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试问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22 15:06:31
《我最佩服的人800字》
“试问大海碧波,何谓以身许国,青丝化白发,默默埋功名。”---题记
他,曾如断线之筝,为国离家三十载;他,亦如中流砥柱,撑起了中国核潜艇事业的脊梁。他如历史丰碑上平凡的丹青一笔,却记载了不朽的“功勋”,而今,他被我们所铭记、讴歌,亦被我们佩服。
2019年9月17日,共和国勋章颁授仪式上,一位已入耄耋之年的老人,佝偻着身子走来,满脸岁月的印记,皱纹如沟壑般深陷下去,满头华发,这让我不免惊愕和好奇--他单薄的身板背后,究竟发生了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
1926年,他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当时正值日寇侵华,侵略者的铁蹄肆虐华夏,这使他对战争深恶痛绝,也在心中埋下了为国尽忠的种子,后来他毅然放弃学医,投身于强国强军的科研中去。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母亲对即将离开故土赴京参加秘密工作的他说:“常回家看看”。但他深知,自古忠孝难两全,爱国家就是爱小家,此后30年的时间,为了祖国不再受人欺凌,他默默工作,从未回家一次。
那时饱受战争洗礼的新中国,就像一头伤痕累累的狮子,需要休养生息,但,世界形势依旧紧张,美、苏的核潜艇相继下水,这使研究船舶制造的他压力倍增,虽然当时条件异常艰苦,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没有先进的实验设备,没有足够的经费,他硬是用算盘计算出了相关数据,用数以万计的摔倒练就了一身钢筋铁骨,埋头苦渡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呀或许只有根根银发和无数次想家爱国的泪眼能读懂老人的凌云壮志,终于,他只用了10年时间,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潜艇技术的国家,使中国海防添加了一个国之力器、定海神针。
他就是被称为“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多次获得国家荣誉表彰,并授予共和国勋章。他赫赫而无名的一生,为中华民族的核潜艇事业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正是有了默默奉献的英雄们,舍身报国的牺牲精神,舍小家顾大家的赤子情怀,才换来了我们繁荣富强的和平年代,我们不仅要佩服他们,还要继承他们的优良品德,不负韶华、不忘初心,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时代。
《试问母爱今何在作文600字》
人们常说,母亲是帮助你登天的天使;也有人说,母亲是家中不可缺少的人。但在我眼里,我的母亲一天只有两件事,“工作、玩手机。”
我的妈妈一天似乎有做不完的工作,我想跟她说几句话的时间也没有,她一接到电话就投入起来,连我在一旁大声说话也无济于事,还一脸不耐烦地让我到一边去,一天下来我和妈妈连十句话都说不到,对于我来说一一母爱根本不存在。
晚上,眼瞅着妈妈的工作一个个被她一口口吞掉,我心里乐开了花,心想:终于可以和妈妈说说话了。我打开一旁的书包,把藏了一天的奖状拿出来放在身后,想着妈妈高兴的样子,我心里乐开了花,哈哈,妈妈就在我跟前,我离成功只差一步之遥,我一定要珍惜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好好表现自己,我勇敢地将奖状拿到了妈妈的面前,等着妈妈的表扬。我像极了小狗找主人要骨头一般,用祈求的目光看着“主人”。妈妈瞟了一眼,冷冷地说了一句:“下次加油!”简单的几个字伤透了我的一颗玻璃心,只听“呯”地一声,我的心裂开了。满怀期待,换来的却是冰冷的一句话,我把奖状一扔,跑到沙发上生起闷气来。
我的举动终于引起了妈妈的关注,只见她昂起头来,好像在思索着什么,但手机里仍然传出诱人的声音,她也许在玩手机,也许在聊工作。但我发现,妈妈在玩手机时,常常把手机往下一拉,偷偷地看我一眼,看完躲在手机后面偷偷地笑。那不是普通的笑,那是一种对儿子愧疚的一笑,一种发自内心的笑,而我则在妈妈的笑中获得了春天般的温暖。
试问母爱今何在,就在妈妈的那一丝偷笑中!
《种下一粒种子》
一粒种子就是一个理想。试问,我们中有多少人,不是在幼年时代许下过最稚嫩最真诚的愿望呢?但在所有的人中,却只有极少数人,会为了自己的理想去进行持之以恒的努力,爬过通往成功的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而不是遇到困难就退缩,开始反思自己的理想到底可不可能实现,并干脆抛下这粒种子不管了。让一粒种子长大,靠的不是虚无缥缈的幻想与信口开河说大话,而是锲而不舍的努力和丢掉不可能的决心。
有时侯,我们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迷失时,当初我们种下的这粒种子就将变成茫茫大雾中的一束亮光,为无所适从的自己指明努力的方向。从童年到少年,从青年到中年,人这一生追求的东西总是会不断变化的。我们有时会在不经意间落入名与利的漩涡。但是,我们一旦想起自己的种子,就会想起自己的初心与理想,就会重新回到寻找种子归宿的道路上。
也许,我们种下的的种子只不过是一个单纯的、朴素的愿望。但是,我们在追求胜利的同时,所作出的所有努力,却可能让我们在不经意间收获满树的芬芳与果实,品尝别样的美味。
在其他人眼中看似微小的一件事,可能会令我们出现重大的改变。它一旦成为了深埋在我们心底的种子,并变为我们心中的一个必须为之奋斗的目标后,其产生的对我们人生的影响将会是不可估量的。当你成功之后,再回望过去,你会发现:原来,那满树的果实,都是来自于最初的那粒种子。
种子可以是虚幻的想法,也可以是现实存在的事物或早已过去的对话和事件。虚幻的种子就是一个值得为之奋斗的信念,而现实的种子就像一个陪伴在你身边的永远不会离开的好朋友。然而,不管是哪一种种子,都对我们有莫大的帮助。虚幻的种子在你灰心时变成你的精神支柱,支撑着你往前走;现实的种子则永远也不会离开你,你难过时,也可以从它身上找到心灵的慰藉。
种下一粒种子,最终得到的是果实。在整个过程中,即使再难,我们也不能主动放弃。毕竟,我们的成功,都来源于这粒种子。不论我们的种子是什么,我们都知道,是它给予了我们最大的动力,最大的希望。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的意思及全诗欣赏》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译文] 请你试着问问东流的长江水,我们离别的情意和它相比,哪一个短哪一个长?
[出自] 李白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注释:
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
酒肆:酒店。
留别:临别留诗给送行者。
吴姬:吴地的青年女子,这里指酒店中的侍女。
压酒:压糟取酒。古时新酒酿熟,临饮时方压糟取用。
子弟:指李白的朋友。
欲行:要走的人,指李白自己。
不行:送行的人,指金陵子弟。
尽觞(shāng):喝尽杯中的酒。
君:指金陵子弟。
东流水:指在金陵北面向东奔流的长江。
别意:离别的情意。
之:指东流水。
译文1:
风吹柳絮满店都是香味,吴地的女子压好了酒请客人品尝。
金陵的年轻朋友们都来为我送行,送与被送的人都频频举杯尽觞。
请你们问问这东流的水,离情别意与它相比究竟谁短谁长?
译文2:
和风吹着柳花,酒店里透着清香,吴地酒家女捧出美酒,热情地劝客品尝。金陵的年轻人前来送我,我与大家尽情的举觞。请你们试问东去的流水,我们之间的离情别意与它相比,谁短谁长?
译文3:
春风里飘飞的柳絮扑入酒店送来阵阵花香,店中的侍女用新酿的美酒劝客人品尝。金陵的年轻朋友纷纷前来送别,主客各开怀畅饮喝个痛快尽兴。请问那东逝的长江水,离情别绪谁短谁长?
赏析:
李白在出蜀当年的秋天,往游金陵,也就是今江苏南京,大约逗留了大半年时间。726年(开元十四年)春,诗人赴扬州,临行之际,朋友在酒店为他饯行,李白留诗告别。
句解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和风吹着柳絮,酒店里溢满芳香;吴姬捧出新压的美酒,劝客品尝。“柳花”,说明时当暮春。“金陵”,点明地属江南。这是柳烟迷蒙、春风沉醉的江南三月,诗人一走进店里,沁人心脾的香气就扑面而来。这一“香”字,把店内店外连成一片。金陵古属吴地,遂称当地女子为“吴姬”,这里指酒家女。她满面春风,一边压酒(即压酒糟取酒汁),一边笑语殷勤地招呼客人。置身其间,真是如沐春风,令人陶醉,让人迷恋。
这两句写出了浓浓的江南味道,虽然未明写店外,而店外“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杨柳含烟的芳菲世界,已依稀可见。此时,无论是诗人还是读者,视觉、嗅觉、听觉全都调动起来了。如钟惺所说:“不须多亦不须深,写得情出。”诗中的“唤”字,在一些版本中又作“劝”。
“柳花”,即柳絮,本来是没有香的,但一些诗人却闻到了,如传奇“莫唱踏阳春,令人离肠结。郎行久不归,柳自飘香雪。”故明人杨升庵说:“其实柳花亦有微香,诗人之言非诬也;柳花之香,非太白不能道;竹之香,非子美不能道。”其实,对“满店香”的理解完全不必拘泥于此,那当是春风吹来的花香,是泥土草木的清香,是美酒飘香,大概还有“心香”,所谓心清闻妙香。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金陵的一群年轻人来到这里,为诗人送行。饯行的酒啊,你斟我敬,将要走的和不走的,个个干杯畅饮。也有人认为,这是说相送者殷勤劝酒,不忍遽别;告别者要走又不想走,无限留恋,故“欲行不行”。
李白此行是去扬州。他后来在《上安州裴长史书》说:“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此则白之轻财好施也。”李白性格豪爽,喜好交游,当时既年轻富有,又仗义疏财,朋友自是不少。在金陵时也当如此。一帮朋友喝酒,话别,少年刚肠,兴致盎然,没有伤别之意,这也很符合年轻人的特点。“尽觞”,意思是喝干杯中酒。“觞”,酒器。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金陵一行,诗人是快乐的。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节,一个让人留恋的地方,诗人却要走了。面对美丽的江南风物和朋友们的盛情挽留,诗人依依不舍,怎样才能表达自己的无限惜别之情呢?也许饯别的酒店正面对大江,诗人顺手一指,以水为喻:请你们问问那东流的江水,离情别意与它相比究竟谁短谁长?此句兼用拟人、比喻、对比、设问等手法,构思新颖奇特,借滔滔不绝的大江流水来倾吐自己的真挚感情,亲切而且深情,有强烈的感染力。
情感是抽象的,即使再深再浓,也看不见摸不着;而江水是形象的,给人的印象是绵绵不绝。但诗人不是简单的相喻,而是设问比较,迷迷茫茫地,似收而未收住,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以想象的空间。采用这种表现手法,李白可能受到前人的启发,如谢朓就写过“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但李白写得更加生动自然。
《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
绿肥:指枝叶茂盛。红瘦:谓花朵稀少。
【评解】
这首小词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词中着意人物心理情绪的刻画。以景衬情,委曲精工。轻灵新巧而又凄婉含蓄。极尽传神之妙。
【集评】
黄蓼园《寥园词选》:“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胡云翼《宋词选》:李清照在北宋颠覆之前的词颇多饮酒、惜花之作,反映出她那种极其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调。这首词在写作上以寥寥数语的对话,曲折地表达出主人公惜花的心情,写得那么传神。“绿肥红瘦”,用语简炼,又很形象化。
《唐宋词百首详解》:这首词用寥寥数语,委婉地表达了女主人惜花的心情,委婉、活泼、平易、精炼,极尽传神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