径依赖”法则的实验,这个实验证明了“人们一旦做了某种选择,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强化”,我们从中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长期残酷的高压统治扭曲人的天性,使人循规蹈矩,养成了人的奴性。所以,材料的中心立意就是要批判高压统治,批判连坐制度,连坐造成人与人之间的打压和牵制,提倡打破常规,打破禁忌,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勇于创新创造,这应该是最佳的立意角度。是立意上的一类卷。同时,从实验者的角度:最有效的管理是让被管理者学会自我管理,面对强大的利益诱惑,需要有刚性的制度约束,必要的惩罚有助于制度(秩序)的形成,这些也应该算是立意上的一类卷。
如果从猴子的角度去立意:规则是要靠大家来遵守的,一己私利与集体利益的关系,面对诱惑需要自律,循规蹈矩必然不敢越雷池一步,遵守规则才能不吃苦头,禁区不可逾越,利益与制度的关系,要勇于打破常规,尝试才能成功,这些立意也算符合题意,可以归入立意上的二类卷,表达好的可以上一类的下等。
基本符合题意的有:无知者无畏,吃一堑长一智,惩罚需要把握尺度,这些属于立意上的三类卷。
偏离题意的有:谈诚信,谈爱心,要爱护动物,保护动物,或者文章只写了一半,都可以归入四类卷。
作文评卷,分项分等打分。内容项,表达项,特征项各占二十分。然后每项的二十分又分为四个等级。五分一个等级。
一篇作文,先看立意,看立意是否准确;结合着内容是否丰富,材料运用是否得当,能否表现中心,确定内容项归入一二三四类中。
二看表达。语言只要通顺,结构只要完整,就要从二类卷入手,偶然有个病句,也不要紧,也可归入二类卷。如果有几个优美句子,或者很流畅,就要进入一类卷。如果有三到五个病句,或者连续出现不同的错别字五个以上,表达上就要归入三类卷。如果结构上有重大缺陷,或者字体潦草看不懂,或者病句多得难以卒读,可以归入四类卷。
三看特征。立意深刻,或内容丰富,或语言有文彩,或在某一方面有创意,有与众不同之处,就可以给特征分。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有一方面即可。特征分一般在内容和表达项的基础上进行浮动,高低一类或同类打分,但不能跨类。要敢干打特征分。
[考点解说]
二测评卷,按照09年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立意”一、二等的均为“符合题意”,降低了“立意”的要求;“内容”一、二等的区分主要看表达,在思维品质、结构、语言怎样,较好的放一等,差些的放二等。
说明:
1.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中心角度和重要角度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2.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给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解释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分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11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12见解新颖13材料新鲜14构思新巧15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16有个性特征
3.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字扣1分;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4.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对于这次作文,要想准确立意,我们不能忽视三个方面:外部水枪高压,猴群内部关系的“调整”,外部高压与猴群内部所谓的自律之间的关系。
这次作文,确实有一部分同学写出了文质兼美的好作文,审题准确,立意明确,论据充实,论证严密,语言调遣,张弛有度,体现出了作者较强的把握材料含义与驾驭语言的能力。例如下面一些作文写得就很好:《莫让经验缚住飞扬的翅膀》《“纪律”面前,勇夫何在》《尝试·突破》《我们的勇气哪去了》《成功之花,开在敢于尝试的枝头》。
当然,也有较大面积的作文不够成功。下面结合这次评阅中发现的学生作文问题,向各位老师做一简单汇报。
在应试作文的大背景下,我曾多次说过,成功的作文都是相似的,失败的作文各有各的失败。但我们还是要在“各有各的失败”中总结出一些共性的原因来。
(1)审题问题。
①审题跑偏。在现在的作文考查形式下,考场作文得分的高低跟审题的准确与否有着直接的关系。有一部分考生缺乏起码的阅读理解能力,以至于审题跑偏。有些考生可以说根本看不懂材料,因此他的写作与所给材料含义关系甚远,甚至二者之间几无关系。
例如一篇名为《成功源于合作》的文章是这样立意的:
在世界上流社会成功人士中,如果要问他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们一定会说是合作。合作是成功的基础。
真不知道作者是如何从遭受“高压水枪”攻击的猴子身上解读出“上流成功人士”的。
此外,还有名为《沟通》《信任》《诚信》《学习》《保护环境,珍爱动物》等文章,立意也是偏离材料含义不可以道里计。
也有一些考生也能结合材料,但引申中对材料的理解却有失偏颇。例如一篇名为《沟通求双赢》的作文是这样写的:
无疑,材料故事中,猴子们最终都对香蕉不敢造次,个个循规蹈矩,成就了“自律”的一群。这是建立在无数次条件反射后,形成的内部制约机制所致。显然,他们缺乏必要的沟通。如果做到良好沟通,那么他们定能吃到香蕉。
很显然,作者已经触摸到了这则材料“立意”的“香蕉”——在经过多次高压水枪的攻击后,“形成的内部制约机制”。可惜的是“真理”往前迈进一步,就又“谬误”了,被作者变成了“沟通”。作者捧在手心里的美玉变成了石块,这在考场作文的写作中甚为可惜。
②立意“朦胧诗”化。名为《山的那边》《猴的理论》的作文就是如此。立意不明,过于含蓄,不利于评阅现场老师打分。
更有一些不管材料的实际情况,刻意“创新”,例如一篇书信体作文《致香蕉》,以五只猴子的口气给香蕉写了一封信,除了形式跟别人不一样外,内容上重复材料,实在没有太大的意义。
就考场应试作文来说,审题可以说是作文的“根”,没有准确的审题,就不会有正确的立意;没有正确的立意,就不会有明白晓畅的行文。可以说,“根”之不存,文将焉附。因此,加强作文审题立意的训练,应该是我们高三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且紧迫的任务。
(2)表达问题。
评卷中,我们会发现,即使一些作文审题准确,立意正确,但得分也并不是很高。这主要是表达的问题。
时间安排不当,或者能力所限,只是写成半成品。有的作文有很好的立意,但没有写完,还有一些甚至只完成了一半。例如,《尝试·成功》《无规矩不成方圆》《自律》《打破限制,勇于尝试》等作文立意大都不错,但有的写了六百字或者四百字左右,有的甚至写了不足三百字。像这样的作文,老师只能怀着遗憾的心情,给出一个不忍下手但又必须打出的分数。
语言缺乏文采,满篇大白话。
生造硬拽。在开篇有较强的“文采”意识,不管于文章有用与否,合适与否,先堆砌一段,甚至更多的“文采飞扬”的排比句,显得不伦不类。
语言干瘪,缺乏情感。通览全文,让人没有一点阅读的欲望。
论据与立意之间没有较强的逻辑关系。
(3)其他问题。
①经过一检,多数同学已经有了较强的“本面意识”,但依然有一些同学不管本面,书写较乱,涂改较多。
②病句与错别字问题(错别字、漏字、语法错误、缺乏常识等)。
在现在作文评阅标准下,这是一个不能不重视的问题,但在一些同学的作文中这样的问题却比比皆是,可以说到了让人“触目惊心”的地步。仅举几例:
一个中国人能说出这样的(话),能不(让人)气愤吗?周立波即(既)然当着全国人的面开始说南方与北方的差距,大夸上海是世界之都。上海人决(绝)对没有看不起北方人的意思,我们一直和大陆(上海不是“大陆”吗?没有常识)很友好,这完全是周立波在损害上海人的形象。上苍啊,求你可怜可怜(把“怜”字中的“令”字写成“今”字)我吧!
国家主席邓小平的妻子李灵是一个杰出的女性,一个让世人称赞喜爱的妇女。(这一句错得离谱,简直让人哭笑不得,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风筝只(之)所以受控于人。
发明灯泡的过程是坚(艰)辛的。
前车之见(鉴)
彩虹之所以炫(绚)丽多(夺)目,只因为云彩告诉它,要经得起风吹雨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社(杜)甫的忧国忧民。“渭城朝雨异(邑)轻尘”是王维的……“早有青(蜻)蜓立上头”是扬(杨)万里的创新。“挣(争)渡,挣(争)渡,惊起一滩(鸥)(此处又把“鸥”字多加了一个三点水旁)鹭“是李清照的婉约。(此段中的错别字到了让人触目惊心的地步)
可以看出,这里的错别字,有些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有一些纯粹是马虎、不认真造成的。我们应告诫学生避免无谓的丢分。
以上问题应引起我们的进一步重视,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通过专项训练加以解决。
相信我们每个老师都会在后阶段的复习备考中根据自己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地调整、改进自己的作文教学;相信,我们的学生在我们老师的带领下也都会更加重视作文写作。
[优秀作文]
篱笆那边
“篱笆那边,有草莓一棵,我知道,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草莓,真甜!可是,脏了围裙,上帝一定会骂我的。哦,亲爱的,我猜,如果他也是个孩子,他也会爬过,如果他能爬过。”
——题记
人生如一座山,生无所息,攀爬中,不免出现那诱人的草莓,可是,在草莓的这边,总有世俗的篱笆,篱笆这边的我们只能眼巴巴地盯着,抑或翻过篱笆。
荀卿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年少轻狂,书生意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但年少的狂总被无情地压制,总被那恼人的篱笆所阻挡。
是那部一炮走红的《三重门》么?是那一本潇洒的《杂的文》么?是那本讽刺的《穿着棉袄洗澡》么?韩寒,这个挣脱世俗枷锁的雄鹰,在文学的天空里,背负青天,笑看斥。他的故事早已妇孺皆知:高中考试惟有语文及格。学生在世人看来,只有学习好才有出息。而他偏不,毅然弃学从文。而今,他的前途灿烂辉煌。他是幸运的,因为他面前的篱笆并不结实,父母的支持,自身的努力让他成功地摘到了“草莓”。
可还记得那位年迈的举人?苦读半生,在年迈之际中举,却又因此而疯。范进没有越过心中的篱笆,这个篱笆是用世俗和功名编制而成的。为了功名,他不惜耗其一生;为了功名,他不惜全家受贫;为了功名,他不惜忍辱负重。封建思想,最终让其付出一生。同样,他也得到了心目中的草莓,可是,他的代价太大了,一生的自由,一生的光阴就这样在一个小小的举人中消逝。
逝者如观流水,来者如仰高山。在篱笆面前,我们又该如何取舍心中那颗诱人的草莓?是义无反顾地翻过去,还是在篱笆这边痴痴地凝望?不!在翻越“篱笆”时应审时度势,掂量轻重。倘若“草莓”只是幻影,又何必强求?倘若“草莓”是上帝的礼物,又何必迟疑?
篱笆那边,有草莓一棵。我认为,如果我能,我必然爬过。草莓,真甜!脏了围裙,又有何关系?自信是向前的勇气,现实是生存的真理。我猜,如果上帝也是个孩子,在现实面前,他也不会逃避。
自律与他律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那么规矩是怎样形成的呢?
通过材料,也许我们得到了一些启示。五只猴子,都想得到可口的香蕉,然而获取香蕉并不顺利,几个回合之后,它们明白了是主人并不愿让它们吃到香蕉,因此个个老老实实地待着,无谁再敢尝试。等实验者换了一只进去时,因为新的这只并没有经历高压水枪的阻挠,一看到香蕉便上前去取。这时因为其它几只得到了教训,明白如果它去取自己也会受连累。于是马上阻拦住它。一次次调换一次次被阻拦,于是笼中的猴子因为别的猴子的阻拦,明白了香蕉不敢碰的规矩,成了“自律”一群。
“自律”一群的产生,其实是通过无数次“他律”而实现的。没有别人的阻挡,恐怕不但自己不懂规矩,还牵连别人。因此,我们应该明白,“自律”与“他律”是密不可分的,在一个集中体。要通过自律来形成他律,通过他律来形成“自律”的群体。因此规矩就形成了。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封建等级观念比较强的国家,古代君王与大臣的地位也是有鲜明的悬殊,因此无形中就形成了从属关系。随之,规矩也就越来越多。大臣要听随君主的命令,君主会制定一些律令管理百姓与官员。一代代的官员,都明白了这种从属关系,这种君主制定的律令也便传承下来。一个大臣犯了罪,其他官员会按罪惩治。因此社会上的犯罪行为会受到约束,国家政局会因这些律令而稳定,社会也会随之安定。慢慢也似乎人们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正当的行为,会受到别人的局限甚至受到惩罚,因此以后的人就会规规矩矩的。那(在)他律的条件下,形成了“自律”,通过自律来形成“自律”的群体,使人们都生活在有规矩的环境中。生活有了秩序,社会得到稳定。
试想,如果没有了“他律”,没有了“自律”,那么何谈规矩,何谈方圆。如果社会上的贪官,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没有受到舆论的谴责,那么贪官岂不更加无法无天。试想今天如果你在街上遇见了一个小偷,对于他的偷窃行为,你视而不见,那么明天被偷的,也许就是你。这种行为如果没人制止,那么社会的安定何谈。本来小偷自己就缺乏“自律”又没有“他律”来制止偷盗行为,那么就无规矩可言。通过“他律”来形成“自律”的集体十分必要。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自律与他律不成规矩。
所以,维护规矩,人人有责。让他律来创造自律,用自律与他律来构成“自律”的群众,让我们都生活在有规矩、守规矩的群体中。
高压下,我们丢失了什么?
一百多年前,在几声枪响下,我们国家开始了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这是否意味着,一切都将有一个新的开始?
不,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那缠绕在人们心头的精神枷锁还没有“革”去,它是那样的根深蒂固,那样的牢不可破。
从秦始皇建立统一的秦朝到汉朝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再到宋朝理学思想,最后到明清的文字狱。这些像是一道道的紧箍咒扣在人们的大脑里,世世代代的人们开始相信,“哦,这辈子,我只能被压迫,不能反抗。也许到下辈子投胎到帝王之家,就不会再受压迫了。”
呵,好一剂精神鸦片,好一道精神枷锁。竟禁锢了中华人民的思想达几千年。那区区的几声枪响算得了什么?它究竟起过作用没?
看,统治者们在干什么?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一会儿又戴上了皇冠,拿起了诏书。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我想,是因为他受精神鸦片的影响太深,想要做“上天的儿子”,想要继续传承“天人感应”的神话。
结果,他失败了,没有做成所谓的“天子”。是那几声枪响带来的巨大影响吗?
未必。如果那几声枪响真的有那么大的作用,那么广大的农村,为什么又会是这样的景象?
鲁迅先生的笔为我们讲了几声枪响后饿景象。广大的农民依然诚惶诚恐,对和“官府”、“皇家”有些许联系的人依然是那么的毕恭毕敬。所谓的枪响,究竟给人民带来了什么?是原来的地主心中“我可以换个方式继续剥削你们这些下等人”吗?是掌握军权的人心中的“我要称霸,代替‘天子’管理整个中国”吗?
……
精神鸦片依然在起作用,那道枷锁并没有随着枪响而消失。
再看新中国内的景象。
前几年,几个奉天而来的“皇帝”大肆的招摇撞骗,还广纳“妃嫔”,更不可思议的是竟有那么一些人上当受骗。为什么?不得不赞叹那道枷锁威力的巨大。
几千年来,广大人民的思想已在封建高压下成为定制,即使有解放,但却依然无法除掉它们。这是不是一种悲哀?
高压下,我们失去了什么?
反抗?
标签:作文真题写作指导自律预测2014年高考导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