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新声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2 09:23:05
《桐花万里作新声1300字》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唯有山河万里,见证着代代青年勇奏新声,或披荆斩棘,或九死无悔,或赴汤蹈火,或昂扬向上,高歌中国万年。历史的声音沿长城石壁蜿蜒至今日,我们仍能听见1919年仲甫先生的讲演:“青年,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
一个人,尤其是一个青年学生的理想,毫无疑问应该与他的国家密切相关。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个人的奋斗也必须对社会有所回馈。要想立足于社会,让自己的生命有价值,首先就必须明确自己的定位:属于新时代的新青年。
那么,什么是青年,什么是理想?我们一直在强调,新青年在新时代要有新的责任、新的担当。但是什么是责任和担当?在旧社会,在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时期,青年的责任就是推翻旧的统治,建立新的统治,推翻旧文化,提倡新文化,是打破沉闷不透风的铁屋子,以照进的光亮唤醒民众的觉醒。那时的青年意志,就在于他们面对政府施压坚定的抗争和陈说:“一息尚存,战斗不止。”
更远一些,文天祥的青春是“留取丹心照汗青”;辛弃疾的青春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顾炎武的青春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直到老也是“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鲁迅的青春弃医从文,“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谭嗣同的青春光荣而短暂,“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由此观之,青年意志要基于时代现实,通过行动践行,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而改变。十月革命一声枪响,将马克思主义送到了中国。人们这才找到了一个救中国的可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建立工农联盟,建立人民为主的社会主义国家。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才慢慢摸清这条道路,一直走到今天的繁荣社会。表面上,我们似乎不再需要像当时那样血性方刚、正气凛然,社会也不再存在那样严重的问题,不再面临着中国将亡、民族将亡的危机。但是事实真正如此吗?
任何制度都是不断完善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也需要不断探索,以期解决现在的实际问题。青年的理想和使命,原本就不只是“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而应该是通过学习的过程了解更深刻的思想,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贡献于其群”。青年人对于社会来说,应当“犹如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做到像陈独秀提出的新青年六个标准要求的那样,“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而在这之中,最为重要的便是进取。“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青年的进取心、自觉心与爱国心是极其珍贵的财富,是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
毛泽东曾说,“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终究会是你们的。你们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确是如此,世界在一刻不停地发展变化,当年山河未固有多少战士抛头颅洒热血,今朝盛世虽平也该有多少青年究科研作贡献。人类不死,代代相续,青年意志,一以贯之,则中国复兴,指日可待。青春未逝之时,就要牢记生命的意义,热爱足下的土地。
莫藏牙爪同痴虎,好召风雷起卧龙。新时代是青年的时代,也就是我们的时代,问题要靠我们自己解决,国富民安要靠我们用青春书写。纵然荆棘遍野,仍需砥砺向前。
青春万里,且行且惜。正如唐李商隐诗云,“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身为新时代的“雏凤”,便应当在万里长空,进取不辍,气贯长虹,勇作新声。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王昌龄《从军行》全诗欣赏》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译文] 弹起琵琶跳起舞,乐曲已换成新制的调子,只是这新调所唱依然是旧时关山难度的离别之情。
[出自] 王昌龄 《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七首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释:
《从军行》组诗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这是第二首,是一首格调沉郁的边塞诗。
新声:新的乐曲。
关山:山川关隘,借指山川阻隔的征人故乡。
缭乱:纷乱。
边愁:远戍边塞的离愁别恨。
长城:借指边塞。
译文:
琵琶所奏的音乐已经换了新的了,但是思乡之情却一直都没有变,缭乱的边关愁绪无数倾诉,总也听不完,只有那秋月高高在上照耀着长城,此景亘古不变。
王昌龄为唐代著名诗人,因擅长写七言绝句,因而被称为“七绝圣手”。
赏析:
此诗只抓住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透过军中饮宴一个镜头,跌宕起伏地表现出当时边塞军士生活的枯燥乏味和思想的苦闷无聊,也使征戍者的深沉、复杂的感情跃然活现。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令人陶醉的千古绝唱,然而在久戍边关的军士眼中,又是使人厌倦而单调的景象。天天都是那连绵不断的乱山、长城,白天与“大漠”、“落日”为伴,晚上又是“寒光照铁衣”的荒野。即使军中作乐,通宵尽欢,乐声嘹亮,也难以消除军士们积郁内心的惆怅。
“琵琶起舞换新声”。琵琶不断奏出新的曲调,随着旋律的变化,人们翩翩起舞。琵琶是富于边地色彩的乐器,而军中作乐,离不开胡琴、羌笛和琵琶的伴奏,这些乐器,对戍边者来说,带有异域的情调和征战的音律,易唤起战士们强烈的感触。既然是“换新声”,应该给人以新的感受,带来新的欢乐吧。然而“总是关山旧别情”。“总是”二字,转折得有力,巧妙。此句的“旧”与上句的“新”二字相承应,意味无穷。“新声”与“旧别情”互相影射,形成诗意的波折,造成抑扬顿挫的音情,尤显出“意调的酸楚”,边愁的深重。征戍者离乡背井,因此,“别情”是军中最普遍、最深沉的感情。尽管曲调花样翻新,而唤起的“总是”人们的离愁别绪。《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句中“关山”二字,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颇深。
“撩乱边愁听不尽”。尽管撩起了纷乱的边愁,却总也听不尽。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澜,又一次音情的抑扬。“听不尽”三字,含蓄有致,感情复杂,意味深长,只要边患未除,就依然弹下去,听下去,所以“边愁”既是思归的哀愁,又何尝不含有更多的意味呢?
“高高秋月照长城”既是写景,又是抒情。诗人轻轻宕开一笔,“景中含情,更惨”,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优怨,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等等。一个渺茫而悲凉的境界。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细流一波三折地发展后,到此却汇成一湾深沉的流水,荡漾回旋。“秋月照长城”,为全篇情感之凝结处。这时离情入景,奇想层出,使诗情得以升华。正因为情不可尽,诗人“以不尽尽之”,“思入微茫,似脱实粘”,将征戍者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感情表达得入木三分。此诗被誉为“诗之最上乘也”,除音情曲折外,也得益于这绝处生姿的一笔。
仅二十八字的绝句,却展现了一幅广阔而生动的画面,而且包含极其丰富的内涵。新的声,旧的情,撩乱的旋律,婆娑的舞姿,天上的秋月,脚下的长城。既有动作,又有声响,还有那色彩斑斓的边塞景色。这一切,都交织在边将士卒们复杂的、撩乱的、萧索的、延绵无尽的离情思乡之感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