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竹制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0 23:18:00
《外婆和杨梅》
“林子里的杨梅熟了!”
外婆走在林间,竹制的篮儿置于腰间,略一踮脚,轻轻抓住果梗,向下一拽,红黑的杨梅便一颗颗被摘入篮中。待集满了大半篮,便在林间的亭子里坐下。
“要不要和我一起剥杨梅梗?”外婆半弯眼梢,朝我笑道。
素来嫌麻烦事儿。我摇摇头,摆手,坐在对面的矮凳上,默望。
外婆拾起一颗,细细地用食指与拇指折去翠绿的叶子,又一点点儿,小心翼翼地拔出梗,末了柔弱于掌心的竟仅余一颗红的发黑的杨梅。
初见酿杨梅汁,便惊住了。
除梗后,把杨梅悉数放入一个大盆中,细细冲洗几番,再用干的厨房用纸包裹杨梅,使其水分全被沥干。接着,将洗净的杨梅放入桶中,用长长的木棒来回左右的捣,直至杨梅捣烂成泥。然后,外婆用一块干净的大纱布用于绞汁。她说:“每100公斤杨梅可以绞出70公斤杨梅汁呢!”随后,她将杨梅汁倒入一口大铝锅中加热。锅盖在锅上“噗噗”地响着,杨梅的酸甜似溢出了盖,萦绕鼻尖,经久不散。目不转睛的盯着小锅,暗咽了几口唾沫,翘盼着汁能倏地加热好。
望着、等着、盼着,终是加热好了。稍待冷却,外婆将汁倒入大碗里,取来一支吸管,用嘴吸出上面的澄清液。我用手指蘸了一点儿汁——酸甜顷刻席卷了味蕾,杨梅独有的酸甜可口散逸开来,舞蹈一般。杨梅酸,果汁甜,夏日的一丝凉意,在舌尖,散开了。
初尝杨梅汁,便恋上了。
次年夏,我便缠着外婆,要她教我制杨梅汁。
外婆笑着应了。把盛满杨梅的篮搁于面前,在我身旁坐下,轻捏着我的指尖,手把手地逐个挑拣。心里贪恋着杨梅汁的味儿,竟也微微沉下心来,学着外婆去梗挑叶,做起这繁琐的活儿了。
往后几年,我都随着外婆,坐在那林里的亭子里,细细挑拣的红黑混杂的杨梅。
浮云朝露。
别让外婆,离了小院后,自己也尝试制过几次杨梅汁。约莫是方法不得当,总是失了原来的味道。课业繁重,渐渐地也就将它置于一旁了。只是每年杨梅开时,偶尔忆起儿时杨梅汁的滋味,竟夹了念想。
又一夏,终是回了小院——正是晌午,凝碧的枝丫上坠了点点绿意,颗颗小巧却又多汁的杨梅微微垂坠,沐着暖阳,怡然小憩。
“林里的杨梅熟了!”
外婆立在林中,仍是拿着那只蓝,轻轻浅浅地,捋下颗颗杨梅。
阳光正好。丝丝缕缕的白发泛起了晶亮的光泽,晃了眼。
沉默着,立了许久。走到亭中坐下,静默的观着,无言地待着。
外婆也未曾多言。走到身旁,把小篮置于石桌上,捻起一颗放于掌心,却不动作。“挑出杨梅是急不得的。”缓缓抬手,触及叶梗,“一个不留神,出了差错,便会毁了味。”我点点头,学着那双手的剥、拉、撷、拔,轻缓细致地折下果梗,拔取蒂头。有次略急了,没有剥除完整,刚欲放入盆中,就被一双手止住了。微热的指尖绕过我的手,静静地、细细地把梗摘干净:“急不得。”
并肩坐在桌前,无言。一只篮,一对影,两双手,数颗梅。
阳光似是把岁月也拉长了。
洗涤,入锅,加热。
用时间冷却着。
用手指蘸了些许——酸,又抿了抿嘴——甜。甘而不腻,酸而不盈。杨梅汁的酸甜浓香,混杂着丝丝缕缕的甜意,绕进心间。
儿时的味道,今在舌尖。
品着、品着,红了唇角。
儿时的林,儿时的味,儿时的人,依旧在。
“外婆,明年我做给你尝吧。”
林里的杨梅正熟着。
作者简介
杜罗亮,现就读于上海市民办新华初级中学初二(6)班,兴趣广泛,喜欢写作、游泳、旅行……虽然文笔稚嫩,却有一颗为文学吟唱的心。愿他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忘初心,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