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一场空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8-29 20:53:17
《一枕槐安的成语典故》
【成语】
一枕槐安
【拼音】
yī zhěn huái ān
【释义】
比喻一场空欢喜。
【出处】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梦中倏忽,若度一世矣。……生感南柯之浮虚,悟人世之倏忽。
解释:淳于棼才惊醒过来,发现原来是一场梦。淳于棼不由感叹三十年的荣华富贵,原来是一场南柯梦。
【近义词】
黄粱美梦
【反义词】
无
【成语故事】
“一枕槐安”是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李清照所著《如梦令》中的一首词。这首词以“一枕槐安”的故事为背景,表达了女子离别后思念之情,展现了作者的深切感情和高超的艺术功底。
“一枕槐安”的故事发生在南朝梁朝时期。当时,梁武帝李缜派遣高宗妃慕容氏出使北魏朝廷,慕容氏在途中因病去世,被迫与丈夫分离。高宗在旅途中对慕容氏深感思念,因此在一棵槐树下宿营,并用慕容氏的衣服和枕头作为依托,梦中与慕容氏相会,留下了“一枕槐安”的传说。
李清照在《如梦令》中以“一枕槐安”为引,表现了女子思念之情。词中的女子在与情人分别后,夜间思念之情难以割舍,只能用亲手所做的一枕槐安为依托,放声歌咏,表达自己的心声,“红楼梦里人似月,何处春江无月明。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素蕊红颜弄弦处,闻幽香,疑是蓝桥梦。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婉转的语言,表现了女子在思念之时的孤独和无助,同时也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才华。在词中,李清照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等,使得词语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她用“红楼梦里人似月”将自己与梦中的情人相比,用“素蕊红颜弄弦处,闻幽香,疑是蓝桥梦”将自己与思念之情融为一体,用“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将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词中的“一枕槐安”也成为了中国文学中的经典典故,被广泛应用于文学、音乐、电影等领域。不仅如此,“一枕槐安”还被用作比喻,比如形容因思念而难以入眠的人,以及形容离别后怀念之情等。
总之,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的“一枕槐安”不仅是一首美妙的词作,更是中国文学中的经典典故,它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深刻感情,还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于离别和思念的重视,被广泛传颂至今。
【造句举例】
每到夜深人静之时,我总会想起那个离别时送我的“一枕槐安”,那是我思念你的最好依托。
那一年我们分别时,你曾给我一枕槐安,告诉我只要我在,你就不会感到孤单,而现在我只能用这枕槐安来怀念我们曾经的时光。
《找梦》
昨晚,
我做了个美丽的梦,
醒来却是一场空。
我的梦,
她去了哪里?
我到窗户缝里寻找,
没找到。
去衣柜里寻找,
没找到。
去门后寻找,
没找到。
到被子里寻找,
还是没找到。
……
梦,到底藏到哪里去了呢?
《满心欢喜一场空》
早就听闻“九寨归来不看水,黄山归来不看山”,幻想那雄奇的大山秀丽多姿,奇石、怪松的美景早已闻名遐迩,总想亲眼目睹黄山的风光,特别是那无边无际的云海。
寒冬时期破例出了一轮红红的烈日,果然我的幸运日来到了,隔着墙听到大人们讨论去黄山游玩的诸多事宜,一瞬间心里就像搭起了一个闪亮的舞台,在上面手舞足蹈。正当我内心狂喜之时,爸妈两个高大的身影,走了出来,正式对我说的:“儿子,下个星期带你去黄山玩哈!”“耶!”我一蹦三尺高,如获至宝,心里比喝了蜜还高兴!
接下来便到了最难熬的期待环节,无限的期盼让时间都放慢了无数倍,这也让我体会到什么叫度日如年,期间当然也没有闲着,不论是箱子还是衣服,都查找了无数遍,就连每一天的行程都规划好写在了纸上啊,没事还躺在床上默念“一天,两天,三天……还有多少天……”可能因为对新鲜事物有格外的好奇心,所以晚上做梦老是浮现出一个个奇特的画面。
现在万事俱备, 只欠 “火车”,只等买到火车票,接下来就到了我的辉煌时刻。一大早,我背着一个大包来到爸妈的房间,只见妈妈什么也没做,只躺在床上玩手机,这情景让我感到不安,我提心吊胆,忐忑不安地问:“妈妈,什么时候出发?”只听她轻描淡写地说:“你爸说那里人太多,并且山太大,两天都走不完,所以不去了!” “不去了?我都准备好啦!”“不去了!”妈妈重复道,这三个字如同一道闪电,直接击碎了我那颗激动而沸腾的心脏,顿时呆住了,久久没有回过神来,此时的心情如碎掉的玻璃,又如融化的冰块,更如坍塌的青山,绝望中的绝望……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唉!这几天的准备、时间、精力都浪费掉了,真是满心欢喜一场空啊,之后再也不做没有把握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