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造纸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18 21:01:36
《造纸》
我一直喜欢DIY,今天突发奇想,想要制作几张独一无二的花瓣纸。
我之前看过有关造纸术的文章,知道造纸的大体方法,但是可惜的是我没有相关的材料和工具。这是挑战我的时刻啊!我苦苦想了很久,终于知道怎么利用家里的简单工具制作花瓣纸了。
首先我找了很多张废纸,将它们全部撕碎,扔进了碗里,然后加水,用筷子大约搅拌了一个多小时直至碎片纸全部变成了纸浆。让后我从院子里找到了几片玫瑰花瓣,还有一些小小的叶子,将花瓣和叶子裁剪成我喜欢的样子。我找了一个过滤菜的纱布,以及一个废弃的纱窗框,制作成了简易的纱网。将纸浆轻轻地倒在纱网上,摆上了我裁剪的花瓣叶子,等它自然晾干了。
一张花瓣纸终于完成了,但是纸干了之后我有点诧异,纸张很厚,并且参差不齐,曲曲折折,花瓣的形状也莫名其妙的变了形,完全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看,也远远不及市场上的纸张般光滑剔透。
虽然自己制作的纸张很粗糙,但是仍然不能消减我的热情和欢喜。毕竟是自己制作的手工,怎么看都热爱。其实DIY手工不是要制作多么惊艳的工艺品,而是在制作的过程中收获满足感与成就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验快乐。
《有趣的造纸实验》
说到造纸,你就会想起它是四大发明之一,是蔡伦改进的技术。今天我也要来当一次“造纸家”了。
我怀着兴奋的心情开始准备材料,高兴得飞上了天,终于可以自己动手做造纸实验了,脸激动得红通通的,像两个可爱的大苹果。
说干就干,我仔细地对照说明书,小心翼翼地开始了实验。首先,我把纸糊放入塑料杯,把塑料杯拿到洗手间加少量的清水,我把水龙头开得小小的,生怕水加多了会影响实验效果。加好后,我便用木棍按顺时针的方向搅拌。搅了一会,杯子里的纸糊慢慢散开,就像一朵朵漂亮的白色木棉花,正在开放。看着这朵朵“木棉花”不禁好奇:这与造纸有何关系呢?
我半信半疑地拿给爸爸看,爸爸若有所思地说:“没搅好,还要再搅。”爸爸说着,接过了我手里的杯子和木棍飞速地搅起来,那速度跟正在旋转的陀螺比也不差。
过了一小会,爸爸把杯子还给了我,里面有搅好的纸糊,这纸糊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变化,但我知道它已经吸收了足够的水分,看来做实验也需要心灵手巧!
我马上开展了下一步实验,在塑料碗的顶部,绑上滤网,可滤网好像故意想跟我作对似的,“你这臭家伙,再不乖乖听我使唤,我可要把你给扔啦......”我在心里想了一千句一万句批评这可恶的滤网的话,可这怎么能难倒我呢?我可是聪慧盖世的“实验天才”,不过我只用了两根皮筋,让它俯首称臣。
接着我拿起塑料杯,把里面的纸糊用木棍慢慢地运送到网上,可我是个急性子,这可是要铺到猴年马月才可以铺完呀!于是,我便把剩下的纸糊直接倒在滤网上,看到水一点一点地滴在碗里面,“我的造纸术马上就要大功告成啦,鑫淼,加把劲啊!”
最后,再用木棍把纸糊压平,可爸爸说我压得太厚了,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看来任何时候者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呀!
眼睛骨碌碌一转,急中生智,按照原来的方法再做一遍不就好了吗?
实验终于成功了,我把它拿去阳台上晒干,就大功告成了。我喜不自胜,心里乐开了花。
今天我当了一回“造纸家”心里可真是满足呀!你喜不喜欢这个实验呢?如果喜欢,自己动手做哦!祝你们爱上科学,喜欢科学!
《蔡伦造纸的故事》
蔡伦从小就到皇官里去当太监,担任职位较低的职务——小黄门,后来得到汉和帝信任,被提升为中常侍,参与国家的机密大事。他还做过管理宫廷用品的官——尚方令 ,监督工匠为皇室制造宝剑和其他各种器械,因而经常和工匠们接触。劳动人民的精湛技术和创造精神,给了他很大的影响。
当时,蔡伦看到大家写字很不方便,竹简和木简太笨重,丝帛大贵,丝绵纸不可能大量生产,都有缺点。于是,他就研究改进造纸的方法。蔡伦总结了前人造纸的经验,带领工匠们用树皮麻头、破布和破鱼网等原料来造纸。他们先把树皮、麻头、破布和破鱼网等东西剪碎或切断,放在水里浸渍相当时间,再捣烂成浆状物,还可能经过蒸煮,然后在席子上摊成薄片,放在太阳底下晒干,这样就变成纸了。
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纸,体轻质薄,很适合写字,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东汉元兴元年(公元一0五年),蔡伦把这个重大的成就报告了汉和帝,汉和帝赞扬了他一番。从此,全国各地都开始用这样的方法造纸。
造纸技术很复杂,不可能是某一个人凭空想出来的;事实上,在蔡伦之前,劳动人民已经用植物纤维来造纸了。所以我们不能说纸是蔡伦发明的,但是也应该肯定蔡伦对改进造纸技术是有很大贡献的。
蔡伦带领工匠改进造纸方法,造出了质量较高的纸。他提出用树皮、麻头、破布、破鱼网来做原料,也是造纸技术的一大进步。这些原料来源广泛,价钱便宜,有的还是废物利用,因此可以大量生产。至于用树皮做原料,更是一个新的发现。后代人用木浆造纸,就是蔡伦用树皮造纸的启发。
蔡伦改进造纸方法成功,这是人类文化史上一件大事。从此,纸才有可能大量生产,给以后书芨的印刷创造了物质条件。
在蔡伦以后,别人又不断把他的方法加以改进。蔡伦死后大约八十年(东汉未年)又出了一位造纸能手,名叫左伯。他造出来的纸厚薄均匀,质地细密,色泽鲜明。当时人们称这种纸为“左伯纸”。可惜历史上没有把左伯所用的原料和制造方法记载下来。
《蔡伦造纸,蔡伦造纸的故事》
蔡伦造纸 - 原文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蔡伦造纸 - 翻译
自古以来都是把字写在或刻在竹片上,再编成册,那种用来写字的丝绸叫做纸。丝绸很贵而竹简又太笨重,并且不便于人们使用。蔡伦于是想出一种方法,用树皮、麻头以及破布、鱼网造成纸。元兴(汉和帝年号)元年上奏皇帝,皇帝夸赞他的才能,从此都采用他造的纸,所以天下都说“蔡侯纸”。
蔡伦早年和他手下一个叫张纸的宦官到白水槐沟河为张父祝寿,发现小孩子们用木杆挑着水面上的沤变物嬉闹,当他看到那沤变物一离开水面,迅即变干,用手摩擦,质地柔韧轻薄,可用来书写文字,第二天回到宫中,又用黑色颜料在每块沤变物上写了一个字,让皇帝察看,皇帝甚为高兴,就派蔡伦重返槐沟河,借居张纸家,到处拣麻、布、棉絮、树皮等一类沤物,挖池沤制,经打浆、搅混、沉淀、反复试验,终于制造出了理想地书写材料,因为这个创造是在张纸地家乡发现的,就把这种书写物起名叫“纸”,俗称“纸张”,至今这一带还有蔡伦当年造纸的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