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请进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16 20:58:03
《把“反面教材”请进大雅之堂》
河北沧州的名人堂负责人认为,入选名人堂的历史名人有条件:必须以正面宣传为基础,于是摒弃了魏忠贤、李莲英等为人不齿的人。我觉得很奇怪:名人堂的目的就是要起到教育世人的作用,那正面教材和反面教材为什么不能被一视同仁呢?
但是对于许多人来说,有污点的人和事,总是难登大雅之堂的——这是世俗的普遍价值观。
人们把这种病态的价值观当作主流价值观。也难怪,毕竟我们上小学的时候所接受的“启蒙教育”就是这样的——老师只告诉我们毛泽东是带领千万农民取得革命胜利的伟人、是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建国功臣;但老师不会告诉我们,全国人民曾因毛泽东错误发动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而每天生活生活在饥饿和恐慌中。
是时候醒过来了,该学会正视历史、以史为鉴。
如果过去的耻辱可以不被正视,年轻人就不会知道七十多年前祖国母亲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灭绝人性的南京大屠杀,也不会知道“落后就要挨打”。如果南京大屠杀可以不被正视,那么我们在那多年后的今天就不会对军人肃然起敬,就不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就不会明白国家的命脉掌握在我们年轻人手中,也不会知道想要不重蹈饱含血与泪的过去就必须变得更加强大。原来,早在一千多年前,唐太宗李世民就告诫世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名人堂的初衷是好的。诚如粟婴花可以做成易用的麻醉药,也可以做成害人的毒品。许多东西亦毒亦药。
也诚如魏忠贤的为人,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即使他的生平有许多过错,也是可以摆出来给后人作参考和对比。哪怕他独揽大权、一手遮天,但他能从一个宦官到万人之上,必有他的道理,不可否认,他拥有强大的交际能力和出色的办事能力,这难道不能给我们作为参考学习吗?年轻人最需要的能力不就是对事物的独立思考能力吗?
我们评价历史人物总喜欢将他们脸谱化,缺乏辩证看待事物的精神,这会使我们失去一双善于的眼睛。于是,我们把“反面教材”请进大雅之堂,让它与正面教材有平等地位,让世人看到历史的完整面目。我想,这才是名人堂真正的意义所在。
《把“反面教材”请进大雅之堂》
河北沧州的名人堂负责人认为,入选名人堂的历史名人有条件:必须以正面宣传为基础,于是摒弃了魏忠贤、李莲英等为人不齿的人。我觉得很奇怪:名人堂的目的就是要起到教育世人的作用,那正面教材和反面教材为什么不能被一视同仁呢?
但是对于许多人来说,有污点的人和事,总是难登大雅之堂的——这是世俗的普遍价值观。
人们把这种病态的价值观当作主流价值观。也难怪,毕竟我们上小学的时候所接受的“启蒙教育”就是这样的——老师只告诉我们毛泽东是带领千万农民取得革命胜利的伟人、是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建国功臣;但老师不会告诉我们,全国人民曾因毛泽东错误发动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而每天生活生活在饥饿和恐慌中。
是时候醒过来了,该学会正视历史、以史为鉴。
如果过去的耻辱可以不被正视,年轻人就不会知道七十多年前祖国母亲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灭绝人性的南京大屠杀,也不会知道“落后就要挨打”。如果南京大屠杀可以不被正视,那么我们在那多年后的今天就不会对军人肃然起敬,就不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就不会明白国家的命脉掌握在我们年轻人手中,也不会知道想要不重蹈饱含血与泪的过去就必须变得更加强大。原来,早在一千多年前,唐太宗李世民就告诫世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名人堂的初衷是好的。诚如粟婴花可以做成易用的麻醉药,也可以做成害人的毒品。许多东西亦毒亦药。
也诚如魏忠贤的为人,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即使他的生平有许多过错,也是可以摆出来给后人作参考和对比。哪怕他独揽大权、一手遮天,但他能从一个宦官到万人之上,必有他的道理,不可否认,他拥有强大的交际能力和出色的办事能力,这难道不能给我们作为参考学习吗?年轻人最需要的能力不就是对事物的独立思考能力吗?
我们评价历史人物总喜欢将他们脸谱化,缺乏辩证看待事物的精神,这会使我们失去一双善于的眼睛。于是,我们把“反面教材”请进大雅之堂,让它与正面教材有平等地位,让世人看到历史的完整面目。我想,这才是名人堂真正的意义所在。
《陪伴》
“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若他们走进不了你的内心,就只会把你生命搅扰得拥挤不堪。孤单,并非身边没有朋友,只是内心无人作伴。”生命无须过多的陪衬,仅需那纯粹简单的陪伴。
夏夜,荷塘,蒲扇
时光染指间不复从前。此间亦是无知孩童。夜缓缓垂落着,风总是那样轻柔,夹杂着些许热气。远处荷塘传来一阵阵清香,乍一看,那些粉嫩的星星点点在风中摇曳着,只身前去,一个新的天地浮现在眼前:有的还是花骨朵,有的仅是露出几片花瓣,有的索性都舒展开来,露出了可爱的小莲蓬。花香伴着晚风弥散,几只蜻蜓在水中停留,流连忘返。或许也是为这景致惊叹,沉醉。伫立良久。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耳畔回响,朝那声音奔去,那人拿着一把落了些许灰的的蒲扇,边缘用布包着。手持蒲扇轻轻上下摇动。又是一阵风,不同的是:变得凉爽了许多。又是那些老掉牙的故事,但不知怎的,仍听得津津有味。那一首首熟悉的儿歌,也许是除了蝉鸣之外最好的伴奏。记得那双手是饱经沧桑的,起了很多茧。她问我:“还热吗?”我点点头。那把蒲扇摆动的幅度更大了。风又扑在脸上,内心的燥热早已到了九霄云外。豆大的汗珠滑落到我的手上。她早已疲惫,却仍是不厌其烦的为我扇着。坐在摇椅上看着这景,享着这风,不禁想让时光永远在此刻停留。这是我夏夜常看的景,她也是我的夏夜最想念的人。在每个夏夜,她在一旁的摇椅上如约而至,陪伴着我,为本是令人烦躁的夜,带来些美好记忆。
庭院,餐桌,幸福
最喜欢去的是庭院,和别人家的孩子打打闹闹。像一只被放出笼的小鸟,到处跑着。这里折一枝花,那里追一只蝴蝶,永远不好好吃饭。外婆为了让我多吃点饭,长高些,做菜可谓变出各种花样。从传统菜的风格变成了可爱的风格。她总能像变戏法似的把食材变成各种小动物模样,然后追在我屁股后面喂饭。好不容易喂了一口,我又跑开了。她只好继续追,不知过了多久,汗水已经浸湿了她的衣衫。饭终于吃完了,外婆也累得精疲力尽了,但仍是笑眯眯的,不曾有过丝毫抱怨,她说,看着我吃饭是世界上最幸福快乐的事情。
回忆,日记,道理
外婆常给我讲她那段艰辛的岁月,那种穷苦的日子。那份苦痛,我当时通过她的描述并未能体会,便是至今也仍体会不到。只记得她一开口便是:“我年轻时……”也许,人老了就喜欢怀旧。外婆也总是感慨她老了,她确实老了,岁月的痕迹爬上了她的脸颊,鬓角的头发全白了,手因瘦得骨骼突出而更显苍老。外婆常从她的经历中告诉我些道理。说她走过的路,吃过的亏,总归是比我多的,希望我能好好听着,以后少走弯路。曾无意间打开过她的日记。年代虽久,封面却还崭新,用了书衣整齐利落地包着。唯有发黄的纸页还散发着些许年代的气息。不记得她具体写了些什么,但印象最深的总还是有的,例如:
今天,孙女会走路了。
今天,孙女会自己穿衣服了。
和老伴栽下的山茶开花啦,一片红艳艳的,孙女折一枝为我戴在头上,仿佛又变年轻了。你看,多美啊!
孙女不用我喂饭了,放下这个任务,真不习惯。希望她能自己好好吃饭,长高些呢!
……
耳边传来了悦耳的声音,恍然间才发现:那原来就是心弦的触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会住上一个使者,在你内心触动之时,为你轻弹一曲。在那乐曲声中,我看到了那时的外婆,正坐在桌前,写的那本她的日记。笔划在纸上,流露出温柔的感觉。窗边射进一阵暖阳,外婆的笑容是那样动人。她细心记录着,寻找着,那些属于我和她的独家记忆。岁月能带走的只是芳华,却带不走那美好的记忆。
关于死亡
死这个充满悲伤与无奈的词,在孩子眼中是那样充满恐惧与神秘的色彩。“人死后会变成什么呢?”“变成你昨天看到的星星呀。”“为什么呢?”“人死后灵魂慢慢升上天空,有的变成云朵,有的变成星星,外婆喜欢星星呀。”“为什么不变成云朵呢?”“因为在夏夜你一抬头就可以看见我,我又可以为你打扇。”我抬头,仰望星空,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尾声
我想大概是因为神不能无处不在,所以发明了外婆。陪伴,也许并不完美,但却弥足珍贵。你伴我长大,所以,余生,也请你让我牵着你的手,像当年你牵着我一样,慢慢地走。原谅我的不善言辞,只懂的一味陪伴。
教师短评:歌词唱道:“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读罢此文,感慨:有外婆的孩子更像块宝!在小作者描绘的每一个情境里,满满的都是无微不至的呵护,浓的化不开的宠溺,还有人生路上的谆谆指引。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爱的支撑,让平淡的日常活色生香。文章无一字言爱,但读来却能让人泪湿眼眶,久久回味。 (指导教师:徐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