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简约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05 19:25:29
《《西游记》读后感》
翻开这本厚重而简约的书,伴随着一阵清香扑面而来,仿佛穿越到了西游之中,一个个故事在我面前展现……仿佛来到了吴承恩身旁,看那如椽之笔正在不断舞动,写下了三个潇洒的大字—西游记。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这本书虽然不像《水浒传》那样,充满了义薄云天的英雄气概;也不像《三国演义》哪样,寄托了人们对社会安定和美好生活的无限期望;更不像《红楼梦》那样,让人体会到一个家族和朝代兴亡盛衰的滋味,却给孩子们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快乐与想象空间,尤其是孙悟空的美好形象,在这本书问世几个世纪后的今天,依然那么鲜活。
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时获取不同的感觉和启示。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有人喜欢它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研究它的历史背景、社会现象,更有甚者喜欢它活泼诙谐的对话旁白……但在我看来,它那曲折的情节中暗藏着人们可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与人性追求:那便是自由。
在经历了日复一日个性受约束的日子,21世纪的人们都格外向住自由,向往那个自由的化身——孙悟空。孙悟空破石而出,“不服麒麟辖,不服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所约束”,闯龙宫,闹冥府,在花果山上自在称王,摆脱一切束缚,彻底自由。他的一切斗争也是为了争取自由,给予读者一种追求自由的勇气与力量。尽管包围着我们的是一个受约束的世界,但我们可以让内心变得广阔而幽深,让它无边无际、包容天地。
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人被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所束缚,对于物质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对于精神自由的需求却无端被抹杀了。总之,我认为现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种开拓进取,寻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历尽时间锤炼的《西游记》中,竟深深蕴涵着人们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更明白它为什么能够跨越千古,传承至今了!
《那远去的糖画》
铁板小勺的简约勾勒,意趣丰盈的糖画,承载着多少人的美好记忆
-----题记
傍晚,太阳渐渐收敛了光芒,天边淡粉的霞和橙黄的云彩渲染了天空,接壤在海平面上,夕阳从指缝中穿堂而过,洒落一地的挽留,温馨而从容,街道两侧零零散布着几处小楼,一色的朱漆门墙,古色古香的牌匾上,满是店铺的特色。
唯有那街角,那夕阳留下金色痕迹的地方。有一位老人,安详的坐在那里,他望着远处熙熙攘攘的人群,手中陈旧的烟斗正往外吐着烟圈,烟雾朦胧……他身前是一张矮矮的桌子,一块铁板,一口支在文火上的铁锅,一张木凳,一袋糖浆,一把铁勺。
我走过去俯下身,不禁觉得这个小摊有些寂寞。老人嘴角浮现出一抹微笑,缓缓说:“小姑娘要什么样子的糖画呀?”那只凤凰深得我心,“就这只小凤凰吧!”我莞尔。老人微微点头,一舀粘稠的糖浆,如行云流水般在铁板上作画,糖浆在铁板上纵横交错,就连那细致无比的,繁杂的花纹,在老人的手中似乎轻描淡写,时而细细描绘,勾勒出一双炯炯有神的凤眼,时而潇洒挥臂,凤翅振宇长空,又是一笔勾勒,那凤翎完成。干脆利落的顿笔,又不失风采。刹那间一只栩栩如生的凤凰如浴火新生般,熠熠生辉。我是无比惊讶,同时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接过老人手中的糖画,仿佛那只弹凤凰将要一跃而出,长鸣一声翩翩而去。
这就是真正的手艺人啊!这是多少心血才换来的啊!轻尝一口,真是“才入舌头,甜进心头。”那纯粹的匠心如同山峰终年不化积雪,深沉而又厚重,华丽而又不失质朴,它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中……
又是一个黄昏,再来此地。到处都是卖糖画的商铺,我不断的寻找那位老人,向前走着,忽然想起什么,猛地一回头,满目荒唐。我走遍每一个街角,炽热的心渐渐冷却下来。失落之感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各处商铺打造传统文化的招牌,大肆吆喝,竹筒上插满了糖画,一层层的纸膜包裹住,上面都是冰冷的机器做出来的,我还是买了一根,撕开纸膜,冰冷的糖块触到舌尖,甜的发腻,溢出糖精的涩甜,将我的味蕾腻的麻木不堪。
而远处,拥挤的人群似乎很期待或是喜爱,争抢着购买“传统味道,”我不禁惆怅了起来,那些真正的传统去哪了?他们为何销声匿迹了呢?是什么替代了他们?
朦胧之中,那位老人似乎又坐在摊前,夕阳照着他满是笑意的脸上。不知何时,他消失不见了,他消失在时代热浪中,一去不复返了,而那只翱翔于长空的金凤似乎融成一阵甜风,远去了……又变成一道夕阳洒下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