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夏天的一个中午,国际电视台的播音员正用简洁纯正的世界语向世界各地报道午间新闻。突然,我的电子通讯表“嘟嘟”地响了起来。成为《中国日报》记者不久的我,立即预感到有新闻,马上按下手表的按钮。
果然,微型通讯器传来总编老杨的声音:“小夏,中国第一颗人造月亮就要发射了!给你一次机会,可要把握好啊!采访地点:中国天体研究中心。”听到这个好消息,我情不自禁地欢叫起来,把微型照相机、录音机带上,冲进车房,开了一辆自控飘行车向目的地飞驰。
金黄的太阳下,路旁是一幢幢色泽鲜艳、式样别致的房子,材料特殊—有点儿像玩具积木,即拆即装,轻便实用。立体高速公路纵横交错,一辆辆太阳能气垫车悄然无声地飘着,空中的飞行器也有条不紊地工作着。
“铃—”,天体研究中心到了。经过周密检查,我被一个机器人领到会客厅,接待我的是总工程师的助手徐博士。徐博士热情地向我介绍了这颗人造月亮,原来它是根据真正的月亮设计的,也是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人造的”体现在它的亮度是可调节的,且不受气候影响。我由衷地钦佩科学家的才智,因为这颗月亮将为我国、为全世界节省大量的能源。
由于我的特殊身份,我被允许和徐博士一起来到发射观望台。机器人熟练地操作着,天体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严阵以特,脸色是严肃凝重的。指令一下,“轰”的一声,人造月亮随着四级火箭腾空而起。我赶紧拍下它的雄姿。
“一切正常。进人轨道,毫无偏差!”控制室传来了庄重而欣喜的声音。
徐博士闭起布满血丝的双眼说道:“这只成功了一半,一半在太阳下山后才能肯定。”
理在需要的是耐心等待。我想查查人造月球的有关资料,经允许来到研究中心的图书馆。这里和世界多数的大中型图书馆一样,也是由电脑系统控制的“袖珍”式的。这里的书都编成程序输人电脑,由荧光屏显示。图书管理员是位研究生,叫陈萍。除她之外的高能机器人,是管理这里的“聪明人”。
我颇为惊异地发现这里的藏书都是世界语版。陈萍看出我的疑惑,便用悦耳的声音向我解释:“好多外国资料释译成中文或英文很难达到精确,现在专家学者都认为极有必要用世界通用的语言写作。”我同意地点点头。 也许陈萍没想到,我这个刚毕业不久的记者,就吃过世界语水平不高的苦头。那时,我除了掌握母语中文之外,较精通英文,但世界语水平一般。我决没料到会分配到《中国日报》工作,这是一份发行全球的世界语版的报纸。我为自己不能用世界语写篇好报道感到丢脸,于是下决心攻下这关,挤出时间来听录音,与人会话,看世界语版的报纸书刊,丝毫不敢懈怠。我的努力终于有了收获,老杨让我独自出访就是个证明。
我刚从荧光屏上阅读了几篇有关人造月球的文章,徐博士就来通知我:“太阳下山了,赏月去吧!”
我们匆匆赶到了望台,国家领导人、许多科研人员都在那里。他们热切的目光告诉我:他们等待这一刻已很久了。
天边最后一丝彩霞已消失,星星闪烁,真正的月亮弯弯地挂在空中。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东方天际出现了一个亮点,越来越亮,浑圆的人造月球成功地升起了!它光华四射,清辉如纱。空中的娥眉月迷惑不解地看着这个新来的伙伴,星星不相信地用力眨着眼睛。望台欢声雷动。我在人群中激动得热泪盈眶。我要写,我要用最丰富的语汇向世界人民报喜,我要用饱含深情的话语赞造福人类的科学工作者!明天的《中国日报》将清楚地告诉人们这里发生的一切。东方的新月多么皎洁明亮!
标签:一个夏天中午起了电视国际新月东方升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