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清

2024-09-10 22:34:25 文题网 阅读:

    我国毕竟是文化传统深厚的国度,即以一些格言来说,就有许多“古训”深刻反映着现实生活规律,有其真理性,常常使人叹服。前时阅报就使我佩服“旁观者清”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样一些“古训”,它们是如此深刻、中肯、具有生命力。

    使我叹服“旁观者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些“古训”的深刻性的。是一份报纸刊载的两篇文章,一篇是“老外”(请原谅,这里毫无恶意)写的,一篇是台湾同胞的大作。两篇文章都对我国的“经商潮”和“消费狂潮”作了客观真实的报道,一件皮衣60万元,数千元以至30多万元一席美餐,大学课堂里响BP机,找人做生意;而舆论界却把“新富豪”的消费神话作热点报道!对这些,他们表示了深切的担忧。他们以为“在共产主义的中国出现了一种钱文化”,“‘大款’和‘暴发户’为人们所钦佩”,“社会风气和消费水平互相推动。营造出一种醉生梦死的景观。”只要稍稍关注当前的社会状况,都可看出这种描述实在十分准确。毫无疑问,这种景观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这正是“一手软”的表现。若让此种景观发展,也就是说让这种醉生梦死之风浸淫于溪谷,乃至怒号呼啸于原野,那么。过去常说的“亡党亡国、“开除球籍”就不是不可能的。

    在我国历史上,“醉生梦死景观”的典型时代为数是颇不少的。南朝的陈朝“醉生梦死”的水平就很够分量。那位毫无心肝的陈后主创制的靡靡之音《后庭花》,就成了“醉生梦死”的一种典型意象。唐代那位潇洒诗人杜牧之“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就是把陈后主作为“醉生梦死”典型意象来抨击的。北齐时期的社会,也够得上“醉生梦死”的佼佼者了,那位齐后主“醉生梦死”的程度堪与陈后主媲美,他宠爱大穆后的脾女冯小怜,封为淑妃,极尽荒淫之能事。唐代忧郁诗人李商隐用“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这样尖刻的诗句来讽刺。至于那个隋场帝对“醉生梦死景观”也是乐此不疲的。他巡游扬州的花费,史书早有记载。他用宫锦作帆,用彩缎作纤绳,用穿红着绿的宫女作“纤夫”,变“哥哥岸上走”为妹妹岸上走自然其身边也少不了许多妹妹。单这一项,纤绳荡悠悠,就荡去全国多少绩罗锦缎。还是那位忧郁诗人李商隐讽刺说:“举国春风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大宋皇朝到了偏安杭州,成了南宋了,还在耍“醉生梦死的景观”,所以当时就有有识之士名林升者,题诗抨击曰:“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汁州,从陈后主叔宝到隋场帝杨广、到南宋小朝廷。都国灭身亡,被“开除球籍”。所以“醉生梦死景观”历来为人们批判讽刺的对象,这是十分自然的事。我想,这或许就是那位外国先生和台湾同胞担心的历史根据吧!

    使人感慨不已的是,我们的报刊等舆论工具—或者叫传播媒介吧,却连篇累犊去渲染“大腕”们如何高消费,如何一掷万金、十万金。声色大马等等,总而言之“唯富是举”。而对于这种“醉生梦死景观”还不能批评。如若胆敢批评。大也者,给你盖个“左”的帽子,用反对改革开放、反对市场经济之类的罪名压得你动弹不得;小也者,冷嘲热讽,说你是吃不到葡萄产生“心理不平衡”,也就是说是你自己“灵魂卑微委琐”。哎哟哟,你只好噪口不言了。

    为什么热衷于渲染“醉生梦死景观”?想在人们精神上“布施”些什么呢?有人以为,说渲染“醉生梦死景观”会毒化社会风气,是“上纲上线”。真是如此吗?如果有力量不妨作些调查研究,看看它到底会起怎样的作用?窃以为,这些虽不如鸦片、白粉那么立竿见影,但决不会是大力神口服液,不会是百年乐补剂,对青少年更不会是娃哈哈。这是明摆着的事实。我们这些“身在此山”的人,真的“不识庐山真面目”了,作为“旁观者”的外国先生和台湾同胞看得那么清楚,可谓一针见血。我想他们一定不是“左王”,更不会是“心理不平衡”;他们是为我们担忧呢!让我们向这两位清醒的“旁观者”致敬吧!毕竟是旁观者清。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