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在墨绿色的地毯上》这篇作文,一个活波、有朝气、有毅力的少年形象如在眼前。 文章一开头跳进读者眼帘的是,“轻舒双臂,我觉得我是芳草地上飞旋的燕子;跨动双腿,我觉得我是在森林中奔跑的小鹿……”多么美的形象!
接着,作者笔锋一转:“这是我吗?这是原来那个整天泡在药罐子里的我吗?”以满怀喜悦、激情而又充满无限感慨的发问,把读者带到了以前的那个“我”的跟前,这可是另一副模样了: “我”—“每顿饭吃不下一两粮食”、“常常是上午上课,下午躺在家‘半休’,上了儿年小学,竟连学校里的体育老师都不认得”、“上了中学,身体就更加拖了我的后腿:学习跟不上,劳动不能参加,学校的好多活动都没我的份儿”—吹,这个背着“小包袱”(药罐子)的可怜巴巴的孩子! 那么,“我”是怎样丢掉“小包袱”,变成一只“燕子”、一只 “小鹿”的呢?
是她对五光十色的生活的渴望,是小伙伴们那略带辛辣味儿的挖苦中蕴含着赤诚的期待:“连上学都坚持不住,长大能干什么”、“还建设祖国呢,‘小包袱’”等等,激起 “我”向“小包袱”抗争的勇气,为了长大作一名能肩负建设祖国重担的人,她终于迈开瘦弱的双腿,以布包、皮筋、“哑铃”等小小武器,“砸碎”了药罐子,并且和药片片以及那有着一定诱惑力的“热乎乎的被窝”告别了.”~.’. 这一句句“富有色彩的描写”,犹如一串美妙的音符,歌唱一位争当“建设者”的少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