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比翼齐飞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01 08:08:26
《让人文与科学比翼齐飞》
英国科林伍德说:“没有艺术的历史,只有人的历史。”
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领域所包含的技术是用于丰富和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而人文领域的一切是生活的基础,生活是两者联系的桥梁。
科学可以脱离人而存在,但人文必须依附社会。人文的核心是人,它尊重精神的价值,尊重人的价值,是最先进的价值观,是衡量文明程的尺度。文艺复兴是人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场革命风暴,它充分肯定人的价值,成为那时人们冲破中世纪思想禁锢的有力号召。马丁路德金,提倡“非暴力抵抗”,黑人蹒跚于种族隔离和歧视的枷锁之下,他带领黑人进行自己的民权抗争。既然宪法给予不了他基本生存权利,既然社会给不了他要的平等,就只有站起来反抗,为和平正义四处奔走。是什么让一万多黑人在一年多时间里拒绝乘坐公交车表示抗议?是什么让长期被奴役的黑人有如此的勇气?不仅是人文的号召,还有自己骨子里一腔热血与不屈化为的力量。人文,又一次改变了世界。
科学的发展无法脱离人文。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殊不知,若只一味追求生产力的提高,追求经济效益,人们变得功利化,社会文明渐渐消磨被世人遗忘。若把科技放在首位,实际上不正在贬低我们自己,丧失劳动的乐趣吗?《摩登时代》里,工业革命时期,一个机械化的社会,低层阶级对机器时代的来临感到无所适从,科技发展了,人文一点点流失,主人公疯了。机器齿轮化身成资本和无情的代表,在机器运转的轰隆声和刺耳的换班铃声中,人的重要性和能动性被压缩成小小的一团,甚至成为并非必要的附庸。科学技术只能为生活锦上添花,却不能喧宾夺主。
若生活是一栋城堡,那科学技术好比雕梁画栋,而人文好比支撑的混凝钢筋,科学与人文是相辅相成的。我们无法否认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舒适与享受,也不能摒弃人文对人的陶冶与提升。只有在某种程度上将两者有机的结合,使科学与人文共同服务于我们美好的生活。伯爵既资助了“闲人”的科研,同时也接济了大家。以以人为本的人文出发点,用科学来获取更大化的经济效益,造福人类。这就是将科技与人文很好的结合。有时,我们要有长远目光,切不可过分看重二者之一,要有机结合。
本着人文的理念,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美化生活!
《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比翼齐飞》
人们对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历来争议不断,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人文比科学更本质,有人认为科学比人文更实际,都讲出了一番道理。我认为二者的关系应是: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比翼齐飞。
人文与科学的关系要先从人文和科学本身说起。我们人类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逐渐发展到精神文明与科技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经历了无数次变革,在此期间,人文精神扮演了重要角色。即使明确意义的人文始于十五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但人文的的确确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上发挥着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人文好比是一个孩子的好奇心,在推进孩子知识增长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历练与折磨,也会有畸形的发展,但总的趋势是向前的。随着人类思想的深刻和社会关系的调整,人们也会完善人文本身的内涵,也就是说人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现在我们常把人文解读为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也许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还会有其他不同的解读。但无论人文被赋予多么新的内涵,其本旨只有一个,那就是文艺复兴时期所倡导的“强调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利益”的思想观念。人文随人类发展不断完善,人文情怀也正因促进人类发展而传延万代,可见人文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与人文一样,科学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伴人类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更能充分地利用大自然,为自身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利用科学,我们可以“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还可以达到“人定胜天”的目标,甚至可以实现“嫦娥奔月”的梦想。但科学还不止这些功用,由科学衍生出的基本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科学精神承担着发展物质世界、丰富人类物质生活的重任。而且,科学精神承载着人类战胜自然、探索一切未知的信念,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人类一切活动的行动指南、前进方向。正是科学及其衍生的精神、信仰使人类世界不断进步。因此,科学也不容忽视。
那么,人文与科学究竟是何种关系呢?
事实上,人文求诸内,科学求诸外。科学是实现人类终极理想的工具,最终目的是为了人。尽管西方的science在不同地域涵盖不同内容,但科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从某种意义上属于人文,可这并不是说人文可以脱离科学独立存在。两者的关系应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这就好比天平的两端不能偏废。有人说:人文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一种制度、一种法律。的确如此,以人文思想为基础的人文制度使我们的社会安然有序,人们得以摆脱人与人之间不必要的争端,潜心研究如何以科学的手段使社会更先进。反过来,往往紧接着人文观念进步而出现的科学观念更新,补足了人文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不足与缺陷。正是这两者的互补完善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先进、发达、高效率、快节奏,却又不失“人情味儿”。
有调查显示,在我国大多数学校,学问科学倾向化、功利化现象严重,文理发展不对称,人文学科萎缩。这对民族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极为不利。试想,在科技极为发达的现代社会,如果人文被忽视,拿什么来保证基因克隆技术、探索未知星际等前沿科技不会给人们带来惶恐和不安?科学是冰冷的,但融合了人文的科学更有人情味,也就更有生命力。
我们青少年在学好主科同时,应聚焦时政热点、关注科学发展,均衡了解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这样身心才更健康,到社会上才更有发展。
人文情怀教我们用心思考问题,做一个感性的人;科学精神使我们用头脑思考问题,做一个理性的人。在生活中,我们离不开人文指引方向,也离不开科学助推前进。我们应融合感性与理性、精神和物质去生活,做一个有心人,体味生活的美好。我认为,只有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比翼齐飞的生活才是真正舒适、有助于人类进步的生活。.
《比翼齐飞》
智者如恩斯特•施图林格,火星的探寻使人类更好地了解宇宙,长远的目光只为更好地造福人类;智者如伯爵,显微镜的出现使瘟疫无处遁形,关注未来的科学精神只为最大程度地发扬人文情怀。人文与科学都是生活的一份子,两者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也如天平的两端不能偏废,缺一不可。
玛丽•尤肯达修女的质问和德国小镇的村民的抱怨并无过错,他们只不过是偏执一方的人文情怀的支持者,只因为他们没有看清人文与科学的个中关系,误解也就产生了。
人类从诞生起,便拥有了两件武器:科技与人文。从最早的钻木取火和刻石凿壁,到现今的计算机技术和日益发达的人文科学和人类文化,人类从中不断受益,并借着这两件武器产生的强大助动力,从茹毛饮血来到了信息时代。尤其对于现今的形势来说,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就是依据这个理论,经过无数次试验与失败,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越挫越勇,终于打开了电气时代的光明大门。若无人文精神的支持,纵使有强大的科学精神做后盾,也空是做无用功。
爱迪生如是说,成功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无1%的灵感就是再多的汗水也无用。著名文学家马克•吐温随身都带着一个小本子,这上面记录着生活中一闪而过的灵感,正靠着这个不起眼的小本子,马克•吐温写作时文思如泉涌,终成一代幽默大师,被林肯誉为怀有赤子之心的勇士,亦是仗义执剑的骑士,代表美国文学的世界一流作家。若马克•吐温无灵感支持即科学支柱,一代幽默大师的称号也不复存在。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它们融合的关键不是机械决定论,而是辩证法的相互作用论。我们要放弃机械论的二分法,提倡有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与有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这两者相结合,发展着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技术,于此同时,也发展着有科学精神的人类道德。
我们正步入一个新世界,在其中将来是未决的,我们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到这当中去,我们将证明未来的新世界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比翼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