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词典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1 21:42:18
《军语同义词群建构及其在词典编纂中的应用》
军语同义词群建构及其在词典编纂中的应用推荐
摘 要:同义词群是指围绕相同义素所形成的词的集合。它把意义相同、相近,或类同的词聚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系统。系统中的词语因具有词群的群义特征而相互联系,同时又因具有独特的个性意义特征而相互区别。建立军语同义词群可保证《军语》词目收录的系统性和释义的完整性。
关键词:军语 同义词群
一、同义词群的涵义
同义词群是指围绕相同义素所形成的词的集合(萧国政,2007)。在同义词词群中,相同义素即语义基元是词群的纲,它把意义相同、相近,或类同的词聚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系统。系统中的词语因具有词群的群义特征而相互联系,同时又因具有独特的个性意义特征而相互区别。例如:“进攻”类军语词群以军语“进攻”为核心,把军语中“攻击、攻占、强攻、强击、袭击、急袭、奔袭、侧击、尾击、夹击”等众多与之意义相同、相近、类同的词语聚合起来就形成了具有同一语义因子的“进攻”类军语同义词群。
二、军语同义词群的构建
第一类是按进攻的主客体划分。进攻的主客体包括进攻的作战力量、进攻的对象或目标。按作战力量划分有空军进攻、海军进攻、陆军进攻、联合进攻等术语。按进攻对象态势域划分有:对阵地防御之敌的进攻、对机动防御之敌的进攻、对立足未稳之敌的进攻等术语。
第二类是按进攻所处的战场和战场环境划分。战场是敌对双方进行作战活动的空间。分为陆战场、海战场、空战场、太空战场,以及网络战场、电磁战场等。战场环境是战场及其周围对作战活动有影响的各种情况和条件的统称。包括地形、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交通作战设施建设、作战物资储备等战场建设情况等。例如,按“进攻”的自然条件划分有以下术语:
1.战场域:陆上进攻(地面进攻)、海上进攻、空中进攻、立体进攻等。
2.战场环境域:山地进攻、荒漠草原地进攻、水网稻田地进攻、江河地区进攻、岛屿进攻、高寒山地进攻、热带山岳丛林地进攻等。
第三类是按进攻采用的手段、规模、行动方式等进行划分。例如:
1.行动方式域:开进、展开、冲击、突破、穿插、迂回、包围、追击、“突击”类、“攻击”类等。
2.规模域:战略进攻、战役进攻、战术进攻等。
3.手段域:信息进攻(导弹部队信息进攻等)、电子进攻、导弹进攻等。
三、在《军语》词典编纂中的应用
(一)建立军语同义词群可保证《军语》词目选录的系统性
(二)建立军语同义词群可保证《军语》释义的准确性
《军语》词典的微观结构是指词典中单个词目义项的划分和释义等。撰写军语定义,应当首先明确被定义概念的上位概念,并据此确定被定义概念在其概念体系中的准确位置,也就是说,要确定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客体属于哪一类,才便于在同一类对象中进行比较,找出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客体与其他对象的区别性特征(李苏鸣,2009)。例如,“袭击”的定义为“出敌不意或乘敌不备突然实施的攻击。”这一定义中的`“攻击”就是“袭击”的上位概念。每个以基点词位为起点的同义词群,均是由上位概念集合、同位概念集合和下位概念集合共同形成的同义词群体系。确定了被定义军事概念的上位概念后,就可以在其军事概念体系中通过对同位军事概念的比较,找出并描述它们之间的区别性特征,从而完成对该军事概念的定义。术语学认为,内涵定义是用上位概念和区别特征描述概念,而外延定义则是用下位概念来描述概念。我们对军语内涵的定义通常采用以下基本模式进行描写:军语定义=上位军事概念+用于区分所定义军事概念同其他并列军事概念的区别特征(张国君,2009)。在军语内涵的基本模式中,等号左边是“被定义项”,等号右边是“定义项”,是对定义的语言描述。在军语同义词群的构建中,为确保同义词词群的界限,要求该范畴的全部成员至少具有一个共同的关键属性,也就是语义基元,它是把词群中所有具有同一语义的军语联系起来的纽带。确定了基点词位,一个同义词群中所有变体词位的语义内涵都可以用“语义基元+区别性特征”进行描写。这一模式用于军语内涵定义的描写中可使军语内涵定义的描写更为便捷。
(三)建立军语同义词群可避免《军语》义项收录偏废
参考文献:
[1]萧国政.动词“打”本义的结构描写及其同义词群建构――一种
人机共享的“词群-词位变体”研究初探[A].中文计算技术与语言问题研究-第七届中文信息处理国际会议论文集[C].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3~4.
[2]伍莹.基于“词群-词位理论”的现代汉语形容词语义网络构建
[4]张国君.略谈军事术语定义的撰写[J].中国科技术语,2009,
[5]刘国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Z].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
(向音 湖北武汉 军事经济学院基础部 430035)
【军语同义词群建构及其在词典编纂中的应用推荐】
《书包里的词典九年级学生作文》
书包里的词典九年级学生作文
旧书包的夹层里,是一本做工讲究而陈旧的成语词典:墨绿的书壳是一层略厚的纸板,四个角上的墨绿磨成了浅绿,浑浊又沧桑。唯一醒目的就是印在书壳上的烫金大字,仍闪耀着古朴的光辉。翻至米黄色的扉页,三个人的姓名以不同的字体呈现出来。
写在扉页右下角的三个字是爷爷的大名。极工整的`楷书却如蚂蚁排衙般小巧、怯生生地躲在扉页一角,十分不起眼。听爷爷常念叨自己只身去北京上大学的往事,也便了解到这本词典的来历。爷爷第一年在去北京的火车上,一个人带着刚够的学费与几件单衣,就这样到学校报到。每个月的零花钱也就是翘首企盼的一点点国家补贴。那样极寒的年代里,爷爷竟几个月里省下了一本词典的钱。据说是初秋乍凉,爷爷紧攥着手里的几张毛票,在书店前踌躇犹豫许久,紧皱眉头思索打磨了一下午的光阴,才舍得去带回这本词典,回去的路上,用单衣紧裹着这本词典,一路上哆嗦着回到学校宿舍,喜悦又战战兢兢地写下自己的名字。那几年,几乎要手不释卷地将词典翻了个透。
写在出版方上方的三个还算规矩的字是父亲的名字。父亲不喜读书,爷爷的词典接过手把玩几天、图个新鲜,就丢至一边去了。出家门在北方的黄土里滚个遍,暮色将至才舍得回家。每每在夕阳的余晖的笼罩下,爷爷的唠叨声就不绝于耳,像是与晚霞融合,暖暖地映在父亲身上。父亲只得悻悻点头,拿着词典背几个成语,也就算为这一天作个终结。
写在中央、赫然映入的歪扭字迹毋庸置疑,是我一时兴起提笔画上的自己的名字。从前,父亲要求我每天记一个成语,与时俱进,三个、四个、五个渐渐叠加。枯燥乏味的成语令人生厌。我时常在案前无精打采地撑着脑袋,微微眯着眼漫不经心地浏览。长长的呵欠出来,随之涌出的泪花更迷离双眼,更不谈记忆背诵了。
如今,这本词典已在旧书包里尘封许久。一起尘封的还有三代人的故事与记忆。然而,不断湮灭的是对求知的渴望与热情---这是书包里的故事,亦是书包里的命运与悲哀。
【书包里的词典九年级学生作文】
《旧词典的自述300字》
大家好,我是一本旧词典,灰色的,在我长方形的身上还有几个字“现代汉语词典”,因为我身上的颜色很暗,而且还很旧,所以我和其他新书在一起时,他们都叫我“土老爷爷”。
我一般呆在书架上无所事事,要不就跟我的老朋友们聊天、听音乐,或者自己一个人跳到阳台上晒太阳,像我这么大的年纪是该好好多晒晒太阳了。
一天我又在阳台上晒太阳,就在这时有一只手轻轻地把我从阳台上抓起来,嘴里还说了一句:“终于找到你了,可累死我了。”原来那是小主人找我帮忙,我很高兴,他把我轻轻的翻起好像怕我疼似的,其实真的有点疼,但我高兴得把疼都忘记了。
没多久小主人要搬家了,把我送给一个淘气的小男孩。第二天小男孩把我拿起来,一开始我还以为小男孩会用我查字,可是他却叫来几个小伙伴把我当足球踢,我真搞不懂为什么有的人对我很好,有的人对我像对坏蛋一样动不动就打,动不动就扔。
我真希望人们对我爱护一点。
《旧词典的自述450字》
我是一本十分破旧的词典。
回想以前,我刚到小主人家的时候,他就摸着我那漂亮的封面,看着我那墨黑的生字、雪白的纸里有这一页页一行行的清香。生怕我有什么闪失,他又小心翼翼地给我穿上“大白棉袄”,那几年是我最快乐的时光。
可是好景不长,转眼间小主人已经不再需要我了,他毫不犹豫也毫不留情地扒下我的大棉袄,狠心地把我扔进了冰冷的书柜,还加上了一把锁,我明白了,我被抛弃了。
整整二十几年,我在绝望中坚持,坚持的同时也在绝望,我现在苍夷满目:字不太清晰,纸也已经黄迹斑斑。
一天,一个声音在外边响起,“爸爸柜子里装的是什么?”“哦,是我小时候的词典,是爸爸二十几年前的老朋友啦!”“那我可要看看”。
柜子被打开了,一丝阳光立即照在我的身上,可我已经忘记阳光的感觉了,二十几年来我的心已经被冻住了,然后碎了。但是二十几年前的事,我现在记忆犹新。
打开柜子的是一个小男孩和一个中年男子,小男孩拿起我,一边擦去我脸上厚厚的灰尘,一边抱怨他爸爸说:“呀,怎么变成这样了,你都没有好好珍惜它。”我听了,这些年的委屈一下子化开了,我再也承受不了这么漫长的等待,“啪”的一声,我的身体从中间散开,一分为二,从小男孩的手中滑落到地上。小男孩可惜地说:“我还想把它放在书柜上作个纪念呢。”
《旧词典的自述400字》
我是一本旧词典,我的词典中可是一位货真价实的老人了,老到有时连站都站不稳。
我呢,身上到处贴的都是“药膏”,穿着一身灰不溜秋的衣服,看起来嘛,不咋地。我身上那一页又一页的纸张早已参差不齐了,这也算是对我年龄的见证吧!
先别急着把我翻开,请听我一句提醒:如果你实在想把我翻开的话,也行,不过千万小心,不然我的小心脏可随时会掉下来的哦。
翻开后,你可以看到里面的每一页几乎都是有一点折痕。不像年轻人,一页页都是那么干净整洁,谁让我年纪大了呢!
也许你会问我为何如此破烂不堪呢?嘿嘿,我不说。
算了,不告诉你们我也憋不住了,其实我是被一个“大款”买回家,这个大款,其实只不过是一个小学老师罢了。我天天都在学校看着主人给很多学生上课,每天还会有不少学生来你翻翻我看看他读读,生活挺充实挺有意思的。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也慢慢老化了,但是太大难还没有过去,真正的灾难还在后面。一天,主人一不小心把我掉在楼梯上,我从五楼一直摔到了一楼,就是在这时我的“小心脏”坏了,从此我主人反而更加的爱护我了。
这就是我的自述,喜欢我吗?那就点赞吧!
(黄承阳)
《我的心爱之物汉语词典550字》
有的同学的心爱之物是笨拙而又可爱的玩具小熊,有的是帅气的变形金刚,也有的是调皮好奇的小猫咪,而我的宝贝却是一本现代汉语词典。
这本现代文语词典是我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妈妈送给我的生日礼物,妈妈说:”如果遇到不会写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它可以帮助你,你要好好利用它。”
我第一次看到现代汉语词典时,觉得外形很普通,就像一块红色的砖头,又大又沉,好不方便,比起好看的双色词典,它显得有些单调,不讨人喜欢。翻开一看密密麻麻的字,让人眼花缭乱,我顺手往桌肚里一放,很少翻开,让它在沉寂中“吃灰”。
到了我上三年级时,它的作用可大呢!就像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满肚子的学问,是我学习的好帮手。有一次,我遇到一只“拦路虎”,我冥思苦想,还是做不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突然,灵机一动,想起了藏在桌肚的词典,我赶紧捧起词典一查,不仅查到了两个读音,还查到了组词和词语的解释,有熟悉的,有不太熟悉的,还有完全不懂得的。这才知道,原来词典又大又沉的原因是——“一肚子”的才华啊!真令我刮目相看。它既能帮我查生字、拼音和词语解释,也能告诉我许多知识!后来有不懂的,都去查它。有了它的陪伴,我的错别字慢慢减少了,不懂的字也越来越来少了,只剩下更多的知识与快乐。我越来越喜欢词典了。
这就是我的心爱之物——现代汉语词典,一位“知识渊博”的好伙伴!它会在我学习的道路上一直陪伴我,就像漆黑夜晚中一盏闪亮的明灯,为我指引前进的道路。我也会好好珍惜它,不让它的才华被埋没。
《旧词典的自述作文250字》
我是一本旧词典,身上的颜色是灰色的,因为太老太破,所以身上布满了胶带。如果跟年轻的新词典比的话,那我就跟他们相差太多了。现在我还要年轻的新词典扶着我才能站立起来,因为我的封面和里面页面都脱落了,而且非常的不整齐,所以我连站都站不稳。
虽然我失去了色彩和光芒,但是我的智慧却没有失去。如果有小朋友不认识字、不会写的字或者哪些词语的意思不懂,我都会提供给他们,因为我的肚子里面都是智慧。
有些小朋友喜欢我,还有个别小朋友不爱护我,他们常常拉扯我或者把我的纸页撕下来,把我弄得伤痕累累、不得安宁。
还有小朋友们会在我身上乱涂乱画,所以现在大家都不再翻阅我了,我常常感到很孤独。
我真希望小朋友们能来看看我呀,这就是我的自述。
《劳动最光荣》
人,何之谓人?汉语词典里是这样解释的:能制造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又能用语言进行思维和交际的生命。从这个解释中我们不难看出,人为什么能作为高级动物而独立于世?因为人会劳动,会思考,人有一双灵巧的手和一个灵活的大脑,这也是上帝赐予人类的最好的礼物。
“美好生活劳动创造”,没错的——每天,当晨曦微露时,当贪睡的我们还恋着自己心爱的床时,马路上、街道上就已经响起了“沙沙沙”的扫地声,那些城市的美容师们早已经忙开了,他们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就已经开始辛勤的工作了,不管风吹、日晒、雨淋;不管寒冬酷暑;不管白天黑夜……你走在路上,总能看见他们忙忙碌碌的身影,他们让城市更加干净,更加整洁,他们值得我们尊重!
我的爷爷就是他们中的一位,一位普普通通的环卫工人。
爷爷,五十多岁了,在这个行业中已经默默工作十多个年头了。爷爷每天三点钟就起床了,按时来到工作岗位,不管天气如何变化,他从来不迟到。我总是很好奇,爷爷难道不累吗?他为什么对他这份工作如此执着呢?有什么奥秘在里面吗?
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了:“爷爷,您怎么爱您的工作比爱我还多呢?”
爷爷听后,先是一愣,然后哈哈大笑,“乖孙女,你想知道答案吗?”
“想,当然想喽!”我急切地回答道。
“那好,那等你放假了,我就带你去揭开谜底,怎么样啊?孩子!”
我一听,老高兴了,深藏在我心里多年的疑惑,谜底终于马上就要揭晓了,“拉钩钩,不许赖哦!”
“好,拉钩钩,骗人是小狗!”“哈哈——”爷爷爽朗的笑声穿透了云霄。
斗转星移,我期待的那一天终于到来了——
这天,天还蒙蒙亮,我便被爷爷从睡梦中叫醒,“干嘛呀,爷爷,我还在睡觉呢,别来烦我!”
“哦!既然你不想知道爷爷的秘密,我爷爷就走了哦!”听完这话,我一骨碌地床上跳了起来,穿衣洗漱,便跟着爷爷出门了……
四月的早晨外面还凉飕飕的,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心想:爷爷这是要带我去哪里呀?不一会儿,爷爷说:“到了,今天就跟爷爷一起去为城市美容吧!”“什么美容?城市也能美容?”“那当然了!走吧!”虽然不有点半信半疑,但还是跟着爷爷去了。
只见爷爷娴熟的拿起劳动工具,三下五除二就把垃圾处理干净了,我也学着爷爷的样子,可是扫把就是不听使唤,家里的小扫把我都拿不稳,更不用说这么大的扫把了,才拿了一会儿,我的胳膊就就开始酸了,开始抱怨了:“爷爷,我真弄不明白,这么累这么苦的工作,您居然还愿意做,而且一干就是十几年,哎,真想不通啊!”爷爷没有说话,把我带到他负责的一处地方——城市公园,爷爷说:“这里漂亮吗?”“当然漂亮喽,有花有草有树还有小鸟。”
爷爷又把我带到公园的一个角落,问:“那这里呢?”“好脏呀!”“那你能容忍这么美的公园里有它们的存在吗?”“当然不能了!”“那我们该怎么做呢?”“把它们处理干净,还公园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呀!”爷爷不再说话,只见他又拿起他那把大扫把,低着头弯着腰扫了起来,我好像顿时明白了什么,“爷爷,您休息一下,我来!”我抢过爷爷手中的扫把,一丝不苟地干起活来。
这时,太阳已经完全露出了红红的脸,四月的天气并不热,可是我的额头上已经渗出了汗珠,我用水抹了一下汗水,这是劳动的汗水,是辛勤的汗水!看着被我打扫干净的一角,我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身上的酸痛感好像一下子都消散了,我深吸一口气,“啊!多香!”我看看坐在一旁的爷爷,他也正看着我,朝我投来赞许的目光,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就在这一刻起,我才真正明白了劳动的价值——用自己辛勤地汗水得到满满的收获!这就是爷爷的精神支撑,我已经找到答案了。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她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五千年的财富,作为炎黄子孙的后代,我们难道不应该继承和发扬劳动最光荣的传统美德吗?来吧,就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吧,你一定会在劳动中感受到快乐,收获幸福的!(作者系嘉兴市蓝翔实验学校604班学生,指导老师单玉婷)
【指导老师单玉婷点评】小作者从不理解爷爷的这份工作,到后来对爷爷的这份工作产生敬佩之情,这一过程是她自己的亲生体验而发自内心的感受。通过自己的劳动能为大家带来美好的环境岂不乐哉?希望大家也能在小作者的这篇文章中感悟到劳动的乐趣,劳动的真谛!
《封城词典》
“已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染者数万,众惶恐,举国防,皆闭户,道无车舟,万巷空寂”。
2020年的庚子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2020年一月初,一场突如其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蔓延扩散开来的新型冠状肺炎病毒,首先在湖北省武汉市炸开,武汉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经济繁荣的超级城市成为了这场疫病的重灾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直接通过飞沫进行人传人,传染性极强且潜伏期长,新冠病毒在潜伏期间仍具有人传人的特点,这极大地增加了防疫防控措施的难度。
2020年春节临近,全国各地返乡客流高峰期开始。武汉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和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其高铁网辐射大半个中国。武汉同时还是一个拥有超过1000万居住人口的特大城市。恰逢春节期间,人口的流动量非常大,流动密度集中。为阻止新冠病毒随着返乡人流在全国扩散,武汉市当机立断实行封城交通管制----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宣布:自2020年1月23日10时起,武汉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
武汉封城,不是壮士断腕,封城是当前之急火速切断传染病病源传播途径最直接最行之起效的计策,武汉“封城”是以隔一城之地,护一国之民。
这座九省通衢,经济繁荣的特大城市因新冠肺炎病毒按下了暂停。二月,听说武汉大学的早樱已经开了,往年这时的校园里早已是人头攒动,八方旅客慕名而来,樱花树下熙熙攘攘,一片繁华似锦;而此时的武汉生病了,它被祖国母亲小心翼翼地托举在手中,轻轻抬起,它需要暂时跟其他兄弟姐妹分开一段时间,我们的国家政府正在举全国之力治愈它,倾一国之力,保一城之民。
900多万武汉人民亦依然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自觉地待在家里,避免感染。为了自己的生命健康,也用居家行为支持与配合此时此刻依然奋战在抗疫前线的医务人员。萧条肃静的街道四处无人,与武汉各大医院里应接不暇的抗疫工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场新型冠状肺炎病毒使武汉暂时停下前进的步伐,在病毒的无情席卷下,这座江城与疫魔抗争中所发生的一切,或刻骨铭心或激励感动的人和事,以及武汉为抗击疫情而做出的每一个震惊中外的创举,通过电视新闻的报道和庞大的互联网信息平台的传播,一幕幕场景与情景交织,或壮烈或真实而震撼人心地呈现在14亿中国人的视野中,牢牢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弦,时刻与900多万武汉人心系一线,并肩奋战。
“火神山”和“雷神山”,见证中国速度,彰显生命至上
2020年1月开始,湖北武汉首先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与日俱增的确诊患者挤满了武汉市各个大大小小的医院,人满为患,给医疗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落在每一位医护工作者身上的工作量庞大,几乎难以展开正常的救治工作。为了更好的救治患者,解决市内医疗资源紧缺的困境,武汉参照2003年SARS疫情时北京小汤山医院的模式,分别在武汉蔡甸和江夏,建立两所救急医院:火神山和雷神山,用于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
火神山和雷神山并非属地原名,它们是被建设者们赋予特殊意义的最新命名,体现中国智慧共同抗疫的必胜决心与勇气。
湖北是先秦时期楚文化的发源地,楚国人被认为是火神祝融的后代,荼毒人类肺部的新型冠状病毒惧怕高温,而火神的职能是驱瘟神,“火神山”之名应运而生。
雷神在华夏文化中历来被认为是祛邪、避灾,祈福的神祇,是惩罚罪恶之神。武汉人民坚信此次抗疫必能祛邪散疫,并由此将其命名为“雷神山”。
2020年1月23日,武汉市城建局紧急召集中建三局等单位举行专题会议,筹备并落实火神山医院建设工作。紧随其后,1月25日,武汉市防疫指挥部决定在武汉火神山医院之外,再建一所“小汤山医院”--武汉雷神山医院。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两座医院的建造工程并驾齐驱,为抢救患者生命争分夺秒,跟时间赛跑,与疫魔竞速。
1月23日,火神山医院正式动工,医院建设指挥部调集35台铲车,10台推土机和8台压路机开始紧急施工。上百台机械同时开挖,平整场地3.4万平方米。地面采用混凝土浇筑,同步铺设地下管网。铺设电力电缆全场25公里,在36小时内完成一个全新的基建设施。4000余名基建人将生活变成了一场战斗,用全力以赴对抗疫情,他们轮班作业,工程24小时不停歇,完成了约400个板房拼装,基础施工完成后,紧接着进行医疗配套设备安装,编设床位1000张。
2月2日上午,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使用。次日,空军8架大型运输机抵达武汉,举行军地交接仪式。军队抽组1400名医护人员承担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没有凭空而降的幸运,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从方案设计到建成交付仅用10天,建筑工人在10天10夜中争分夺秒,日以继夜轮番抢工,完成占地6万平方米的火神山医院施工。火神山医院在日夜轰鸣的机械声中拔地而起,这是中国速度,这速度的背后是中国建造技术日新月异的创新和突破,是更加丰富的抗疫经验,也是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坚不可摧的中国力量。
1月25日,武汉市决定建造武汉雷神山医院。雷神山工程建设的复杂性与难度跟火神山几乎分庭抗礼。雷神山医院也以同样惊人的速度,10天中从零开始完成了一个占地总面积7.97万平方米传染病医院的建设,编设1600张床位,可容纳2300名医护人员,同时做到医患通道分开,病房内设置负压通风避免病毒泄露,导致交叉感染,病人房间还装置水电暖网和监测仪器。病房单元设计采用“三区两通道”设计,严格区别污染区和非污染区。医院地面铺设PE膜防水避免污染地下水,开挖深基坑吊装污水净化、制氧等大型罐体和装置。
2月5日,武汉雷神山医院交付使用。被称为“基建狂魔”的中国,正在用中国速度阻击肺炎疫情。
火神山和雷神山两所医院火速交付并投入使用,用最快速度对抗肺炎疫情,赢得了来自全社会的高度评价:“火雷”速度凝结着广大建设者的心血与汗水,彰显了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火雷”神速的背后,是令人拍手称绝的中国强大的组织和动员能力,资源整合调度执行力,生产运输和后勤保障能力。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的“神速”建成依靠的不仅是成千上万朴实善良的劳动者和建设者,还有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的驰援和邻邦友好国的爱心洪流。社会各界纷纷捐赠建材产品、办公椅、救护车、防护服、口罩等重要物资,全力以赴、全力支持,他们说着不同方言,为着同一个目标而万众一心:早日完工,战胜疫情!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的背后,是亿万中国人并肩作战,是众志成城的中国英雄。
创举之下出英雄,他们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不变初心,逆行抗疫,他们是抗疫防控的中坚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的吹哨人——李文亮
34岁正值壮年,大有可为的他,一个跟所有普通人一样酷爱电子设备,喜欢美食,爱追剧的人。他是武汉中心医院一名眼科医生,工作期间因不幸感染新冠病毒肺炎,最后经抢救无效,于2020年2月7日的凌晨,被迫按下了他生命的终止键。
2019年12月30日,他拿到一份就诊病人的检测报告,上面清晰地写着SARS冠状病毒高置信度阳性指标。他出于善意,同时也本着一股从医者的严谨态度,在自己的微信群里发布了“确诊7例SARS”的消息,提醒同学和身边亲朋注意防护。
1月3日,武汉警方将李文亮这一行为认定为散布谣言,并因此对李文亮进行了训诫。在这件事发生后,李文亮按照往常一样回到一线工作,而当时的医院也没有做特殊的防护措施。与此同时,门诊发热患者病例在增加,不少患者通过肺部CT检查显示“双肺磨玻璃样病变”,属于病毒性肺炎,随着发热患者病例的数量不同于往常地快速增加,这才开始引起了医院和媒体的重视。
1月10日,李文亮医生开始出现咳嗽症状,2月1日,李文亮的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而在他微博中的最后一条动态更新也永远的定格在了这一天。
2月7号的这个凌晨注定是暗黑漫长和悲痛的。凌晨03:48,武汉市中心医院发布了一条关于李文亮医生的讣告,引无数网友瞬间泪目,一时间整个微信朋友圈炸裂了,大家纷纷转发李文亮去世的消息以及他生前在微信朋友群里发表的关于嘱咐身边亲朋做好疑似SARS病毒防护的言论,并附上自己对李文亮医生的哀悼。关于李文亮生前的小视频和言论截图在顷刻间被转发无数,网友们用这种方式缅怀他,为他送行,他被网友们称为是这场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吹哨人”。
在李文亮医生去世后的第一天,与这位医生素不相谋的我,在距离武汉一千多公里的家里,通过微信朋友圈亲眼目睹了这位年轻的眼科医生生前录制的一段小视频。视频中:在他身后的是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有一座被积雪装点的拱桥,薄薄的雪花覆盖在地面上,短短44秒的视频里,身材匀称的他一身黑色着装,伴随着背景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挥动起孔雀舞,我当时眼泪一下就出来了:他是那么的多才多艺!他姿态轻盈,跳得那么“妖娆”,身调是那么地轻柔,举手投足间那么地熟练。他还那么年轻,人生充满着无限的可能。他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一个可爱的儿子,一个深爱着他的妻子,还有妻子肚子里那个等待着数月后呱呱坠地,与他见面的小生命……这一切美好随着他的逝去被击打得粉碎。
距离李医生离世后的一个月里,有超过59万网友在李文亮医生的微博下留言,李文亮的微博下方,诞生了互联网的奇迹: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网友给他写留言,几乎是以每分钟增加一条留言的速度在持续增长,从未停歇,网友用这种方式在与李医生“闲话家常”仿佛他一直活着。
李文亮逝世后,被追授全国防疫先进个人,他还是千万网民心中那个拉响疫情警报的“吹哨者”。他的逝去令人扼腕痛惜,他为他的事业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只是以后,我们再也听不到这位“吹哨人”发生任何一句声音。
在此,我想引用一句在知乎平台上,来自知乎用户对李文亮医生的评价——我有势必穿越漫长黑夜的决心,也在积攒见到曙光与炽热光明的力量,正是因为—有如同李文亮医生这样的人擎着炬火。
向李文亮医生致敬!
拼渐冻生命,与疫魔竞速
“我的双腿已经开始萎缩,全身慢慢都会失去知觉,生命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电视机里,一位正身处在疫区“风暴眼”中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他面对镜头,从容冷静地说。他是一名一线医护人员,还是一名生命进入倒计时的绝症患者。
电视镜头下的他,深受渐冻症病痛折磨的他,给我留下的是一个“跛着脚,行走起来脚步高低不平却步履匆忙赶去ICU病房的蹒跚背影”。身患“渐冻”绝症的他,全然忘了自己的病况,第一时间想到的除了工作,还有让他记挂于心的病患,他身处于这场与病毒赛跑、与死神竞速的战场中,与此同时他本人还在同“渐冻症”进行顽强斗争。电视镜头下,我看到了张院长身上的刚毅与抗争。
渐冻症是一种罕见病症并且不可逆。这种病慢慢会进展为全身肌肉萎缩和吞咽困难,直至呼吸衰竭。从医学角度来说,张院长的健康等于被判了死刑。在这场烈性传染病面前,他面无惧色,丝毫没有退怯,他用渐冻的生命,与千千万万白衣战士站在同一阵线上,跟疫魔竞速,从病毒手里抢回一条条生命,用他渐冻的生命,诠释生命的宽度。
疫情期间,张院长几乎每天工作到了凌晨2点才躺下,4点就得爬起来,接听无数个电话,紧急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这几乎是在挑战人体生理的极限。“在这非常时期、危急时刻,我没有理由退半步,必须坚决顶上去。”张院长坚定地说。
金银潭作为首批接诊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定点医院,这里的医护工作者已经连轴转了一个多月,体能承载都到了极限。作为院长的张定宇,自然是首当其冲,带头奔赴在抗疫最前方。与此同时,张院长身体的疼痛也与日俱增。为了不让来支援的医护人员误会自己不尊重他们,张院长这才告诉了大家自己2018年就已经确诊了渐冻症的消息。对着镜头张院长说:“来支援的专家、医生,我总要送一送,但我有时疼的站不起来。”听到他说出这番话,我感到特别心疼与无奈,他义无反顾,不计生死履行医者天职,从死神手中抢救回无数条生命,他用高超的医术对抗死神,只是,在他自己也需要时,却没有人能够帮他与死神搏斗。
这位能“忍”绝症的硬汉,当谈及妻子时,还是忍不住红了眼眶。原来,与他同是医护工作者的妻子程琳,也被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正在接受治疗。得知妻子病情的他,与妻子却只见过短暂的半个小时,疲惫不堪的他没有说太多的话,离开时只留下了一句简短的叮咛:“保重。”他红着眼眶,负重前行,紧接着忙碌在更多的等着他去挽救的陌生人身边。
“我很内疚,我也许是个好医生,但不是个好丈夫。”张院长明白既然已经将自己全身心的精力都倾注于医护工作中,势必周全不了他的家庭。但现在的他在家里,也多多少少都学习着做,深怕以后没有机会帮家人再多做一点。
“人生的终点都是要面对死亡,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只是突然有人告诉我,你的终点不可能走得太远,我就把这个时间用多一点,用足一点。如果时间允许,我还可以跟同事们一起工作4年,这就是我所希望的。”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英雄从来都不是从来而降,天具神力,而是跟我们一样,穿行在亿万人群中普通的一员,只在危难时刻,国家需要他们的时候挺身而出,用他们的智慧与勇气、怜悯与付出,做出一件件不平凡的事。
援鄂巾帼,断发出征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考验,集全国之力,解武汉之危,纾湖北之困。各省市地区医护工作者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联名请战驰援湖北,为此刻早以不堪重负的湖北医疗,输送精锐力量。新冠肺炎病毒无情,人间有爱,它使我们无端遭受病痛折磨与生离死别,但我们华夏民族儿女却因此凝聚起空前民族团结的伟力,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武汉封城但它绝对不是一座孤城,它的兄弟姐妹们正从四面八方火速赶来支援,武汉不是孤立无援的,一辆紧接一辆载满援鄂抗疫医疗精英的大型客车,正趁着星辰赶来,无数盏车灯都朝向同一个方向,它们成了湖北下空最亮的星星,湖北的夜,渐渐亮起来了。
然而在这一批紧接一批的赴鄂抗疫医疗精锐大军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剃光了头发的女护士们。
“我爱长发及腰,但为了工作利索,我剪去了心爱的头发;我渴望睡个饱觉,但抢救患者生命,我必须和时间赛跑……”。
在这之前,她们一直都有一个美丽感人的别称“白衣天使”,这一次,她们更是一夜成军,白衣天使变成白衣战士。
她们每天焦灼地看着新闻报道里关于湖北,关于武汉的每一条信息,湖北每日的确诊病例以千数计,死亡人数也在与日增加,医疗设备紧缺,湖北的医护人员更是在前线超负荷连轴转,疲惫不堪。疫情紧急,根本来不及细想,她们就像受过训练的战士一样以最快的速度组成一支支精锐的队伍,匆忙中依然井然有序,争分夺秒却有条不紊,连夜奔赴湖北。
出发前,这群跟普通女孩子一样爱美的女护士,虽然对自己的长发依依不舍,但还是毅然决然的将头发剪短甚至不少女护士直接剃成光头。
因为防护服一旦穿上就是四五个小时,全身闷在里面,头发长了十分不方便,为了疫情防控工作,为了能从中节省出更多的时间照顾患者,比起摆在她们面前这些随时都有可能需要被抢救,无时不刻需要被照顾的生命,那断了以后还会长回来的长发早已不值一提。
古有削发明志,今有断发援鄂,她们不计生死分离,义无反顾出发。
24岁的武汉护士贾娜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康复痊愈后毫不犹豫捐献血浆,隔离期一到便第一时间投入到医护工作中。她面对镜头略带羞涩地说:“以前是我们的长辈守护着我们,替我们顶下这片天,现在他们生病了,换作我们这些90后来守护他们。”像贾娜这样的90后医护工作者,在援鄂抗疫中不是个体和少数派,而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所谓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和死神抢人”。
“SARS的时候,全世界都在保护我们90后,17年后,换我们90后保护你们。”这句话暖了无数中国人的心,这是一个懂得感恩反哺的民族,这是一个有未来的民族,这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民族。
疫情期间,同样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居家的我,也在密切关注着电视机里每天播放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讲到关于援鄂抗疫的新闻报道时,其中一个视频令同样拥有母亲角色的我潸然泪下。来自四川的援鄂护士郑树华,在提到孩子时,立马红了眼眶,抑制不住泪水在眼珠里打转,对着镜头一度哽咽,当她很快调整了自己:“我不敢跟孩子说太多,他还小,不想他承受太多,我就跟孩子说,妈妈去打怪兽了,等妈妈把怪兽打倒了就回家。”
她们不仅只是一名救死扶伤的护士,在她们的身后同样矗立着一个完整幸福的家:她们是丈夫的妻子,是孩子的妈妈,是父母的子女。她们只是生在这个时代的常人,却在这场疫情面前毅然挺身,赴鄂抗疫,无怨无悔,她们在履行医者天职,她们舍小家为大家,她们用职责担当书写大爱无疆。
“若我归来,请不要为我张灯结彩,不开英雄会,不搞颁奖台,我只做了一个医护该做的事。”
“若我归不来,也如归来一样,倒下的是躯体,站立的是永爱。”
风雨骑士,一道穿行在武汉里的光
在这空荡荡的城市中,还有一群特殊又普通的人群,他们穿梭在栋栋楼宇之间。疫情当前,他们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一己之力,用力扛起了整座城市正常运行的担子,他们是网友们口中那一句亲昵的“快递小哥”,那一声饱含热爱的“风雨骑士”。
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现在生病了,所有医护工作者们日以继夜奔赴在抗疫前线,900多万武汉人们居家抗疫,避免感染,日常生活必需品成为了每个家庭当前赖以生存的难题。正因为有了这样一群不畏艰难,逆行而上的骑士,在背后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应急物资,市民生产生活必需品的顺利到达。
偌大空荡的城市,寂静冷清的街道,唯有他们,身着不同颜色的工作服,开着电瓶车,固定在车后的方型箱子里装着每个家庭赖以生存的口粮,骑士们穿行在城市的街头巷尾,为每一位不方便出门的市民送去急需物资,他们成为疫情期间武汉这座城市里一道独特且温暖的风景。
有一位热心市民匿名为武汉病毒研究所点了一份“暖心外卖”,这个订单被分配给了21岁的站点骑手樊弘洋。送单过程中,樊弘洋途径水果店时,自费买了一份草莓夹在订单里一起给了对方。在樊弘洋接受采访时,他轻描淡写地说:“我也算尽份绵薄之力。”
快递员李建超被称为“钢钉侠”,李建超的右腿膝关节里嵌着一颗4公分长的钢钉,这次疫情订单量巨大,一些比较老的小区没有电梯,他每次都要独自提着好几份甚至十几份订单爬楼梯,送到不方便出门的市民家门口,行动不便的他承受了数倍于常人的煎熬疼痛,深感力量微弱的他,只要能为这场疫情防控竭他所能,亦在所不辞。
武汉实行“封城”管控交通之下,快递小哥更是成为物资配送环节的主力,为抗疫前线及时运送医疗急需物资,为医疗体系得以正常运转提供了强大的后勤力量,旷日持久的战争得以胜利,其背后一定有一个源源不断提供战备支援的强大后勤。疫情发生后,京东物流第一时间为驰援武汉物资设立了特别通道,优先保证了武汉的物资输送。京东物流仅用一天时间就将钟南山团队捐赠给武汉的医疗物资及时送达。为此钟南山院士亲自提笔“感谢京东心系医疗,援助一线,以最快的速度将急需医疗物资送达武汉”。肯定了快递行业在抗疫中发挥的重大积极作用。
在这场烈性传染病面前,他们无疑就是这股强而有力的后勤力量,他们是武汉这座城市连接希望的骑手。
逆行,最美志愿者
他们的出现,给了这座正身陷囫囵的城市以另一种温暖。
来自成都的李玲芝春节期间滞留武汉,她毅然决然在武汉当起了一名志愿者。武汉交通停运,李玲芝向亲戚借来的自行车在半路爆胎,大哭一场后她抹干眼泪,二话不说扔下自称车徒步八小时,行走三十多公里,到达目的地,来到武汉做志愿者。
车队志愿者的发起人赵洋,他每天的工作就是配合有需要的医护人员出行和分发一些医疗物资到每家医院,他出于本心,分文不取,“您可能听说过金银潭医院,它在武汉三环以外,在那里的医生上下班都要走一个小时,才能走到有居住人的地方。”说到此处,赵洋的情绪有些失控。尤其亲眼目睹了抗疫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为了患者可以不计生死,不辞辛苦,医护工作者对患者毫无保留的付出让他深受感动,更让他坚定了做好一名志愿者的初衷。
47岁的退役军人王禾田,被成为“生命摆渡人”。2月4号开始,王禾田自告奋勇,当起了医院救护车司机,往返辗转运送医院患者,为及时将重症,危重症患者送至定点医院抢救争取了最佳时间,王禾田用转动的车轮速度和死神赛跑,这是一场生死时速的较量。
一名28岁的大连小伙蒋文强,搭错车厢,本想去长沙一趟,却阴差阳错到了武汉。从一开始参加志愿者只是为了“混”个免费吃住,到最后真正投入到医院的志愿者工作中,成为大家一提到便赞不绝口的“大连”。
蒋文强每天工作12小时,主要负责清理病区垃圾,拖地消毒。体贴幽默的他还在楼道的墙上贴了暖心标语“若有需,招必回,请喊‘大连’”。护士王瑶开玩笑说:“我觉得挺勇敢的,让我想到一部电影《人在囧途》。”但在武汉第一医院的医护工作者和患者眼里,大连是他们的“坦途”。
利川的菜农秦师傅开着自家农用车,车上载满了新鲜的蔬菜,因不懂使用导航,一路上寻路40多公里到达武汉一家酒店,秦师傅听说医疗队住在这边,他想给医疗队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他左手残疾,内心却是满满的爱,秦师傅用平凡的举动带给医疗队不凡的感动。
像他们这样心怀善念,不计报酬的志愿者,在武汉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挺身逆行的,不是孤独的个体,而是在无形中站立成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用自己身上发出的微光,汇聚成一束强光,打在武汉的上空,点亮了武汉的黎明。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他们是武汉抗疫最美志愿者,他们也许彼此之间互不相识,心却朝着同一方向,他们做的每件事或许不尽相同,但所做一切皆是为了共同的一群人,为了共同的一座城,他们是武汉的炬火。
戛然而止的归途,武汉异乡流浪人
1月23日,武汉封城。自此以后,有些人出不了城,有些人回不了家。
武汉所有高铁航班停运,那些早已整装待发的异乡人,被迫停下了归家的脚步,他们顿时失去了归途,茫然不知所措。
2月20日,记者在武汉武昌火车站地下停车场,看到了大约20人被滞留于此,他们因为铁路停运无法回家,停车场成为了他们的临时住所。武昌站停车场有公共厕所和开水供应,还有少量充电插口,可保障滞留者部分生活需求,在地下停车场、车库,他们靠着当地志愿者送来的被子和方便面,就这样熬过了这个冬天。
2月24日,协和医院附近徘徊着一群流浪汉,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是来武汉务工的外地人。因为封城,他们滞留在了武汉,一夜之间,他们成了流浪汉,每天露宿街头。当地志愿者了解情况后,不定时为他们送来食物和口罩。
2月26日,有人在长江大桥上,发现一对流浪的夫妻,据夫妻俩讲述,他们已经来了武汉一个多月了,为了治病来到武汉,封城之下,他们有家归不去。身上没有钱,困了就在桥上睡,吃不到饭,就去捡剩饭吃。
他们多日没洗澡,没换洗过衣物,没食物,没有家,也没有体面和尊严,还有的人在高速上一直开车,无法停下,等待他们的是无处可去的困境。
在这之前,他们中的绝多数人在这座城市里,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一份可养家糊口的工资,还有一个虽不宽敞却足以遮风挡雨的住所。疫情之下,他们无家可归,被迫在武汉漂泊。
《人物》报道过一个48岁流浪者,他本来是23号买了火车票回家,在武汉转车,遇上封城,困住了。他辗转换了四个地方,11天后,他成了“流浪者”。流浪期间,他去过汽车站、公园、建筑工地、地下室,露天广场……到处都关着门,买不到东西吃。
2月15日,武汉下雪了,天寒地冻,冷气袭骨,对于这些滞留在武汉的异乡流浪者,无疑是雪上加霜,最怕仅存的一点希望都叫这雪花给击碎……终于,他们等来了希望,2月25日,湖北省发布通告:滞留在鄂的外地人员将有当地政府提供救助服务,对生活无着落,确有困难的人员,由各地设置集中安置点,提供食宿、医疗等基本生活保障。
那个48岁的流浪者,最后等来了救助,当地民警把他带到酒店安顿了下来,他睡了一个有史以来最好的觉,彻夜无梦。
我相信不用多久,很快地,流浪在武汉的异乡人就可以平安归家,武汉人民可以走出阳台。武汉必定战胜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恢复昔日人潮涌动的喧闹和灯火辉煌的繁华。
武汉——英雄的城市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国家为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举全国之力,不惜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代价,动员全国一切精锐力量,护武汉,保全国,用实际行动诠释“以民为重”,生命至上的治国理念和中华民族精神。
在这场来势汹汹的肺炎疫情中,官方对武汉的评价是英雄城市。英雄,意味着巨大的牺牲和奉献。武汉身处疫情暴风眼中的重灾区,面对着最大的挑战与生死较量,首当其冲,甚至以封城为代价,在做出了巨大牺牲后,武汉至今还在防疫前线。
截至2020年3月17日24时:
全国累计确诊病例80894例,其中湖北累计确诊病例67800例,武汉累计确诊病例50005例;
全国累计治愈出院病例69601例,其中湖北累计治愈出院病例56883例,武汉累计治愈出院病例40032例;
全国现有确诊病例8056例,其中湖北现有确诊病例7795例,武汉现有确诊病例7483例,
全国累计死亡病例3237例,其中湖北累计死亡病例3122例,武汉累计死亡病例2490例。
在国家实行了一系列强有力的疫情防控举措下,疫情向全国蔓延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封城之下的武汉也初见破晓,看到曙光。灾难来临时,是这个伟大的国家扛鼎逆行,保护了我们,保护了武汉。在国家的带领和号召下,华夏儿女团结起来,凝聚力量,华夏儿女“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战胜病毒”。我们必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
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幸,龙魂不死,风雨而立。医无私,警无畏,民齐心。政者,医者,兵者,扛鼎逆行勇战矣!商客,名家,百姓,仁义者,邻邦献物捐资。能者竭力,万民同心,月余,疫除,终胜。此后百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身边的青春》
青春是什么?“青春:青年时代壮丽的青春”词典里这样解释。是的,十几岁的我们正值青春,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
赛场上的青春
一年一度的校运会是我们学校的盛会。在这一天,运动员们使出浑身解数,努力拼搏,勇创佳绩。然而在如火如荼的校运会中,最励志的,最洋溢着青春的,还是发生在身边的一件件小事。
当我还在寻找自己班4x100m运动员时,比赛的枪声已经响起。宽阔的赛道上时不时闪过一两个飞速狂奔的身影,可我就是没有看到我们班运动员那熟悉的面孔。向远处眺望,发现他们正在和裁判理论着什么。我飞似的跑了过去。一个个焦急的神情映入我的眼帘,他们满头大汗,气喘如牛,衣服早已被汗水打湿。隐隐约约听见他们说“第一棒跑错了位置,导致比赛成绩取消。”正当我为这惋惜不已时,只看见他们拿着报纸做的接力棒,在人海散去的操场上尽情狂奔。在他们跑过的跑道上,我好像看到掉落着的青春。
考场上的青春
同学们一年辛勤耕耘,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考前,有些同学正奋笔疾书般记着什么东西,有些同学正慢慢地呷了一口水,还有同学正无所事事,盯着天花板发呆。“叮叮”,考试开始了。我仔细铺开试卷,望着试卷上那一道道熟悉的面孔,我会心的笑了。坐在台上的监考老师,带着厚重的眼睛,左手握着茶壶,目光犀利地扫视着台下的同学。考试时充斥一种“沙沙”声,既像写字的声音,又像是青春激情的火花在空中碰撞。
考试将结束,有些同学放下笔,胸有成竹地仔细复习,有些同学则绞尽脑汁在想题目。时间如梭一般飞快。像梦似的,“叮叮”,考试结束。真的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啊!
青春在你我身边,在生活身边。我们要珍惜青春,把握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