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境界,当橙红色的夕阳再一次引撤生命的熊熊烈火时,我们的血液将会重新变得滚烫而又汹涌;在生命的空间里,已经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我们生命前进的步伐。这是一个排斥麻木、排斥陈旧、排斥冷寂、排斥压抑的生命阶段,它焕发着生命一种灿然深刻的快意和悸动,莲勃着生命的昂扬和奋进。
按照传统的意识,老年是一个人生命的滑坡时期。所以,人们总是把老和衰联系起来,称为衰老。也许,在贫穷落后的年代里,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进入现代社会的今天,田园想,体现在我们绝大多数的老人身上,这种说法是应该予以彻底推翻的。所以,这就引起了我们的一个话题,人老就必须衰吗?
以现代的观念,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的寿命的不断延长,老年时期又可以看作是人的生命的一个新的起点。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应该存在所谓由老而衰的问题了。但是,现实生活中又确确实实存在着衰老的问题:有的老人因为身体的原因,精神极度地萎靡;有的老人被各种生活间题所缠绕,对生活对人生失去了信心。实际上单纯从精神上讲,这是一种意志力减退导致的精神上的衰老。
当然,人,谁也不愿衰老,那么,一些老人的这种精神上的衰老是否可以转化呢?他们是否可以重新焕发出生命的青春呢?田园认为,这完全可能。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老人自身的生活质量问题。田园这里所说的生活质量,并不单纯指吃穿问题,而是包括心理卫生、生活习惯等问题在内的一种综合性的生活质量的衡定指标。
许多人认为,人,随着生理的老化,心态也必然老化。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认识。现代医学证明,人机体的老化与心态的老化并不成正比。这就说明,对于老人的生活质量来说,首先一个问题就是预防心态的衰老。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的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态反而变得更加纯真可爱。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从心理上分析,往往是因为这些老人进入老年以后,由于经历过人生的浪漫与坎坷,尝遍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心情逐渐变得淡泊,也就是说达到了“心如止水”的境界。而从另一个方面讲,岁月长期的磨炼,使他们对事物的观察认识能力更加敏锐,精神更加活跃,这种良性刺激会不断地提高他们对生活强烈的信心。所以,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老人的返老还童现象,是有其现实性和真实性的。
把田园刚才所谈的问题归纳一下,我们可以集中到一点上,这就是,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防止老人心态的老化,关键在于提高老人的生活信心。曾经有几位老人给田园来信谈到了他们目前的生活处境,田园发现,他们主要还是因为生活中的种种不幸或心理上的孤独,造成生活信心的降低和丧失。一般来说,这往往会导致他们身体健康状况的急速下降,特别是孤独的心理感受,更容易使他们产生一种被社会遗弃、不受人尊敬的痛苦。
对于这个问题,田园想,解决的办法需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老人自身应该有意识地培养积极的心理因素。漫漫人生几十年,什么风浪没有经历过,比较起来,眼前这点困难或困惑实在算不了什么。比如,老人最感痛苦的丧偶间题,这其实涉及到一个生死观问题。人生的客观规律是无法改变的。失去了相伴一生的伴侣,从感情上讲,没有不痛苦的。但是,在痛苦的同时,我们更重要的是头脑清醒。就是为了逝去的亲人,我们也更应该保重身体,健健康康地生活下去。这种想法实际上就是一种自我心理的积极调适。
从另一个方面讲,提高老人的生活信心,还需要子女精心地关照。有些做子女的,我们不能说他们不孝顺,但是,他们的心理上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老人已经老了,糊涂了,只要不让他们饿着、冻着就行了。其实,这种做法往往会增强老人的孤独心理。有些朋友用心很好,家里家外的事情尽量不让老人操心。而实际上,除了个别刺激性比较大的事情之外,一些事情和间题向老人讲讲,倒是很有必要的。一来我们可以得到老人的帮助,二来这样做老人心理会感到充实,他觉着大家仍然需要他,仍然在一如既往地尊重他,这种价值的体验对于老人来说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心理感受。
老年人的自尊心比较敏感,所以,作为子女,凡事应该尽童同老人商量,切不可独断专行。在生活的各种琐事上,要处处留心。尽量避免在感情上伤害老人。对老人的一些良好兴趣和爱好,子女应该全力支持。
增强老人生活的信心,最有积极作用的是老人健康的娱乐、消遣和交际活动。那些整日闷在家里,对外缺少交往的老人,会很快陷入孤独的心理状态,这是很不利于他们的身体健康的。所以,田园认为,老人完全没有必要把自己封闭起来,他们完全可以活跃在各种场合,发挥自己的个性,培养兴趣和爱好,这实际也是对生活的积极投入。
提高老人生活质量的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老人自身的努力之外,我们这些做子女的责任也是不轻的。也许,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很难保证老人在生活各个方面都那么称心如意。但是,只要我们有一颗心,一顺全心全意尊敬体贴老人的爱心,那么,您送给老人的就是一份最深厚的人生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