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要求我们:“必须详细研究各种社会形态存在的条件,然后设法从这些条件中找出相应的政治、私法、美学、哲学、宗教等等的观点。”他们还指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又说:“日思想的瓦解是同旧生活的瓦解步调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复阐述的唯物史观的这些基本观点,应该成为我们研究文学现象的科学理论依据。大家知道,早在三十年代初,鲁迅先生就接受了唯物史观,他说:“我看了几本科学的文艺论,明白了先前的文学史家们说了一大堆,还是纠缠不清的疑问。”但是,真正根据科学的历史观和文艺观,把《红楼梦》及其作者放在产生它的时代环境和社会思潮的范围内加以考察,给它以科学的评价,这在解放前的红学研究中,固然很少有过,就是建国初期的一段时间里,也还是个没能完全解决的间题。相反,倒是胡适的建立在主观唯心论的基础上的所谓“新红学”,却相当流行。
一九五四年开展《红楼梦》研究问题的讨论时,毛泽东同志曾严肃指出:“共产党人不能同资产阶级作家在唯心论方面搞统一战线。”他号召要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反对唯心论,提倡唯物论。历史经验可以总结,但历史事实不容抹煞,那次讨论还是有重要意义的,不只给红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时代,也对整个学术界学习马克思主义,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可惜的是,后来规模搞得越来越大了,由批评俞平伯先生的《红楼梦研究》和《红楼梦简论》,发展到对俞先生学术活动的全盘否定,由批评俞平伯先生,发展到批判胡适的政治运动,这就有弊病了。以致《红楼梦》研究中的许多问题,包括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评价《红楼梦》的思想性质和思想倾向以及其他有关的历史现象,反而未能得到深入探讨。
红学界对《红楼梦》的思想性质和思想倾向的看法,是很不相同的。就中有各种意见,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见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红楼梦》及其作者曹雪芹具有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思想倾向,这不仅反映在小说对封珍制度的尖锐揭露和批判上,也深刻地体现在小说主人公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性格和爱情悲剧里。而这一切,又都是与当时的进步社会思潮密切相关,它们突破了封建的意识形态,曲折地表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历史要求。另一种意见则认为,《红楼梦》“作者的基本立场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叛逆者的立场”,贾宝玉的男女平等观念,“只是属于古已有之的平等观念,并未带有近代的色彩”,“而且与资本主义萌芽也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这是《红楼梦》研究中长期存在的带有原则性的分歧,不可以不讨论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