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千树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2 11:51:25
《快乐的元宵节》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户户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我和妈妈提前准备好了糯米粉、芝麻馅、花生馅和一杯温水。妈妈先把一杯温水放入糯米粉中,把糯米粉搓成面团,接着揪出一块,捏成一个个“小碗”,然后放入芝麻馅或者花生馅,封口。最后用手揉搓成光滑的球形,一个汤圆就做好啦!
“哇哦!好漂亮的汤圆!”我满心惊喜。
妈妈把做好的汤圆放入烧开水的锅中。过了几分钟,汤圆煮好了,妈妈打开盖子,一阵清香扑鼻而来。我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夹起芝麻汤圆往嘴里塞,一口咬下去,嘴里散发出浓浓的芝麻味,好好吃啊!
吃完汤圆,我们去到外婆家。走进花园里,哇!好多灯笼啊!有的灯笼是一只可爱的小白兔,有的灯笼是一只凶猛的老虎,还有的是一条威风凛凛的龙。每个灯笼里都写着一句灯谜,我和家人们一起猜灯谜,在欢声笑语中解着灯谜,大家玩得不亦乐乎。
“火树银花河,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五漏莫相催。”我爱元宵节!
《欢乐的元宵节》
大地春,神州美,花灯闹元宵。千树花,万户春,快乐在元宵。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融入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情感。
我们鼓楼小学每年都举办“欢喜闹元宵”活动,今年也不例外,一大早,我一进校门,在温暖阳光的照耀下,装饰一新的国小学,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孩子们在海洋里快乐的畅游,校园里到处回荡着悦耳的笑声。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式各样的花朵,它们都是出自鼓楼师生之手,都是我们同学和家长“废物利用”巧手构思,大胆创新制作而成的。有红包一一串联制作成的红包灯笼,有一只只纸飞机簇拥而成的莲花灯,有废花生壳做成的球灯,最让我惊叹的是网沙龙灯,它身姿曼妙,如同一条水中游动的巨龙,让人心驰神往,仿佛置身于神话世界之中。
到了自由活动的时间,大家一个个飞奔到校园集市,每个摊位都被同学们挤得水泄不通,这时我闻到阵阵甜甜的糖果味,原来是糖画师傅在做糖画,我买了一条栩栩如生的“龙”咬上一口,甜甜的,真是回味无穷啊!
在一阵阵吆喝声中,我来到了跳蚤市场,只见摆摊的同学们,举着手工做的牌子用力地叫卖着,有卖二手玩具的,有卖用不到的书本的,还有套圈的……叫一声也是此起彼伏,让我有了下次一定还要来的冲动。这样既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又能丰富社会实践经验。
元宵节最必不可少的就是猜灯谜,同学们一起思考探索,在得知答案后,脸上的恍然大悟更是让我们笑开了怀。
随着人群的流动,热闹非凡的锣鼓声阵阵响起,只见一条巨龙寻找着龙珠,跟着龙珠上下翻动,龙生和龙头也一起扭动起来。这正寓意着新的一年,龙腾虎跃,平安喜乐。
时间过得真快,活动不知不觉就结束了,这一幕幕让我意犹未尽,期待来年的元宵节更美好!
《激烈的篮球赛》
"球进了!我进了"一个同学高声欢呼道。“忽如一夜春及来,千树万村梨花开。”整个球场沸腾起来。
期待已久的篮球赛今天飞奔而来,球员们个个身穿帅气的球服,神情坚定,如同一只老虎似的,让对手不敢轻敌!即然外表都这么的张牙舞爪,那打球一定更胜一筹。
比赛开始了,随着一声令响,我们班的小王眼疾手快,迅速抢下对方的球,眼睛瞪得大大的,全身肌肉如同一条波浪线,血管都露出来了。突然,他一个转身,挡佳了对方的进路,然后一个下跨,一个跳跃,一个投篮,“耶”篮球一屁股钻进了篮筐里,我方成功得到2分。顿时,我班同学“啊啊”尖叫,更是有人激动得满脸通红,眼泪都快流了出来。
"切,这算什么!”对方瞥了一眼,紧接着拿起球快速地运球,朝着篮筐跑去,我方只能不停地防守,突然,对方用力地顶了我们的队长,队长一屁股坐到在地。对方的路被打开了,趁此机会,他们的主力轻快地跳起,同时手一拨,篮球在空中画出了一道美丽的孤线,顿时,全场鸦雀无声,每个人的目光直盯着那象征着胜负的篮球,队员们都张开大嘴,毛发竖起,紧张的气氛扑面而来,像空气一样包裹着我们。随着一声“狼嚎”,对方的球顺利进了篮筐,我方啦啦队失望地低下了头,一会儿甩甩头发,一会儿着急地看向自己的球员,一会儿不服地盯着对方的球员,整个球队沉浸在失望的气氛中。队长摸了摸自己的头,又看了看大家,转身离开了。教练说:“不要被失败挡住去路,不要被欺凌的语言丧失信心。”球员们听了,那一股必胜的力量伤佛又找到了自己的主人,球队们又重新返回了球场呐喊着:“必胜!必胜!”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一滴又一滴的汗水向赛场播撒,双方比分拉锯式地变换着。比赛结束了,我们班的同学迫不及待地去看分数,“2+2+2+2比2+ 2+ 2”“我们赢了”“耶——”同学们雀跃般跳起,互相拥抱,有的同学乐得嘴巴几乎能塞下一瓶可乐,有的同学手舞足蹈地说个不停,还有的一蹦三尺高......
经过这次篮球赛,我懂得了失败是胜利的萌芽,不要对自己没有信心,只要不服输,一定会板回一局!
《《青玉寨·元夕》读后感》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题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来,多少经典佳词在历史的激流中沉淀下来,或是以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或是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其中,辛弃疾的词作可谓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了。
一提到辛弃疾,可能脑海中第一个蹦出来的是“醉里挑灯看剑”的霸气,或者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惆怅,更或是“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的乡问宁静野趣。但我最喜欢的是“众里寻他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里的“那人”朦朦胧胧却又如此美丽,仿佛灯,火,花,月亮都是为了衬托“他”而生,颇似《蒹葭》中的“伊人”——也许是心仪的女孩,或许是心中最美好的理想。而“蓦然”正好表达出了发现“那人”这样美好事物后莫大的惊喜。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背景,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渐衰弱,而昏庸的统治者却偏安江左,整日歌舞升平,不思卫国,以粉饰太平。而敏锐的作者早已察觉到了这种迹象,只恨无路请缨,满腹是哀伤,怨恨,却无能为力。
由此可见,这个“那人”有两种指代的可能:一,指和平与希望,也是希望自己能够主动请缨,保家卫国。二,指作者自己。当时作者虽受冷落却不肯同流合污,就如“那人”一样气质超群,孤高淡泊,独立不移。虽然作者屡受排挤,但矢志不渝。宁可孤独一生也不肯与世俗污流为伍的高仕之风是他一生中思想境界与艺术追术的真实反映。
回到现实,当今俄乌局势紧张,而美国及北约各国在旁煽风点火,随时都有开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乌克兰百姓生活在战火之中,流离失所,但乌总统仍每天发表言论,宣传乌克兰很安全。这不就是上文所提到的那个自散欺人的君王吗?只会掩饰局面,不停的向美国及西方求助,等到俄罗斯要开始动真格了,却还是在嘴硬。仔细想想这些冲突的最大受害者是谁?是人民!人民只想要个温暖平凡的生活,而不是当某些政治家们的炮灰,牺牲品。而现在那种生活己像是“灯火阑珊处”的“那人”——模糊不清,可望而不可及!
总得来说,这是一首非常棒的词。有生动的环境描写且人物形象突出,而其中蕴藏的哲理到如今还的闪闪发光——或许这就是古诗词的迷人处吧。
(指导老师:王虹)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译文] 东风吹开了元宵夜的火树银花,花灯灿烂,就像千树花开。从天而降的礼花,犹如星雨。
[出自] 南宋 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
元夕:旧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夜称元夕或元夜。
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宝马雕车:装饰华丽的马车。
凤箫:排箫,箫管排列参差如风翼,故名。
玉壶:比喻月亮。
鱼龙:拽鱼灯,龙灯。
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的首饰。这里指盛妆的妇女。
盈盈:形容女子仪态美好。
千百度:千百次,千百遍。
蓦然:忽然。
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译文1:
东风吹开了元宵夜的火树银花,花灯灿烂,就像千树花开。从天而降的礼花,犹如星雨。华丽的车马来来往往,满路都是芳香。悦耳的萧声四处回荡,玉雕的灯流光飞舞,人们彻夜狂欢,耍弄着鱼龙形的彩灯。
美女们戴着鲜艳的饰物,欢声笑语中送来了一缕缕幽香。人丛中千百次地将她寻找,猛然回头,却看见那人正在灯火稀少的地方独自站立。
译文2:
东风仿佛吹开了盛开鲜花的千棵树,又如将空中的繁星吹落,像阵阵星雨。华丽的香车宝马在路上来来往往,各式各样的醉人香气弥漫着大街。悦耳的音乐之声四处回荡,职如风萧和玉壶在空中流光飞舞,热闹的夜晚鱼龙形的彩灯在翻腾。
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晶莹多彩的装扮在人群中晃动。她们面容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我寻找那人千百次,都没看见她,不经意间一回头,却看见了她立在灯火深处。
赏析:
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稼轩的这一首,却谁也不能视为可有可无,即此亦可谓豪杰了。然究其实际,上片也不过渲染那一片热闹景况,并无特异独出之处。看他写火树,固定的灯彩也。写“星雨”,流动的烟火也。若说好,就好在想象:是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的火树银花。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又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烟火,先冲上云霄,复自空而落,真似陨星雨。然后写车马,写鼓乐,写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玉壶”,写那民间艺人们的载歌载舞、鱼龙曼衍的“社火”百戏,好不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其间“宝”也,“雕”也,“凤”也,“玉”也,种种丽字,总是为了给那灯宵的气氛来传神来写境,盖那境界本非笔墨所能传写,幸亏还有这些美好的字眼,聊为助意而已。总之,我说稼轩此词,前半实无独到之胜可以大书特书。其精彩之笔,全在后半始见。
后片之笔,置景于后,不复赘述了,专门写人。看他先从头上写起:这些游女们,一个个雾鬓云鬟,戴满了元宵特有的闹蛾儿、雪柳,这些盛妆的游女们,行走之间说笑个不停,纷纷走过去了,只有衣香犹在暗中飘散。这么些丽者,都非我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皆无。已经是没有什么希望了。……忽然,眼光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侧,分明看见了,是她!是她!没有错,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还未归去,似有所待!
这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的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词人却如此本领,竟把它变成了笔痕墨影,永志弗灭!——读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彻悟:那上片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片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写,倘无此人在,那一切又有何意义与趣味呢!多情的读者,至此不禁涔涔泪落。
此词原不可讲,一讲便成画蛇,破坏了那万金无价的人生幸福而又辛酸的一瞬的美好境界。然而画蛇既成,还思添足:学文者莫忘留意,上片临末,已出“一夜”二字,这是何故?盖早已为寻他千百度说明了多少时光的苦心痴意,所以到得下片而出“灯火阑珊”,方才前早呼而后遥应,笔墨之细,文心之苦,至矣尽矣。可叹世之评者动辄谓稼轩“豪放”,“豪放”,好象将他看作一个粗人壮士之流,岂不是贻误学人乎?
王静安《人间词话》曾举此词,以为人之成大事业者,必皆经历三个境界,而稼轩此词之境界为第三即最终最高境。此特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已无交涉,王先生早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无劳纠葛。
从词调来讲,《青玉案》十分别致,它原是双调,上下片相同,只上片第二句变成三字一断的叠句,跌宕生姿。下片则无此断叠,一连三个七字排句,可排比,可变幻,总随词人之意,但排句之势是一气呵成的,单单等到排比完了,才逼出煞拍的警策句。
“东风夜放花千树”今人多按照字面意思来解释:由于东风的到来,使得百花在一夜之间全都开放,参观、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