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营纪行

2024-10-12 09:56:15 文题网 阅读:

    七月二十七日上午九时,盼望已久的“我爱北京山和水”文学夏令营,在杨镇一中花园式的校园举行开营仪式。
    四十名“毛毛草”文学社的营员,穿着印有“文学夏令营”字样的半袖衫,戴着一色的白纱网眼旅游帽,个个显得精神焕发。我们将在四日内骑车走完六百里路程,沿途还要参观访问,游览观光。
    开营时,县电视台采访、报道了我们这次活动。当问到只有12岁的年龄最小的营员这次活动的意义时,他说:“我就是想尝尝吃苦的滋味,我爸爸说让我锻炼锻炼减几斤肉。”记者又采访了夏令营小记者董颖同学,她回答说:“夏令营不仅对我们的意志毅力是个考验,而且能使我们开阔视野,享受自然,从而激发创作灵感。”
    校长授旗后,营员们高唱着集休创作的夏令营营歌——“小草之旅”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营旗猎猎,鲜艳夺目,后面跟着一列衣装整齐行进有序的自行车队伍。随着行程的进展,道路越来越艰难。进了密云水库区域,几乎都是高高下下、大折大拐的山路了。上坡骑不动,只得推车步行;下坡太陡,又得小心翼翼。营员们的自行车又屡出故障,几位保卫组成员忙前忙后地转,修不了的就由别人拖着、载着,沿途寻找车行,有时偏偏二三十里竟不见一个修车处……
    当天下午两点,我们才在路边小山村旁野炊。袅袅炊烟升起来了,升起来了,继而又跳起来了,与山间的白云弥漫在一起,再也分不清哪是云,哪是烟了。营员们顾不得欣赏这些景致,他们开始亲手创造一种更壮丽的景观:他们分别架起锅灶,煮米粥,煮挂面,有的营员还炒芹莱,用刚刚采集来的鲜蘑做汤……
    晚上七点半钟,我们在密云北部边镇不老屯宿营,行程180里。
    第二个夜晚,我们住在密云正东百余里的边镇——大城子乡程庄村。夜雨滂沱,营员们在硬梆梆的书桌或椅子上睡得却十分香甜。
    清晨,大雨未停,我们决定冒雨前行。营员们穿好雨衣,冲入雨中,像雨燕在雨幕中穿梭。路边商店的营业员和进雨的顾客为我们鼓掌喝采。一位老人用手拿着话简,大声地嘱咐我们:“上下梁要小心呢!路滑。”我们的行动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吸引了多少人的目光啊!一路上常常有人羡慕地询问:“你们是哪儿的?”“杨镇一中!”我们自豪而干脆地回答。
    群山之中。雨茫茫、雾蒙蒙,雨水汇成洪水,从山上泻下无数条小瀑布,又汇成滚滚的洪流,壮观极了!四周都是山,眼前都是雨,脚下都是水。大山静得很,只有刷刷的雨声和流水声,营员十分兴奋,再也觉不出苦,觉不出累,时时发出惊讶的大叫、激动的呼喊,使寂寞无人的山山玲岭充满了活气。
    翻过桃岭,我们到了平谷县的熊耳寨。不幸的是,两位营员从“世外桃源”下山时摔伤了。
    营长不顾泥和雨,背起伤员就往山下跑,但到乡医院尚有五六里路,太远了,太慢了,何况还有两辆摔坏的自行车。一辆没人骑的自行车!怎么办?这时,一位在中央办公厅工作的年轻干部,正好在家里休假,目睹了这一切,急忙回村找到一辆三轮摩托,将其中的一名伤员和多余的车拉到了熊耳寨医院。又一位好心的出租汽车司机,将另一位伤员送到了医院,并且不收费,不留名,我们只能记下他的车号。我们在此表示感谢。
    乡政府的王主任亲自去医院探望受伤营员,并嘱咐大夫认真检查治疗。尤其是熊耳寨中学的张校长、景主任及景主任的妻子和女儿,为伤员送水送被,长时问宁候在医院,还为四十名营员提供食宿,就像关心自己的学生、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
    这份无私的爱,怎能使人忘怀!

【评析】
    文章记叙了一次夏令营活动,以时间为经,以“活动”为纬,叙述得有物有序,细致而动人。其中有整体性场面的描写,有个别人的活动的叙述,还有环境或景物的烘托、渲染,有很强的现场感。前面的采访问答与后面的活动实践呼应,突出了这次活动的意义。文章内容丰富复杂但中心鲜明,给人以完整清晰的印象。

标签:上午七月夏令营纪行二十七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