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小街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22 07:58:50
《浅析小街农村经济发展的不足及建议论文》
浅析小街农村经济发展的不足及建议论文
1基本情况及农村经济发展取得的实效
2013年度,街道农业人口为24614人,农村经济总收入为41505万元,比上年增长22.93%;总费用23032万元,比上年增长22.95 %;农民人均纯收入8472元,比上年增长1420元,增幅为20.14%。第一产业总收入21319万元,比上年增长22.68 %;第二产业总收入6027万元,比上年增长16.06% ;第三产业总收入14159万元,比上年增长26.48 %。第一、二、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1.36%,14.52% ,34.11%,因此,小街是一个农业比重较大的街道。
2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2.1产业结构单一,后续产业不足
小街街道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所增加,比上年增长20.14%,但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差距,农民增收难。由于小街街道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山区与坝区发展不平衡,部分群众的生活还很困难。农业是我街道经济的支柱产业,而街道办2013年农业收入较上年增长缓慢,而且农业收入主要是烤烟收入,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尚未形成,传统产业仍占一定比例;品牌意识和产业意识不强,农户缺乏敢闯、敢创、敢试、敢担风险的意识,小农思想、保守思想依然存在,难以把自然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形成大的支柱产业;在农业产业经营上难以形成产前、产中、产后的产业链,深加工等较少,产品市场占有率低,难以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的格局;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小农户面对大市场仍是目前小街街道农村经济的基本格局。为此,我街道应围绕农民增收这个重点,巩固和提升烤烟这一传统农业的同时,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蔬菜、林果、畜牧等产业,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坚持以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以农户为基础,尊重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搞好规划引导、政策引导、示范引导、做好信息和科技服务,努力寻求经济增长点,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2.2村集体经济薄弱,集体事业亟待发展
从集体收入来看,街道村组集体收入只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5.4%。可以看出我街道村组运转主要靠上级部门扶持。如此薄弱的.农村集体经济既不利于集体发挥应有的统一经营的作用,又难以开展水、电、科教、卫生、交通等公益事业。为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完善: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即村委会)自主创业,积极争一取上级财政部门扶持资金,发展适合本村委会项目,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加快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使农民和基层十部双向互动,为集体的事业献计献策,出资出力,整体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社会的发展;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增强可操作性;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长远规划,使农村公益事业扎实推进。
2.3经济结构调整亟待加强
坚持发展生产、广辟财源、增强实力的原则,切实把经济结构调整和财源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巩固和壮大农业主导产业地位,为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有利的条件;继续加强和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4科技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有待加强
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力思想,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抓好科普村建设。建设好科技示范基地,加强科技对传统产业的引导、扶持和改造,努力开创科技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新路子。
3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为使我街道农村经济总收入、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经济得以健康发展,建议采取的措施为: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增加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围绕市场调结构,促增收。进一步加快市场体系建设步伐,及时为农民提供农产品供求信息,引导农民围绕市场调结构,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优质无公害农产品,提高市场竞争一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在政策上给予引导、倾斜,在资金上给予支持、补助,在科技上给予示范、带动,集体扶持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提高农民群众的能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吊。
大力发展畜牧业,大力引进优良品种,调整种禽结构,大力发展养殖小区和养殖专业村,努力开拓畜产品市场。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加快我街道工业园区的建设,转移农村劳动力,用减少农民的办法富裕农民,把增加就业渠道和创业门路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来抓。当前农民外出务工就业已成为目前街道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来源。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经营,使农民在土地上取得更大的收益,促进农民增收。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变就业增收为创业增收。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发展为主线,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中心,按照“工业强镇,农业稳镇,生态村镇”的思路,强化领导,加快发展,实现街道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浅析小街农村经济发展的不足及建议论文】
《小街·路灯·暖》
一天早上,我朦朦胧胧地睁开眼睛时,惊讶地发现,我竟然并没有躺在床上,而是站在了马路上。我潜意识地想抬起脚走几步,却发现我的身体竟全部变成了铁柱子,根本动不了!而且我的头还会发光!我先平复了一下心情,思索了一下,得出了一个结论:我变成了路灯。
反正一时半会变不回来了,我索性先欣赏了一下风景:小街上全是形形色色的人;背着书包的小学生活蹦乱跳地走着;拿着公文包的上班族急匆匆地走着;准备练太极的老人们慢悠悠地走着。
忽然,一个长相瘦小的男人,向我走了过来,在我身上贴了一张广告贴,我痒极了,不停想扭动身子,却动也动不得。我想用手去撕掉它,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手。真是“没有双手,寸步难行”啊!我恶狠狠地看着那个男人,恨不得将他碎尸万段。终于有个小男孩跑了过来,对那个可恶的男人说:“叔叔,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您不能破坏路灯,您可以贴到旁边的广告栏里去。”那个男人听后羞愧地低下头,一溜烟跑没影了。啊!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如果说白天小街上一派热闹,那夜晚就可以说是无人之境。只有几个行色匆匆的人快步走过,看都不看我一眼。一户户人家陆续关了灯,只剩我在发着微光。风吹落几片树叶,让我倍感孤单。
过了许久,黑暗中传来了一阵脚步声,一道人影慢慢向我靠近。他四下张望,似乎在寻找什么,可能是迷路了,见到我,大喜过望,立马跑了过来,站在我的下巴下面举目四望,然后兴奋地说:“没错,就是那个方向,我马上就快到家了。”说完,他的背影在黑暗中消失了……
没错,我是孤单的,但我也是幸福的。是我,为夜行的人照亮前进的路;是我,给迷途的人指明回家的方向。我默默奉献着,孤单又幸福。
不过,话说回来,我什么时候才能变回人啊?我明天还要上学呢!
《小街美食》
早上,阳光明媚,天空万里无云,我来到了棉小城的这条街道上,街道两边都是各种美食摊。
夜里那五光十色,变幻多端的霓虹灯已经隐去了。小街上各种各样的小吃和美食,引诱人的佳肴的香味,热气腾腾地弥漫着小街。人来人往,一阵阵喧嚣声,说笑声,响成一片。人们前胸贴后背,每一个美食店门前都排满了长队,店员忙得热火朝天的生意可真好啊!
经营油炸臭豆腐的是个和蔼的老大爷,眉毛胡子全白了,他总是挑一副担子,担子其实是木头做的箱子。前面一个箱子放着臭豆腐,辣椒酱和一叠小盘子,还有一个罐头瓶,里面插着几双筷子。后面一个箱子安放着一只小煤炉和一口锅。
我们又走过一家豆浆油条店。那位店主是一位四十多岁的阿姨,她穿着红色的花布衣,满脸微笑,动作利索。只见她迅速地揉着面团,十几个来回后,把面团平放在桌板上,用刀麻利地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快速的放进油锅里炸,只见油锅里冒出一大堆泡沫,阿姨马上用勺子翻了几下油条就捞起来。金灿灿的香气扑鼻,十分诱人。这香喷喷的味道使我不禁口水直流,我赶紧买了两条过来咬了一口,啊!真脆真香!
这一逛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这么多的美食,可都是这些大爷和阿姨精心制作出来的,他们是多么勤劳,多么有智慧的人啊!
《抓小孩子的人贩子》
听妈妈说,最近在一些公园或小街里有几个人贩子,他们经常会抓一些小孩卖了,或者拿他(她)们的内脏去卖。刚开始我不相信,贩子就是为了钱,杀人就不怕被抓吗?但是我听姐姐说有个七岁小孩下落不明。我一听,就像被雷打了一样,心里十分害怕,怕有一天我也会被抓去,也会被卖掉。
晚上,我满脑子都是人贩子的样子,他们拿着糖果骗小孩子上当,然后杀了他(她)们。我根本就睡不安。
看 来以后少出去,出去跟紧 大人们。
《我家门前的小街》
我家门前有一条街,是条欢乐的小街. 它曾给我留下许多童年的梦:在儿时,“街”,是个多么有诱惑力的字眼啊!虽件它充其量只有十来户人家,一间国营小商店和一个私人杂货摊子,可是在我的眼里,简直是天堂了,尤其是商店的诱惑力就更大了。每次,我都要在卖糖果的柜台前停下来,眼巴巴地看着。但爸爸却很少给我买,总是无可奈何地笑笑,拉起我就走。我呢,也从不哭闹,我知道那是无济于事的。东邻西舍的孩子,没有谁比我的运气更好些.不过,我仍免不了要常常地痴想,有那么一天,我能像那位售货员阿姨一样走进柜台就好了。
啊,她有那么多叫人馋得流口水的搪果! 后来呢?后来,我长大了,上学了,仍然每天要经过这条街。渐渐地,我发现,它正在悄悄地改变。不,不只是这条小街,周围的一切都在改变。我们家,爸爸的 “问题”平反了,补发了工资,于是破天荒地给我买了许多糖。别人家的孩子,也不再穿那破破烂烂的衣服,不用眼巴巴地盯着糖果柜了。不久,街上又添了一家早点铺,小摊子也多了起来,卖水果的、卖肉的、卖蔬菜的、卖各种服装的……,真是应有尽有。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也多了;农民挑着担子,大声谈笑着走过;年轻的姑娘穿红戴绿,梳起时新的发式;那些小伙子们更是神采奕奕迈着轻快的步伐。这条小街,变成了一条名副其实的街。朋友,想到我们这条街上来玩吗?我给你带路。要吃点什么?你看,那不是年家饭店吗,还有一家新开张“羊肉馆”呢。
要采购精神食粮吗?请到“三元书店”,这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书。若是买日用品,就去逛逛百货商店好了。别看小街不长,商店却不少,不妨数数看,足足有六家!噢,你要寄信。那也不用走多远,前边就是邮政局。顺便告诉你,邮局旁边,还有一家专做最新发式的理发店呢。 朋友,你也许会张大嘴,惊讶地说:“你们这个偏僻的角落,一点儿也不偏僻嘛1你家门前的这条街多繁华啊!” 你说对了,朋友。我家门前的这条小街,记载过岁月的荒凉,可如今迎来了时代的春风,充满了欢声笑语。 我爱站在我家门前凝视这条小街,仿佛看到了它的未来:一条宽阔的大道; 两旁高楼林立,绿树成荫;街道上车似流水人如潮涌。入夜,霓虹灯闪烁,恰似一条灯的长河…… 啊,我家门前的小街,我将和你肩并肩、臂挽臂,一道成长。
《一瞥村》
一条泥泞的、残破的小街,
一抹低矮的、荒芜的山崖;
一道浑浊的、淤缓的河水,
一块发亮的、农会的木牌。
这就是当年某村的容貌,
埋藏的火种就要把地壳崩开……
今天,我又来到某村访问,
匆匆地一瞥,使我不忍久久徘徊,
虽然,山也青了,水也绿了,
但仍是包谷稀饭拌着咸菜,
我在寻找,三十年前的火光呢?
在我们脚下,还有冻土地带……
《小街上》
每天清晨,这条小街就热闹起来:大人们推着自行车边吃边走赶去上班,学生们也三三两两向学校走去,连在家掌管柴、米、油、盐的“内务大臣”—一些老奶奶、老爷爷也上街赶早市去了,小街渐渐平静下来。
不过,这样的宁静时刻持续不了多久。瞧!不知从那儿钻出几个还没人学的小毛孩,一大早就满街乱窜。其中一个歪戴帽子,身穿茄克衫的小男孩叫小明,另一个穿裤权的,头发像一撮乱毛的小孩叫小侯,看上去确实像个小泥猴,跳上蹿下的。还有一个穿格子裤的小不点叫毛毛。
他们占据了小街尽头一块较大的空地,踢起球来,那个花皮球不停地在他们脚下滚动着,忽高忽低,威胁着街边的花草和玻璃窗,也威胁着行人。他们的叫喊声在街头就能听到。
这时,住在小院尽头的吴奶奶,手里挎着小竹篮,放着一个醋瓶子,迈着两只小脚,一摇一晃地走着。
偏偏小侯他们的花皮球就是要欺负这位小脚老奶奶,一下子把吴奶奶的竹篮子打掉在地,空醋瓶子摔破了。这一下,闯祸了!小侯、小明、毛毛他们三个都吓得不知所措,呆愣愣地看着,少顷,三人掉头一溜烟地跑开了。
吴奶奶不但瓶子摔破了,也着实吓了一跳,心都“咚咚”直跳哩!待她明白过来想看看袭击者是谁,他们已经跑远了,但从背影上看出是小侯他们。吴奶奶气得指着他们的背影骂道:“你们这些小祖宗,那么小就学野,以后要变成啥样呀!唉哟!一出门就碰到不顺心的事,真倒霉!”可是,骂又有什么用呢?自认倒霉吧!吴奶奶转去收拾篮子,嘴里还一个劲地“嘟噜”着。突然,耳边传来“噼噼啪啪”的脚步声夹带着喘息声,“吴奶奶,赔您瓶子!”吴奶奶抬头一看,是毛毛,跑得满头大汗,“呼味呼咏”直喘气儿。吴奶奶可心疼了。因为吴奶奶平时最疼爱这些小孩子,一看毛毛跑得这样急,后悔刚才不该骂他们!急忙给毛毛擦汗,嘴里说着:“不用赔,不用赔,以后小心点就是了!”话音没落,身后又传来一声喊:“吴奶奶,赔您瓶子!”原来是小明,也拿着个空瓶跑来了。吴奶奶急忙说:“好孩子,不用赔了,以后可别在街上乱踢球了,啊!”小明、毛毛、小侯都低下头说:“我们以后再也不在街上踢球了。”吴奶奶高兴地说:“这就好,这就好,走,奶奶给你们吃枣!”领着他们三人进自家院里去了。
于是,小街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小学生四年级叙事作文》
1999年,我离开小街,去县城上了高中。当我再次归来时已是寒冬。漫步在小街上,在一种莫名其妙的激动与颤栗中,我深深地吸了一口凛冽刺骨的空气,感到一阵阵凉意.....
推开家门,屋里坐满了阿姨们,气氛异常沉闷。本想母亲看到我定会兴奋得又楼又抱,可是她却冷冷地说:“回自己的房间去!”眼光异常凄凉—一定发生了什么事!
那天夜里,我知道了一切。
1983年,一位年轻人带着他的妻子到这里打工—做面粉厂的机械修理工。后来,由于他的错误操作。失去了年轻的生命……那时,他刚刚有了一个儿子。在失去丈夫的痛苦中,她走投无路……之后,厂主任(我的母亲)找到她:我们这里的人最喜欢吃豆腐,你就在这里做豆腐吧……就这样,她留下来了,一呆就是十几年。开张的第一天,就有二十一名女工来买豆腐。自那时起,无论阴天下雨,还是春光烂漫……总之,站在摊前买豆腐的人从未少过二十一人,直到那天……
有谁会想到,去年冬天,她竟在雪地中摔倒了,就再没有起来…买豆腐的秘密被发现了,充当着顾客的原来是签订“二十一人盟约”的善良女工。盟约中写道:“……我死了,把买豆腐的任务交给丈夫、孩子、孙子,直到她停止卖豆腐,生活有了依靠……”在正文下方整齐地列着以下名单:张秀兰、王冰、王丹、李文萍、宋飞凤、陈丽君、欧阳兰芳、刘风兰、于蜻、李秀、田玉玉、张桂英、王小妮、李蔚、邹梦军、宋春花、陈继丽、张桂芝、张玉、赵荣、单梅。
也许,这个故事到这儿应该结束了,但那些善良的人坚持要把它“演”下去—承担了抚养她的儿子的重任,又一个盟约诞生了。
我觉得这个故事又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曾戏剧性地发生过;陌生的是它不知要再次发生在哪儿……在这里,不禁想向和母亲一样善良的女工致敬!其实,人们喜欢把女人比作月亮,又何止女人呢?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不能成为太阳,那么就做一轮圆月吧,哪怕只是一弯残月,虽然孤寂且黯淡,却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光亮一泻无余地奉献出来,维系着夜的生命……
不知是谁说过,再美的鲜花也有凋谢的时候,再美的容颜也有衰老的时候,惟有心灵之美,方能经久不衰,才是永恒的美。又让我想到了一首诗:
一点儿
仅仅有一点儿东西
支撑着我
在窗外伸展着的
蓝天
摇着树木的
柔风
吹着枝头的
小白花
还有,发现
在身旁的你
《神奇的鬼城》
回路上我特地跑回那条小街,想买一条我很喜欢的手链。"30块”小贩头也不抬地说。"15行吗?”我展开侃价儿的本领,谁知她古怪地看我一眼,一把拿回我手中的链子,纵然我愿意用30元买,她居然也不肯再卖了。“这是习惯,”女孩笑着说,“她们觉得讲价是对她们货真价实的不信任。所以阴司街是从来不讨论还价的。”阴司街?我一抬头看到了那块大牌坊。
“我要走了,老师在叫我,我们该回人间了。”“是啊,”我笑她终于回到现实了,‘’你该回家了。”她想了想说:“我也不知道新家在哪一,投在哪里是哪里了。认识你我好高兴,真希望能再见你,不过我可能不记得了。老师又叫了,再见,再见了。”她不舍地挥手,然后向远处一个白衣女人那里跑去了。
投胎,我又开始发愣了。后来不知道怎么又走到热供烘的人堆里了,还撞见了旅游团的人。“可找到你了,”导游小姐叫着,“好了好了,一起去‘望乡台’。”“我去过了,可是我看不见家乡。”我说。“当然了,”导游小姐笑我,“只有鬼在望乡台才能看见家乡,你又没死。”他们说说笑笑地走了,我跟着他们,听见有人说:“你可以去阴司街买啊,那里小贩多,方便讲价。”前者说:“我听说,鬼卖东西最忌讳侃价,你说为什么?”“谁知道!”我笑了,笑得他们回头直瞪我。
后来我对爸爸说起我的经历,他却是死也不信,最后竟说那个小女孩可能是神经有点问题。我也不再争辩,其实是真是假又有什么差别呢?只能说,我从她身上学到真诚、看到是非的清晰;我从鬼城获得了一份坚定的信念,虽然有人说我天马行空自说自话,不过也有人和我想法一样。毛教煌说“听狱中鬼哭狼嚎,观阴司善恶分明”;佚名提联道“做个好人,身正心安魂梦稳,多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和我有类似的经历。还记得有一副对联:
游名山锁雾腾烟,恍若置身于冥府。
看鬼城惩恶扬善,更喜除奸于法庭。
我想说,这个法庭应在人间,这个贵任自然应由我们负起,希望有一天阴司永远放长假。
美丽的丰都,神奇的鬼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