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昏鸦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3 03:37:16
《古色古香的乌镇》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嘉兴市的乌镇是一个既有好吃的美食又有好看的美景的地方。不信?走,去瞧瞧!
一到乌镇,就听到了各种声音:有玩耍的声音,有卖东西的声音,还有客人发出赞叹的声音……我和哥哥看到了美食,立刻变成了饿肚子的小猫,拉着妈妈买了一盒糯米糕。哇!糯米糕晶莹透亮,看得我直流口水。我立马拿起了一块塞到嘴里,那糕真好吃,入口即化,闻起来也是十分香甜,让人忍不住再吃一块。一旁的妈妈和哥哥看我吃了一块又一块,顿时目瞪口呆。“我实在太喜欢了,真好吃!不信哥哥你尝一块。”我边说边把糯米糕塞进哥哥的嘴里,满脸期待地看着他。哥哥刚吃完,就开始赞叹:“哇!这味道真好吃,吃完了还唇齿留香!”我和妈妈看着哥哥那满意的样子,偷偷地笑了。
除了美味的美食,还有好看的美景。夜晚,我们坐上渔船。边看着湖边静寂的草丛被微风吹得摇曳着,边听着虫儿们的"大合唱"十分悠闲.
乌镇既然有美食和美景,就少不了历史悠久的文化。乌镇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有五月二十五日的分龙节、八月三十日的中元节等民俗文化,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誉,是鱼米之乡、丝绸之府。
看到这里,你心动了吗?快来看看这古色古香的乌镇吧!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意思及全文赏析》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的意思是枯萎的藤蔓,缠绕着古树,黄昏时分的乌鸦飞回树上栖息。小桥下,溪水流过两岸的人家。
出自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⑵,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注释:
⑴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黄昏。
⑵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⑶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⑷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悲伤、流落他乡的旅人,因为思乡而愁肠寸断。
⑸天涯:天边,非常远的地方。
译文
①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树,夕阳下一只无精打采的乌鸦,扑打着翅膀,落在光秃秃的枝桠上。纤巧别致的小桥,潺潺的流水,低矮破旧的几间茅屋,反而愈发显得安谧而温馨。荒凉的古道上,一匹消瘦憔悴的马载着同样疲惫憔悴的异乡游子,在异乡的西风里踌躇而行。夕阳渐渐落山了,但是在外的游子,何处是归宿?家乡在何方?念及此,天涯漂泊的游子怎不愁肠寸断!
②枯萎的藤蔓,缠绕着古树,黄昏时分的乌鸦飞回树上栖息。小桥下,溪水流过两岸的人家。有个旅人骑着一匹疲惫的瘦马,迎着凌冽的秋风,缓缓行进在古老苍凉的道路上。傍晚的太阳正在西面落下,旅人极度忧伤,漂泊在远离故乡的地方。
赏析:
《天净沙·秋思》是元散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义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全曲以四个画面,四个场景组成。共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十二个名词,作者将这十二个看似毫不相干的名词巧妙的拼合联结起来,组成了这四幅优美的画面。真正做到了诗中有画。表面看本曲并无华丽美妙之处,然而,正是作者看似不经意的名词整合却写出了这千古名篇。
首句“枯藤老树昏鸦”是一个沧桑悲凉的画面,大有人生苍暮之感。一枯藤一老树一昏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黯然伤怀的心境。一枯,暗射人生的干枯;一老,暗射人生之沧桑;一昏,暗射仕途之昏昏然,郁郁不得志。一起首,就将读者带入了作者所想象的境界。
次句“小桥流水人家”表面看似在行进中换了一个场景,实是对人生美好时光的怀念。一小桥一流水一人家三样景物写出了家庭的温暖和对家庭的思念。此句正对前后句中的人生之苍悲,表达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却终此一生而不可得。
前两句中并无行路者本人,是以对途中景物的描写引起路人对自己人生的思考。
“古道西风瘦马”此句写出一人一马在寡无人烟的道路上孤独的行走。瘦字写出了路途之遥远,马因此而瘦。古道西风两词更暗合一瘦字。古道,路途之悲凉;西风,路途之孤单。此句是写路途更是写人生。写出了作者归思之心,但一瘦字却也写出了不知人生之路路在何方。
末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表达出的画面是夕阳即将落下地平线,远方一马上的行人在孤独的赶路,但却路途遥遥,不知所向。夕阳西下写人生之苍暮,时日无多。断肠人写出一生之伤悲。天涯,离家之远,思落叶归根,却是路之不可得。
全曲以较简洁质朴的十二个名词组成这四幅优美的画面。作者的用词并无华丽的辞藻,只是一些诗词中常见常用的老词,并不见任何新意。但正是这些并不见有任何出众之处的旧词却写出了这不朽的经典之作。从而得以广泛的流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