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刻字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2 12:46:32
《刻的成语,带有刻字的成语》
成语大全频道精心搜集了51个关于刻的成语,带有刻字的成语及解释。
以“刻”字开头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刻足适屦] 屦:麻制的单底鞋。按照鞋的大小来削自己的脚。比喻主次颠倒。
[刻舟求剑] 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刻章琢句] 修饰琢磨文章的细节。
[刻意求工] 工:精致、完好。用尽心思使文章或工艺品更精巧。
[刻意经营] 刻意:用尽心思;经营:计划管理。指用心筹画。
[刻雾裁风] 比喻擅长山水风光描写。
[刻木为吏] 意思是不能受狱吏的污辱,即使是木头做的狱吏也不能见他。形容狱吏的凶暴可畏。
[刻木为鹄] 比喻仿效虽不逼真,但还相似。
[刻苦耐劳] 刻苦:很能吃苦;耐:禁得起、受得住。工作勤奋,经得住繁重的劳累。
[刻肌刻骨] 形容感受极深刻。
[刻画无盐] 无盐:传说中的古代丑女。精细地描摹丑女无盐。比喻以丑比美,引喻比拟得不恰当。
[刻画入微] 微:细小。精心细致地描摹,连极小之处也不大意。形容认真细致,一丝不苟。
[刻鹄类鹜] 刻:刻画;鹄:天鹅;类:似,象;鹜:鸭子。画天鹅不成,仍有些象鸭子。比喻模仿的虽然不逼真,但还相似。
[刻鹄成鹜] 比喻模仿的虽然不逼真,但还相似。同“刻鹄类鹜”。
[刻骨相思] 形容思念之深,历久难移。
[刻骨铭心] 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刻骨镂心] 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刻骨仇恨] 永记心头的深仇大恨。
[刻骨崩心] 指仇恨极深。
[刻翠裁红] 比喻极力修饰词藻。
[刻不容松] 片刻也不能松懈。
[刻不容缓] 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
[刻不待时] 谓时间紧迫。
[刻薄寡思] 寡:少。待人说话冷酷无情,不厚道。
“刻”字在第二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一刻千金] 一刻时光,价值千金。形容时间非常宝贵。
[鬼刻神劖] 犹言鬼斧神工。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刻”字在第三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引商刻羽] 商、羽:古代乐律中的两个音名。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
[染神刻骨] 犹铭心刻骨。指感受深切。
[磨砥刻厉] 磨练砥砺。形容刻苦钻研。
[铭心刻骨] 刻写在心上骨上,形容记忆深刻,难以忘记。
[镂心刻骨] 形容感念深切,难以忘怀。
[刊心刻骨] 指印象深刻,令人难忘。
[尖酸刻薄] 说话带刺,待人冷酷。
[画龙刻鹄] 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同“画虎刻鹄”。
[画虎刻鹄] ①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②比喻好事做不成,反变了坏事。
[画地刻木] 比喻进监狱,受审讯。
[丰取刻与] 丰:多;刻:刻薄;与:给予。取之于民的多,用之于民的少。多形容残酷地剥削。
[雕心刻肾] 比喻写作的刻意锤炼。同“雕肝琢肾”。
[雕文刻镂] 指在器物上刻镂花纹图案,以为文饰。
[雕虫刻篆] 比喻词章小技。同“雕虫篆刻”。
[刁钻刻薄] 刁钻:狡猾奸诈。形容人狡猾奸诈,待人苛刻薄情。
[丹楹刻桷] 楹:房屋的柱子;桷:方形的椽子。柱子漆成红色,椽子雕着花纹。形容建筑精巧华丽。
[刺心刻骨] ①犹刻骨铭心。指感念至深。②亦作“刺心切骨”。内心极其悲愤。
“刻”字在第四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一时三刻] 指很短的时间。
[一时半刻] 指很短的时间。
[无时无刻] 时时刻刻。表示毫不间断。
[千金一刻] 形容时间非常宝贵。
[立时三刻] 立刻、马上。
[精雕细刻] 精心细致地雕刻。形容创作艺术品时的苦心刻画。也比喻认真细致地加工。
[雕虫篆刻] 比喻词章小技。
[春宵一刻] 欢娱难忘的美好时刻。
《刻字林作文》
【篇一:“刻字”风波】
我们生活在这个大千世界中,绚丽多彩,光怪陆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上升,箪瓢短褐到华丽服饰,从平房小屋到高楼林立,从袖珍手机到互联网飞速发展,生活进步了,那我们的道德水平呢?
近日,广东连山金子山风景区,为游客开设“刻字林”,人们可以随意涂鸦,引起轩然大波。
几年前,就在新闻上报道过,许多国外旅游胜地用汉字刻着“某某某,到此一游。”最近,这样的新闻又是层出不穷。陈志成拎着油桶,拿着油刷,在怪石山景区留下了十三处的印记。这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严重有损中国形象。山东的“刻字林”虽然可以满足人们在风景区想要刻字留念的愿望,且对不文明现象也是一个有效疏导,但这种做法仍未从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
人们在风景区随意涂鸦的原因是什么?因为自身的道德水平,自身的素质太低。电视上的公益公告每天都在播报,新闻上的事例也都历历在目,而这些真正触动我们内心了没有,唯有行为可以证明。保护环境,文明旅行不是纸上谈兵,不是答政治大题时才会用到的词汇,而应该从内心深刻告诫自己,树立一种道德的标识,让道德成为一种习惯。
此外,另一个原因,就是在于社会整体风气以及国家的监管力度。一个人的行为可以映射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可以反映一个社会,而一个社会则可以呈现一个国家。出游踏青,离开后,唯有中国人的地盘一片狼藉,观看演唱会,总是吃喝一片,满地垃圾。对比一下,自己不会觉得惭愧吗?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加强社会道德建设”的方针,然而真正实施了吗?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法律条文,对不文明的人给予一定的处罚,应创建良好的社会风气。
“刻字林”这件事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看似做到有效疏导,实则是进一步的诱导与纵容,使外国的游客对我们另眼相待,社会风气变得更加不文明,国家形象也会越抹越黑。
我们如今要做的,就是树立道德意识,从我做起,我们的一小步,将是社会的一大步!
【篇二:祸从“刻字林”出】
一直以来,游客在景区乱刻乱画的行为普遍遭到社会的谴责。可今日广东连山金子山风景区开设的“刻字林”,却又为游客信手涂鸦的愿望开了一扇“天窗”。
开设这么一扇“天窗”,看似能够疏导游客乱刻乱画的不文明行为,实质上却更容易进一步诱导和纵容游客的胡乱涂鸦。“刻字林”的面积有限,游客涂鸦的欲望无限,就好比“诸侯之地有限,而暴秦之欲无厌”。用“刻字林”只能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缓解游客在其他景点随意刻画的欲望,却也只是杯水车薪,只够一时救急。
长此以往,“刻字林”能满足游客的空间愈来愈小,而游客的需求却日益见长。到那时,恐怕景区乱刻乱画的行为会愈演愈烈,这又该如何呢?扩大“刻字林”的面积?要知道,水涨船高,供给赶不上人们的需求,不定什么时候,人性化的疏导就会演变为对人性的纵容,反倒又怪罪当初的“刻字林”养虎为患了。与其如此,倒不如从一开始,就不要开设这样的景区,不要燃起游客心中那簇本就不安分的火苗。这扇“天窗”引来的不一定是蝴蝶,还可能是杀人蜂。
解决游客乱涂乱画不文明问题的根本,应着眼于游客产生乱涂乱画行为的思想根源,而并非提供“刻字林”等无谓的客观因素。
从主观来讲,有景区设立“刻字林”无非是想让游客想要涂鸦的心理在特定区域内得到满足,以达到不在其他区域产生此心理的目的。可这种设想本身就不够主观,就连游客都控制不了自己的心理需求,又怎么能奢望“刻字林”这个客观因素来束缚住游客的心呢?真正有效的做法,不是用“刻字林”拖延游客肆意涂画的步伐,而是让游客自行扼杀内心不安分的想法。追本溯源,是道德的缺失,社会意识的淡薄,那一切就应从源头抓起,又何苦开设什么“刻字林”呢?
“刻字林”事件,不仅使林中景观遭到损害,更为广大景区的保护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我们与其祈求这片刻的安宁,不如想方设法根除后患。
莫要养虎以为自患,莫令祸从“刻字林”出。
【篇三:雁过无痕】
近日,广东连山金子山风景区为游客开设的“刻字林”引起众人热议。在我看来,这种行为是对游客不文明行为的纵容,也是对景区的极大破坏。
不知从何时起,在旅游景区留下自己的姓名成为了一股“时尚风潮”。殊不知,这种“留下痕迹”的行为不仅仅是对景区建筑的极大破坏,更是对个人修养低下的一种表现。
“刻字林”的开设,不仅没有制止游客的此类行为,还进一步诱导和纵容了游客的不良行为。商家为迎合游客需要开放“刻字林”,却忽视了“刻字林”对风景区的破坏。试想,当风景区的所有毛竹均被刻上游客的“专属印记”时,那么,竹林的消失也不会太久了。
我们外出旅游,欣赏大好山河美景,品味古建筑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不能在景区给自己留下“专属印记”,但我们可以在游玩中给自己心灵留下美的印迹,在自己的回忆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天空中,一群鸿雁飞过,很美。美在它们整齐的队伍,更美在它们雁过无痕,不在干净的天空中留下一丝不和谐的印记。
倘若深究游客在景区乱刻乱画的行为。不难发现一种普遍的旅游心理——某某景区我“去过”。其实,这反映出多数游客的旅游仅仅是走马观花的纯粹的看风景,而不会用心去感受风景内蕴藏的美丽。
古时,古人游玩山水会留下自己的诗篇佳作,但无人指责,流传到今日的作品很多还成为了众人传唱的名篇。原因便在于古人留下的是自己对美丽河山的感慨,其中包含着丰厚的文化价值,其内在意义无限。而我们今日游客所为仅仅是满足个人乐趣所在,毫无文化价值。
对于在景区乱刻乱画的行为,我们一定不能纵容,而且是要明文禁止的。这是一种对景区景物的保护,更是对个人素质与修养的维护。
广东连山金子山风景区为游客开设的“刻字林”一定程度上是不合理的。商家若想有效疏导游客的不良行为,完全可以换用其他不对景区造成破坏的方法。
看空中,鸿雁飞过,不留痕迹。
【篇四:中国人的扭曲】
近日,广东连山金子山风景区特意为游客开设“刻字林”,这片竹海已成为游客可随意涂鸦的地方,景区才开放两天,就已经有上百根竹子刻上字了。一时间,群众对此展开热烈讨论,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是对不文明行为的有效疏导,还有人认为这会进一步诱导和纵容游客胡乱涂鸦,等等。我同意后者的看法,我认为这体现了中国人的一种心理扭曲。
值得提倡的是,该风景的做法是为了保护园内的景点不受到破坏。但是该园方出此策略的方案也是由于游客对景点的破坏太多。因此,只是这种有效疏导只能在表面上起到效果,而起不到真正防止这种行为的做法。
在景区胡乱涂鸦体现了中国人对规则的漠视。同年,在某动物园内发生了“老虎吃人”的事件,原因则是因为家庭纠纷而一方气在头上走下车去结果被埋伏多时的老虎一口咬死,然后便发生了一连串的悲伤事件,而园区警示栏内标明的相关警语,而他们却无视规则,献出了生命的代价。
同样,在前些时间,网上又爆出一则新闻,一男子连爬了五、六座山,并在山上的石头林处用红漆胡乱涂鸦,且红漆难以清洗,对景区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原因竟是因为自己平时喜爱爬山,想让在这些山上留下自己来过的痕迹,且同天在家与妻子吵架,出来发泄心情。
这些都体现了中国人的变态心理,出于内心的欲望,想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存在感”,或许这样的想法并无过错,但是表达方式过于激烈:经过两天,就已经有一百多根竹子上刻上了字;一天内连爬五、六座山,留下痕迹……这样的确是可以让后人记住你,但却是一种你也不喜欢的方式。
真正对不文明行为的疏导一定是让国人发自内心的不想去破坏存在千年的尤物,倡导积极向上的改进方法,从自己涂出“存在感”到让别人记录“存在感”从网络曝光不文明黑名单到晒出最美游客,我相信,到那时国人的心理状态一定存在质的飞跃,而我们的生活环境也会更加美好。
【篇五:历史不是刻字林】
游客在景区乱涂乱画,本身就是一个让人感到丢脸的行为,无论以什么理由,什么方式,什么人物去刻字,都让人嗤之以鼻。近日,广东连山金子山风景区特意为游客开设“刻字林”的行为,引起了一阵热议,在此我认为,如果不从根本上提高国民的历史责任感和自身的素质,就算建再多的“刻字林”也是毫无用处的。
尊重历史吧!现代有些国人对历史有着极大的不尊重。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凡是对本国历史略有所知者,都会怀有一种对本国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如果人们都以“温情与敬意”看待历史古迹,故宫长城这类珍贵的历史遗迹就不会被游客画上斑斑驳驳的“花衣”。
唐太宗时期,唐太宗欲看记录皇帝起居住行的《起居注》遭拒。他小心地询问:“有过失还记吗?”记录的史官答道:“臣当执笔,不敢不记!”而后唐太宗发现史官记录的一件历史事件“语多微文”,于是立即下令重新撰写。唐太宗这种对历史的尊重,使他开创了中国古代史中最光辉灿烂的贞观之治,开创了二十四史中的人史。唐太宗也因此被后人铭记。
唐代一位史官名曰魏曾,写文章时经常接受贿赂,关系和他好的被写成一朵花,关系和他不好就在文中大肆诋毁,曾经为了标榜自己的身世不菲,立一个有名人物为自己的祖先,后被人笑话魏家一百年才传一代,因为他记录的史实都不真实,被后人称为“秽史”,他自己也在死后被掘地抛尸。
只有国人真正理解了我们的祖先之前遭受的苦难并对那些已逝去的伟人怀有一种“温情与敬意”,才能从根本上尊重历史,就不会在历史遗迹上乱刻乱写,乱涂乱画了。
在一九六七年,德国在全世界人面前上演“华沙惊世一跪”一九九九年,又在华沙修建死难者纪念碑,二零一六年,又在对面的公园里立碑。德国这种勇于正视历史并对历史过失真诚道歉的品质值得后人学习。而日本貌似得了“历史健忘症”,教科书里不提南京大屠杀一个字,南京大屠杀被记入世界历史文案中,日本对此表示反对。这种逃避历史的态度,与德国人民形成了鲜明对比。
历史不是一片任人乱画的刻字林。让我们尊重历史,提升自我修养,让所谓的“刻字林”永远消失在中国境内。
【篇六:心中自有云白山青】
苏轼有云,人间有味是清欢。漫赏春光,流连山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何必局促一室之内?
随着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旅游已成为多数民众的假日首选。然而游客在景区乱写乱画的行为层出不穷。近期,甚至有的风景区开辟“刻字林”进行所谓的疏导。
疏导?一个有辱中华民族面貌的行为难道不是勒令禁止而仅仅是疏导?因而于我来看,此举对于防止乱写乱画,并无实际意义。
古往今来,在名胜之上留名题字者大有人在,可无论是泰山之巅的“五岳独尊”,还是山海关之上的“大好河山”,亦或是武侯祠之上的“后来治蜀要深思”,无不体现着人文情怀与文化素养,而不是今人乏味而充满破坏性的“到此一游”。
我以为,要杜绝乱写乱画一事,关键在于提升游人的文化素质与人文素养,做到“心中自有云白山青”。每个人的眼眸都是一副独一无二的画框,装下的是世上独一无二的风景。心无善念,眼中的风景便是浮云蔽日,手中腾起的便是留名的邪念。心存善念,心有情怀,心中的风景便是云白山青,手中触碰的是跨域千年的厚重。如果人文素养得以显著提升,刻字的现象自会灰飞烟灭。
心中自有云白山青。当范仲淹登临岳阳楼,面对洞庭之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心中自有云白山青的他,方可写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绝响。当王勃登上滕王阁,心中自有云白山青的他,方可挥就“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篇。
也许会有人说,这样的情怀怕是文人才可做到,对于一般民众,如何将刻字的冲动转化作心中的风景?对于旅游,我们希望的不就是放松心情,释放压力么,沐浴和风,面对春光,和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共享自然之乐,该是多么美好!何必执着于刻字留名?
提升人文素养,培养人文情怀,才是杜绝刻字留名的最佳途径。心是一扇窗,推开虚掩的窗扉。窗外自有云白山青。
《刻字的碗》
临近春节前,我们家都会把屋子里里外外彻底打扫收拾一番,寓意着除旧迎新,欢欢喜喜过新年。
这不,奶奶正在厨房间擦洗着一堆锅碗瓢盆,我赶紧走过去帮忙。这时我看到有几只旧碗的底部都刻着一个“庆”字,我连忙问奶奶:“为什么这几只碗跟别的碗不一样,底部有字呀?是买的时候就有的吗?”奶奶笑着摇摇头说:“不是,这些字是后来刻上去的,你猜猜为什么刻的是'庆'字?”瞧着这些旧碗,我眼睛骨碌一转,猜想大概是很多年前爷爷奶奶用的碗吧,于是我得意地说:“这还不简单,'庆'字不就是爷爷名字其中的一个字吗?”奶奶说:“你猜对了,刻有'庆'字的碗就是代表我们家的,20多年前,我们这里每家每户都在碗的底部刻字做记号。”我好奇地问:“为什么要做记号呢?难道这些碗还有别的用处?”奶奶摸了摸我的头,眼睛看向远方,陷入了往事的回忆中。她告诉我:“以前咱们农村条件不好,家里的碗不像现在我们用的又多又好看,那时候连个像样的盘子都没有,如果谁家里要办红白事而自己家里的碗又不够,就得向邻居们借碗,为了归还时不弄错,就在碗底刻字啦,所以我们家碗底刻的就是你爷爷的名字。”听了奶奶讲的这些缘由,我不禁感慨道:“现在吃酒席都是去外面酒店了,不用再向人家借碗,更不用在碗上刻字,方便多了!”奶奶连连点头,笑着说:“是啊!现在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别说一只碗,其他的东西也是应有尽有,缺什么东西随时随地可以买,你看这大过年的照样可以网上淘宝,日子真是好得不得了!”
最后我帮奶奶把这些碗擦干净摆放好,虽然这些碗旧了,但是奶奶却舍不得扔掉它们。相信这是一段历史最真的印记,我想奶奶也是想让我们记住这段苦日子,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