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我人生的起点

2024-04-12 14:45:06 文题网 阅读:

    我从1956年至1962年在北京师大附中度过了六年美好难忘的时光。母校的阳光雨露使我从一名中学生成长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34年的军旅生涯,使我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一名军事学院院长、共和国的将军。役漫人生路,几度风雨情,是军队这所特殊的大学校培养造就了我,而我人生的真正起点是在母校—北京师大附中。

    1956年夏天,当我远离父母来到北京师大附中的时候,学校老师热情的接待令我终生难忘。白天,上课之后,老师带我们在校园的松柏甫道上漫步、谈心,在操场上打球、跑步;晚上,老师带我们到图书馆、实验室或电影院。他们像父母一样带着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孩子,开始了崭新的中学生活。

    我在这里犯过多少次错误,真是记不清了。但清楚地记得,我刚人校时是一个贪玩、淘气的孩子,上课时还把篮球踩在脚下,一听到下课铃声就抱着球往外跑,有时上课时还趁老师不注意从后门溜出去玩一会儿。老师总是耐心地教育我,严肃地批评我,给我讲保尔·柯察金的故事,讲毛主席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青年时代刻苦读书、奋发向上的经历,鼓励我继承、发扬革命传统,立志成才。我病了,便带我去医院,给我补课。老师不仅给了我良好的教育,还给了我父母般的温暖和家庭一样的沮馨,使我茁壮成长起来。我在初中光荣地加人了共青团组织,毕业时以全优的成绩被保送上了高中。升人高中以后,学校还培养我连续两年担任初中班级的少先队辅导员,高三时担任团支部书记。工作中,老师手把手地教,使我很好地完成了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TTZ)年夏天,学校还选派我光荣地参加了北京市中学生军事夏令营。老师带我们到长山列岛军事要塞同海军官兵生活了一个月。在那里,我第一次和军人朝夕相处,第一次全副武装上了靶场,第一次看见军舰,第一次听到毛主席的警卫员讲二万五千里长征时爬雪山、过草地、打败敌人的一次又一次围追堵截的艰苦历程,从而认识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光荣、伟大的军队。从那时起,我便下决心当一名解放军战士,到祖国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去为人民站岗放哨。我在校六年那2000多个日日夜夜,伴随我的总是老师的身影、老师的声音。是老师牵着我的手步人文化知识的大厦,跨上了人生的一个又一个阶梯。从那时到现在,我体会最深的是:世界上有两个人的爱最无私、最伟大,一个是母亲,一个是老师。

    爱是不能忘记的。母亲和老师的爱尤其不能忘记。他们用血肉孕育了我们,用心血哺育了我们。我们记住了她们的爱,便记住了恩情,记住了希望,记住了回报,记住了奋斗。

    1962年,在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我高中毕业后放弃报考大学的机会,投笔从戎,加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在祖国的北部边粗当了一名解放军战士,开始了数十年艰苦奋斗的军旅生涯。塞外边毅的风,从春刮到冬。春天黄沙蔽日,冬天滴水成冰。我们在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中站岗、放哨、爬冰卧雪、,摸爬滚打;打山洞、挖战壕、埋电缆、盖房子、打苇子,最紧张的时候,一天要干十六七个小时。训练中,胳膊上的血痴摔破了再结血痴;施工中,手上的茧子磨破了再结老茧。寒冬腊月,我们搞战备施工,累得脱掉棉衣还满头大汗;炊事员把大米饭送到山上,我们没吃几口,饭和碗便冻在一起。那苦、那累、那难,现在想想都不知怎么过来的,可当时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我当时是连队为数不多的高中生,从小读书,没千过累活,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和农村小伙子比着干,真有点吃不消、挺不住。我也曾动摇过,可是一想到母校老师的教导,一想到自己当兵时面对母校立下的誓言,便又咬牙挺住了。

    我当兵三十多年,从战士到将军,从部队到学校,从山沟到城市,无论在什么生活环境中,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母校都始终在我的心中。尤其在陆军学院铭年,无论当中队长、大队长、训练部长,还是当院长,母校严谨治校的传统始终影响着我。

    “努力办成第一流模范学院”,是聂荣臻元帅生前为我们学院的题词,也是全院上下共同的奋斗目标。身为院长,我深知自己肩上担子的重量。

    怎样创办第一流的模范学院?我们在坚持“抗大”的办学方针、学习“抗大”经验的同时,还多次到北京师大和师大附中学习。师大附中有着近百年的办学经验,很多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教育家等都在这所学校学习过。母校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辉煌的成就,最主要的是有一支学问高深、品德高尚、爱护学生、海人不倦、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我们在创办第一流模范学院时,非常注重学习这一经验,把培养过硬的教师队伍作为工作重点。近几年来,我们请北京师范大学帮助办大学函授班,派教员到军内外著名院校进修,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教员的科学文化和教学水平,并建立竞争激励机制调动他们教学积极性,使学院的教学水平不断跨上新台阶。全院先后有十多人被评为全国、全军优秀教员,有五十多人人选《全军院校名师大典》。学院先后创立了军事教育、军事管理学等五门新学科,填补了我国军事教育的空白。我们在教学中还借鉴北京师大附中积极搞好教学改革的经验,先后对全院四十多个主干学科进行了“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的改革。这一改革总体设计方案和教学经验,曾获得全军教改成果一等奖。同时,我们时刻注意像北京师大附中的老师那样关心、爱护学生。“台上当老师,台下做模范”是我们院领导给全体于部、教员提出的要求,也是给自己立下的规矩。学院在建校初期,边建设边教学,从干部到战士,从教授到学员,都一起住帐篷、睡地铺。现在,我们条件好了,有了先进的教学设备,有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但我们仍然和学员打成一片,给学员做好样子。每年毕业学员到太行山进行近似实战的千里综合演练,野营路上,学院领导、教员都和学员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娱乐,同训练。我经常边行军边给学员讲《永不掉队》的故事。这个故事,母校老师多次给我讲过。每当讲完这个故事,我就想,我们中华民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将人类社会的好传统接过来、传下去,使祖国人才辈出、繁荣昌盛。在学院每年一度的野营拉练中,学员们的脚上都打满血泡,有的学员在急行军中累倒了,最后几十米,是爬着到达目的地的。他们喊着“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的口号,唱着“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歌走完千里野营路。学员毕业时,都积极要求到边疆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每当送毕业学员踏上远行的征途,我就会想起自己告别母校时老师送我奔赴祖国边疆的情景。此时此刻,我胸中就有一股热流在涌动,便一遍又一逍地默念着一个一个老师的名字,向他们致谢,为他们祝福。今天,在母校建校95周年之际,我深情地道一声:母校您好!老师您好!并向敬爱的母校、老师和校友们致以崇高的敬礼!

标签:生的我从年在起点母校19621956年我人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