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问君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2 15:23:59
《最纯洁的泪水350字》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一滴最纯洁的泪水,落下了。
天气真糟糕,说变就变。而我,在心情最不好的的时候,竟然吵架了,这一架,可不好。太阳刚刚落进教室,一场小争执就开始了。
我和我的同桌为了一支笔,吵得不可开交。乌云渐渐遮住阳光,毛毛雨落下。本来我是想解决这件事情的,但又怕落了个坏名声,真是进退两难。最后,问题还是由我的同桌解决了,他把那支笔给了我,然后就去看书了。
“我给你买一支吧!”突然,同桌说道,但快要上课了,速度必须快,我和他跑下了楼,他跑在道位,一不小心,滑倒了,摔得四脚朝天,脚破了一大块皮,鲜血从那儿流下来,但他咬咬牙,进了小卖店。
一支笔,就为了一支笔!我恍然大悟……原来,一直是我做得不对,一滴泪水,从眼睛流出,滑过脸颊。那是滴最纯洁的泪!那一滴泪,象征着美好,象征着一切!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雨后天晴,那泪水浸润着开心,融入了纯洁,滴在心头……
《《送别》李商隐原文和翻译》
送别
唐代: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必考名句】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译文】
请你下马来喝一杯美酒,想问问朋友你要去往哪里?
你说因为生活不得意,要回乡隐居在终南山旁。
只管去吧我不会再追问,那里正有绵延不尽的白云,在天空中飘荡。
【注释】
饮君酒:劝君饮酒。饮,使……喝。
何所之:去哪里。之,往。
归卧:隐居。
南山:终南山,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
陲:边缘。
但,只。
【赏析】
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王维笔下是一个隐士,有自己的影子,至于为什么不得意,放在老杜等人那里一定有许多牢骚,可在这里只是一语带过,更见人物的飘逸性情,对俗世的厌弃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第一句叙事。“饮”是使动用法,“使……饮”的意思。一开始就写饮酒饯别,是点题。第二句设句,问君到哪里去。由此引出下面的答话,过渡到写归隐。这一质朴无华的问语,表露了作者对友人关切爱护的深厚情意。送别者的感情起始就渗透在字里行间。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不得意”三字,显然是有深意的。不仅交待友人归隐的原因,表现他失意不满的情绪;同时也从侧面表达诗人自己对现实愤懑不平的心情。这三字是理解这首诗题旨的的一把钥匙。诗人在得知友人“不得意”的心情后,劝慰道:“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你只管去吧,我不再苦苦寻问了。其实你何必以失意为念呢?那尘世的功名利禄总是有尽头的,只有山中的白云才没有穷尽之时,足以供你娱乐排遣了。这两句表现了作者很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有对友人的安慰,又有自己对隐居的欣羡;既有对人世荣华富贵的否定,又似乎带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联系前面“不得意”三字看来,在这两句诗中,更主要的则是对朋友的同情之心,并蕴含着诗人自己对现实的愤激之情,这正是此诗的着意之处和题旨所在。
从写法上看,前面四句,写得比较平淡,似乎无甚意味,至此两句作结,诗意顿浓,韵味骤增,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当然,这两句也不是平空而起的,而是由前面看似乎平淡的四句发展而来的,如果没有前四句作铺垫,这两句结尾也就不会给人这样强的“清音有余”(谢榛语)的感觉。
【作者】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月光下的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轮秋月白了头。 --题记
思念
凄凉的月光悠悠地撒;杯中的孤酒默默地饮;相思的血泪慢慢地流。苏轼独自一人,在这浩渺天地中,唯有这一轮空悠悠的明月伴他左右。“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似疯似痴,似狂似癫,今人不禁耻笑。可是,又有谁懂他那满腔苦涩的思念呢?唯有诗,唯有酒,唯有这一轮空悠的明月,才能与他共叹着世间悲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看淡世俗,看破红尘,望穿秋月,却仍望不见心中所想的那个她。无奈,与明月酒过三巡,坐下一首《水调歌头》世间便再也没有那个苏子瞻了。
孤独
“黄河之剑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与那滔滔黄河一同从天而降的,还有那一轮明月。传闻你年少仗剑走天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一首《侠客行》,让世人为你的气势所折服。“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是你年少时的豪情壮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你步入暮年时,满腔的思乡之情。你这两种情被世人所知,可又有何人知,伴你最久的是那悠悠的孤独之感。“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汝何许人也?堂堂青莲居士,竟沦为如此地步,无数知己好友,最后竟邀月对影才成三人。孤独,在你身上漫开。于是,世间的那个千杯不醉的李太白,也不见了。
亡国
南唐被破,你被掠走。你渐渐从享乐的迷梦中苏醒过来,但你发现,你早已一无所有。当然,除了那一轮月。你沉默,你癫狂,只有作词才能弥补你李后主内心的空虚。“无言独上西楼”月光下你的身影,格外孤独。“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作词一首,带着千古词帝名号的你,没有再回来……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后记
(指导老师:屈婧)
《描写友情的古诗》
1、《送别》【唐】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
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2、《渭城曲》【唐】王维
又名《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幢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4、《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唐】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5、《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7、《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9、《送魏万之京》【唐】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11、《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别董大》【唐】岑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3、《送李端》【唐】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
14、《赋得暮雨送李胄》【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15、《送人东游》【唐】温庭筠
荒戌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16、《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7、《雨霖铃》【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8、《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毕业树》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这首歌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毕业生。
在随之到来的春季,在随之到来的植树节,在随之到来的三月十四日。空气特别凝重,因为和同学们相处的时间只剩三四个月了,也许将来可能会相逢,但更多的只是一声声的再见和告别。
随着领导们的培土,学生代表浇水,莞香树慢慢地站了起来,回想至今,刚来到东华的我何尝不是这样?连最基础的叠衣服都不会,常常因为内务做不好而苦恼,有的事情连阿姨手把手教我都手足无措。
接下来是校长发言,一个个字像黄河流水一般吐出,让我心潮起伏、热血沸腾,久久不能平静。转眼之间,铿锵有力的话停了下来,但心还在怦怦直跳。
最后便是宣誓的环节,那几句话也是那么让人激动,我们种下的这一棵毕业树,不仅是毕业树,还有希望和理想。我们承诺: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当我们不再是小孩时回到母校,亲自“看望”当年这棵承载着理想和心愿的树。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未来从小升初再次起航!让我们伴着莞香的期待,期待心愿实现之时,将拥有更好的明天。
这时,我的脑海里又浮现了那一首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我心里也一直重复着: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一定再来!
《最纯洁的泪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一滴最纯洁的泪水,落下了。
天气真糟糕,说变就变。而我,在心情最不好的的时候,竟然吵架了,这一架,可不好。太阳刚刚落进教室,一场小争执就开始了。
我和我的同桌为了一支笔,吵得不可开交。乌云渐渐遮住阳光,毛毛雨落下。本来我是想解决这件事情的,但又怕落了个坏名声,真是进退两难。最后,问题还是由我的同桌解决了,他把那支笔给了我,然后就去看书了。
“我给你买一支吧!”突然,同桌说道,但快要上课了,速度必须快,我和他跑下了楼,他跑在道位,一不小心,滑倒了,摔得四脚朝天,脚破了一大块皮,鲜血从那儿流下来,但他咬咬牙,进了小卖店。
一支笔,就为了一支笔!我恍然大悟……原来,一直是我做得不对,一滴泪水,从眼睛流出,滑过脸颊。那是滴最纯洁的泪!那一滴泪,象征着美好,象征着一切!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雨后天晴,那泪水浸润着开心,融入了纯洁,滴在心头……
《问君能有几多愁下一句李煜《虞美人》全诗欣赏》
问君能有几多愁下一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出自《虞美人》
作者:李煜
问君能有几多愁全文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意思及全文赏析》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南唐〕李煜的《虞美人》
[译文] 你问我究竟有多少哀愁。那哀愁正如春天的江水,滔滔不绝向东奔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虞美人〔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翻译:
虞美人
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又知道有多少!小楼上昨天夜里又刮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若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意思:若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翻译
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回首往昔,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
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望着明月回想自己不堪回首灭亡的故国。
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
问君你能有多少哀愁,那过往的哀愁好像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走了。
赏析: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春花秋月何时了?”——这一问,问得离奇。“春花秋月”那可是美好的景色啊!人们是多么期盼年年花好,岁岁月圆的景色。可是,此时词人偏偏言:“何时了?”繁花似锦、明月当空该什么时候了结呢?这一问充分地描绘出了词人对“春花秋月”的厌倦和对人生近乎绝望的心态。这一问,问得干脆,这一问,非失落感达到极点而不能出。
这一问,亡国之事,悲愤之思蜂拥而至。在这种痛苦感情的挤压下,很自然地想到往事。“往事知多少”句就如顺水之舟漂流而下。“往事”,在这里指他在江南南唐国做君主的时候。那时候“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那时候“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风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那时候看到是“车如流水马如龙”的盛况;那时候感觉到的是“花月正春风”的快意和“秋风多,雨如和”的乐趣;那时候仪仗前导,嫔妃簇拥,武士护卫,大臣跟随,何等威风气派,繁华无比。可是,“几曾识干戈”!那所有的一切都已经灰飞烟灭、飘渺无踪了。唉,“往事只堪哀”!这所有的“春花秋月”(代以前的美好生活)俱已成为过去,却为什么还出现在“我”眼前(实景)呢?
“小楼昨夜又东风。”——“小楼”,词人常常倚栏之处。因金陵城对于汴京而言,它在开封的东南边。“东风”一吹,自然就会引起词人的注意了。“东风”是不是从“我”的故国吹来的呢?家国之思,随即而来。词中一个“又”字,说明了词人常常感受得到东风的“侵袭”,常常在夜深人静之时仍无法入睡的状态。无法入睡,那他便只有独自凭栏,眺望故国了。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月亮还如当年一样圆,月色还如当年一样明,可是,这短短的几年中,人事却发生了重大变化。凭栏远望。对着一片沉浸在银光中的大地,多少家国之思、凄楚之情涌上心头。李白曾有诗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往事悠悠,不堪回首。虽说“东风无力”(李商隐《无题》),却将那颗憔悴的心吹落了。“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他完全站立在亡国之君的位置上大声抒发自己的亡国之痛,而不像蜀后主刘禅亡国后仍言:“此间乐,不思蜀。”他的抒情是无所顾及的,是纯真的、率直的,不见有丝毫作态。
词的上片主要是通过写“春花秋月”之景和“东风”之事勾起词人对往事的回忆,为下片抒发亡国之恨做铺垫。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故乡望不见,双泪流满面。既然家国看不见,那就只好想象她现的样子。“我”所熟悉的雕栏画壁、玉砌台阶应该还是和从前一样吧?以前宫中的一切应该还是老样子吧?或许只是那些宫女们不复风韵了吧?“只是”二字一出,“物是人非事事休”之情形即现,这二字里包含了多少哀伤,多少叹婉?
以上六句在章法上都是一样的,一前一后形成对比,隔句相互呼应,一唱三叹,如词人一生的起浮跌落,结构相当严谨。
感情在痛苦中浸泡,当达到“剪不断、理还乱”的时候,词人再也承受不了这份折磨了,终于,爆发出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惊心动魄的一笔。词人嘴上虽说:“不堪回首”,而心中却念念不忘故国,就算心中无限的愁思都要向东而流。悲愤之情喷涌而出,一发而不可收,汇成了以水喻愁的千古佳句。词人到底有多少愁呢?他的愁思就像那一江汪洋恣肆、缠绵奔放、昼夜不舍、迢迢不断、无穷无尽的春水。这个比喻用得非常好,“愁思”本为无形的东西,却将其化成有形之物,使人可以具体体会出词人的感情:他的这一腔愁思并不是“多少”一个数字的问题,而且像那江春水一样是有深度、有广度、有长度、有力度的。这个比喻加倍突出了一个“愁”字,直接开启了“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千秋岁》)“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只恐双舟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等以水喻愁的名句,其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远观春水》
唐宋的词人当中,与后主最是有缘,“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大约是我最早接触到的词句了。直至今日,李煜仍然是我最崇拜的词人,这也许不完全因为那首《虞美人》,而是他流淌了干年的愁。
尽管不愿意:但平心而论,后主不是一位好皇帝,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在偏安的南唐小朝廷中醉生梦死,终究落得客死他乡。然而悲剧就在其中了—帝王家,这是一个他不应该去的地方,末代君主—这是一个他不应该扮演的角色。
周之琦《词评》云:“重光词天籁也,恐非人力所及。”“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的情如潮涌,是纯粹的眼泪。后主被往东的流水卷进了历史的长河,剩下他长恨的人生,并在这个永桓的世界被千千万万人传诵。
由王子、君主到臣虏,李e的人生是由巨大的反差构成的。他本想超凡脱俗,做一个像伯夷、叔齐那样的隐士归于钟山,但却在长兄去世后两年被立为太子,半年后即位于金陵,成为了南唐最后一位君主。
通宵达旦的歌舞、赏花、饮酒、流连春光,不知不觉祸已临门。后主对强大的宋王朝步步退让,委曲求全。然而,对宋的恭顺没有换来南唐社稠的苟延残惴,开宝九年十一月,宋军攻陷金陵城,南唐政权宣告灭亡。此时李煜年三十九岁。
接下来的日子,已是不堪回首。后主被幽禁在汁京的一座小楼内,终日借酒浇愁。人身自由的完全丧失,特别是爱妻小周后遭受的百般屈辱,使他心力交瘁。人宋两年又四个月之后,后主被太宗以毒糕赐死。
其实当后主即位之时,南唐灭亡的命运已经注定了,这是历史的巧合,选嫉成了亡国之君,阴错阳差地造成了他悲剧的人生,也造就了他流传千古的天真之词。后主的名篇,大多是他降宋后写下的。“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梦醒之后,剩下的就只有痛与泪了。泪雨涝沱,洗不净心中的巨大创口。无穷心事,不堪言说,满腹悲凄,无从托付,只等泪尽肠断,往事随风。“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水已尽,花已落,春已去,而人亦将亡矣。
后主已是干年前的人物了。千年的风藉雨密、斗转星移,留下后人说不尽的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