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游大林寺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22 15:55:06
《花谢花开皆有期》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游大林寺》诗中有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挑花始盛开。”寥寥14个字,真实地描绘了一种生物界的现象。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对这种说法表示赞同,曰:“盖常理也。”
也许有的同学会问,农历四月份.山下平原的桃花己经凋落了,为什么山寺的桃花才刚刚盛开呢?
有一句俗话说:“花开有期。”这正是植物为适应外界条件而形成的一种生长习惯。各种各样的植物总要选择最合适的时间开花,以便授粉、结籽、传代。一般来说,植物开花要选择暖和的天气,所谓“春暖花开”就是这个意思。譬如山下平原上的桃花,于阳春三月吐蕊怒放,呈现出“三月桃花满树红”的妖艳景象。事实上,桃花的花芽在头一年就分化了。可是花芽分化,正遇上四季中最寒冷的冬季。由于冬季的气温、光照等条件还不能满足花芽萌发的要求,因此花芽只好被迫休眠。漫长的冬天终于过去了,随着春天的到来,天气回暖。农历三月份,山下平原上的气温、光照等达到花芽萌发的要求,花芽便开始萌动,开出了美丽的桃花。可是山上的情况却并非如此。根据科学家侧算,地势每升高100米,气温就下降0.6℃,所以高山上的气温也就比山下平原低。农历三月,虽然山上气温也升高了,但仍低于山下平原的气温。仅仅因为缺了气温这一必要条件,虽然其他条件同山下一样充分了,花芽还是无法发育成花。以后气温不断升高,到了农历四五月,山下桃花的花期结束,而山上的气温此时却正好达到山下平原三月份的气温。其他条件早已满足,一埃气温达到要求,花芽的休眠期便会结束,随之发芽,在山寺旁竞相开放,从而出现诗人所描绘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一景象。
由此可知,桃花在山上、山下开放有早有晚,实际上是桃花对不同气沮的适应,归根结底是桃花对不同环境所表现出的适应性。其实,不但挑花,各种植物都具有这种环境的适应性,除了反映在开花期上,还反映在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等方面,例如仙人掌的叶刺等。在动物界,企鹅的“厚毛皮大衣”,蜥蜴的变色能力,也是对环境的适应性的体现。就是人类,不也存在着南方热带的孩子比北方寒带的孩子发育得早这种有趣的现象吗?
总之,整个生物界的成员都具有这种适应环境的特性。因此,“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实际上是对所有生物所具有的环境适应性的形象写照。正因为这样,沈括才评价说:“盖常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