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会在熙攘的大商场前,繁闹的街道旁,拥挤的车站上或是地铁口,碰到某个乞丐,衣衫槛楼,愁苦着脸,跪着或哈着腰,口中念念有词地向我乞讨。这样的场面对我来说未免尴尬而又意想不到。在现代化的大都市,竟存在这样一些乞丐。
经我多次观察,乞丐们大多四肢健全,全身上下无一点毛病,断腿、断手的极少。而这些乞丐大多为外地人,乞讨的理由往往是家乡发洪水、家里人病重等。所以人们很少愿意搭理,们早已看出这其中的鬼把戏,因为他们通常会在同一地点遇到这个乞丐,而乞丐早已忘记你是否给过他钱,很不识趣地在10分钟后或更短时间内第二次向你伸手。怪不得他们很难得到同情或怜悯。
更让人感到惊讶的是,有一次,一个乞丐竟然与一位被乞讨者吵了起来。原因是那个乞丐对这位等车的人死缠烂打,非要讨到钱不可。那人再也忍不住,说了句:“你又不残疾,讨什么钱!”谁知,那乞丐毫不示弱,竟然骂起人来。这次争吵直到车子来了才得以告终。
乞丐本来只能是向别人“讨”钱的,这多少带着一种乞求的意味。如果讨到钱,应该感谢别人;讨不到也无可奈何,因为给不给钱是别人的权利,乞丐应该是无权干涉的,钱是属于别人的。这里面,仿佛有一种你情我愿的因素。作为一个乞丐,“乞讨”才是份内的“工作”,而“吵架”不在这个范畴内。乞丐没有去经过自己的努力工作,为社会作一点贡献而拿到酬劳,已经是很不应该了,他又有什么资格为拿不到别人辛苦赚来的钱而向别人破口大骂呢?也许是那个等车人的话触到了他的痛处,才使得他如此恼羞成怒吧。
经常地,我会想,如果外地一些人陆续来到上海,在发现没有他们的“用武之地”时,也改行当乞丐,那么上海将供养一批毫无用处的人,市容也将遭到破坏。相信这些乞丐找一些体劳动的活是不难的,不是说“有志者事竟成”吗?这世上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不劳而获”是羞耻的,是人人痛恨的,不是吗?
人本该靠自己的双手勤劳生活。乞讨固然轻轻松松,但总不是长久的生计。但愿以后,这样的乞丐能从我们的生活里消失。
现代化的大都市,人流熙攘,繁华喧闹。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那散布在街头巷尾、车站码头的“衣衫槛楼”、“死缠烂打”、以乞讨为“职业”的另外一族,虽然只是极少数,但同现代城市文明是如此的不相称。作者在细致观察生活的基础上,以较犀利的笔触,向我们透视了这一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