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尤肯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22 16:12:19
《当下与以后》
——致尤肯达女士的一封信
亲爱的尤肯达女士:
收到您的来信我是又惊又喜,惊的是得知世界上还有这样多饥寒交迫的孩子每日食不果腹,惊得同时我又欣慰的看到许许多多像您这样为他们的生活奔波忙碌。对于您疑问在这样的境况下为何还要斥巨资搞火星项目,我想,这里有个小故事值得与您分享:
四百年前,德国有个小镇遭受着瘟疫的侵袭,有位心地善良的伯爵一直尽力的帮助那些疾病缠身的人们,但同是他一直在赞助一个年轻人搞玻璃片小发明的行为却让众人不能理解,大家都认为在这时候这种行为无异于在浪费金钱。但在众说纷纭的压力下,伯爵仍然帮助年轻人坚持了下来。就这样,通过不懈的努力,这个年轻人制成了推动世界医学事业发展的发明——显微镜。此后,人们利用显微镜观察到那些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致病细菌,挽救了数以亿计的劳苦大众。
我们对事物间的抉择存在争议往往是因为选择的结果会给我们以后的生活带来的效益不同,而效益的各有优势又解释了为何我们会各执己见。显然,和您一样的那些有着社会责任感的有志之士对孩子们的救助,对他们,对社会来说无异于是最有效最直接最需要的。毕竟在现实面前,对于孩子们来说,吃饱肚子是他们最迫切的希望。但在极力满足当下需求的同时我们却不能停止对未知科学领域研究和探索的脚步,这也是本人以及我的同事们——全体火星探测项目的工作人员以及那些千千万万奋斗在科学一线工作者希望您能理解的。因为无论我们自己脚下坚持的这条路与您是怎样的不同,也无论这条路途径的风景和荆棘与您又是怎样的不同,我相信坚信并且确信无论哪条路,它们都有着相同的目的地——为人类造福。当今地球上的有限资源正日益枯竭,全球变暖等等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问题日益严峻,而前段时间美国等地发生飓风灾害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环境问题迫在眉睫,人类生存危在旦夕。在这样的形势下,未来的境况实在令人担忧,而对火星的研究探测即是在为人类以后的生存发展寻找出路,尽管刚刚起步,但是请相信我们。
人文和科学本就是人类社会膝下的两个孩子,这对孪生姐妹不过有着迥异的性格,姐姐贤淑温柔,心地善良;妹妹思维敏捷,逻辑性强。不同的性格决定了他们在面对相同问题时看待角度和解决方法差异的存在,正如故事里的伯爵做出的两个决定一般,简单而救急,复杂而长远。治疾需要内服外敷,本是同根生的你我更是如此。社会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需要解决饥寒的面包,也需要观察致病细菌的显微镜;需要情感世界的善解人意,也需要逻辑思维给予的淳淳教导;需要文明道德之露的滋润,也需要生产力之光的照耀。顾此及彼,各有所出,在努力提升人类文明素养的同时不懈于科学技术的追求,在加快科学技术脚步的同时不忘人类文明之本。我想,只有这样,我们的“母亲”——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我们所致力于的人类大家庭才能真正生生不息的繁衍下去。
这需要你我携手合作,共同努力。
恳请带去我们对孩子们的关怀,这里的叔叔阿姨们正在考虑为他们在外太空的火星造房子呢!
恩斯特•施图林格
《浅谈人文生活与科学精神》
修女尤肯达的质问代表的是人文关怀,而施图林格博士的回答展示的不仅是科学精神,也有人文关怀,因为造福人类这一终极目的是不变的。所以由此可见,人文是科学的基础。
人文关怀是一个社会稳定运行的必需条件。对于现在中国也是相当缺乏的。其实人文关怀在方方面面都有体现。
在体育赛场上,2012年伦敦残奥会上,参加男子1500米预赛的来自非洲小国吉布提的阿曼.哈桑便充分展示了坚持的精神,没有右臂的他在开场不久后便扭伤了脚,但他强忍着疼痛颤颤巍巍地坚持跑到了终点,在最后的七分钟里跑道上只剩下他一个人还在跑。哈桑的坚持,感动了现场的每一个人,全场8万观众集体起立,“加油”“坚持”声此起彼伏。哈桑的倒数第一名是毫无争议的,但他用他那瘦弱的身影向全世界的人诠释了奥运精神的终极要义,展现了闪耀心灵的人文精神。
在茫茫大海上,有过这样一个身影,他双手紧握航舵,身杆笔直,目光坚定,他就是爱国航海家翟墨。他原本是一名画家,可当他听到外国的某位航海家说到:“航海大半辈子都没有见过一个中国航海家。”时候,他决定了,就像鲁迅弃医从文那样,弃掉了画笔,卖掉了画作,从此开始了航海生涯,五年筹备,历时两面三刀年多,终于他成为了“中国完成单人无动力帆船的第一人”。他的爱国情怀感动千千万万国人,也激励了我们祖国新一代。他也展现了璀璨的人文爱国主义精神。
展现了人文关怀的还有许许多的人,从古到今源源不竭————义无反顾的爱国者屈原、文天祥;仁慈善良的修女特莱莎;滇池的守望者张天祥;最美的乡村女校长李灵;65年遥望海峡的游子高秉涵......,他们都展现了人类独特而闪光的人文关怀,这些关怀促进了世界的和谐、人之间的团结,友爱。若是缺少了人文关怀,那么人类只会尔虞我诈,自我封闭,最终无法促进人娄的进步和发展,走向灭亡。所以人文关怀必不可失。
但仅有人文关怀就足够了吗?这显然是不够的。
人与其它动物的区别这所在也正是在于人会创造工具,人类会运用科学改造自然.......几千年的人类进步史都是用科学的力量推动前进的。从石器时代史到农耕时期,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亚里士多得、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这些追求科学,追求真理的伟人告诉了我们:人类最强大的发展动力便是科学。举例而言,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一下子就解决十三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但仅有了科学的进步亦是不全面的。不考虑后果只顾眼前蝇头小利,不顾环境的坡坏,资源的浪费,只会加速人类的灭亡。
所以要想长期稳定地在这浩瀚宇宙的一角幸福快乐生活下去,只有以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有机结合,发扬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科学精神,用科学推动社会的和谐、健康、高效发展。
《由尤肯达修女与施图林格博士想到的》
施图林格博士所举的例子中,伯爵花费金钱在科技上是为了在人类遭受苦难的情况下开拓进取、造福人类,在一定意义上说,他发展科技的直接目的是人文,核心也是人文。他选择发展科技是一种有远见的做法。毕竟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一边是当代的人类,一边是后代更多的人类,无疑要选后者。
生活中,我们需要各种机器的帮助,狭义来说这就是所谓的科技;生活中,我们在社会这个大圈子中,同样也需要人的帮助,重视人的文化,谓之“人文”。 科学是探索事物的规律,是求真;人文是把握科学的方向,是“求善”,如何做人。科学与人文有不同的内涵,但也有必然的内在联系。科学不能解决方向问题、价值观问题;人文不能直接解决科技问题。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便能产生最佳效应,推动社会和事物前进。
去年,美军把蕴含着超过高科技含量的鱼鹰V-22旋翼机引入日本,引起了许多日本民众的不满与反对,这是为什么?因为鱼鹰V-22旋翼机试飞时机毁人亡的事故接连发生,因此,鱼鹰V-22旋翼机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再来想想,去年中日关系因钓鱼岛之争不断恶化升级。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点小动作都会引起世界的关注,何况是引入这样发炮强劲、性能高的鱼鹰旋翼机呢?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我认为大多数民众还是珍爱和平的,并不想挑起战争,不想破坏原本安宁的生活。因此,鱼鹰遭反对的原因就是它阻碍了人文,违背了人民的意愿。
由此可见: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中间有科学基础;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科学中有人文的内涵与精神。生活则在两者中更倾向于人文。
一个国家要强盛,必须科学与人文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在中国古代《四书•大学》里早有精辟论述。该书提出教育的八大要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两要素是讲科学,“格物”即研究客观世界,“致知”即认识客观世界;中间三要素“诚意、正心、修身”,讲的是做人,人文精神;后面三要素:“齐家、治国、平天下”,讲的是通过科学与人文的结合,达到强国的目的。
无独有偶,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被誉为是解开了欧洲历史的序幕,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其中,新兴的资产阶级中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的就是人文精神:提倡人性,主张生活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欧洲之所以强盛与“文艺复兴”有很大关联,当然,也离不开科技的发展。
我们还知道,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其中陈独秀、李大钊等领导人高举“民主”与“科学”两大旗帜,的确是很高明的,因为这仍具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3年胡锦涛主席提出并在2007年十七大中写入党章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在十八大中,即使有人进行了新的解读,但以人为本的核心地位仍然是不会改变的,以后也是,因为从古到今,这个道理从来没有变过。
人文对科学而言,贯穿科学始终,为科学导向,为科学提供精神动力。同样科学对人文也很重要,科学要贯穿人文始终,为人文奠基,为人文提供素材,为人文保证正确的道路,为人文的发展与表现提供犀利武器。科学和人文交融,才能全面提高素质,改善人们的生活。21世纪是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的竞争时代,为此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不断强化科学意识,同时不忘核心的人文,提高民族素质,用人文与科技撑起中华民族前进的风帆,迎接世界的挑战!
《让生活更加美好》
尤肯达修女满怀同情与悲悯向科学家发出掷地有声的质问。经费是用于看似前途渺茫的科研还是用于立足当下的人道救援?这的确是当今社会不可忽略的问题。
一方面,用时长、花费多的科研活动如火如荼,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救援组织捉襟见肘的资金后援与惨不忍睹的贫穷、饥饿与疟疾。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无疑为人们带来了更多治愈疾病的机会,更美好的生活方式。当然,前提是充足的科研经费,甚至要以牺牲慈善资金来保证。接受质问的施图林格博士显然对这个矛盾有着清醒的认识和理解:发展科技正是为了更好的造福人类。
这也正是我的思考。矛盾无处不在,但却具有和谐共生的同一性。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与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只是着眼点不同,它们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了让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古人云:小不忍则乱大谋,当关注当下与关注未来发生冲突时,则要学会“忍耐”,眼光应具有前瞻性而不应局限于当前。或许会因此而缩小了救助的范围,减少了生命垂危者生还的机率,可是也应该想到,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人因此而受益。
早在上世纪中期,刚独立不久的印度就确定了优先发展教育的方针。那时的印度经历了战争的洗礼,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毋庸置疑,各方面都需要巨额资金扶持和人文关怀。印度政府以高瞻远瞩的智慧和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克服阻力,确保了教育的优先发展。正是由于这样的决定,印度才能在独立仅几十年的时间里迅速崛起,成为瞩目新星。更令人惊讶的是,印度拥有可以与美国相媲美的软件产业。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能够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争得一席,正是得益于政府上世纪的人才储备计划。那时的印度自然也有濒临死亡的病患、饥寒交迫的弱者,用于人道主义救助每少一分,弱者获救的机会便减少一分。这样的决定,在当时看来自然是残酷的,但没有人可以否认,现在的印度正是由于当时的果断舍弃而获得了更长远的发展。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出生于一个纺织厂厂主家庭,家境优渥,但他却有一颗同情弱者的心,经常借工作之便深入了解劳动人民的生活并帮助他们于困顿之中。与马克思结成深厚友谊之后,恩格斯为资助流亡中的马克思家庭,不得不回家乡从事商业活动,他用经商所得给马克思一家提供经济援助,以保证马克思有充足的时间和财力从事革命理论研究。
如果不是真正地关心劳动人民,恩格斯大可不必经常观察他们的生活,更不必倾其所有资助革命理论研究。但是,恩格斯人文关怀的方式却耐人深思,没有用于更为直接的慈善捐款,而是倾注给了看似飘渺无期的革命理论研究。因为他深知,针对当下的资助虽然明显可见,却是扬汤止沸,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相反,无产阶级的革命如果能获得成功,将会有更多的劳动人民获得解放,摆脱困境,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在面对立足当下的人文关怀与关注未来的科学研究的选择时,恩格斯选择了更为有益的后者。并非面对受苦大众而铁石心肠,而是有着更遥远的期盼与更远大的目标。
为了让生活更美好,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都是建设社会缺一不可的。如果说,生活是一篇乐章,人文情怀则是其中跳跃的音符,跃动的是温情,而科学精神则是五线谱,牢牢支撑,赋予乐章既定的指向。如果说,生活是一首长诗,人文情怀则是其中的抒情句,散发着感性灿烂夺目的光辉,而科学精神则是陈述句,充满着理性如同金属般冷静的光泽。
正如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包含硬件和软件,构筑生活也同样需要人文和科学两者。二者应相辅相成,不失偏颇,更不能放弃看似无用的科学精神,唯有如此,生活才可以更加美好。
《人文科学构筑和谐世界》
1970年,赞比亚的玛丽•尤肯达修女一纸“状告”美国航天专家恩斯特•施图林格:为何每年要花费数十亿美元在火星研究项目上,而不用这些钱来解决地球饥饿儿童们的温饱问题?玛丽•尤肯达修女的质问不容置疑激起了一场关于科技与人文的思考浪潮。这种质问是真挚的,是博爱的,是代替全世界人民发出的对希望的呼喊。施图林格博士对此给出了精彩的回答——人文为科学付出的等待从来都不是一种牺牲。就像春天播下的种子,哪怕人们再饥饿,也不可能掘而食之以果腹,因为这种满足感是短暂且代价高昂的。只有等待种子发芽、生长、茁壮,直至结为果实,人们的幸福生活才能久远。
科技立足于生活 实践于生活
从人类学会制作并使用工具开始,科技的发展脚步就不曾停歇。人类从只会向大自然索取,到学会与大自然共处,甚至创造出大自然不曾创造出的新的生命形态或非生命形态,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能在地球这个美丽而独一无二的星球上生活得更好。简言之,科技应生活而生。
这一点在中国最能体现。古代中国曾在世界科技史上铸就了辉煌的一笔。古代中国的科技重经验,重实用,从生活中来,应用到生活中去,美化生活。且不说四大发明对整个世界政治、军事、教育领域发挥的巨大推动作用,古代中国发展的根基,民族繁荣的精魂——农业方面的科技成就也同样不容小觑,其所包含的天文、地理、器物制造等等方面的知识更是丰富。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的真理在这句话面世以前就已经早早被实践。
而在外太空探索给了我们诸多惊喜的今天,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这些本着造福人类的原则的科学研究,在不久的将来也一定会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开出最美的花朵。
“人文” 当与“科学”齐飞
尤肯达修女的质问,在施图林格博士的回答面前似乎显得有些目光短浅,更有甚者认为这种观点是愚昧的。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她悲天悯人,同情弱者,这样的人必定不会愚昧。她质疑的,不是科技对人类的重要性,而是这些耗资数十亿的太空研究是否具有“人文”光环。
“人文科学”,这是一个温情的词。它削弱了科技的僵直感,赋予其人性的色彩。人文科学关注的是人的福否,人的思想道德和文化传统。正如著名学者于丹所说:“真正的科学肯定是赋予人的情怀。”在此基础上生长的科技,才能真正造福于人类。人文是科技赖以扎根的沃土,科技则是人文培育出的最美的果实。
“人文科学”路漫漫其修远兮
故事中那位德国伯爵仿佛是尤肯达修女和施图格林博士的完美结合体。他心地善良,又热心于科技发明。对显微镜的问世,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科学创造本来就具有不定向性,显微镜的发明多少有一些偶然性,而不是完全在人的掌控之内,从这一点来看,尤肯达修女的质问便显得有理有据了。火星项目耗资数十亿,如此大的精力和财力的付出也未必一定会拯救得了全世界受饥饿折磨的儿童的生命。人文科学更是如此,如果说它包含了科技本身所具有的缺陷,那么人类对科技的利用则是这种缺陷放大或缩小的决定性因素。
从近代英国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开始运作,一直到如今中国政府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社会在机械齿轮的号角声中跋涉、飞跃并稳步前进,人文科学却是跌跌撞撞。大到生化武器、核污染,小到毒奶粉、激素水果等等问题都反映出科技发展的偏差。《礼记》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说人要尊敬天地,怀敬意之情。一切事物的发展都应当遵从客观规律,顺应“天理”,在此基础上更重要的是遵循“人性”。人类只有学会自己尊重自己,才能悟天地之美而创天地之更美。“人文科学”路漫漫其修远兮,但只要心存善念,又何愁寻不到科学的桃花源呢?
无论是像施图格林博士这样正辛勤工作的科学家,还是尤肯达修女和她所关注的那些饱受饥饿痛苦折磨的灾民们,前者是为了科技创造而生存,后者是为了生存而渴望科技带来的创造,都给我们带来了启示—— 到底“人文第一”还是“科技第一”并不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杨叔子曾在一篇论文中说到:科技是“天道”、“立世之基”,人文则是“人道”、“为人之本”。 科技是理性的产物,却离不开感性之泉的浇灌;人文可以总结和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却无法独自完成新时代的建设使命。科技与人文只有做到互通互补与融合创新,才能实现“天人合一”,才能构筑一个理性与感性共存的和谐世界。
《四个故事中有一个是真实的》
面对尤肯达修女的质问,我也讲几个故事。下面每个故事的开头几乎一样,结局也如出一辙,令人深思的是,中间演进的过程各不相同。
故事一
远古。一片广袤的草原上,各种动物自由地栖息繁衍。草丛深处,一只花豹紧盯着不远处的一群斑马。忽然,一道褐黄色的闪电射出,花豹直扑斑马。这时,草丛的另一边射出一根长矛,刺向花豹。花豹倒地,而斑马受惊之后慌乱的跑掉了。草丛中跳出两个皮肤黝黑的人,他们兴高采烈的庆祝自己得到了食物,但当他们把猎物拖回聚集地时,却马上被自己的同胞们哄抢一空,一场血腥的厮杀猎捕到食物的两个人在乱战中误伤而死,却没有人顾及到他们。斗转星移,人类在无知中缓缓演进,他们因为能使用工具慢慢爬上了食物链的顶端,人口的数量迅速增长。但他们依旧茹毛饮血,依旧相互厮杀。也不知过了多久。一天,远方的天空突然坠下一团火球,火球在人们的仰望之中坠地,把一切烧为灰烬。过了很久很久,外星人发现了人类生活的遗址,通过研究,他们得出结论:远古时期,这个星球生活着一种灵长类,它们统治了几千万年后,又突然消失了,它们叫恐人。
故事二
还是那片草原。还是那群斑马。还是那只花豹。还是那两个人。还是以同样的手段捕获了猎物。这两个人兴高采烈地把猎物抬回自己的聚集地,同胞们欢天喜地地看着他们的英雄抬着食物凯旋,所有的人都围着他们载歌载舞。他们正在孕育着最朴素的文明,他们甚至逐渐形成了一种宗教与信仰,人文的气息蔓延开来。但千百年来他们却从不相信什么科学,他们迷信一切,只追求自己所谓的崇拜,只把自己的主奉为真理,物质文明却停步不前。有一天有一个人突发奇想,以神的名义把某一天作为世界的末日。世界末日如期而至,所有的人都在恐惧中自我毁灭了,天空依旧平静。一个长达千万年的闹剧就这样在人类的自导自演中浑浑噩噩地退幕了。
故事三
还是那片草原,花豹虎视眈眈着猎物,草丛另一边中,两双眼睛露出贪婪的目光。当花豹对着斑马,发出致命一击后正准备享用食物时,一柄石矛飞出,刺倒了花豹这两个人一人抬了一只猎物返回自己的聚集地,半路上一合计觉得不划算,于是两人悄悄地把那头肉多的斑马藏了起来,把个头小的花豹抬回部落交公了。这种永无止境的欲望,无形中推进了科技的进步,战争武器也日益先进。他们滥用技术,无节制地开采地球有限的资源,物资匮乏,生态恶化,而且道德沦丧,心理阴暗,灵魂无处安顿,战争不断升级。终于有一天,在一场空前的大战中,人类毁于无穷无尽的核爆中。从此地球再无生命。
故事四
还是那片草原。还是那群斑马。还是那只花豹。还是那两个人。还是以同样的手段捕获了各自的猎物。这两个人把猎物抬回了自己的聚集地,按照部落规定上交了所获猎物的一半。他们留下了那只花豹,撕下了那张完整的豹皮,灵机一动,他们把豹皮套在身上做成了史上第一套可以伪装的猎装,最原始的科技发明受到了部落的表彰。这里的人们有章可循,科技昌明,怡然自乐,种族迅速发展。千百年无战事,一切欣欣向荣,有条不紊,人们享受着生活,享受着物质和精神的文明。直到有一天,地球上突然来了一群外星人,他们带来了更高科技的武器和更先进的文明,他们用武器威逼人类屈服,以文明诱惑人类膜拜。在双重威压下,人类屈于外星人,从此地球上再无人类,只有那些苟且的生命。
四个故事中有一个是真实的。
《探索宇宙引发的思考》
恩斯特•施图林格博士给尤肯达修女举的例子中伯爵的所作所为是非常有远见的。伯爵帮助那个“奇怪的人”研究光学器件,而这些光学器件最终组成了轰动了全国、全世界,而且对人类有重要影响的工具——显微镜。显微镜的发明推动了医学前所未有的发展。从此以后,显微镜帮助消除了世界上大部分地区肆虐的瘟疫等传染病。当然,也治好了镇子上受瘟疫威胁的穷人。我们都毋庸置疑伯爵的善良的心,但是,伯爵能给那些穷人的只是钱、有限生命中的温饱,却不能根治穷人们的病,可如果他帮助那“怪人”研究成了显微镜,那他给瘟疫病人的,就不仅仅是钱和有限生命中的温饱那么简单的问题了,而是那些病人的生命和一辈子的幸福、快乐、以及为病人减少病痛的折磨。
恩斯特•施图林格博士的意图亦是如此。的确,恩斯特•施图林格博士和尤肯达修女一样,都有悲天悯人、同情弱者的人文情怀,可他为了造福更多人,为更多的人创造更好的生活他不得不放弃眼前的想救济——儿童饥饿面临死亡,而投身更伟大的科学事业——为火星项目投资。如果给火星投资成功后,全美国甚至全世界都不会有饥饿儿童了,这样,火星项目也就会间接造福更多的人了。
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也是个很善良的人。在他很小的时候,他和他爸爸走在黑人贫民窟中,他刚一进去,一群黑人小孩就围上来向他讨钱和吃的。他很友善且慷慨地把自己的零花钱拿出来,正当他想把钱分给这些小弟弟、小妹妹们的时候,他的爸爸阻止了他,对他说:“你有救助这些穷孩子们的心是好的,你能救助一个、十个、二十个,可你能救助全美国的穷孩子吗?你有能力让他们所有人都不再贫穷吗?你没有,我也没有,大家都没有,只有两个人有。”这勾起了奥巴马的好奇心,他立刻追问:“他们是谁啊?”他爸爸耐心地回答道:“一个是他们自己,可是光靠他们自己,可能只过上平凡普通的生活,而另外一个就是总统,总统才能带领全美国过上幸福的生活。”听到这,奥巴马抽起了他的钱,郑重地对他爸爸说:“爸爸,他们太可怜了,我希望他们过上好日子,我一定要努力,争取做那个让他们幸福的人。”从那以后,他就真的按照总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终于在2008年总统大选中以一场激动人心的演讲一举大获全胜,同时,他也成为美国首个黑人总统。竞选成功后,正值金融危机的美国在他的带领下渐渐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尽管他还没有完全成功——让全美国的穷人过上好日子,但是他在努力,为了自己的理想以及儿时的诺言。后来就在不久前的2012大选中,他战胜罗姆尼,成功连任美国总统以继续完成自己的梦想、兑现自己的诺言。我相信,随着现在的经济慢慢复苏,他一定会兑现自己的诺言的。
难道说奥巴马当时没有施舍钱给穷人,他就没有人文情怀了吗?恰恰相反,由于他自身的努力,发展自己的“科技”,变得更有能力完成自己的梦想,为更多人的生活带来希望和福音。
当然了,我们自己亦是如此,同样都是挣钱,为什么我们要先学习再找工作挣钱,而不是直接去干体力活呢?原因就是,我们要先发展自己的“科技”,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才能更好地“生活”。
在我们的生活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固然是很重要的,可光有科学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善良”等人文情怀更是不可或缺的。两者相结合才能为更多的人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如果只有科学技术而没有人文情怀,那即便再有能力,也不会知道这一身“过硬的本领”该往哪用,而反之,如果只有人文情怀缺乏科学技术,那么你遇事只能干着急看着他们受苦的更加痛苦,而你却没有办法帮他们分担痛苦、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只有科学和人文结合才是王道,才能创造出更好的生活,才能使更多人的幸福指数扩大。我相信在我们具备双重“因素”后,祖国的未来就靠我们年轻的一代了。最后,我呼吁大家,在具有人文情怀是千万别忘了学习科学技术。让我们一起为之努力吧!
《扬善而生明理以活》
尤肯达修女的善心像一盏明灯,照亮的区域虽窄,却足以温暖一片心灵;施图林格博士的举动像一颗卫星,探测的过程虽艰难,却在成功之时能带给人类极大的震撼与价值。两者分饰人文与科学的角色,看似对立,实则人文为科学导向,科学为人文奠基。
古今中外,“人文”这个词含义深远,它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慈善。春秋战国时期,范蠡便是最著名的一个慈善家,《史记》中便有记载“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隋文帝时,“循臣”公孙景茂,在代陈之役时用自己的俸禄安顺水土不服的士兵,救下了上千人的性命。鸦片战争后,民族英雄林则徐被流放新疆,在伊犁又一次自己捐款兴修了龙口渠,解决了边陲要塞的水之来源。一个世纪前,美国财阀洛克菲勒和卡内基捐出了相当于今140亿美元的善款,并留下了“在巨富中死去,是一中耻辱”的观点。如今,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发起了“捐赠承诺行动”,世界上40位亿万富翁累计共捐款442亿美元。
他们无一不善,无一不继承着济贫救富的人文情怀。他们将财产与爱心分散,让人温暖、安心。自然地,不那么富有的人也在行着点点滴滴、力所能及的善。其实,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拥有美好的明天。
黑格尔有句名言: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注定没有未来。同样的,李大钊先生在与胡适先生的“问题与主义”之争时,曾致信胡适:“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社会上多数人的共同运动,因此,就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理想主义作为准则。所以宣传理想主义与研究实际问题是交相为用、并行互依的。”我想,问题与主义的关系,正如人文与科学的关系。
在自然科学方面,莱特兄弟历尽失败与挫折,却用执着的信念打造飞天的梦想;爱因斯坦的理论饱受争议,而他却用他魔法般的才智,令数学公式与物理定律签定了原子弹的契约;霍金虽然只有两根灵活的手指,却用他坚强的灵魂诠释出宇宙的奥秘;中国科学家钱学森在国外忍辱负重,用他爱国的热血和渊博的知识,使中国人民真正地有了不怕帝国主义欺负的军事资本。
在科学的殿堂上,若自然科学是华丽的屋顶,那人文科学便是支撑它的立柱。
纵观人文科学,泰勒士用睿智的头脑第一个思考出人生的哲学,达尔文用潜心的观察探索出物种的起源。同样地,在中国每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的科学家“朱光亚、罗阳”等等,也在为了国家和人民而拼搏在事业的前线奋斗着。着眼奥林匹克运动会,四年一次的全世界范围的文化大交流,不仅多角度、多渠道地嵌入了现代科学技术,还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着盛会。
那么多的人,情系祖国、人民,锲而不舍将自己的科学梦变成现实,令人类发展突飞猛进,在人类文明史上闪烁着令人崇仰的熠熠光辉。
温家宝总理说过,我们应“仰望星空,脚踏大地。”确实,星空的美丽永远不属于大地,只有我们脚踏实地,才可以用自己的每一个脚印折射出星空的美丽。我想,仰望星空便是人类对神秘科学的憧憬与向往,而脚踏大地也意味着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
其实,无论是人文的感染还是科学的进步,其根本目的便是造福人类,提升生活的水平。希望工程令千万儿童走进散满书香的校园,孩子们发奋苦读,考入县城,走出山村,便是实现了对人生的改写,生活的前景可谓辉煌了许多。5.12大地震时,人人都献出爱心,共捐出上百亿善款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使获得新生的人们有新家,使那些受到人类暂时无法抗拒的自然伤害的人们充分感受到了人文的关怀。生活虽不算富足也算得上小康,享受着慈善带来的温暖。人文对生活的贡献有很多,但科学的贡献也不容小觑。我们天天拿在手中的手机电话,那也是贝尔对科学的不懈追求的成果,令声音穿越海洋,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而爱迪生发明的电灯,也令夜晚黑暗的世界变得一片光明,驱散了人们心中的阴暗,使生活与生产更加方便自由。
科学是一首歌,为生活哼唱出独特的旋律,人文是一组诗,为生活朗诵出迷人的辞藻。生活是万千世界中最有魅力却也朴实无华的存在,我想,科学与人文,在将来必会比翼齐飞、深入人心,使人类生活更上一层楼。
《湖中的秘密》
尤肯达修女的关爱人类,热爱自然的强烈情感是每个人都有的。但人文与科学并不是对立,人类在探求真理的同时也不会将人文弃之不顾,他们的人文情怀也驱使他们做出一些不“科学”的举动,但一切都为了使人们的生活更好。
这是一个关于湖的故事,我不知道它是否真实,但却令我深深反省自己。
那是一口普通的湖,静静的躺在这个偏远的山村,被隐藏在森林的最深处,据当地村民说,它已经很古老了。但也并不特别,可是有一个传说却使它神秘不少。所以所有的村民都很敬畏这口无名的湖,许多人都站在远处眺望过那湖,而且湖中有五颜六色的鱼在游动,虽是这样一口充满神奇的湖,但谁也不敢靠近。
为什么不敢靠近呢?有一个流传下来的传说,据村里最有名望的老人所言:数千年前,有一对夫妇隐居在此,他们带来了一面村民们从没见过的镜子,但是大家都很好奇,可是夫妇俩从不肯拿出来示人。于是,有个好奇的村民,趁他们出去干活时,便潜进他家中偷出镜子,但不小心打碎了,镜子破碎后,这夫妇俩居住的地方竟变成了一口清澈的湖,这个人也被这口湖淹没了,至今的老人们都警告村民们不要侵犯这口湖,否则便会有灾难,但也还有很多人因对这口湖好奇而又不敬的行为,都会受到惩罚。
那湖边有块石碑,上面刻着模糊的五个大字“湖灭则人亡”。老人们说,湖的命运的代表了这个村子的命运。为了生活更好,湖周围的树木,许多已被砍掉。后来,人们想起了这口湖里奇特的鱼。不久前,有几个胆大的渔夫不顾村里老人的阻拦,冲到湖里去捕杀那闪着金光的鱼。所有的村民都去围观了,他们期待能打破这个可怕的诅咒,带来巨大的财富。
渔夫们终于下了湖,可游得很吃力,好不容易把网撒下去,那鱼在湖中暴跳,似乎在渔网中挣扎着,渔夫们试图把渔网往后拖,,可是突然湖中有一种奇怪的力量将他们吸住,牵扯着他们。湖岸上的村民开始呼喊报警,可是就那么几秒钟,刚才意气风发的渔夫便不见了踪影。
警察到来时,这湖边已布满哭声,老人们都摇着头叹息。警察们也略有耳闻这里的传说,多次侦查却没有结果,这次他们带了几位省里的地质专家,专家们来到这里后,发现这里的树木已被砍光,只剩这天然的湖泊在太阳下释放光彩,他们不约而同的默默地沉思,他们到过很多地方,见过许多 的地貌,虽说这里并不是特别的,但的确是他们想保护的地方,这口湖为整个村子提供清洁的水源,也是这些品种珍稀的鱼儿提供这个幽静舒适的环境,所以这位地质专家转过头,用沉重的语气告诫他们,这湖中怪异的生物会对人类造成伤害,以后不要轻易靠近,村民们开始窃窃私语,虽说刚开始对忽的传说是半信半疑,现在专家一说,于是变得深信不疑了,那湖仿佛变成了一方死地,踏入便会死去。
地质学家们虽说欺骗了物质的村民,可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他们以为自己的告诫会使村民们停止破坏这口,可是他们却不知道,人类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欲望将会是村民们毁灭这口湖的最强大武器。三年后地质学家得到消息,那口他们拼尽全力的湖,已被挖机填满了,他们只有深深的叹息,为这个伤害自然的世界悲哀,也知道,即使是科学也不能阻挡人类的贪婪。
《并非虚拟的故事》
面对尤肯达修女的质问,我也讲几个故事。
故事一(10%人文发展速度,10%科技发展速度)
远古。一片广袤的草原上,各种动物自由地栖息繁衍。草丛深处,一只花豹紧盯着不远处的一群斑马。忽然,一道褐黄色的闪电射出,花豹直扑斑马。这时,草丛的另一边射出一根长矛,刺向花豹。花豹倒地,而斑马受惊之后慌乱的跑掉了。草丛中跳出两个皮肤黝黑的人,他们兴高采烈的庆祝自己得到了食物,但当他们把猎物拖回聚集地时,却马上被自己的同胞们哄抢一空,一场血腥的厮杀由此引起,猎捕到食物的两个人在乱战中误伤而死,却没有人顾及到他们。斗转星移,人类在无知中缓缓演进,他们因为能使用工具慢慢爬上了食物链的顶端,人口的数量迅速增长。但他们依旧茹毛饮血,依旧相互厮杀。也不知过了多久。一天,远方的天空突然坠下一团火球,火球在人们的仰望之中坠地,把一切烧为灰烬,一切化为平静。又过了很久很久,外星人发现了人类生活的遗址,通过研究,他们得出结论:远古时期,这个星球生活着一种灵长类,它们统治了几千万年后,又突然消失了,我们叫他们恐人。
故事二(90%人文发展速度,10%科技发展速度)
还是那片草原。还是那群斑马。还是那只花豹。还是那两个人。还是以同样的手段捕获了猎物。这两个人兴高采烈地把猎物抬回自己的聚集地,同胞们欢天喜地地看着他们的英雄抬着食物凯旋,所有的人都围着他们载歌载舞。并一起享受食物。随着时间推移,他们孕育着自己的文明,他们逐渐形成了一种奇怪的宗教与信仰。千百年来他们从不相信什么科学,他们只迷信一切,只追求自己所谓的崇拜,只把自己的主奉为真理。没有科学的发展,物质文明停步不前。有一天有一个人突发奇想,以神的名义把某一天作为世界的末日,并预言所有人类会在那一天消失。世界末日如期而至,却什么也没有发生,天空平静,但所有的人为了维护自己的神选择了自我毁灭。一个长达千万年的闹剧就这样在人类的自导自演中浑浑噩噩地退幕了。
故事三(10%人文发展速度,90%科技发展速度)
还是那片草原,花豹虎视眈眈着猎物,草丛另一边中,两双眼睛露出贪婪的目光。当花豹对着斑马,发出致命一击后正准备享用食物时,一柄石矛飞出,刺倒了花豹,草丛里跳出的两个人,他们丰收了一只豹一只斑马。他们一人抬了一只豹,一人抬了一只斑马往回走,但当他们快要到聚集地时,两人一阵窃窃私语,然后悄悄地把那头肉多的斑马藏了起来,把豹带了回去。刚一回去,就遭到同胞们的一阵哄抢。随着时间流逝,人类也向前发展,他们这种永无止境的欲望,在无形中推进了科技的进步。他们形成了先进的科技社会,道德素质却没有提升。他们滥用技术,无节制地开采地球有限的资源,造成物资匮乏,生态恶化,社会间的矛盾越来越深,人们的心理越来越阴暗,处处爆发着战争。终于有一天,在一场空前的大战中,人类毁于无穷无尽的核爆中。从此地球再无生命。
故事四(90%人文发展速度,90%科技发展速度)
还是那片草原。花豹匍匐前进,枯黄的草隐蔽了豹的影,草丛中有两人盯着花豹眼中的斑马,也盯着花豹身上的皮。斑马丝毫未发现隐藏在身边的危险,突然一道黄色的利剑,划破斑马的喉咙,又突然一根石矛,划破黄色的利剑,豹马两毙。两个人从草丛中跳出,相互一笑,把猎物抬回了自己的聚集地,按照部落规定上交了所获猎物的一半。他们留下了那只花豹,迫不及待地撕下了那张完整的豹皮,然后把豹皮套在身上做成了一件可以伪装的猎装,以后捕猎他们都穿上这件猎装,在发现效果奇好后,他们把这个主意告诉了部落其他人,大大提高了整个部落的捕猎效率,两人因此也受到部落重奖。千年后,人的种族迅速发展,一片欣欣向荣,人们和睦相处在一起,同时也把地球上的资源管理的有条不紊。人们享受着生活,享受着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以及美好社会带来的舒心。人们奖励创新,尊重劳动,科学与道德的发展从未减速。可直到有一天,地球上突然来了一群不友好的外星人,他们带来了更高科技的武器和更先进的文明,他们以武器威逼人类屈服,以文明诱惑人类膜拜。在双重威压下,人类只能屈于外星人,在这个更高的文明前,他们没能有一丝反抗之意,慢慢被同化。从此地球上再无人类,只有那些苟且的生命。
以上四个故事有一个是真实的。哪一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