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些值得回忆的往事。这往事,或许是惊天动地,或许是荒诞古怪,或许是曲折离奇,但更多的可能是乎平淡淡之事。而平淡是否意味着平庸?是否意味着淡而无昧?平淡之事能否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能否拨动读者的心弦?这就看作者在叙述描写这平淡之事时能否注人自己的真情,让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流动在平平淡淡的往事之中。如能这样,那么平淡就平而不淡,平而有味。我想,《留在我心中的歌》能否创优,技巧恐怕也就在这里了。
于平淡中注真情,首先要有“真情”。情真才能意切,任何矫揉造作,虚情假意只会引起读者的反感。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儿子对父亲深沉的思念与热爱,父子俩相爱相怜的感情是当时祖母逝世,父亲失业,家境惨淡这一背景下父子俩真实感情的流露,因而引起了读者的共鸣,《背影》也就成为一篇抒发父子之情的好文章。
有了“真情”还要学会“注”。“注”有融注之意,即作者所抒发的感情不是依附事物的表面,而是要注人事物的内部,即要注人具体的叙述描写之中,使抒情与叙述描写融为一体。《背影》中,作者记叙了家庭的变故,和父亲同到南京的缘由,北上乘车前的踌躇,上车时的细节,最后写到父亲为“我”去买橘子,肥胖的身躯m珊地来去的详细经过。在这里,作者没有运用直接抒情的语句,而只是平平淡淡、朴朴实实地写出生活中的一段经历,但在这一经历中却融注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深的爱。读者在平淡之中体味到了浓郁的爱子之情。
第三,文中的“真情”要随着作者“注”的过程而层层推进,让真情不断丰富,不断浓郁,不断深化。再以《背影》为例。父亲对儿子的一片真挚的爱随着一系列的叙述描写而逐渐强化。在南京“我”要上车北上,父亲先是放心不下,改变主意决定送“我”上车,一片关心之意。接下来的是在车站“忙着照看行李”,讲价钱,嘱咐“我”,又嘱托茶房,一片关心之举。而父亲拖着肥胖的身躯蹄姗地来去为“我”买橘子,则把这一关心之情推向高潮。而最后父亲的两句话(“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则进一步强化了父亲的爱子之情。
于平淡中注真情。在撰写《留在我心中的歌》一文时,一定要把真挚的感情,注人那些平平淡淡的往事之中,唱出我们的心灵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