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论语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10-02 10:07:55
《精读《论语》》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封建社会里,大臣和皇上都有酒有饭,而百姓却连一顿粥都吃不起,这就是残酷的厉史。
在古代,人人都想当官,哪怕是一个小官都可以,因为只有当官才不会饿肚子。在这个时代,便出现了一位名人,他就叫孔子。
孔子出生于公年前551年9月28日,他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是“至圣先师”,是儒家的创始人,是对东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人。他发明过《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有72个门徒,3000名弟子,是一位伟大的人。
孔子为什么能如此出名呢?是因为他不仅认真学习,还仔细复习,如果你认真学习,却没有仔细复习,是无法有快速的进步的,在我的身边就发生过这样类似的经历。在上学期的时候,有一位叫王宇超的同学,他成绩非常低,经常考试不及格,但是在他仔细的做作业,然后认真的复习之后,学习突飞猛进,每次考试都是八九十分,这就是复习的重要性。
我们要向孔子学习,学习他那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质,才能成大器。
《精读论语二则有感》
孔子是鲁国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文章很多,最出名的便是论语十二章,而今天我就来说说读完论语二则的感受。
这些文章较长却字字为精,每一句话都有它的道理,这些话不仅在激励着我们成长,也在教我们做人的道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那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的便是要我们如何学习。其中学指学习,习指复习,字字精华让人恍然大悟,而不亦……呼是文言文的一种句式。它整句的大意为:学习之后按时复习之前的知识点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仅写出了好的学习方法,也提醒我们要去温故而知新,不能学习了新知识而忘掉旧知识,并且在这里孔子老先生特意运用反问句式强调了语气,写出了学习的重要以及应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后面请大家来听听我的故事你便理解我为什么这么喜欢这句话了。有一阵,我学习态度十分不认真,总是羡慕那些放学回家就能玩的同学,不理解为什么我却要不停的做习题,直到我读到孔子的这段话,我思来想去越想越觉得有道理,我开始重新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每遇到一个知识点便把它记下,每天做完习题后看一遍我记的知识点,每周看一次前一周总结的知识点,从那时起我的知识点便撑握的越来越扎实了,这不是正如孔子老先生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吗?
这段话十分出名,让人醍醐灌顶,这篇文章简短却意义重大,让很多人都从中受到启发,我们在生活中不也应如此吗?在学习时更应认真记录每一个知识点,及时复习旧知识,正所谓:温故而知新。
《精读《论语》二则有感》
学习是什么?学习的好处是什么?可能这些问题经常在我们的脑海中回荡。学习不是一件事,而是两件事,“学”是学习新的知识,“习”是复习旧知识,反复这两件事才叫学习。才能把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
孔子所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呀!学习完后按时复习和实践运用,会让人感到快乐,当我们突破一道数学题的时候“成就感”会油然而生,学习完后赶紧复习才不容易漏掉旧知识,也会发现新的知识,论语中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正是这个道理。
《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经典著作。带大家认识一下孔子,孔子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先祖为宋国贵族,后迁居鲁国,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被尊称为至圣先师,孔子字仲尼,名丘出身于公园前551年9月28日到479年4月11日,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创办私学的人物之一,他有三千弟子,二十七门徒,《诗》、《书》、《礼》、《乐》、《易》、《春秋》都是他的著作。
而论语正是我们现在中小学生应该学习的著作,这里面有重要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方法让我印象深刻。
也呼吁大家都来学习论语、了解孔子,从中获得自己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方法。
《生命的论语初三作文500字》
生命的论语初三作文500字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所以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让自己的生命焕发独特的光彩。
生命其实是很快乐的,为什么有很多人感受不到生命的快乐,是因为你缺少发现,我们要去寻找生命中属于自己的快乐。如果你的生命每一天都在忧伤中度过,那么我可以说,你的这一生算是白活了,人的生命的只有一次,无论是是快乐还是忧伤,如果你的人生是在忧伤中度过的,那么你会觉得生命真的枯燥无味,没有价值。但是,如果你的生命里每一天都充满了阳光,那么你就会感到生活真的很温暖,生命真的很有意义,那么在你生命即将结束的那一刻,你会用最温馨的语言告诉你自己:这辈子我很快乐,我没有在生命的道路上留下遗憾。
财富并不代表幸福。许多人认为,那些富裕的人就是幸福的人,这个观点完全错误。打个比方说,你有大量的财富,但是你是一个残疾的人,什么事情都自己做不了,但是,如果你是一个生活平庸的人,有健康的身体,你有很多好朋友帮助你,在困难的时候总是有人安慰你,你会选择哪一种人呢?我认为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第二种吧。
勇敢的`面对生命中的失败和磨难。失败,这个大家都很明白,人的生命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会有失败,当你失败的时候,往往会伤心、难过,甚至失去生活的信心,你千万不要这么做,有时候,失败并不是坏事,失败可以让我们吸取经验,走向成功。不要事事都去追求圆满,但是要去尽心尽力,只要你尽心尽力的做了,那么即使失败了,这也没有关系,没有人会责怪你。磨难可以造就生命的伟大,也可以璀璨人的生命,就看你怎么去面对,当生命面临磨难时,不要放弃生存的希望,你要坚信,只要还有一点生存的希望,我也不会放弃。磨难面前要有信心,有勇气,敢于挑战,最终你会成功。
一个生命的开始是灿烂的,自从那一天,这个世界有了一个你,你就成为了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但是生命很短暂,瞬间将会走到终点,生命的结局是悲痛的,在即将到达重点的那一刻,不要叹息,还是微笑着离开吧。如果你的今生快快乐乐的度过了,那么就没有什么遗憾。微笑着面对生活,积极的面对生命。
【生命的论语初三作文500字】
《论语之路五年级作文500字》
论语之路五年级作文500字
人们再熟悉不过的就是路了,公路、大路、石板路、石子路、水泥路,人们无情地从它们身上踏过,它们却毫不抱怨。每个人也有自己的路,它就是人生之路,我也走过不少路,但有一条路使我记忆犹新,它就是论语之路。
要走论语之路可是很难的,要一天天地背,一天天地读,只要你把论语背下来,并在生活中慢慢理解,论语之路也就不走而过了。
那是从三年级开始,妈妈从电视上看到一个报道,一个教育专家讲:如果想让孩子过目不忘,就要从小背诵,从下训练,背古文是最好的方法,特别是名文,让孩子背下来,在生活中体会句子的意思,不但锻炼记忆,对将来的品德也是潜移默化的。妈妈好好看完后,如获至宝,立马买了《论语》让我背起来。
第一天,妈妈叫我背十行,我看了一下,又读了几遍,二十分钟不到就背下来了,以后几天也是如此。可是背了一个星期后,我背得越来越慢,从二十分钟到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最久的一次竟从七点背到半夜两点,为什么背的行数一样,却愈背愈久呢?原来古文不比现代文,字简直就是火星文,看都看不懂,更别提背了,虽然妈妈把拼音都标了起来,但依然难背。我坚持着,因为背是为了我自己,为了我的`将来,所以我坚持背着,背到最后,我又发现先前难背的现在是小菜一碟,背诵速度又加快了。我的记忆明显变好了,几乎过目不忘,即使看过一眼的车牌号码也能轻松记住。我后来又背诵了《道德经》和《孙子兵法》,也都非常轻松。
俗语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只有付出努力才能有成功。我以后遇到的困难也许很多,可我如果抱定背《论语》一样的心态去面对它们,就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难的!
【论语之路五年级作文500字】
《论语伴我行三年级作文》
论语伴我行三年级作文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论语的意思是:孔子说:“能够在温习旧知识时有新的体会与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这句论语使我想起了6岁那年的一件事。
那时,我在油库的`操场上学骑自行车,可总也学不会。后来,我的朋友乐乐出来骑自行车,看见我在学车,就对我说,先把车子扶正,再把右脚蹬上去,蹬起来了再上左脚。我照他做,虽然一开始我上去后,车把总是歪,但后来经过练习车把不歪了,也骑上去了……我学会骑车子了! 以后,我经常在乐乐的指导下练习。有一次骑车时我问乐乐:“乐乐,你怎么知道先扶车把,再上右脚,最后再上左脚呢?”乐乐说:“因为我经常练习,熟了就知道骑车步骤了呀。”“哦,”我点了点头,“熟练了骑车步骤就可以当老师了,对吗?”乐乐说:“不,要经常练习,就会有新发现。”
这件事说明了温习旧知识,就可能发现新知识,懂得新道理!
【论语伴我行三年级作文】
《感悟论语心灵之道高中二年级作文1300字》
感悟论语心灵之道高中二年级作文1300字
感悟论语心灵之道高中二年级作文1300字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会经历很多的人和事。在生活中,不会没有遗憾和苦恼。当我们遇到遗憾和苦恼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态来对待生活呢?《论语》在这方面对我们又有什么启示呢?
首师大的于丹教授在《论语心得》中说:“《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用不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陷和苦恼,你就会拥有完全不同的人生。”《论语》中告诉我们对待缺憾和苦恼的方法是:不要纠缠在苦恼里面,认可它,然后尽最大努力尽量的补足它。我认为,我们对待缺憾和苦恼的方法就是应该尽快把它忘掉。我记得和绅的随从曾跟和绅说:“纪晓岚,您要是老把他当个事,他就是个事。您要是不把他当个事呢,那他也就不是个事。”我认为这句话很经典。这句话正体现了《论语》中告诉我们的处事之道。我们碰到的不顺心的事都是客观的,事情已经发生,无法改变。而事情引起的遗憾和苦恼,那完全是心理作用了。如果我们放大这种心理作用,那我们就会失去很多的时间而且忽略了其他的美好了。正如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失去月亮而哭泣,那么你也将失去星星了。是的,如果深陷于痛苦之中无法自拔,从而失去太多美好的、快乐的事物,难道我们不觉得痛苦,不觉得遗憾么?这也就是真正的遗憾了。所以于丹教授认为:“谁的生活没有遗憾呢?如果用内心的富足和饱满,用内心的鲜活力量去弥补这些遗憾,你会成为一个坦荡,磊落而勇敢的人。”在当今社会中,如果你在因为找工作碰壁或失恋而苦恼时,不如利用苦恼的时间去重新找一个新的工作或是一场新的恋爱。当别人深陷苦恼不能自拔而你却脱离苦恼而找到解决方法时,难道你不觉得自己很坦荡,很磊落,很勇敢么?所以,用不同的心态对待生活,就会得到不同的生活质量。
所以,孔子云:“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这里提到的勇并非匹夫之勇,而是在内心约制下的君子的勇。孔子提倡内心的制约。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意思是:内心有所约制,而在社会上还经常有过失的人,我见得不多。即是说,一个人的内心要经常对自己有“日三省乎己”的`反躬自问。问自己今天什么事做得好,什么事做得不好。看周围的人,所谓“见贤思齐,见不肖则自省。”看到贤能的人,要向他学习,见到小人,反省一下我可不可能这样。这就是约制了。谁能一生无过?但做错之后,如果自己能这样纠正的话,这就是真正的儒者所倡导的“勇”,所谓“君子之勇”了。所以勇敢有时是一种理性制约下的内心自信与镇定。即每临大事以静之。这让我想到人们崇尚忍者的原因了。所谓忍者,即“忍人所不能忍者”。忍者个个身怀武功,但他们会强力约制自己,他们有着理性制约下的自信与镇定。不到非同一般的关键时刻,决不出手。真正做到了心灵之勇。决非匹夫之勇,即是真正的勇了。正如于丹教授所说:“一个有德有仁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心灵的勇敢。
《论语·子路篇》中提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这告诉我们:一个人一生不可无傲骨,但不可有傲气。即使说君子心有大志,心有定力,有心灵的勇敢。它可以泰然自诺,但没有骄矜之气。小人则很张扬,表现出的是处处骄傲,甚至处处攻击。他少了一份气定神闲。所以于丹教授说:“君子之骄,骄傲的是内心的风骨。小人之骄,骄傲的是外在之气。”
在当今社会中,适者生存,强者立足。要做强者,必须有勇气,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有心的勇才能表现出真正的勇。君子之骄才能表现出真正的强。这就是《论语》教给我们为人处事的心灵之道了。
【感悟论语心灵之道高中二年级作文1300字】
《论语中交友的名言警句》
论语中关于交友的名言警句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名言吧,名言可以带来警醒和激励,有助于我们学会正确地做人和处事。你所见过的名言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论语中交友的名言警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论语中交友的名言警句 1
1、布衣之交不可忘。 -(唐)李延寿
2、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 -(宋)欧阳修
3、人生乐在相知心 。 -(宋)王安石
4、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明)冯梦龙
5、于患难风豪杰。 -(清)魏禧
6、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 -(清)曹雪芹
7、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宋)顾夏
8、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汉书》
9、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 -鲍溶
10、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 -《周易》
11、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 -陈刚中
12、朋友,以义合者。 -(宋)朱熹
13、衣不如新, 人不如故。 -《汉乐府》
14、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 。 -(宋)欧阳修
15、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史记》
16、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晋)陶渊明
17、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
18、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 -(清)蒲松龄
19、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春秋)孟子
2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西晋)付玄
21、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 -(唐)李白
2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春秋)子夏
23、婴其呜矣,求其友声 。 -《诗经.小雅》
24、乐莫乐兮新相知。 -(战国)屈原
25、刎颈之交。 -《汉书.诸葛丰传》
26、知音世所稀。 -(唐)孟浩然
27、一贵一贱交情见。 -(唐)骆宾王
28、礼尚往来。 -《礼记.曲礼》
29、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
30、以财交者,财尽则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 -《战国策》
31、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 -《淮南子》
32、以权利合者,权力尽而交疏。 -《史记》
33、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曲选.争报恩》
34、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唐)杜甫
35、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 -(唐)白居易
36、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为升沉中路分。 -(唐)贺兰进明
37、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三国)曹植
38、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明)冯梦龙
39、少年乐相知,衰暮思 故友。 -(唐)韩愈
40、朋友切切思思。 -《论语.子路》
论语中交友的名言警句 2
1、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4、有教无类。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9、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10、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11、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6、不学诗,无以言。
【论语中关于交友的名言警句】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50句
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论语》了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论语中的名言警句,一起来阅读吧。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巧言令色,鲜亦仁!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5、朝闻道,夕死可矣。
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7、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3、德不孤,必有邻。
2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6、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7、君子周急不继富。
2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6、子不语:怪,力,乱,神。
3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4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4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4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4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6、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47、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48、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4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50句】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有关论语中的名言警句大全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下是“论语中的.名言警句”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1、乡原,德之贼也。
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5、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8、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9、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10、礼,与其奢也,宁俭。
11、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12、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13、鸟兽不可与同群。
14、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1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6、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17、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8、巧言令色,鲜亦仁!
19、朝闻道,夕死可矣。
20、食不语,寝不言。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2、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23、不迁怒,不贰过。
24、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25、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6、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7、知其不可而为之。
28、君子周急不继富。
29、《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0、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31、百工居肆以成其事。
32、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33、巧言令色,鲜矣仁。
34、道不同,不相为谋。
3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36、见义不为,无勇也。
37、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3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40、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4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3、《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4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5、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46、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7、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8、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49、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50、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5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5、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有关论语中的名言警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