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第一次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11-05 23:57:59
《老师,我想对您说》
老师,我想对您说一声谢谢!
从我第一次踏入校园时,您的微笑就像阳光一样,洒满了我的心房。
还记得一年级的时候,我对小学生活充满了恐惧,整天哭着鼻子不肯上学。是您拉着我的手,轻轻摸着我的头,笑着说:“不要害怕,要勇敢,小学生活很美好,老师和小朋友们都很喜欢你……”在您的轻声安慰下,我不再害怕。
亲爱的老师,谢谢您陪伴我、鼓励我。是您给了我无尽的勇气和动力,让我面对挑战时能勇往直前!
《山水间的成长课》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三峡。
第一次邂逅三峡,是在10岁那年。从宜昌出发,乘坐江轮逆流而上,目的地是重庆奉节。我原本以为,峡谷里的长江,应该是惊涛拍浪、急湍翻滚的豪迈模样。可没想到,坐在平稳行驶的江轮上,映入眼帘的长江竟是如此平静开阔。碧绿的江水中,似乎只有游船划过的一道道波纹,搅乱了水中倒映着的两岸如黛青山。远远望去,三峡大坝像一堵长长的墙矗立在江面上,那般壮观,让我忽然领会到“江山如此多娇”的意境。
初二的课堂上,当我诵读郦道元笔下的《三峡》,读到“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时,心里满是诧异。课文里三峡那急湍迅猛的样子,和我第一次见到的平静开阔,简直是天壤之别。怀着这份好奇,我决定再次前往三峡。
这次,我们选择了自驾,走的是江边的挂壁公路。
当汽车驶出一个隧道,眼前瞬间豁然开朗。穿透云层的阳光照进我的心里,天空还下着晴天雨。眼前的景象,仿佛是从课文里直接复刻出来的——一侧是笔直得像屏障一样的绝巘,另一侧则是翻涌着拍打着江岸的长江水。我打开车窗,潮湿的风夹杂着雨点拍打在手臂上,竟让我生出一丝惊险之感,心想:这才是三峡该有的样子吧?
车停了下来,一个卖橘子的老翁笑着和我们唠嗑:“看到那里的老三峡水位线了吗?以前的水比现在凶多了,还经常发洪水呢!过去一到汛期,江水就哗哗地涨,庄稼被淹,一年的收成也就泡汤了。现在可不一样啦!大坝建成后,咱这秭归橙年年都丰收,终于不用再看老天爷的脸色啦!” 听了老翁的话,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第一次见到的三峡之静,并非它天生如此,而是三峡大坝建成后的变化。这平静的背后,是三峡大坝这个“安全屏障”在默默守护着,让沿江百姓的生计彻底摆脱了洪水的威胁。
带着这份好奇,我走进了三峡工程博物馆。眼前的景象,让我格外震惊:三峡大坝竟然是花费了几十年、半个世纪才建成的工程。在一张张静态照片里,工人们夜以继日地工作着,填土、截流、建坝,用一筐筐的泥土和石头,一点点拼凑出这座总防洪库容达221.5亿立方米的“世纪工程”。而它让长江上游重庆至宜昌段660公里的航道,从过去的“险滩密布”,变成了如今的“深水航道”,万吨级船队可以直达重庆。年单向通航能力也从大坝建成前的约1000万吨,提升到了5000万吨以上,同时航运成本降低了约35%,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不仅如此,这座世纪工程年发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建成的那天,工人们欢呼雀跃,他们的笑容里,有疲惫,更有自豪。那一刻,我心中有什么东西正在慢慢滋长。
那一刻,是汽车驶出隧道的那一刻,是看见大坝的那一刻,是听老农亲口诉说的那一刻,更是在博物馆里见到一个个数据的那一刻。
升船机的船闸里,每一次水位的升降,都藏着工人们的巧思;看似平静的江面,实则是大坝为百姓筑起的坚不可摧的防洪屏障;完工后旋转的水轮,正借助江水的力量,点亮一座座城市的万家灯火。
这两次三峡之行,第一次是逆流而上,我读懂了山水的诗意;第二次是沿崖而行,我读懂了山水背后人们的付出与努力。从老农口中“秭归橙年年丰收”的喜悦,到博物馆里“2250 万千瓦装机容量”的震撼,我更读懂了,在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中,这份“国之重器”所承载的智慧、辛劳,以及那岁岁丰稔的希望。
这是一篇格局宏大、构思精巧的游记佳作。其最突出的优点在于,通过“两次奔赴”的独特视角,将个人见闻、古诗文情境与国之重器的宏大叙事完美融合,完成了一场从“看景”到“读史”、从审美到思辨的深度行走。作者并未停留在风光描绘,而是以课堂疑问为起点,用“挂壁公路”的亲身体验和“卖橘老翁”的朴实对话作为转折,最终在博物馆的数据与影像中,读懂了平静江面下所蕴含的民族智慧与时代力量。这种由表及里、由个人到时代的层层递进,使得文章的立意格外高远。
《五子棋大战》
周三学习结束后,我特别兴奋,因为这是我第一次跟妈妈下五子棋!我们先猜拳决定谁先下,我出了“剪刀”,妈妈出了“布”,结果她赢了,就先下了第一颗黑子。
我一开始想防守,小心翼翼地在妈妈棋子旁边放白子,想挡住她的路线。可是妈妈总是能巧妙地绕开我的防守,她的黑子像小精灵一样,在棋盘上跳来跳去。我急得抓耳挠腮,心里想:“妈妈怎么这么厉害呀!”
后来,我决定改变策略,开始进攻。我鼓起勇气,把白子放在棋盘中间,想形成自己的连珠。可是妈妈一眼就看穿了我的计划,她用黑子轻轻一挡,就把我的路给堵死了。我失望地撅起了嘴,但看到妈妈笑眯眯的样子,又觉得输给她也挺开心的。
虽然最后我没赢,但跟妈妈下五子棋真的好有趣!我下次还要跟妈妈下,争取赢她一次!
《第一次参加跳绳比赛》
十月中旬,我有幸跟着校跳绳队到兴化参加跳绳比赛。走进体育馆,看到其他学校的队员,看着大屏上的字幕,2025年泰州市学校体育俱乐部跳绳比赛。我心里咯噔一下,可紧张了——这可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参加比赛。
第一天,看见大哥哥、大姐姐们兴致勃勃地参赛着各自的项目,他们自信满满,绳索挥动自如,以优异的成绩给我们小年龄队员树立了榜样。
第二天,我和高年级的小唐哥哥搭档进行一带一比赛。预备枪响后,小唐哥哥握着长柄,甩着绳索带我跳,刚到30左右,不知怎么回事,小唐哥哥把绳子踩到脚下了,失误第一次停顿。我们快速调整姿势继续比赛。但接下来不知是不是因为失误,心里很紧张,跟在后面我也连连出现了失误。比赛成绩只有70多一点。赛前在学校训练时,我们最多时能跳120多个。
比赛回家后,我心情很是低落。妈妈见我那样,没有数落我,反而给安慰我。宝贝,虽然你这次惨败了,但你能大胆参加这次比赛你已经很棒了。最起码你已经迈开了前进的步伐。今后继续努力,争取下次继续比赛,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学校所有老师对你们的辛劳付出。
《不完美的甜香》
厨房瓷砖上那几点紫薯泥,像摔碎的晚霞,是我第一次尝试做彩色小圆子留下的痕迹。
周末,我把菠菜榨成翠绿水汁,南瓜蒸软碾成金黄泥,紫薯也蒸得软烂压成紫沙泥。将它们分别拌进糯米粉里,三团粉团胖乎乎的,像三个小婴儿躺在案板上,又像三颗攥紧的彩虹糖,把厨房衬得鲜亮。
本以为搓圆子是件简单事,可紫薯面团偏不听话。刚捏好的面团就裂出细纹,像豁开的小山谷,一搓就散成碎粒;南瓜面团又太黏,粘在指尖扯出长长的面丝,连擀面杖都被裹成了“黄胖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好不容易揪出小块搓成小圆子。它们歪歪扭扭挤在盘子里,像一群没睡醒的小精灵,而我的指甲缝里早就塞满了黏糊糊的面团,案板上、瓷砖上也到处是面块,活像一群偷吃东西的小孩,满脸挂着“罪证”。
我往锅里倒水开火,水“咕噜咕噜”地响,像在叽叽喳喳议论。水烧开后,我端着盘子把那群“小精灵”倒进锅里“游泳”。起初它们沉在锅底,像害羞的小彩石。没一会儿,绿“精灵”开始“脱皮”,锅里浮起一层绿雾;黄“精灵”抱成一团,成了软乎乎的黄糕。我急忙用勺子去搅,又戳破了几个,水变得浑浊,只剩几个紫薯圆子还勉强维持着形状。
晚风卷着厨房的甜香飘来,碗里的圆子虽不完整,却有着绿的透嫩、黄的绵密、紫的软糯。把这没揉匀的“彩虹”吃进嘴里,才发现:原来不完美的色彩,才是最鲜活的甜。
《我和网球的第一次“约会”》
今天终于迎来了我期待已久的第一节网球课,心里既紧张又兴奋,好像马上就要踏上一场特别的冒险。当我来到网球场,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长方形的场地,地面是红色的漆,四周都围着高高的铁丝网,以防球弹得太远。网球是全身绿色的,有点毛茸茸的,很有弹性。网球拍比羽毛球拍大一些,拿起来比较笨拙。
刚开始,我拿着球拍不知所措。当球飞来时,我赶紧躲开,因为我害怕被球打到。教练对我说:“看球,集中注意力!”于是我目不转睛地盯着教练手里的球,当我把球打过去时,教练高兴地对我说:“好,漂亮,真是个好球!”听到教练夸奖我,我感到很开心,也有了信心。
我很期待下一次上课,我要把球技提高,让网球成为我的拿手好戏!
《难忘的军训初体验》
伴随着九月徐徐的微风,我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军训。火辣辣的太阳像一个火球一样悬在头顶,塑胶跑道仿佛就要被晒的融化掉了,昭示着这次军训的不易。
第一天站军姿的时候,教官用鹰隼般的目光在我们面前来回巡视,不时提醒动作要领:“脚跟并拢,前脚掌打开呈六十度,双手贴于裤缝。”刺眼的阳光晒得我睁不开眼睛,汗水顺着发梢淌进我的衣服里,在后背上画出了一道道蜿蜒的溪流。我咬紧牙关保持着军姿,一动也不敢动。我第一次发现,原来站着不动也非常累。终于到了休息时间了,我感觉酸胀的小腿瞬间卸下了千斤重担,双腿微微发软后,身体像一团棉花那样不受控制地直接蹲在了地上。
接踵而来的齐步走和跑步走对疲惫的身体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当喉咙在烈日下干得冒烟的时候,我们还要一遍一遍地喊着“一、二、一”的口号;当脸颊在烈日下晒得火辣辣的疼的时候,我们还要忍着疼痛保持军姿的状态;当头发被热浪吹得遮住眼睛的时候,我们还要忍着抬手拨弄的冲动……我想我们咬牙坚持的模样是我们成长最耀眼的样子!
放学的铃声结束了我们这一天的训练,操场边的枫树也沙沙作响,仿佛在为我们今天的训练加油鼓掌!这一天的训练,就像一颗特别的种子,“坚持”这两个字已经在我们心里生根发芽。
《第一次炒鸡蛋》
早晨,阳光洒满了整个卧室,妈妈掀开被子:“太阳晒屁股啦!快起床啦!”我从床上跳了起来:“差点忘了,今天轮到我做早饭!”
我从冰箱里挑选了两个最新鲜的鸡蛋,轻轻地在碗边一磕,随着裂缝打开,鸡蛋像坐着滑梯滑入了碗中。我学着妈妈的样子用筷子叮叮当当地搅拌起来,黄澄澄的蛋液呈现在眼前。妈妈帮我打开煤气灶,蓝色的火苗喷了出来,我吓得连连后退。妈妈递给我油壶,提醒我要热锅倒油。接着,倒入蛋液,我拿起平底锅慢慢地转动,把蛋液均匀地铺开。蛋液的边缘鼓起了小泡泡,中间微微晃动,我把火调小了一些,蛋液渐渐凝固了。我用铲子轻轻一推,翻了个面,有点小厨神的风范了。香喷喷的味道飘满整个厨房。关火,我把鸡蛋盛出来,金灿灿的鸡蛋像一朵盛开的向日葵。
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烫得我直吹气。但是,真的太美味了!原来自己动手做的美食那么好吃呀,明天我要试着做手抓饼,一定更好吃!
《第一次喝咖啡》
妈妈今天上午说要带我一起去喝咖啡,体验大人的世界。
我从来没有喝过咖啡,所以我很兴奋。我以前听朋友说,咖啡是佷苦的,苦得她吐了半天舌头也没缓过来,缓过来了,那苦味也还在舌尖徘徊,久久不去。所以我兴奋之余也有了一些紧张。
妈妈下午带我来到了“幸运咖”咖啡厅。还顺带捎上了妹妹,我们来到了对孩子来说充满了“大人味”的地方。这个“幸运咖”咖啡厅我上下学时经常路过,在咖啡厅的招牌上有一个戴墨镜、戴王冠、卷胡子、卷头发的黑白头像,没有过多的装饰,简约大方。我经常看到有一些哥哥姐姐、叔叔阿姨在走路的时候捧着一杯“幸运咖”咖啡厅的咖啡边喝边聊天,看上去很有“大人味”。今天我们也要来尝试尝试了!
妈妈点了三杯加糖的“椰椰拿铁”,妈妈和妹妹要了热咖啡,我与众不同的要了一杯冷咖啡。咖啡做好了,现成的咖啡和招牌上的咖啡模样差不多,上半杯是淡棕色的,和奶茶颜色差不多,下半杯是乳白色的,明明颜色不一样,也没有渐变色,却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和谐感。我喝了一口——苦!苦!苦!苦死了!真的很苦,特别苦,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苦。我很震惊,加了糖还这么苦?我决定好再也不喝咖啡了,可刚过一会儿,我觉得口中的苦味离我而去,只剩下了一股浓浓的香气。我忍不住再喝一口,还是很苦,过了一会儿又出现了浓浓的香味。真的很苦,也真的很香!我觉得我朋友有一点说错了,这咖啡存留的味道并不苦,而是满口醇香。妹妹只觉得咖啡苦,没有体会那其中的美妙,只喝两口就不干了,说太苦了。妈妈埋头苦干,不一会儿就喝完了。相比妹妹我是个幸运儿,因为我点的是冷咖啡,所以咖啡里有冰块,我还能啃冰块。妹妹看着我咖啡杯里的冰块两眼放光,于是我给她吃冰决,可是她捞了几分种,一块冰块都没捞着,这冰块,她想吃都吃不到,唉,可怜人,连冰块都吃不着。
我突然觉得我有些理解大人的世界了,一边喝咖啡一边看书是多么幸福哇!咖啡真是个好东西,不过妈妈说这咖啡不能多喝,喝多了会有一点副作用,所以做什么都要节制。
最后,我想说:“咖啡虽苦,但很好喝。”妈妈说:“生活就是这样,先苦后甜。”我觉得大人的世界是丰富、有趣的,这个世界令我向往。
《洗碗让我长大了》
每个人的成长中,都有许多难忘的‘第一次’。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第一次洗碗的经历。正是那一次,我感觉自己真的长大了。
那天晚上,我和妈妈吃完晚饭。看着妈妈疲惫的样子,我心里特别心疼,便主动提出:"妈妈,今天我来洗碗吧!"妈妈惊讶地看着我,欣慰地点了点头。
我走到餐桌前,看着桌上油腻腻的碗盘,一下子有点不知所措。我深吸一口气,先把剩余的饭菜倒进垃圾桶,再把碗小心翼翼地放进水池里泡着。
"洗洁精该放多少呢?"我挠了挠头,凭着记忆按了四下。拿起抹布一搅,水池里顿时冒出了好多泡泡。我心里暗暗得意,可刚一拿碗,它就像条滑溜溜的小泥鳅,差点从我手里掉下去。我赶紧用两只手紧紧握住,心都快跳出来了。
有了这次教训,我洗得更小心了。最后,我用清水把所有碗筷冲洗干净,整整齐齐地摆进了碗篮。
"大功告成!"我兴奋地拍了拍手。妈妈看到干净的碗盘,开心地摸了摸我的头。
虽然这次洗碗有点手忙脚乱,但我却深刻体会到了妈妈做家务的辛苦。我不仅学会了一项新技能,更懂得了要体谅妈妈。原来,靠自己的双手劳动,能让妈妈开心,自己心里也特别甜。那一次洗碗,真的让我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