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品出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3 06:56:18
《品茶品出人生真理》
中午饭过后,阳光正温暖,我与爷爷坐在阳台上晒太阳,爷爷忽然说要教我如何品茶。我心里暗暗的想:不知爷爷今天怎么了,会有如此雅兴。品茶,不就是喝那苦得要命的东西,有什么新鲜的?
于是,爷爷从屋里捧出他那宝贝——紫砂壶,爷爷对他可是爱的不得了,简直比疼亲孙子还要疼。爷爷把刚烧好的沸水倒进壶内洗了一下又倒了出来。“真浪费”,我小声嘟囔着,“你别多管,”爷爷说着把盖儿盖上,再用开水将壶从上到下淋了一遍,说这能杀菌并保留茶香。
接下来该是泡茶了。爷爷用三个手指头撮了几撮绿茶放进茶壶,把刚刚烧开的娃哈哈纯净水倒进壶中,而我则在一旁观察,那茶叶由一个个球形慢慢的伸开了腰,像刚睡醒的孩子,伸开后的茶叶形若莲心,色泽嫩绿,汤色澄澈。
爷爷盖上壶盖闷了三四分钟,才给我倒上了一杯,茶色清澈淡绿,热气带着茶香扑鼻而来,我迫不及待端起茶杯就想喝,爷爷一把拦住了我说:“还太烫嘴,晾一会儿。”我只得耐心的等着。等茶凉一点,我喝下一大口,没什么滋味,只是觉得苦,爷爷又说“喝茶要细品才能品出味儿。”于是我喝了一小口,抿了抿嘴,渐渐的一股清香和甘甜涌进心肺,回味悠长。爸爸告诉我:“干什么都不能太着急,那样只能欲速则不达。”我静静地听着不住地点头。
其实人生就是一杯浓茶,所以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戒骄戒躁,不然有可能会毁了一生。
《茶的韵味》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连唐代诗人皎然都品出茶中的滋味,我们何不知?
在我年幼时,父亲常去亭中品茶,看着他沉浸在茶中,我总会凑过去嘬一口茶,那苦涩轻微的口感,使我舌尖绷紧,那时我是绝对不明白父亲那份沉醉是如何来的,便皱起眉头,瞪着浑圆的双眼,好奇地望着他,总听父亲说:“茶意盎然,诗意弥漫,心随茶香,陶醉其中。”这般话语,令儿时的我有些茫然,但听起来却让我对茶多了几分好感。
一次父亲又在亭中享受,我也坐了过去,见父亲杯中已见底,便想替他添茶,我是爱父亲的,因此总想着给他多倒一点,父亲便可以慢慢品茶。父亲从诗中回过神,见茶满杯,看了看我,我以为他要表扬我。父亲眉头一紧,我不解,他耐心向我解释道:“女儿啊!酒满敬人,茶满欺人。”我只应和地许了。
事后,每当我与父亲在一起时,他都会给我普及有关茶的美感之道。如分茶时应先尊后卑,先老后少......这使我感到茶艺是一件十分优雅的事情。平日中简单地喝一口茶,却蕴藏着如此多的礼仪。
父亲不仅知道关于茶的礼仪,在品茶鉴茶这一方面也十分了解。在众多品种的茶中,父亲最喜欢龙井绿茶,每次他饮茶时,都不禁赞叹“茶香飘溢,清新淡雅,如梦如幻,让人沉醉其中,感到古风雅致与宁静。”我仍不解,这茶又苦又涩,父亲是如何品尝出这番滋味的?
岁月流逝,我渐渐长大了。
父亲如往常一样去饮茶。我也习惯性跟上去,可这次却有着迥乎以往的感受。
待茶稍凉,我把茶杯放到嘴边抿了一小口,发现这一口茶完全没有了我印象中的苦涩,细品,反而有些鲜爽,甘醇,后回甘,属实有点符合父亲所描述的。这时我边学着父亲饮后作词:“茶香淡雅,宛如清泉流淌,浮沉之间,倾吐岁月的芬芳。”因为我在茶中还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父亲也似乎读出我的意思,但却默不作声。
事后,父亲对我说道:“绿茶中有一味,是清心,欲望无穷,平静是福。人的苦恼往往是来自无穷的欲望,这也是我喜欢绿茶的根本,你长大就能体会到了!”年幼的我虽不解,但却将父亲的话以记在心间。
再过后,每当我自己在外头时,若遇到泡茶饮茶,我也会将父亲教我的,复述出去,这也使我获得不少人气,父亲教我的,我不会忘记,也会向别人传达。我希望茶的礼仪会有更多人知道,而我在品茶中获得的体味也会越来越深......
茶意盎然,心随茶香,如梦如幻,又宛如清泉流淌,茶的芬芳在朝暮往复中令我平静。
《咖啡的味道》
咖啡的可贵不在于本身的苦,而在于苦后品出的浓香。咖啡与茶都很苦。但茶从苦中飘出的是清香,而咖啡则从苦中滋出浓香。
咖啡的味道只有一人独品时才能体会到,上一口的余香还在回味,却又被下一口的苦所代替,接着则是极纯正的浓香。就这样每喝一口都能有新的感受,这种感受也只有细品过后才会知道。
咖啡可以净化烦躁的心情,每每从中品出浓香时便会安静地回味,就像一首诗需要细细玩味。在一个绝对安静的环境中才会觉得自己在同心灵对话,无需任何掩盖。心情会坦然得像风平浪静的海。
深夜苦读,喝咖啡为的只是提神,但喝到的每一口却都只有苦。这苦味一直沉到心底,静静地回荡,却没有一丝香拱上来。不,咖啡绝不应只是苦的,可今日这杯一苦到底,又如何解释呢?这才想起这次只是为了提神,所以只尝出了苦,没有去品味,自然无法得到苦后的香。目的过于庸俗了,过程也自然会缺乏情趣。
〔评析〕
这类文章我们经常在《读者》或其他刊物上看到,它往往通过对某一事物性质的观察、分析,引中出一些生活哲理来。本文对咖啡的性质分析有其独到的地方。尤其可贵的是作者没有单纯地为品味而去谈品味,文章的最后一句便提高了这种品味的层次:“目的过于庸俗了,过程也自然会缺乏情趣。”这篇文章也告诉我们,只要善于观察事物,并积极地去思考,也能写出一些富有生活哲理的小品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