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点评对教师的好处

2024-09-12 07:59:39 文题网 阅读:

在一项关于“作文评语对写作影响”的问卷调查中,82.1%的学生认为老师的评语对自己写作有很大影响。91%的学生认为教师鼓励性的评语能激发起自己写作的欲望,几乎100%的学生不愿意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写完的作文后面只一个“阅”字和日期。

这无疑向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即:作文评语在作文教学乃至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

事实上,作文评语是教师对学生作文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评价,是教师和学生在一篇作文层面的心灵沟通,也是教师对学生写作热情的呼唤。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水平的逐渐提高,同教师准确、全面、公正的评语密切相关,因为在学生(尤其是初中生)的心目中,老师就是权威,老师的评价实际上就是对自己写作能力的权威评价。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权威性的评价往往决定一个人行为程度的强弱,它有利于提高个体的动机强度,行动的持久与深入,能使行为者保持浓厚的写作兴趣。

作为语文教师,如何使用正确的评语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首先,多一些鼓励性评语,少一点批评责备的语言。

心理学研究证实,激励的评价会调动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个体产生对此事更强烈的动机,把外在刺激内化成为个人的自觉的行为过程。

学生辛辛苦苦完成一篇作文,应该来说,总有其可取之处,或中心,或语言,或思路,或题材,或选材,甚至书写总有一两处值得肯定的地方。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这句话,在学生思想教育上很重要,在老师的作文评语中更显得重要。一个语文教师必须在评语中贯彻鼓励性原则敢于鼓励、善于鼓励。茅盾上小学时,老师在他的《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论》的文末,写下这样的评语:“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于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随着这样的文字,可以想象少年茅盾是如何受其感发和激励。因此老师激励性的评语如”一腔真情皆在篇首涌现,耐读!……此外,刻画十分传神,令人拍案“文章写得很有灵气”、“你的立意让我耳目一新”……令让学生在写作中打到自己的价值,坚定写作的信心,学学生以后继续写作,继续提高注入活力。而评语的写得罗嗦像记流水帐,“写作能力太差”、“简直不动脑筋”……这些评语,只令使学生积极性下降,兴趣索然,写作信心消失。总之,教师不必吝惜激励之辞,不必担心你的激励会捧杀学生,在评语中贯彻了“鼓励性原则”,少批评责备,学生就会从你的评语中看到自己的劳动和努力,从而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引发强烈的作文兴趣。

其次,多一些具体的指导,少一些套话、空话。

老师对学生作文所下的评语,除了要有激励作用以外,还应循循善诱,跟踪学生的思路,把握学生的得与失,具体表达出老师的意图,老师欣赏什么,反对什么,应明白无误。

学生的作文,特别是课堂作文,完美的必定很少,这犹如一块未琢的玉石,须老师的雕琢方令显出光彩,对于学生来讲,他们所需要的就是老师的具体指导的评估,任何抽象空泛的评语,只令使学生茫然而无所适从,如选材欠佳,叙事不具体、不生动。“文章平淡无味”等等学生者不亲自去问老师,他是不太明白的,像“选材欠佳”一语,老师若改为“选材应从母,这个角度写一两件母亲如何指导自己学习的事,那么,母亲的伟大可更具体”的评语。此学生就有可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所在。

当然,抽象笼统的评语是易写的,而带有具体指导性的评语是费时费神的,但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这个角度来说,只有具体指导性的评语,才令使学生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改正。另外,作为语文老师,在给学生写具体评语时,应有一定的计划与系列,从语言到立意,从立意到选材,从选材到布局,分而治之,这令使学生作文稳步提高的。

三、多保持学生的个性,不生点模式化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这就决定了每个学生的作文,就各具特色。有的擅用诙谐语言,有的善用华丽词藻,有的善于立意,有的善于构思,风格不同,绚丽多彩,这就对老师的评语,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是保持学生鲜明的个性呢?还是给予一个模式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保持学生鲜明的个性。一篇文章若失去了个性,那就失去了生命力。鲁迅之所以是鲁迅,那辛辣,那一针见血,毫不留情的个性文风,便是标志。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以开放的思维,宽容的心态去接纳这各具特色的文章,切忌模式化的要求,即统一的语言,统一的思路,甚至统一的开头结尾,这严重束缚学生的思维,抑制学生的个性,在讲求创造性学习的今天,这肯定是行不通的。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只要言之成理,言之成文,就应该得到尊重。老师不应以自己的喜好来评价学生的作文,更不能使许多学生的作文同出一辙。

总之,作文评语在作文中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作文评语若写不好,不仅会失去指导和帮助学生写作的意义,还会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每位语文老师必须重视作文评语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