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坚劲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19 02:31:52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今天,天空笼上了一层雨纱,少了烈日的炙烤,我们的军事训练似乎也加上了一层柔和的滤镜,显得格外轻松。在细雨的陪伴下,我们细步调整着队列,由紧凑的四列变为细长的六列。训练的重心落在了齐步走的动作上,这一看似简单的步伐,实践起来却颇为费力。
遵照教官的细致指导,我们将双手贴于腰带两侧,左腿缓缓抬起,约摸二十厘米的高度,脚尖紧绷,腿部伸直如钢尺,全身之力汇聚,以求达到完美的平衡。起初,一切似乎游刃有余,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份坚持逐渐变得沉重。汗水如豆,滚落额头,双腿如铅,颤抖着渴望片刻的休息,却又倔强地不愿触地。在一次不经意的晃动中,我的脚步终于失控,与地面轻触。此刻,我的目光不自觉地转向了身旁的女同学,她如同磐石般稳固,一动不动,那份坚持与毅力,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瞬间注入我的心田。疲惫虽存,但那份不屈的信念让我重新振作,双腿再次稳稳抬起,坚持着那份看似不可能的平衡。
微风轻拂,带走了脸上的汗珠,也抚平了内心的躁动。双腿的疼痛依旧,但信念却前所未有的坚定。一遍遍地重复着动作,双腿交替,脚步声声,仿佛在诉说着坚持与努力的故事。口中含着的那颗红糖,不仅仅是味蕾上的甜蜜,更是对自我挑战的一份奖励与慰藉。
站军姿,不仅塑造了我们如松般挺拔的身姿,更铸就了我们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转身的训练,不仅是速度与敏捷的展现,更是集体协作、共同进退的体现。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江海之大,源于细流汇聚。没有每一个成员的不懈努力与团结协作,就无法汇聚成那支整齐划一、气势如虹的方队。
每一次训练的汗水与泪水,都是对团队精神、合作力量的深刻领悟。这份宝贵的经历,定将伴随我走过未来的风雨兼程,成为我人生旅途中最为坚实的基石。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未来的道路上,我愿以坚韧不拔的精神、持之以恒的决心,携手同伴,一齐前行。我知道,只要心怀信念,勇于探索,即便是泥泞坎坷的道路,也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光辉之路。那条路上,每一步都坚实有力,每一刻都真实无欺,那是最真实的自我写照,绝无半点虚假与伪装。
(作者是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尚雅学校八年级学生)
后 记
我感受着这军训的点点滴滴,以此为记,为这段难忘的日子。
家长感言
孩子的泪水和汗水,他们敏捷有力的动作,构成一道美丽的成长风景线。他们穿上军装,由原来的娇生惯养到几天后的坚强独立,这蜕变令我们惊喜。
教师赏析
作者细写齐步走和站军姿,细节描写透出她的志气和毅力。如果青春是首动人的歌,那军训就是其中的铿锵旋律。(阮锦燕)
《特别的顽强》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题记
墙缝边长了一棵青菜,我默默揪下了一片叶子,用笔写下了二字“顽强”,夹到了书页中。
老泉晚学始发愤
苏洵二十七岁,听见程氏的哥哥对自己的嘲讽开始发愤读书。在此之前他是一位“顶级游客”,游遍大宋山水。他悟性极高,但仍旧科举不中,他虽晚学,但却有超越他人的毅力与特别顽强。
盲臣鼓励君上学
晋平公晚年欲学,心中却认为时机已晚,而盲人乐师师旷却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晋平公受到了盲臣之醒,在晚年的时候仍旧顽强的学了下去。虽然晋平公是受盲臣点化,但这不也体现了晋平公的顽强吗?所以只要你顽强地学不去,任何时候学都不会觉得太晚。
“燕子”落榜执力学
唐宋八大家第7位是谁?曾巩,这个名字的后面充满坎坷与曲折。
曾巩少而发愤读书,头悬梁锥刺骨却仍旧3次落榜,我往往会认为曾巩一定另想他法,不再参加科举时,他却用顽强的毅力给我们上了一课。他一边耕地,一边读书,仍旧发愤学习。最后在千古第一榜中与苏轼,苏辙成为了同朝进士,为这场坎坷的科举之路圆满地画上了句号。
曾巩虽然名声没有王安石、三苏、欧阳修之大,但也用自己的执着与特别的顽强开拓了一片新天地。
顽强不是嘴上挂的一个浅显的口号,而应该在自己的举动中体现出来,将顽强融在自己的生命之中,将这份特别的顽强传播给每一个需要的人。
李白曾云: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顽强是一种力量可以让自己在无限的困难中砥砺前行,不负韶华,打造一种属于自己的特别的顽强。
《读世界》
读大海的广阔胸怀——有容乃大
读岩石的千磨万击——依然坚劲
读落叶的飘逸飞舞——落红有情
读春的姹紫嫣红——万物生晖
读夏的微风习习——流连戏蝶
读秋的潇潇暮雨——登高望远
读冬的白雪红梅——暗香浮动
读
自然物语
人间四季
历史流年
《我的植物朋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吗?这就是我的植物朋友竹子。
我的植物朋友是毛竹,又名楠竹。我的家乡就有许多毛竹,它们的杆是高直的,坚又硬,是建筑上的好材料呐。小时候,我住在外婆家里,每次睡觉都会数竹子的节数,这是因为外婆家房子的屋顶是毛竹做的,横着的毛竹挤在一起,一根根粗又坚硬的毛竹撑起三间小瓦房。
春天,竹笋是最佳菜肴。每次一场春雨过后,我就会和外婆到竹园里挖竹笋,雨后的竹笋露出小半截身子就被我发现了,立马和外婆挖回家做美味的竹笋炒肉,那可是我的最爱呀。毛竹不仅做菜香,单是站在竹林里就会觉得心旷神怡,真是天然的清新剂啊!
竹子的种类有很多,有毛竹、四季竹、水竹、墨竹等。种类不同,它们的作用也不同。虽然它们的种类不同,但是他们的姿态是一样的。一个一个的竹节,细细长长的竹叶,一年四季常绿,充满了勃勃生机,给人们带来了一种美的享受。他们总是挺着他纤细的腰杆,就像士兵一样笔直的站在泥土中。他们也是很多画家笔下的宠儿呐。
竹子浑身是宝,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植物,是我们真的好朋友哦!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 经历狂风千万次的吹打折磨依旧坚硬如铁, 任凭你的东西南北的狂风。
[出自] 清 郑燮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1.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
2.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3. 磨:折磨。坚劲:坚定强劲。
4. 尔:那。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解说]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作者简介]郑燮(音谢)(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省兴化县)人,清代著名书画家。
[译文]竹子牢牢地咬定青山,把根深深地扎在破裂的岩石中。经受了千万种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
赏析:
郑板桥这首《竹石》,是配合画的意境而写成的。开头的两句,显然是描写竹根。“咬定”二字,逼真传神,深刻有力,将竹子坚韧顽强的性格,呈现在读者面前。紧 随其后,叙述生长位置的一个“破”字,又准确而生动地表明了竹子所处的环境之险恶与贫困。读完这两句,我已经对生存如此不易的“竹”肃然起敬了。延续下来 的第三、四句诗,又用十分平实的语言,展示了竹子的神采、风貌和旺盛的生命力。经过“千磨万击”的锤炼,筋骨坚硬的翠竹在四面的狂风中,挺拔屹立,坚定不 移。不难想像,在本诗的映衬下,那平面而且静止的《竹石图》,已经栩栩如生,很有立体感,充满生命力了。
诗句和画面互相配合,的确形 成了统一的整体,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使人浮想联翩。应该说,这首诗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读着这首诗,一个不向恶劣环境屈服, 不被艰难痛苦吓倒,积极进取、刚毅正直的诗人,像“竹”一样站立在读者面前。鼓励人们为了美好的今天,树立“咬定青山”、“立根破岩”的坚定立场。
《竹石》一诗就可以体现出他的品格。作者咏的是竹石,但已不是对自然界竹石的一般描写,而是蕴含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我喜爱这首诗也正因为此。
诗中运用“咬定”、“立根”等动词把岩竹拟人化,展现出了石竹的坚定,刻画了石竹所处的环境的恶劣,传达出了它顽强拼搏的精神。第三、四句又进一步写了在狂风以及其他无数次的磨难面前,它都不曾惧怕,依旧坚忍不拔,茁壮成长。全诗清新流畅,感情真挚,语言虽然通俗但意义深刻。作者以物喻人,实写竹子,赞颂的却是人。因此可以说,诗歌通过歌咏竹石,塑造了一个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光辉形象。
这个光辉形象恰恰就是诗人自己。石竹的品格正象征着作者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作者托“竹”言志,借助石竹来表现自己不畏磨难,坚韧不拔的乐观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