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逆境中崛起

2024-04-12 22:27:55 文题网 阅读:

    凉风吹来,掀开了《外国名言一千句》,马克思的一句名言跃入我的眼帘:“在科学上没有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句名言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在科学大道上及人生长河中,道路并不是平坦的,而是铺满了荆棘,时时有可能遇到“拦路虎”只有那些在逆境中崛起,自强不息的人,方能取得成功。
    古今中外,有许许多多的伟大人物,往往是历尽艰险而取得成功的。
    俄国伟大的学者罗蒙诺索夫,自幼生活在俄国北部北德维纳河岸的库尔岛上一个穷困的村子里,十岁就随父亲到大海中去打鱼。艰苦的海上生活,把他锤炼得意志顽强。他善于观察,爱动脑筋,凡事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十九岁时,为了探求知识,他长途跋涉,到莫斯科求学。终于这个渔民的儿子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困难,闯进了科学之宫,成为俄国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的莫基人,被誉为“俄罗斯的第一所大学”。
    又如乌克兰的民族诗人、画家谢甫琴柯,自幼沦为孤儿,生活于一个农奴家庭里,他没有被贫困吓到,自强不息,树枝为笔,大地作纸,晨诗9画,终于成了乌克兰著名诗人,画家。
    在我国,古往今来,也有许多仁人志士在逆境中发愤图强,终于取得了成就。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因替李陵说情,祸及自身,被打入监牢,但他毫不气馁,终于写成了开一代文学先河的《史记》。
    蒲松龄几次考试都名落孙山,他没有灰心,暗自提醒自己:要发愤读书,并写下了这副对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铁甲可吞吴。”
    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他终于写出了《聊斋志异》这部不朽的传世之作。
    现在,我国许多年轻有为的青年,他们虽经历了十年浩劫,遇到千难万苦,但他们没有磋蛇岁月,而是在缝隙中求生,在艰难困苦中上进。象“时代的楷模”—张海迪大姐姐,五岁时,胸部以下的身躯瘫痪,这一严重挫折并没有使她悲观丧气,她立志要“追求真理,追求知识,作生活的强者,为社会尽责”。她惜时如金,发愤学习,学完了中学的全部课程,并攻读大学英语教材,同时学习德语、日语和世界语,翻泽了十六万字的外文著作和资料。并用学习和掌握的医学知识和针灸技术,为群众治病一万多人次,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少年朋友们,我们应当在困难面前面不改色,在人生长河中,不虚度年华。成功是在困难的炉火中炼成的,
    让我们记住这句名言吧: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标签:风吹开了一句逆境名言马克思崛起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