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夏天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7-29 18:17:56
《三合的夏天》
夏风裹着稻穗的清香漫过来时,我们正踩着田埂走进三合。刚过村口,一大片稻田就顺着坡势铺向天边,绿油油的稻叶被太阳镀上金边,风过时翻起层层绿浪,像谁把整个夏天的生机都泼在了这里。
清晨的三合是被露水亲吻的。我跟着妈妈沿田埂漫步,稻叶尖的露珠圆滚滚的,晨光里亮得像碎钻,风一吹就坠进泥土,溅起星点湿痕。田埂边的野花开得热闹:紫色喇叭花仰着小脸使劲吹,黄色蒲公英撑着白伞待出发,蝴蝶穿花裙在花丛里蹦跳,连水渠里的水都唱着歌往前跑,几只白鹅游过,脚掌划开的波纹,像给河水系了串银铃。
正午的三合躲在河湾的阴凉里。村子东头三条河汇在一起,水一下子敞亮起来,清得能看见水底的鹅卵石。阳光落进河面,碎成一片晃眼的金,浅水区的小鱼群游过,鳞片闪着银亮的光,连摆尾的弧度都看得分明。我脱了鞋踩进水里,凉意在脚踝间漫开。水草在脚边轻轻扫,痒得我直跺脚,惊起几只蜻蜓,翅膀在光里透明得发亮。岸边老柳树垂着绿帘子似的枝条,树荫下的人们支着鱼竿,钓上来的鱼儿在桶里蹦,引得黄狗蹲在旁边“汪汪”叫好,尾巴摇得像小旗子。
午后的稻田正忙着生长。农民伯伯戴着草帽弓着腰除草,汗珠顺着黝黑的脸颊滚下来,砸在稻根处的泥土里,洇出小小的湿印。稻子已长到半人高,稻穗沉甸甸地低着头,风过时整片田“沙沙”作响,像在说悄悄话。几只麻雀溜进稻丛啄谷粒,被我们的脚步声惊得“扑棱棱”飞起,翅膀上还沾着金黄的稻花。妈妈端来的绿豆汤装在粗瓷碗里,碗壁凝着细密的水珠,喝一口,甜凉的滋味顺着喉咙往下淌,连鼻尖的汗都消了。
傍晚的三合被晚霞染透了。天空泼翻了橘红的颜料,稻田成了金红色的海洋,河水漫着霞光,像匹流动的红绸。孩子们追着狗跑过田埂,笑声惊起一群蜻蜓,翅膀在暮色里闪着微光。我们坐在院中的竹椅上,看太阳慢慢沉到树后,天空浸成靛蓝,星星一颗接一颗地出来,像是孩子调皮的眼睛。
夜里的三合是蛙鸣的世界。稻田里的青蛙“呱呱”唱得欢,有的高亢,有的低沉,像在开露天演唱会。妈妈坐在竹床边摇着蒲扇,讲三合的故事:三条河如何合伙灌溉稻田,夏夜的露水怎样帮稻子长个子,邻居们怎样在月光下一起摘豆角……我枕着蛙鸣打哈欠,梦里全是稻花香和河水的清润。
夏天的三合,藏在稻叶的绿里,河水的清里,晚霞的红里,还有妈妈递来的那碗绿豆汤的甜里。这就是三合的夏天,装着阳光、田野,和妈妈陪在身边的,慢慢流淌的快乐。
(小作者是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红云希望小学五年级学生)
后 记
合上本子时,鼻尖好像还萦绕着三合的稻香。那些晨光里的露珠、河面上的金斑、蛙鸣中的萤火,都是夏天悄悄塞给我的礼物。记得追蝴蝶时踩湿的裤脚,摸小鱼时滑过指尖的凉,还有妈妈讲完故事后,蒲扇摇出的风里混着的稻花香——原来最珍贵的时光,都藏在被认真感受的瞬间里。
家长感言
读着孩子笔下的三合,那些细节突然清晰起来:他蹲在田埂上看露珠的专注,踩水时被水草挠得咯咯笑的模样,捧着绿豆汤时满足的眼神……原来我们以为寻常的田野漫步,在孩子眼里全是新鲜的宝藏。最好的成长,从不是刻意教什么,而是带他去看露水怎么落,听蛙鸣怎么唱,让自然的风,吹开心里的花。
教师赏析
这篇《三合漫记》以孩童的视角,为我们铺开了一幅夏日田野图,字里行间既有自然的灵趣,又有情感的温度。小作者用纯净的笔触证明:最好的写作,从来不是刻意的雕琢,而是把心放进田野里,让那些被认真感受过的时光,自己化作文字的模样。(李丽)
《夏天的葫芦》
暑假每次来到外婆家,我都要去后面的那片菜园子里,这里面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蔬菜:胡萝卜,青椒,大白菜……而我唯独钟情于那“憨憨”的葫芦。
葫芦的长相十分特别,上小下大,颇像一个“8”字。他的表面覆盖着一层细细的绒毛,外层是一种淡淡的青苹果的颜色,里面便是一摇就会发出脆响的葫芦籽了。它们结在一条条藤蔓上,耷拉着自己的“小脑袋”,样子十分可爱,就像一个十分内敛的小男孩。炎炎夏日,它们可不怕太阳的烘烤,依旧十分的挺拔,精神地抬着头,挺着肚。
葫芦不但外形非常特别,味道也十分美味。葫芦炒梅干菜,便是我外婆那一些晚辈最爱的食物。因此,每次去外婆家吃饭,外婆便会用这道“人间美味”来招待我们。一端上餐桌,清香四溢,我便拿起筷子,一口下去,顾不得烫,而在一秒钟后,一股浓浓的清香立刻充满了我的口腔,从此,我便深深地爱上了这道美味。而每每有这道菜时,我总会把碗舔得一干二净。
当然,我对葫芦最大的兴趣并不是吃,也不是它的外形,而是盘葫芦。因此,每次我去菜园子不光是欣赏,更是去挑选那些葫芦的大小。小的则拿回去篇盘着玩,像水壶大小的就拿回去当水杯。回到家后,把所有的葫芦都晒在阳台上,过了几天,全部都晒干了,便开始盼盘着玩了。边盘边望着不远处的“葫芦水杯”,我心里不禁想到:说不定那些古代的诗人便是用葫芦来装酒的呢,这样他们才能借喝酒来留下那些栩栩如生的文字。想到这里,我的思绪便越飘越远,越飘越远……
那摆在窗台上的葫芦成为了我的心爱之物,每当没空不能去外婆家的时候,我总能从这些葫芦上看到我那慈祥的外婆……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
夏天的夜晚无比酷热,蝉不再引吭高歌,而是伏在树上静静睡了,星星点缀在漆黑的夜幕上,月亮挂在天边,将月光撒落到大地上。忧伤在我身体里萦绕,就算美丽的夜景也挽回不了我冰冷的心。而那个声音,却让我的心感受到了点点阳光。
无情的绷带缠绕在我那伤了的手腕上,将我的心冻得冰凉,石膏禁锢着我的心,让我没法出去感受万物的美好,手腕的伤痛像一把把利刃,刺进我对生活的向往,让血腥味流淌在我的心中。窗外的雨从开始的淅淅沥沥变得暴躁不安。我无神地躺在床上,聆听着窗外雨的嚎叫、尖鸣。
闭上眼,眼泪却缓缓地流了下来,承载着我无限的痛苦。突然,我听见门外有轻盈的脚步声,声音像优美的交响乐,沁人心脾。脚步越来越近,夹杂着钟表跳动的声音,一步,一步,在我的门前停了下来,随即而来的是“吧嗒”一声的开锁声。门开了,是她!我的母亲!她来干什么?我把眼睛迷成一条缝,偷偷地观察着她。此时的她像一个小偷,踮着脚,轻轻地、缓缓地向前挪动,脚与地的摩擦声,饱含着对我的爱。她在床边轻轻地坐下,轻轻地抚摸着我的额头,轻轻地在我耳边说:“孩子,别哭,人生中有很多坎,不要怕,跨过去就好了,不是吗?加油,妈妈相信你!”我点了点头,翻过身,闭上眼,却再忍不住流泪,晶莹的泪从眼角流下,我却幸福地笑了,此时的她,像一个小偷,偷走了我的痛苦,偷走了我的悲伤。
雨悄然停了,此刻的我,忘记了悲伤,而妈妈对我说的这句话、这种声音,已经刻在了我的心中。
《沆瀣一气的典故》
沆瀣〔hàng-xiè〕,是夜间的水气,有人说是露气,也有人说是夏天半夜里上升的地气。
例如《楚辞•远游》有“餐六气而饮沆瀣”,东汉王逸注: “沆瀣,夜半气也。”汉司马相如的《大人賦》有“呼吸沆瀣兮餐朝霞”,东汉应劭注: “沆瀣,北方夜半之气也。”《列仙传》描写仙人陵阳子的神话故事也说:“春食朝霞,夏食沆瀣。”可见“沆瀣” 一词,原来并无贬义, 但是后来作为成语“沆瀣一气”,就十足是个贬词了。这是从唐朝的一个故事开始的。
据说,唐僖宗时,有一官员,名叫崔沆,曾任“中书侍郎”等职。乾符二年,他被派当主考官,主持朝廷考试事宜。这次应试的人中间,有一名叫崔瀣的,一经录取,马上就当官上任了。别人见他不但任官特快,而且所任官职也特好,待遇显然与众不同,因此不免怀疑: “崔沆和崔瀣,是有特殊关系的吧?”有人更进一步的断定: “那还用说,瞧他们两个的名字就明白了! ”俏皮的还加以嘲笑道:“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这个故事,载宋人钱易编撰的《南部新书•戊集》。
所谓“座主”,即主考官。科举时代,应试者称主考官为“座主”,自称“门生”。由于上述故事,后来“沆瀣一 气”就流传而为成语,用来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
《夏天》
夏天来了,太阳使劲儿的晒着大地。树木们张开双臂用它们的绿色树叶给人们遮阳,给人们一片阴凉。我坐在大树下吃着雪糕,看着一片的绿色,吹着夏日的暖风,原来夏天也很美好。
《四季》
桃花朵朵,
他对小鸟说:
“我是春天”;
蜜蜂嗡嗡,
他对花儿说:
“我是夏天”;
玉米黄黄,
他张着嘴说:
“我是秋天”;
雪花飘飘,
他飞舞着说:
“我就是冬天”。
《云》
春天的云
是个贪玩的风筝
总把尾巴拴在月亮钩上
夏天的云
被太阳烤化的棉花糖
滴落满地的甜霜
秋天的云
打翻调色板的画家
橘红揉进金黄
冬天的云
把星星揉碎成糖霜
撒出会跳舞的月光
教师评语:读这首小诗时,仿佛看见晨光里握笔的孩子正踮着脚尖,用稚嫩的指尖触碰天空的褶皱。四时流转的云絮被装进童话的玻璃罐,每个季节都摇响不同的风铃。
《四季》
柳叶弯弯,
他对小鸟说:
“我是春天”。
荷花艳艳,
他对蜻蜓说:
“我是夏天”。
枫叶红红,
他红着脸说:
“我是秋天”。
梅花朵朵,
他快乐地说:
“我就是冬天”。
《有趣的拄蛋游戏》
今天是夏天的第一个节气——立夏。
我和妈妈、妹妹一起煮了一锅茶叶蛋准备拄蛋。我们把热腾腾的茶叶蛋放在桌子上晾凉,我和妹妹的拄蛋比赛就开始了。第一次,我倆都选了一个珍珠蛋,我们把蛋头对头用力的向对方的蛋拄去,气氛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结果我的蛋被拄破了,妹妹高兴极了。我有一点点小失落,开始在剩余的蛋中,精挑细选了一个大大的尖头鹅蛋,这一次我把妹妹的蛋拄破了。我们接二连三的拄了一次又一次,不管是妹妹的蛋还是妈妈的蛋,都被我拄破了。最后,我的鹅蛋赢得了胜利。妹妹有点难过,我把这只无敌坚硬的鹅蛋送给了妹妹。
我们三个人开开心心地吃着蛋,聊着天,开心极了!
《我学会了游泳》
去年夏天,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学游泳,我怀着期待的心情来到泳池,可这时我却打起了退堂鼓。我觉得泳池里的水一边向我狡猾地笑着,一边朝我张牙舞爪地挥着手,好像并不欢迎我的到来。
眼看小伙伴们一个个兴致勃勃地下了水,我却只看到水水花泛起丝丝的冷笑,仿佛在嘲笑我。我紧紧握住自己那出汗的手,在教练的催促下,不情愿地拿起最后一块浮板下了水。下水后我全身像雕塑似的,僵地趴在浮板上纹丝不动,两耳完全听不见教练在讲些什么,我就生怕那怪物突然袭击我。
教练似乎看看出了我的胆怯,他用手托起我的肚子,教我如何蹬水、打水。适应了一段时间后,我终于可以动了,可没过多久,我开心的心情又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因为我发现自己只能一直在原地打转像只大蛤蟆,我有些着急,想要往前游,但身体沉重,一直往下沉。我默默为自己打气,克服内心的恐惧,认真地按教练方法来练习,慢慢地,我可以自如前进了,速度也越来越快,水中那怪物似乎也隐匿了踪迹。
接下来教练教我如何闷水,我深吸一口气,把头浸入水中,这但才屏了几秒钟就顶不住了。我忘记自己在水里面,习惯性深吸一口气,水立刻从我鼻子里灌进来,那感觉糟透了。我想放弃,可一想到“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想鼓起勇气去继续练习,几分钟后我就掌握了屏气的要领,我可以独自在水里游动着,而这时水也仿佛在向我微笑。
这次不仅学会了游泳,更学会了做什么事都要一步一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