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巨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11 01:09:27
《《三国演义》读后感》
这个寒假,我又重温了一遍古典文学巨著——《三国演义》。重读这本书,犹如故地重游,我又一次被深深震撼了,并感慨万分!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被里面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欲罢不能。《三国演义》讲述了刘备、曹操和孙权三个势力之间的斗争,他们都有自己的地盘,为了统一天下而不断发起战争。还通过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合纵连横,刻画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书中英雄辈出,诸如刘备之仁德、关羽之忠诚、张飞之豪爽、赵云之英勇,诸葛亮之智谋、曹操之雄略等。这些人物个性鲜明,令人难以忘怀。《三国演义》中还有许多经典的战役,以及很多斗智斗勇的环节,比如赤壁之战、巧借东风、空城计等等,充分体现了古代军事策略的深思熟虑与绝妙,也揭示了战争背后的残酷无情和智者生存之道。
《三国演义》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故事是“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读了这个故事,我懂得了团结就是力量,朋友之间要同心同德、相互信任和帮助,这样才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造福于国家和人民。
《三国演义》中还有很多经典的计谋,我认为其中当属空城计为最上乘。当时诸葛亮派兵攻打魏军,只留了少数的老弱残兵守城,司马懿带兵杀来,诸葛亮却令城门大开,并派人去城门口打扫道路,自己则端坐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见此情形,恐怕城中有埋伏,于是退兵而去。“空城计”展示了诸葛亮过人的智慧和胆识,成功地欺骗了敌人,保住了城池,真是令人可敬可叹!
总而言之,《三国演义》不仅是一部精彩绝伦的历史小说,更是一个蕴含厚重文化内涵和生活哲学的艺术宝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一次阅读,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感悟和启迪!
《读《海底两万里》有感》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科幻小说,也是一部科学巨著。我怀着和故事里的主人公——阿龙纳斯教授一样的好奇心,乘坐着“鹦鹉螺号”进行了神秘的海底之旅。
这本书主要讲了1866年,人们发现了一只疑似独角鲸的海怪,阿龙纳斯教授受邀追捕。在追捕的过程中,阿龙纳斯教授他们三人不幸落水,这才发现海怪是一艘名为“鹦鹉螺号”的潜水艇。就这样,尼摩船长带着他们开始了海底两万里的环球旅行。
在书中,跟随“鹦鹉螺号”潜水艇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冰洋,遇见了许多罕见的海底动植物,还有海底森林、洞穴、暗道和遗址等,我学到了许多科学知识。其中,光的折射和潜艇的构造尤其使我震撼:一是潜艇上靠强光反射镜来获得光源;二是“鹦鹉螺号”由双层壳构成,两层壳采用“T”字形蹄铁连接,这种蜂窝式结构结实得犹如一块实铁,能够抵御一切冲击。我真感叹作者儒勒·凡尔纳的想象力,竟然在那个未发明电灯的、比现在落后得多的年代预料到未来的世界,把科幻和科学相结合,创造了一个神奇的海底世界。
《海底两万里》使我陶醉,主人公的每次经历都使我难忘。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冒险。我深深地明白:想象和科学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当时具备一定的科学背景,才可能有来源于现实或高于现实的想象,否则不是科幻,只是空想;而如果连想象都没有,没有目的,没有方向,更不可能有科学的进步!
《小学环保作文500字》
儿时,每当我看到地图上的“几”字形,那巨龙般的雄姿,黄河就给我的梦幻抹上许多神奇瑰丽的色彩。“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每当听到这首雄壮的歌曲,我便倏然想起母亲的形象,并把同母亲联系在一起。
黄河,具有博大的胸襟和仁慈的性格。作为母亲的象征,的了一代又有一代的炎黄子孙。她对两岸的儿女的厚爱,无以厚加。她咆哮出昆仑,越经千山,吸纳万水,流出了沃野良田,造就了华夏灿烂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岿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上溯几千年,黄河并不姓“黄”。可以说,黄河是一个“绿色少女”,她两岸生长着郁郁葱葱的植被,可以同长江媲美。它孕育了华夏儿女,对于他的儿女,黄河是无私的、慷慨的。
然而,做儿女的总有不孝顺的。母亲把所有的爱给了自己儿女,而得到的却是儿女们的伤害。但在伤口的那一边,母亲仍一如既往给儿女她所能给的一切——好似前世儿女们在她那里存了一笔感情巨款,可以任儿女们尽情挥霍。
由于儿女的不孝,以前“桃花源水鳜鱼肥”的母亲河不见了,迎来的却是浑浊、肮脏的泥水。以前黄河上游的河水非常清澈,可谓是“百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可是现在,却有了这样一句话:“跳进黄河也洗不清。”面对儿女们的无情伤害,她开始咆哮了——她封死了自己的血脉,使儿女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面对儿女们的苦苦挣扎,她心痛了。可这时的她也无能为力,她只能告诉儿女们:自己种下的苦果,终究要自己品尝。
直到有一天,疏忽已久的母亲千疮百孔,病奄奄的出现在儿女们的眼前时,儿女们才惊觉:她正一步步推向生命的尽头,终有一天会变成儿女们心中永远的痛!
《灵魂的纪念碑》
有一个“风景”铭刻在我的心巾。荒凉的雪原七耸立的巨大灰色废墟—好像把周围的空间也改为沉重而冰凉的气氛似的,它过于巨大、过于灰色—幕色渐浓的黄昏夕阳把那废墟清淡而肃静地映在我眼前。
那是烟筒的废墟。原来的三座中只两端的两座保留着原貌。走近从前的焚烧护,顺着烟筒仰视天空,感觉到恰似在那儿产生真空一样的紧张空间,好像灵魂也被吸引过去似的紧张的空间。想到曾经在那儿几千人被焚化的事,不知为什么产生了奇异的感觉。那儿不仅是废墟,而且是非本意死去的许多人的墓标。所以那儿显出无比肃静而悲哀的样子。
那烟筒原来是侵华日军第731部队—为了细菌实验曾把许多中国人、俄国人、朝鲜人等当试验品—焚化牺牲者用的。
平房区有日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苏联参加抗日战争不久日军即战败。731部队逃走时为毁灭罪证炸毁了绝大部分设施,只留下两座巨大的烟筒。那烟筒耸立在积雪上,附近有些民房,好像人们对那少L存在没有注意到似的。在薄样中斜阳凄寂地照在那巨大的墓标上,绝对的沉寂紧张的空间在那儿存在着。
拒绝被摧毁掉的“灵魂的纪念碑”,它什么也不说,只是在夕阳下耸立着而已。今后它到底能耸立到什么时候?几十年?几百年?也许是当实行都市计划时被拆除,也许是自然而然地风化,牺牲者的悲愤决不是消灭了。但他们还是始终无言,无言而肃朴、严峻地对我们在谈他们的存在。
即使那些标丧失存在,它也会深深地印在我心中。如果在这个世界上不消灭侵略、战争,就永远不允许风化这沉重的题目,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正视这种题目。
虽然对于我们人类那还是过于巨大、过于灰色,无论如何,以后再也不需要增加这种墓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