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邓海帆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19 10:35:04
《回忆美术老师邓海帆先生》
邓海帆先生原名邓锐沧,生于北京世宦之家,他自幼刻苦勤学;因父亲失业家中经济困难,他不得不做家教,半工半读维持生活。因他自幼性喜绘画,遂就学于国立艺专西画系,后又拜著名国画家叶仰西先生门下兼学中国画,为他全面掌握中西绘画艺术打下了基础。
海帆先生约在1939年来师大附中执教,他坚持美育教育40多年,其间经历过日伪和国统时期,此间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物价飞涨,许多教师被裁失业,有的被逼改行,有的冻、饿死街头,而海帆先生热爱学生,认为教育青年祖国才有希望,坚持教学岗位,按时到校上课。据亲友所知先生数十年如一日、专心一意于教育事业、没有缺勤漏课过,深为家人和亲友所理解和称诵。
旧社会的教育从不重视美育教学,没有教学大纲,更没有教材。这一切都要由先生亲自规划、自己准备、制作教具、充分备好每一课时的内容。据回忆,当年年级不同教材有所不同,初一年级教学纲笔和铅笔画法作静物临摹,初二学习水彩画法,初三则侧重国画,对高中生还教授过机械制图。为此先生参阅了教学理论,查找了许多美术教材,自制教具,为培育青年学子不辞劳苦,讴心沥血。由于先生精心教学多年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建国后北京教育局就敦请他编写中小学的美术课教材,并多次组织他的美术课示范教学供同道及国际友人观摩,得到普遍好评。在先生退休之前学校曾把他的课堂教学过程录像,保存于资料室中。
先生为人正直、诚恳、善良。对领导、同事都一视同仁,从不骄傲、虚心待人,深得老师们的赞扬。对同学态度和蔼可亲,我们这些老学生不禁回忆起当年先生身着长衫,手持教具,腋下夹着画稿,缓步走上讲台的情景,先生没有生过气,没有发过脾气,没有大声斥责过学生,总是那么温文典雅的样子,体现着人性的美,使我们深有感触。
约在70年代中期先生服从校方安排改教语文课程,由于先生文学功底深厚,又精通诗词,教语文课自然游刃有余,把语文课教得生动精彩,使学生对文学发生了兴趣,提高了对文学美的欣赏能力。其后先生又担任了班主任的工作,这对年龄大的老师来说是很繁重的工作,对于献身教育、一丝不苟的海帆先生来说无异于又加了油,更加大了他心中的火力,更奋力施教。他除在附中的辅导工作之外,全部的业余时间都放在家访工作上,骑着自行车不避寒暑奔走在大街小巷,遍访每个学生家庭,经常是天黑了才回到家中。由于先生是言传身教,深受学生们敬仰,与学生们建立了感情。学生们自然就把先生看作知心人,有话愿意说,有事愿意找,自然思想教育工作就会取得成果,毕业后的学生还经常来访或求教,如表演艺术家于是之等同学来访时亲切如家人一般。
更值得一提的是先生于90年代初用数年时间精心绘画了一部以北京二三十年代为背景,以劳动人民为人物的风俗画册“陋巷人物志”,工笔彩画109幅,并配有诗词二三百首,已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于1998年1月出版。印刷精美,图文并茂。凭先生的生活感受,以绘画传景,以诗词言情,描述了六十余年前老北京的风俗民情,使我们得以了解历史,了解社会的进步,从中可以看到先生诲人不倦的精神。这部“陋巷人物志”可谓是先生大量美术作品中的代表作了。
海帆先生现已年逾八十,虽然年高体弱,但他经常眷念师大附中,眷念他的学生们。我们47届毕业生们都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了,每当我们相聚时都情不自禁地畅谈对母校的怀念,对老师的激情,真是笔墨难以尽述。在此我们期盼母校百年校庆之日能够师生返校共聚一堂,重温师生情谊。
祝海帆老师健康长寿!
《邓海帆先生》
邓先生教我们三年美术。他个头偏高,眉目清秀,腰杆很直,谈吐高雅而和蔼。可以说德、才、貌兼备。对于美术,我够得上是差等生。人家刘燕池、金以云、杨光和等大笔一挥就得甲,而我吭味半天得个乙,就不错了。不过,我仍然十分热爱我们的邓先生。你向他请教画画,他在你的作业上动两笔就大变样。在1950年抗美援朝时,邓先生上美术课,在黑板上仅用几笔就把美国总统杜鲁门、侵朝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的嘴脸画出来了,且可笑而逼真,大家都用欢笑为邓先生的妙笔喝彩。我在想,如果我有那两下子该多好哇!邓先生除教初中各班美术课外,还辅导学校《美术研究会》、《美术小组》,这些组织有上百人参加,有时每周活动两次。在这些人员中出了不少艺术人才,如东北美术学院院长英若识、高级画师高士薄(曾在中央电视台讲课),还有若干人去了美院附中,后来也成了艺术人才,如金以云、杨光和、还有的人成了建筑师。邓先生总是面带笑容与世无争。1974年我到学校看高先生那次,也看了邓先生。当时,取消了美术课,邓先生改教语文课。1996年的一天,我在电视台“夕阳红”栏目里看到了久违了的邓先生。我立刻打开录相机,把那一段录了下来,从电视上得知邓先生退休后,利用两年的时间把他在20年代,儿时记忆的老北京柳巷胡同的所见所闻,确有的人、事、风情、民俗,用彩色工笔画,画了下来,共画了109幅,每幅画都配上诗、文,且用毛笔楷书写就。这件事被国家有关单位发现,邓先生的画,代表我国20年代的民情画,拿到日本去展览,为国际民间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此画作还被影视界作为老北京影视化装的重要参考资料。
邓老师1916年生于北京西城柳巷胡同40号,并在那里住了八十多年。那是一座典型的老北京四合院。青砖、灰瓦、红房榆。院子里枣树上的枣,邓先生从小就打着吃,直到现在,吃了八十多年。先生早年毕业于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当时画界最高学府),他的画我早就佩服,但他的诗作和毛笔字有那样的功底,我还是头一次听说。我想再去看看老师。但听说邓先生已不在北京,原房子已拆掉,先生已搬到河北省三河县他女儿那里去了。1997年我有机会到三河县见到了邓先生。八十多岁的他,腰还是那样直,说话声音没变,只是耳聋了些,走路有些缓慢。我和邓先生合了影。1998年5月3日我年级在母校举行了大型聚会,其间邀请了教过我们的所有老师。邓先生是乘出租车来的。他和我们及他的同事们共同度过了几个小时,一直很高兴。这当中少不了和邓老师合影留念、碰杯贺。会上得知邓先生的大作(陋巷人物志》已经出版,我和其他同学去买了四本。看了邓先生那感人的画、诗、文,实在让人爱不释手。著名表演艺术家,邓先生的学生于是之在序中说:“我惊讶邓先生的记忆力之强,七十多年前的人和事,以及那时的民居、衣着、工具、器皿等的形象,迄今记得那么清楚,一一出之笔下,生动鲜明,呼之欲出,足见生活中积累观察工夫之深。”我曾建议母校把先生的作品扫描成软盘,在百周年校庆时卖给他的弟子们,一定成为畅销软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