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概

2024-09-10 22:31:26 文题网 阅读:

    阴郁的秋日的午后,图书馆一个靠窗的角落,一杯清茶,手抚“秋雨”,一品再品。

    一直不知究竞何谓经典,尤其是文学经典。直到最近看到黄曼君先生对文学经典的阐释,才茅塞顿开。他认为文学经典需要具备思、诗、史三方面的造诣:思,即在精神意蕴上,文学经典闪耀着思想光芒,既具有历史的品格,又概括揭示了深远丰厚的文化内蕴和人性意蕴;诗,就是从艺术审美来看,经典应有诗性的内涵,它是作家个人独特世界观渗透下不可重复的艺术世界的创造;史,就是从民族特色来看,文学经典往往凸显了民族精神,在民族文学史上具有“史”的价值。我不自觉地把手中余秋雨的作品往这里边一套,竞也觉得成了经典—文学经典中的文经典。

    这些文化经典主要是指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作为散文的一种,作者运用散文的形式,观照民族传统文化,寻找民族的思维优势与审美优势,期盼民族文化的新生与升华。早前王英琦的文化遗址散文奠定了我国文化散文的雏形,后经汪曾祺、贾平凹关于京城、商州散文的推波助澜;再到周涛、马丽华的新疆、西藏等边疆乡土散文的大力开拓;直到20世纪90年代余秋雨《文化苦旅》的出现,使散文,特别是文化散文在文坛上形成了波澜壮阔之势。这其后的《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千年一叹》等作品更延伸了文化散文以及作者个人生命内在品质的光华与声响。这种光华与声响在更深程度和更广层面上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心态,并逐步重新构建起一种合乎民族精神意志的、得到广泛认同的健康的文化生态。

    余秋雨作为文化散文作家的代表,他的创作内蕴丰厚,元气充沛,在日渐世俗化、物欲化的时代,表现出了一个理性学者对人文精神和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从而使散文走出了狭窄的感性空间,具有了旺盛的艺术活力。

    喝一口茶,望望窗外,下雨了。雨中世界,依然繁杂。

    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在这个落霞与股票齐飞、手机多得可以打狗的年代,人们的心绪早已浮躁得像马路上四处飞扬的灰尘一样。而浮躁的根源是什么呢?可能还是自身文化积淀的薄弱与内心文化感的缺乏。那么,在这样一个宁静的午后,静下心来,透过余秋雨凝重的笔端,我们一起来品味那些被时光抚摸过的久远的文化经典吧!在这些经典的享受中,我们沉淀自己,净化身心,并逐步构建起我们自己的文化素养及文化心态。

    我们品读温淳敦厚的秋雨的散文,就是在品味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因为余秋雨在其散文中处处彰显着中国文化的沉重脚印和中华民族的苦难命运,而且不断地借助山水风物来探求中国文人的文化品格和文化良知。他总是走在古代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地方去触摸那封存已久的历史沧桑,让读者感受到中华文化绵延不息的厚重的光芒。在《柳侯祠》中,我们领略了柳宗元“什么也不怕,就怕文化人格失落”的独特文人形象;在《道士塔》中,作者从一个“身着布衣,目光呆滞”的道士想到了一个古老民族不应该有的关于文化泣血的伤痛;在《莫高窟》里,余秋雨“不是看死了一个前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个千年的生命”,他慨叹这种古老的文化艺术竟如此地脆响与辉煌……

    王元瀼在《评我国新时期的文艺本体论研究》中说:“文艺不仅使人在失望和痛苦中获得一种心理上的补偿,而且对于抵制由于科技理性和工业文明所造成的人性异化,摆脱物欲和功利,对于人精神上的奴役,在提升和完善人自身实现艺术和人生合一,使人获得诗意的栖居方面,有着其他意识形式所无可比拟的作用。”读余秋雨作品,我们总能感受到文艺作为人的一种精神生命的存在方式,不论就作家创作,还是读者阅读而言,都是处在现在与过去的“对话”之中。在这种对话之中,我们触摸到了阮籍、康的凤骨;品味到苏东坡的风采。登上了青城山,走进了夭一阁,听到了那来自遥远的历史的回响,看到了一个个王朝远去的背影。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