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水气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7-19 02:12:58
《沆瀣一气的典故》
沆瀣〔hàng-xiè〕,是夜间的水气,有人说是露气,也有人说是夏天半夜里上升的地气。
例如《楚辞•远游》有“餐六气而饮沆瀣”,东汉王逸注: “沆瀣,夜半气也。”汉司马相如的《大人賦》有“呼吸沆瀣兮餐朝霞”,东汉应劭注: “沆瀣,北方夜半之气也。”《列仙传》描写仙人陵阳子的神话故事也说:“春食朝霞,夏食沆瀣。”可见“沆瀣” 一词,原来并无贬义, 但是后来作为成语“沆瀣一气”,就十足是个贬词了。这是从唐朝的一个故事开始的。
据说,唐僖宗时,有一官员,名叫崔沆,曾任“中书侍郎”等职。乾符二年,他被派当主考官,主持朝廷考试事宜。这次应试的人中间,有一名叫崔瀣的,一经录取,马上就当官上任了。别人见他不但任官特快,而且所任官职也特好,待遇显然与众不同,因此不免怀疑: “崔沆和崔瀣,是有特殊关系的吧?”有人更进一步的断定: “那还用说,瞧他们两个的名字就明白了! ”俏皮的还加以嘲笑道:“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这个故事,载宋人钱易编撰的《南部新书•戊集》。
所谓“座主”,即主考官。科举时代,应试者称主考官为“座主”,自称“门生”。由于上述故事,后来“沆瀣一 气”就流传而为成语,用来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
《雨中即景》
早晨,我独自在门前空气中,弥漫着水气,薄薄的雾罩着,很好看,朦朦胧胧的。
可是,没过多久,乌云密布,吞掉了整个蓝天,天空就像妈妈的脸,一下子阴了下来,天可真是个“变验王”啊!
我抬起头,“啪”一滴水滴落在我脸上,冰冰凉凉的,紧接着,一滴、两滴、三滴......越来越密,雨下下来了,五彩的伞如同一朵朵怒放的花朵,在雨点的浸泡下绽放了。有伞的人立刻张开了伞,没有伞的人眼看就要淋湿了,他们快速跑到了屋檐下避雨。我赶紧跑回家,我趴在窗台上看雨滴坠落,起初雨滴就像一个个圆精灵,他们挣着降落伞缓缓降落,落在大地上,滋润着万物,紧接着,这些小精灵,三五成群,错乱杂交着,它们连成了无数根细雨,它们好像要编织一张网,将这美丽的天空网住,让乌云慢点。突然,一道蓝光闪过,辟开了大网,原来是雷公公生气了,一声怒吼,把小雨滴分开了,渐渐地,雨滴也不像刚才那么温柔,它好像失去了耐心,暴躁了起来,那些细丝线组成了一个个硕大的水珠冲刷着大地,为大地舒服地洗了一个凉水澡,天似乎在“呜呜”地哭,不想让乌云走。
过了许久,雨停了,到处都是湿淋淋的,门前的大树被冲洗的更加碧绿了,空气也更清新了,让人心旷神怡,空气到处弥漫着泥土的芳香,小蜘蛛爬到网上,用网上的水珠弹起了音乐,空中,一只只小鸟儿,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河里的鱼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行,不时跳出水面,一条彩虹探出了天空,如同一条五颜六色的彩带,告诉人们雨过天晴。
看着眼前,我回过神来,坐在窗边不禁感叹:原来大自然是这么美丽,这么美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