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总像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11-21 13:59:45
《原来,我也在闪闪发光》
从我记事起,成绩单上的数字总像道无形的枷锁。周末的补习班上,我攥着红笔圈满的试卷,望着前排同学被老师夸奖时挺直的脊背,无数次在草稿纸背面写满问句:“我真的就这么差劲吗?”直到那个蝉鸣聒噪的九月,答案终于顺着汗水,滚落在军训场的塑胶跑道上。
初三报到那天,班主任刚说出“军训”两个字,我后颈的汗毛就根根竖了起来。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这笨重的身躯,平时爬个五楼都能让我气喘吁吁,更何况是军训?内心的胆怯和抗拒里藏着对自己能力的深深怀疑。
第二天清晨,阳光已经带着灼人的温度。正发怔时,集合哨声突然划破空气,尖锐得像针一样扎进耳朵。一上午的训练像场漫长的酷刑,站军姿时双腿抖得像秋风里的落叶,齐步走时总跟不上队伍的节奏。当教官终于喊出 “全体到阴凉处休息!”时,我几乎是拖着腿挪到乒乓球场的。
休息时,教官突然提议教大家唱军歌。“谁来领唱?”他扬声问道。周围一片沉默,连平时最活跃的男生都低下了头。隔壁班已经响起了参差不齐的歌声,我们班却还僵在原地,教官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不知哪来的勇气,我突然听见自己的声音在说:“我来试试。”
走到队伍前面时,手心全是汗。教官点了《强军战歌》,前奏响起的瞬间,我深吸一口气,将所有的紧张和怯懦都融进胸腔。“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 ——”开口的刹那,连我自己都愣住了,平时只在浴室里哼唱的声音,此刻竟然带着意想不到的穿透力,每个字都像迸射的火星。唱到副歌部分,我下意识地抬高了音调,那些积压在心底的自卑、不甘,仿佛都随着旋律冲出了喉咙。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寂静只持续了半秒,紧接着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后排的男生用力拍着巴掌,连隔壁班的同学都探过头来张望。教官笑着朝我竖了竖大拇指:“不错!就你了!”接下来的合唱里,我站在最前面,带领着全班同学一遍遍地练习。我们的声音越来越洪亮,越来越整齐,队伍里那些原本羞怯的声音也渐渐变得坚定。
那天训练结束时,我的白色校服已经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背上,脚下像灌了铅一样沉重。之前那种深入骨髓的害怕消失了。夕阳把影子拉得很长,我走在回宿舍的路上,第一次没有低着头看自己的脚尖。晚风吹过,我忽然觉得,原来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
就像埋在沙砾里的金子,就算被尘土掩盖,也总会有发光的时刻。我们或许会在某条赛道上落后,但人生从来不是单行道。那些曾经让我自卑的赘肉、糟糕的成绩单,都不能定义我的全部。当歌声在风里飞扬时,我终于看清了——原来,我也在闪闪发光。
(指导老师:赵倩男)
《读《目送》有感》
读龙应台的书,总像在品一盏色泽翠绿的西湖龙井,芳香四溢,沁人心脾,着实令人回味无穷。我想,一本好书的魅力所在,不需要太多的华丽词藻,仍能让人触动。
《目送》便是这样一本好书。字里行间自是没有徐志摩那般的优美,它更像一位和蔼的老者,亲切自然。这是有关三代人的故事,七十三篇的散文,是对往事的追忆,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是对生命历程的感悟。父亲死了,母亲老了,儿子长大了,身边的老友和兄弟还彼此牵挂着……三代人的孤独与难过,懵懂与思考。原来一生可以很短,短到只是眨眼的功夫,身边的人就所剩无几了。原来一生也可以很长,长到只能不停在孤寂中徘徊。
犹记得书中的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这让我想起两件小事。一件是有一年小叔外出打工,两千多公里的路程,注定了回家的次数是屈指可数的。临行前,爷爷再三叮嘱小叔好好照顾自己,小叔也交代了几句,随即上了朋友的车。车子启动了,在不平缓的道路上显得颤颤巍巍,爷爷扶着门,望着远去的车,我分明看见他那已经略微浑浊的眼睛里有水花在闪动着。另一件事是有段时间天气突然转冷,爸爸到学校里给我送厚点的外套。那天飘着小雨,爸爸没有带伞,径直离去。我望着他的背影,惊觉他两鬓的发丝不知何时染上了霜花,背部也变得微驼。意识到这一点,我心里的某处忽的就空了。我想我此刻的感受与当年人来人往的车站上的朱自清的感觉是一样的。
关于那段话,我不敢说有多懂,在十多岁的年华里阅历毕竟是不够的,但我的感觉就从这两件事中油然而生,几分理解几分惆怅,说不清。
还有一个公益广告,是有关一个母亲和儿子的。从小的时候起,母亲就接儿子放学,他们一起在操场上奔跑嬉闹。孩提到少年再到青年,母亲走得越来越慢了,而儿子还是奔跑着的。等儿子回过头时,母亲在身后慢慢走着,岁月夺去了她旧时的容颜,她患上了痴呆的病症。最后只剩母亲在儿时的操场上独自守望。看到这,我不禁热泪盈眶。简单的目送,不知包含了多少的情感啊!你是否注意到你第一天自己去上学时,妈妈在身后担忧的目光?你是否还记得当你学会自行车时,爸爸在背后欣慰的目光?你是否能感受到当你走向领奖台时,爸妈望着你的背影,流露出的骄傲目光?
时间还是马不停蹄地流转,生命中的人,来来往往,经常会有“目送”的场景。“目送”着昔日友人的渐行渐远,“目送”着长辈的离去,“目送”着孩子长大后的飞翔……每一种“目送”可能代表着生命里的某部分在丢失,其中包含着的,是无奈,是不舍。我突然生出一种莫名的伤感,笼在心间。
我们一路向前,渐渐体会到孤独的滋味,懂得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但总会有那么一个人或一群人在你不知道的地方默默看着你从一颗小小的种子,变成一棵能顶天立地的大树。,哪怕走的再急,也别忘了回头,看看身后那些炙热的目光,那是爱本身的炽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