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桐花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2 09:27:10
《桐花万里作新声1300字》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唯有山河万里,见证着代代青年勇奏新声,或披荆斩棘,或九死无悔,或赴汤蹈火,或昂扬向上,高歌中国万年。历史的声音沿长城石壁蜿蜒至今日,我们仍能听见1919年仲甫先生的讲演:“青年,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
一个人,尤其是一个青年学生的理想,毫无疑问应该与他的国家密切相关。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个人的奋斗也必须对社会有所回馈。要想立足于社会,让自己的生命有价值,首先就必须明确自己的定位:属于新时代的新青年。
那么,什么是青年,什么是理想?我们一直在强调,新青年在新时代要有新的责任、新的担当。但是什么是责任和担当?在旧社会,在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时期,青年的责任就是推翻旧的统治,建立新的统治,推翻旧文化,提倡新文化,是打破沉闷不透风的铁屋子,以照进的光亮唤醒民众的觉醒。那时的青年意志,就在于他们面对政府施压坚定的抗争和陈说:“一息尚存,战斗不止。”
更远一些,文天祥的青春是“留取丹心照汗青”;辛弃疾的青春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顾炎武的青春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直到老也是“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鲁迅的青春弃医从文,“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谭嗣同的青春光荣而短暂,“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由此观之,青年意志要基于时代现实,通过行动践行,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而改变。十月革命一声枪响,将马克思主义送到了中国。人们这才找到了一个救中国的可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建立工农联盟,建立人民为主的社会主义国家。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才慢慢摸清这条道路,一直走到今天的繁荣社会。表面上,我们似乎不再需要像当时那样血性方刚、正气凛然,社会也不再存在那样严重的问题,不再面临着中国将亡、民族将亡的危机。但是事实真正如此吗?
任何制度都是不断完善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也需要不断探索,以期解决现在的实际问题。青年的理想和使命,原本就不只是“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而应该是通过学习的过程了解更深刻的思想,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贡献于其群”。青年人对于社会来说,应当“犹如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做到像陈独秀提出的新青年六个标准要求的那样,“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而在这之中,最为重要的便是进取。“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青年的进取心、自觉心与爱国心是极其珍贵的财富,是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
毛泽东曾说,“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终究会是你们的。你们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确是如此,世界在一刻不停地发展变化,当年山河未固有多少战士抛头颅洒热血,今朝盛世虽平也该有多少青年究科研作贡献。人类不死,代代相续,青年意志,一以贯之,则中国复兴,指日可待。青春未逝之时,就要牢记生命的意义,热爱足下的土地。
莫藏牙爪同痴虎,好召风雷起卧龙。新时代是青年的时代,也就是我们的时代,问题要靠我们自己解决,国富民安要靠我们用青春书写。纵然荆棘遍野,仍需砥砺向前。
青春万里,且行且惜。正如唐李商隐诗云,“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身为新时代的“雏凤”,便应当在万里长空,进取不辍,气贯长虹,勇作新声。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青于老凤声的意思及全诗欣赏》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青于老凤声”意思:丹山路上桐花万里,花丛中传来一阵阵雏凤的鸣声,这声音比老凤的鸣声来得更清圆。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唐·李商隐《韩冬郎既席为诗相送因成二绝》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待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李商隐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今译]长长的丹山道上,美丽的桐花覆盖原野,花丛中传来一阵阵雏凤的鸣声,这清脆嘹亮的声音比老凤的鸣声来得更悦耳动听。
[赏析]诗人韩偓,小字冬郎,是李商隐的姨侄。他少有才华,十岁时曾在为李商隐饯行的筵前赋诗赠别,语惊四座。后李商隐重吟其诗,作此绝酬答。这是第一首的后两句,将冬郎及其父亲畏之比作凤凰。丹山相传是产凤凰的地方,其上多梧桐。桐花盛开,凤凰偕鸣,其中雏凤鸣声清圆,更胜于老凤。
此两句,采用了比喻手法,将韩冬郎父子比作凤凰,以“雏凤清于老凤声”表明青出于蓝,抽象的道理从而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光这样还不够生动。诗人又联想到,传说中凤凰产在丹山,它爱栖息的是梧桐树。经过想象的驰骋,便构成这样一幅令人神往的图景:遥远的丹山道上,美丽的桐花覆盖遍野,花丛中不时传来雏凤清脆圆润的鸣声,应和着老凤苍亮的呼叫,显得更为悦耳动听。多么富于诗情画意的写照!
此诗夸奖晚辈,桐花二句设想新奇,笔意超妙。既见义山诗之华美婉丽,又具杜诗之沉郁。驱遣活生生的联想和想象,将实事实情转化为虚拟的情境、画面,这可以说是李商隐诗歌婉曲达意的又一种表现形式。一首本来容易写得平凡的寄酬诗,以“雏凤声清”的名句历来传诵不衰,除了诗人对后辈的真切情意外,跟这样的表现形式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