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何种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1 20:11:06
《读书滋味长》
读书是何种滋味?
小时候,读书是甜到心里的奶糖味。记忆中的我在夏天总会搬着一个小板凳在那棵梨子树下乘凉,那时的我总手捧着一本厚厚的《安徒生童话》。脚底下卧着一条大黄犬,任阳光似流水般淌过膝下,燥热的夏天我却能在书本中沉静下来。我看到丑小鸭历经千辛万苦、重重磨难之后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我听到夜莺好曼妙的嗓音,赢得了全世界博学之士的推崇,也赢得了中国皇帝的眼泪;我寻找到漂亮、善良的拇指姑娘来到慈爱的老婆婆家中,开始了她惊险、梦幻般的旅程……树上的蝉儿不停地鸣叫,树下的我沉浸在奇妙的故事中。奶奶欣慰地看着我,将手里的奶糖剥开,塞进了我的嘴里,那奶糖便在我的嘴里跳开,奶香味充斥着整个味蕾,甜味便在心里化开,浓浓地,一直化在我儿时读的每一本书中。
长大了些,读书便是那浓郁芳香的桂花香。在一个闲适的午后,窗外的桂花开了,那浓郁的香味招引了不少的蝶子,也让我沉醉在花香蝶舞中。拿一本《目送》细细品读,浓浓的深情便如这浓郁的花香悄悄地流淌在文字中。长大的儿子是作者永远的牵挂,即便潇洒地走也少不了母亲深情的目送;病中母亲如孩子般地依恋着作者,即便是痴呆也还惦念着心中的女儿;死去的父亲在我的目送中走向了天堂,空留下我无法寄托的思念和无措……父母子女之间的深情让我忍不住地垂泪,却也在泪光中看清了父母对我的爱,姐姐对我的照顾,亲情便在心里进一步地深化,浓得也像这桂花的香味。
现在,读书便是一杯浓浓的卡布奇诺的滋味,有苦味、有甜香、有苦尽甘来的醇厚。左手端着一杯卡布奇诺,右手捧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任那浓郁的香气夹杂着墨香充满了我的整个鼻腔,也洗刷着我的心灵。保尔铿锵的话语在我的耳边响起:“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保尔的一生就是这样渡过,经历了千辛万苦,经过了千千锤百炼,终于成为了最伟大的保尔,奥斯特洛夫斯基也是这样渡过,新时代的我是不是也要这样渡过?
嘬一口卡布奇诺,当咖啡的苦味在我的舌尖漫延,我明白了只有经过生活中的苦,经过千辛万苦地拼搏,生命才会缩放精彩。再一次地低下头,好好地读这些书,汲取书的精神,吸收名著的力量,让自己更成熟地看待读书、看待学习,为了自己的将来而进一步地努力。不知什么时候,咖啡的苦味已经消失,淡淡的甜味却在舌根溢出。
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将永远带着书一起前行。有了它,我的世界既有奶糖的甜味,又有桂花的浓香,咖啡的苦尽甘来的醇厚,还将有各种滋味,这些滋味将陪伴我成长的每一步。(公众号:金氏小园)
《渴望被看见的“独一无二”》
在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究竟是何种模样?是如小狗般善解人意,还是似小猫般顽皮可爱,亦或是像小兔子般小巧呆萌?
而父母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孩子呢?说实话,父母总爱将“别人家的孩子”与我们这些孩子相比较,这让我们总觉得自己是差劲的那一个,内心满是卑微。接下来,我来讲讲自己的亲身经历。
某个夜晚,我正在专心致志地写作业,突然,一声震耳欲聋的吼叫,无情地刺破了我的耳膜!“李姿妍!你写作业的速度太慢了,你瞧瞧别的孩子,早就下楼去玩耍了,再看看你……”我气得满脸通红,眼眶中盈满泪水,鼻子里仿佛被挤进了酸涩的柠檬水。
我们孩子就像一根根燃烧着希望火光的蜡烛,有的大人会无情地吹灭这微弱的火光,有的大人甚至会肆意掰断这根蜡烛。
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只是大人往往难以察觉罢了。
此前,我看过一部有关尊重孩子的电视节目。里面讲述了一个男孩,他看任何文字都会看成另一种自己看不懂的“语言”(呈现为动态图片的形式),正因如此,他和他的父母多次被老师批评。后来,他去了寄宿学校,由于学习成绩不佳,常常遭到训斥。直到新来了一位美术老师,这位老师非常尊重孩子,因而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老师注意到这个男孩总是郁郁寡欢,在弄清楚原因后,给同学们讲了一个与男孩经历极为相似的故事,只不过故事的主角换成了爱迪生!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嘲笑他了。
大人之所以偏爱别人家的孩子,究其原因,是他们往往只关注别人家孩子的表面,却从不深入了解其内在。
希望大人们能够真正看到我们每个孩子的独特之处,尊重并欣赏我们的独一无二。
《文章的回环点题》
每一篇文章,或长或短,不论是何种体裁,都有一个特定的主题。主题就是文章要阐释的中心思想,就是文章的灵魂。主题也被称为“主意”。不少人都认为写诗作文要“以意为主”。唐诗人杜牧说:“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清学者王夫之则谈得更为形象: ‘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李、杜所以称大家者,无意之诗,十不得一二也.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亮.”(《姜斋诗话》)王夫之将立意比为三军司命之帅,深刻透彻地道出了它在文章中的崇高而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因此,写文章时,一笔一划,一章一节,都必须像众兵卫护主帅,众星拱仰北辰一样,处处围绕着主题下笔落墨。 《大家都夸她》这篇文章,就基本上具备了这些特点. 文章的主题是要夸赵丽又节俭又大方的美德。
文章写了春游、做作业、向大兴安岭灾区人民捐款等几件事,突出赞扬、了赵丽该节俭时节俭,该大方时大方的品质与行动,主题是很突出的. 不同的作者和文章,表现主题的方式也是不同的.概括起来说,不外乎三种:一、先立主题,再层层加以表现,《大家都夸她》用的就是这种方式;二、先谈各种事例,各层’ 意思(当然是有意识地围绕尚未点出的主题谈),最后再点明主题,使全文成一整体;三,先叙述一些现象,再点明主题,之后进一步深化论述。 清代学者刘熙载所说的“立定主意,步步回顾”的写作方式,就是指上边谈到的第一种方式.这也是很多文章常用的方式.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证.文章开宗明义,先点明主题:“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间题.”之. 后,文章具体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经济状况,对中国革命的态度,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作用等,最后再次点明主题,号召我们分清敌我友,依靠工农,团结朋友,孤立打击革命的真正敌人。
文章高屋建瓶,分析透辟,见解深刻,观点鲜明,成为后来中国共产党制定民主革命基本路线和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在中国革命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再看第二种方式.有些文章并不急于把自己要表现的主题坦露出来,它先谈各种现象和事情,最后才亮出主意,使人产生“顿悟”之感,从而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文章先写岳阳楼的来历,继写老朋友滴守巴陵、治理巴陵的政绩,再写名湖与美楼的种种盛景,和迁客骚人面对美景时的各种感受,最后,作者笔峰陡转,出语惊人:“是则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软里隐!微斯人,吾谁与归1”
这一千古绝笔,既赞扬了老朋友腾子京的抱负,更是作者宽广磊落、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的坦露。在写法上,这一点题句,使文章立意立即升华,令读者眼界为之开阔。 还有一类文章是把题旨放置在中间的。如陶铸的《松树的风格》,即是一例。此文的主题是勉励人们要像松树一样具有“要求于人甚少,给予人的甚多”的奉献精神.但文章先写松树的雄姿;写它不讲条件,在艰苦条件下茁壮生长;又写出它全身是宝,把一切献给别人,至此点明主题;接下来再将它与杨、柳等树比较,得出松树的风格就是无私奉献的风格的结论.这是第三种方式,也是一种很有特点的方式。
《音乐伴我成长》
不知道用何种语言去形容音乐带给我的感受,只知道我被它深深地感动着,只记得自己为它忧伤过、快乐过、努力过。回忆音乐所带给我的感受,只一句:拥抱音乐是我的幸福。
记得小时候学儿歌时,老师娴熟地弹奏着钢琴,我们随声唱着,那时不知道这就是音乐,只知道这东西给人的感觉很舒畅、很亲切,那是我第一次拥抱音乐,第一次让我感受到,世界上有如同母亲怀抱中的感觉一样的身外之物。
渐渐地,我上了中学,我对音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没有上过专门的教授音乐的辅导班,但我对它的喜爱一定不会亚于那些苦练的学子们。休闲之余,我会吹吹笛子,听听流行歌曲,享受一下轻音乐,感受一下历期金曲的忧伤、悲枪与欢乐,我对音乐有了更多的追求,有了更深的情谊。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拥抱音乐所带给我的别样的心情,它让我学会了调节自己的心情,感化自己的
音乐是每一个热爱它的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贝多芬曾因失恋而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最终音乐挽救了他那颗失落消沉的心,使他创作了更多更好的音乐。感化了自己,也催人奋进。因为音乐,他成了巨人。
拥抱音乐,使我对生活、对生命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悟,使我感受到伟人曾经的壮志豪言,他们曾经的喜怒哀乐和生活的酸甜苦辣。
回首往事,音乐使我内心更加敏锐,情感更加丰富。我感谢它带给我的所有,我会珍惜它给我的感受。
拥抱音乐,是我的幸福;
拥抱音乐,是我无悔的选择。
【点评】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我们都曾有过与作者同样的经历—被音乐感动。而作者在被感动的同时,又很理智地把握住音乐给自己的感悟,细致入微地描绘出音乐这个精灵神奇般的力量:它让人忧伤、快乐,给人幸福,催人奋进,给人温暖。作者从自身的经历出发,把音乐的这些特质分不同的阶段一一展现给大家,思路很巧妙。文章最后的语句,再次突出了主题,使整篇文章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