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古巴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2 16:26:26
《为我心中的那片海1000字》
古巴东部蔚蓝的大西洋,是海明威心中的那片海;深邃奇妙的宇宙世界,是霍金心中的那片海;音符纷飞的琴键乐谱,则是我心中的那片海。
初弹曲中音,不知曲中情。
“停!”一声严厉的斥责划破夜的宁静,“你这怎么弹的呀!情感把握不住,技巧不能表现出来,连最基本的音符都能弹错,离比赛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你再不静下心来练习,这首《蓝花花》就不要当作参赛曲目了!”我低着手,看着眼前被笔划得不成样子的钢琴谱,心里真不是个滋味。钢琴老师为我报名了最近在安康市举行的"卡丹萨"杯钢琴大赛,把《蓝花花》这首民歌作为比赛曲目,她对我寄予厚望,本想一鸣惊人的我,如今在钢琴课上被老师批评的体无完肤。
课后回到家,顾不上家人的询问,一头扎进卧室,趴在床上,把万分沮丧的自己埋在被窝里,眼泪也悄无声息的滑落出来。我不甘心啊,猛地爬起来,将钢琴谱揉乱,砸到墙上,本想好好发泄一下的我,看见手机屏幕一亮——老师发来了消息:“如果目标是地平线,那么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不要因为一点挫折而难过,努力地仰起头来面对,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望着白屏黑字,想起当时向老师立下的豪言,向同学们吹出的牛皮,一股力量将我包围——我怎能轻易放弃!
再弹曲中声,已知曲中意。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我的生活里只有《蓝花花》。洗漱时、吃饭时、甚至上厕所时我都见缝插针反复聆听《蓝花花》这首歌,感受大师们弹奏时的风采;我还查询了《蓝花花》凄惨的背后故事,跟随着不一般的女子蓝花花来一起反抗她的命运,去改写当时女子的悲惨生活;我将每天一小时的练琴时间增加到两个小时,周末整天都呆在琴房。勤能补拙,反复练习,反复揣摩,我弹奏颤音、震音和三连音等技巧音越来越娴熟,乐曲每小节之间的过渡越来越协调,出错的地方也越来越少了。记得一天晚上,我练琴过于投入,不小心将右手小拇指碰伤,一阵刺痛瞬间抓住我的心,我大叫起来。妈妈闻声跑来,看见我泛血的右手指,赶紧用创可贴为我包扎好,不停地心疼安慰我。我心生温暖,手有力量,既然右手受了伤,那今天就单练左手。因为我知道,只要冲过眼前的“浪头”就能看见心中的那片海。
又弹曲中音,已成曲中人。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努力,比赛如约而至。看着光鲜亮丽的舞台中央摆放的黑色三角架钢琴,练了无数次的我心胸有成竹,波澜不惊。坐上琴凳,手起键落,行云流水般的曲谱从指尖流淌。一曲终了,耳边传来观众的欢呼和鼓掌声,老师和妈妈的笑脸像花儿一样灿烂,我心中那片海也越来越清晰……自然,凭借《蓝花花》我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得到评委点名表扬的那一刻,喜悦的浪花汹涌澎湃。
赛后,老师又给我发来信息——
少年一天天长大,有一天要离开家
看她背影的成长,看她坚持与回望
妈妈告诉他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谢谢陪伴我五年的钢琴老师,让我找到心中那片海。我知道,那片海浩瀚无垠,我定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古巴首都哈瓦那游记650字》
今天,我们出发去古巴的首都哈瓦那游玩,我们租了一部已经行驶了超过50多年的老爷车沿着海岸线公路行驶,古巴的海湛蓝无比,深浅分明,我从来都没见过这么蓝的海,沿途的风景、房屋、路人,每一处景色对我来说都是新奇的,这时爸爸指着远处让我看,原来是一个大型钻油井,上面写着长城钻油井,灯塔上还插着中国国旗,瞬间深深地为自己的国家而自豪。大约走了2小时的车程,终于到了首都哈瓦那,出租车司机带我们参观了当年战争时期的炮台城堡,这个城堡到现在还保持的很完整,出租车司机非常有耐心的等着我们拍完照再出发去下一个的景点,上车后,经过一条过海隧道就进入哈瓦那的老城区,这是一个非常历史悠久的城市,老城区里所有的房屋建筑都很古老,很宏伟,很壮观,但我不知道他们叫什么的建筑,我问了爸爸说这是欧式建筑风格,据说这个老城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自然历史遗产名录,我们在出租车司机非常热情的带领下游览了老广场,老广场是哈瓦那古城中心,广场上有各种艺人表演,生动有趣,走着走,对位穿着色彩鲜艳,嘴上叼着雪茄的女人热情的拉着我笑,妈妈说不要和她拍照,是要给小费的。然后接着去游玩国会大厦,大教堂广场......,特别想说的就是我还光顾了当地非常有历史和出名的雪糕店,这家雪糕店的面积可大了,爸爸说看介绍写差不多将近200平方米的建筑,整个店还分上下两层,两个不同的区域,一个是向本地人开放,另外一个区域则是向外国游客开放。我点了一份三色雪球,真的很好味。
回程时一路上我们还唱着歌,玩着小游戏,不知不觉回到巴拉德罗,最后我们和出租车司机握手道别,这里的人都非常热情和真诚,他那温暖的笑容到现在我还记得。爸爸说最遗憾的是这次没有去大文学家海明威的故居,下次有机会一定要再去。
《动物的“保护色”》
我们班生物饲养研究小组饲养了4只古巴进口的牛蛙, 4只牛蛙中有一只是幼蛙,与田里的青蛙差不多大.牛蛙的形体就像青蛙,可是个子要比青蛙大,肌肉要比青蛙丰肤,粗看像只蛤蟆。它的叫声宏亮如牛。 我们起先把牛蛙饲养在缸里。后来,我们特地为它们辟了一个养娃池,每天课余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去观察。 我们观察发现,牛蛙喜欢栖息于阴暗潮湿的水池边,背部和四肢的颜色是深褐色的,整个背面都仃分布均匀灼黑色斑纹,腹部是自色的,似须部灼颜色,每只l各不相同。 有一次,我们忽然发现跳走了一只牛蛙,大家很着急,结果在一只黄色大花盆底下发现了它。
咦!它背上和四肢的颇色变成黄色的了?我们感列很惊奇。我们赶紧把牛蛙捉起来,放回原处,不久发现它又变成了深褐色的了.“牛蛙的颜色会变!”一个同学肯定地说。 为了证实一下,我们决定试一试。先把牛蛙放在光线很暗很黑的地方,大约25分钟后拿出来一看,它身上的颜色几乎变成了黑色;再把牛蛙放到满地是青草的草丛中,25分钟左右,它的颜色又变成了嫩绿色;再把它放到泥土上,它又变成了灰褐色。我们试了许多次,它又变成黄绿色、深绿色、黄灰色…… 肴来牛蛙身上的颜色真会变,我们很高兴。我们立即把这个惊奇的发现兴奋地告诉了老师。他笑着说:“牛蛙为了防御外来侵害,用身上的颜色的变化来保护自己,这就是它的保护色,是一种适应环境的自然保护功能。” 牛蛙身上的颜色能随栖息的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以防受侵害,保护自己。这使我们亲眼见到了动物的“保护色”。
【简评】 这篇观察牛蛙保护色变化文章,是从不经意的发现开始的。这样叙述就显得自然贴切,并引人入胜。文章不但告诉人们动物有利用保护色来求取生存的本领,同时也告诉小同学对自然界中不经意中发生的变化,要养成经意的习惯,因为学识的增长和真理的发现往往是从这里开始的。
《致加西亚的一封信》
在所有与古巴有关的事情中,有一个人常常令我无法忘怀。美西战争爆发以后,美国必须马上与西班牙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加西亚将军隐藏在古巴辽阔的崇山峻岭中——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因而无法送信给他。但是,美国总统必须尽快地与他建立合作关系。怎么办呢?
有人对总统推荐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如果有人能找到加西亚将军,那个人一定就是他。”
于是,他们将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信——写给加西亚的信。关于那个名叫罗文的人,如何拿了信,将它装进一个油纸袋里,打封,吊在胸口藏好,如何在3个星期之后,徒步穿越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将信交到加西亚手上——这些细节都不是我想说明的,我要强调的重点是:
美国总统将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了罗文,罗文接过信后,并没有问:“他在哪里?”
像罗文这样的人,我们应该为他塑造一座不朽的雕像,放在每一所大学里。年轻人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仅仅是聆听他人的种种教诲,而是更需要一种敬业精神,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
加西亚将军已不在人世,但现在还有其他的“加西亚”。没有人能经营好这样的企业——虽然需要众多人手,但是令人吃惊的是,其中大部分人碌碌无为,他们要么没有能力,要么根本不用心。
懒懒散散、漠不关心、马马虎虎的工作态度,对于许多人来说似乎已经变成常态。除非苦口婆心、威逼利诱地强迫他们做事,或者,请上帝创造奇迹,派一名天使相助,否则,这些人什么也做不了。
不信的话我们来做个试验:
此刻你正坐在办公室里——有6名职员在等待安排任务。你将其中一位叫过来,吩咐他说:“请帮我查一查百科全书,把克里吉奥的生平做成一篇摘要。”
他会静静地回答:“好的,先生。”然后立即去执行吗?
我敢说他绝对不会,他会用满脸狐疑的神色盯着你,提出一个或数个问题:
他是谁呀?
他去世了吗?
哪套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放在哪儿?
这是我的工作吗?
为什么不叫乔治去做呢?
急不急?
你为什么要查他?
我敢以十比一的赌注跟你打赌,在你回答了他所提出的问题,解释了如何去查那些资料,以及为什么要查的理由之后,那个职员会走开,去吩咐另外一个职员帮助他查某某的资料,然后回来告诉你,根本就没有这个人。当然,我也许会输掉赌注,但是根据平均率法则,我相信自己不会输。
真的,如果你很聪明,就不应该对你的“助理”解释,克里吉奥编在什么类,而不是什么类,你会面带笑容地说:“算啦。”然后自己去查。
这种被动的行为,这种道德的愚行,这种意志的脆弱,这种姑息的作风,有可能将这个社会带到“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危险境界。
如果人们都不能为了自己而自动自发,你又怎么能期待他们为别人服务呢?
乍看起来,任何一家公司都有可以分担工作的人选,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你登广告征求一名速记员,应征者中,十有八九不会拼也不会写,他们甚至认为这些都无所谓。
这种人能把信带给加西亚吗?
“你看那个职员。”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对我说。
“看到了,怎么样?”
“他是个不错的会计,但是,如果我派他到城里去办个小差事,他也许能够完成任务,但也可能中途走进一家酒吧。而到了闹市区,他甚至可能完全忘记自己来干什么的。”
这种人你能派他送信给加西亚吗?
最近,我们经常听到许多人对那些“收入微薄而毫无出头之日”以及“但求温饱却无家可归”的人表示同情,同时将那些雇主骂得体无完肤。
但是,从没有人提到,有些老板如何一直到白发苍苍,都无法使那些不求上进的懒虫勤奋起来;也没有人谈及,有些雇主如何持久而耐心地希望感动那些当他一转身就投机取巧、敷衍了事的员工,使他们能振作起来。
在每家商店和工厂,都有一些常规性的调整过程。公司负责人经常送走那些无法对公司有所贡献的员工,同时也吸纳新的成员。无论业务如何繁忙,这种整顿一直在进行着。只有当经济不景气,就业机会不多的时候,这种整顿才会有明显的效果——那些无法胜任工作、缺乏才干的人,都被摈弃在工厂的大门之外,只有那些最能干的人,才会被留下来。为了自己的利益,每个老板只会留住那些最优秀的职员——那些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我认识一个十分聪明的人,但是却缺乏自己独立创业的能力,对他人来说也没有丝毫价值,因为他总是偏执地怀疑自己的老板在压榨他,或者有压榨他的意图。他既没有能力指挥他人,也没有勇气接受他人的指挥。如果你让他“送封信给加西亚”,他的回答极有可能是:“你自己去吧。”
我知道,与那些四肢残缺的人相比,这种思想不健全的人是不值得同情的。相反,我们应该对那些用毕生精力去经营一家大企业的人表示同情和敬意:他们不会因为下班的铃声而放下工作。他们因为努力去使那些漫不经心、拖拖拉拉、被动偷懒、不知感恩的员工有一份工作而日增白发。许多员工不愿意想一想,如果没有老板们付出的努力和心血,他们将挨饿和无家可归。
我是否说得太严重了?不过,即使整个世界变成一座贫民窟,我也要为成功者说几句公道话——他们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导引众人的力量,终于取得了成功。但是他们从成功中又得到了什么呢?一片空虚,除 我曾为了一日三餐而为他人工作,也曾当过老板,我深知两方面的种种酸甜苦辣。贫穷是不好的,贫苦是不值得赞美的,衣衫褴缕更不值得骄傲;但并非所有的老板都是贪婪者、
专横者,就像并非所有的人都是善良者一样。
我钦佩那些无论老板是否在办公室都努力工作的人,我敬佩那些能够把信交给加西亚的人。他们静静地把信拿去,不会提任何愚笨的问题,更不会随手把信丢进水沟里,而是全力以赴地将信送到。这种人永远不会被解雇,也永远不必为了要求加薪而罢工。
文明,就是孜孜不倦地寻找这种人才的一段长久过程。
这种人无论有什么样的愿望都能够实现。在每个城市、村庄、乡镇,以及每个办公室、商店、工厂,他们都会受到欢迎。世界上极需这种人才,这种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谁将把信送给加西亚?!
《给加西亚的一封信》
在所有与古巴有关的事情中,有一个人常常令我无法忘怀。
美西战争爆发以后,美国必须马上与西班牙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加西亚将军隐藏在古巴辽阔的崇山峻岭中——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因而无法送信给他。但是,美国总统必须尽快地与他建立合作关系。怎么办呢?
有人对总统推荐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如果有人能找到加西亚将军,那个人一定就是他。”
于是,他们将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信——写给加西亚的信。关于那个名叫罗文的人,如何拿了信,将它装进一个油纸袋里,打封,吊在胸口藏好,如何在3个星期之后,徒步穿越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将信交到加西亚手上——这些细节都不是我想说明的,我要强调的重点是:
美国总统将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了罗文,罗文接过信后,并没有问:“他在哪里?”
像罗文这样的人,我们应该为他塑造一座不朽的雕像,放在每一所大学里。年轻人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仅仅是聆听他人的种种教诲,而是更需要一种敬业精神,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
加西亚将军已不在人世,但现在还有其他的“加西亚”。没有人能经营好这样的企业——虽然需要众多人手,但是令人吃惊的是,其中大部分人碌碌无为,他们要么没有能力,要么根本不用心。
懒懒散散、漠不关心、马马虎虎的工作态度,对于许多人来说似乎已经变成常态。除非苦口婆心、威逼利诱地强迫他们做事,或者,请上帝创造奇迹,派一名天使相助,否则,这些人什么也做不了。
不信的话我们来做个试验:
此刻你正坐在办公室里——有6名职员在等待安排任务。你将其中一位叫过来,吩咐他说:“请帮我查一查百科全书,把克里吉奥的生平做成一篇摘要。”
他会静静地回答:“好的,先生。”然后立即去执行吗?
我敢说他绝对不会,他会用满脸狐疑的神色盯着你,提出一个或数个问题:
他是谁呀?
他去世了吗?
哪套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放在哪儿?
这是我的工作吗?
为什么不叫乔治去做呢?
急不急?
你为什么要查他?
我敢以十比一的赌注跟你打赌,在你回答了他所提出的问题,解释了如何去查那些资料,以及为什么要查的理由之后,那个职员会走开,去吩咐另外一个职员帮助他查某某的资料,然后回来告诉你,根本就没有这个人。当然,我也许会输掉赌注,但是根据平均率法则,我相信自己不会输。
真的,如果你很聪明,就不应该对你的“助理”解释,克里吉奥编在什么类,而不是什么类,你会面带笑容地说:“算啦。”然后自己去查。
这种被动的行为,这种道德的愚行,这种意志的脆弱,这种姑息的作风,有可能将这个社会带到“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危险境界。
如果人们都不能为了自己而自动自发,你又怎么能期待他们为别人服务呢?
乍看起来,任何一家公司都有可以分担工作的人选,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你登广告征求一名速记员,应征者中,十有八九不会拼也不会写,他们甚至认为这些都无所谓。
这种人能把信带给加西亚吗?
“你看那个职员。”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对我说。
“看到了,怎么样?”
“他是个不错的会计,但是,如果我派他到城里去办个小差事,他也许能够完成任务,但也可能中途走进一家酒吧。而到了闹市区,他甚至可能完全忘记自己来干什么的。”
这种人你能派他送信给加西亚吗?
最近,我们经常听到许多人对那些“收入微薄而毫无出头之日”以及“但求温饱却无家可归”的人表示同情,同时将那些雇主骂得体无完肤。
但是,从没有人提到,有些老板如何一直到白发苍苍,都无法使那些不求上进的懒虫勤奋起来;也没有人谈及,有些雇主如何持久而耐心地希望感动那些当他一转身就投机取巧、敷衍了事的员工,使他们能振作起来。
在每家商店和工厂,都有一些常规性的调整过程。公司负责人经常送走那些无法对公司有所贡献的员工,同时也吸纳新的成员。无论业务如何繁忙,这种整顿一直在进行着。只有当经济不景气,就业机会不多的时候,这种整顿才会有明显的效果——那些无法胜任工作、缺乏才干的人,都被摈弃在工厂的大门之外,只有那些最能干的人,才会被留下来。为了自己的利益,每个老板只会留住那些最优秀的职员——那些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我认识一个十分聪明的人,但是却缺乏自己独立创业的能力,对他人来说也没有丝毫价值,因为他总是偏执地怀疑自己的老板在压榨他,或者有压榨他的意图。他既没有能力指挥他人,也没有勇气接受他人的指挥。如果你让他“送封信给加西亚”,他的回答极有可能是:“你自己去吧。”
我知道,与那些四肢残缺的人相比,这种思想不健全的人是不值得同情的。相反,我们应该对那些用毕生精力去经营一家大企业的人表示同情和敬意:他们不会因为下班的铃声而放下工作。他们因为努力去使那些漫不经心、拖拖拉拉、被动偷懒、不知感恩的员工有一份工作而日增白发。许多员工不愿意想一想,如果没有老板们付出的努力和心血,他们将挨饿和无家可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