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吃书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2 02:52:04
《吃书的日子 -高三作文》
吃书的日子 -高三作文
我出生在一个教师之家,父母都是教师。家中不甚富裕,书却不少,可谓穷得只剩下书了。举目四望,家中随处可见一排排错落有致的书籍,所以但凡来过我家的同学,都笑称我家为“书香门第”。
记不清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痴迷于读书的。或许开始于幼时母亲递给我的第一本书——《三毛传》,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大概喜欢一件东西久了,就会上瘾,我只想与书谈了一场忠贞不渝的马拉松式恋爱。有人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她)的精神发育史——现在我一直梦想着畅游世界,大概就源于阅读三毛,那个喜欢流浪的女子。
我不知道别的小孩的童年时如何度过的,但陪我度过一个个日子的是书架上的那一本本书。现在犹清晰地记得儿时踮起脚尖,费力地从书架上抽书的情景。每得到一本好书,就急不可耐地想迅速读完,以至于现在我的阅读速度相当快。虽然我生活在一个比较闭塞的小镇,凭借读书,却了解了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真可谓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家里的书多而杂。我最爱读的莫过于名人传记类的'作品。人的生命不可能有两次,我想从名人们的经历中获得教训与启迪,从而更好地生活。武则天的一生,真是波澜壮阔,让我深知人生的起伏跌宕、爱恨情仇。袁崇焕一生,则有如烈焰一般炫目,而他最令我眼羡的,是那种我行我素、潇洒不羁的性情。最激人奋进的莫过于曼德拉的经历,他传奇的一生向我们揭示了:生命中的伟大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在于坠落后能再度升起——正是这一点的潜移默化,使我今天有了不轻易服输的性格。
尸沉汨罗的屈原,抗金前线的岳飞,安乐椅上的马克思……这些人为了崇高的理想而献出了毕生的精力。读他们的传记,总是能瞬间点燃我内心的激情,希望有一天也能沿着他们的足迹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晚清和民国时期的读书人,往往嬉笑怒骂、任性而为。辜鸿铭大辫长袍傲然行走在北大校园,逻辑学家金岳霖与鸡共餐……这些都不禁令我会心一笑,继而萌发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豪情。
读书,一定要读好书。好书是益友,近朱者赤;坏书是损友,近墨者黑。马克思说:“所有的价值最终都只剩下时间,时间会滤去所有跟风的作品,最终只留下一部或几部体现时代精神、关注人类和人生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凝聚着时代的精华,使人睿智。可凡是伟大的作品,初看时必让人觉得不大轻松,需要你沉下心细细品味。
当今的社会充满了机会与压力,机会诱惑人去尝试,压力逼迫人去奋斗,心灵的宁静颇不易得,甚至会被覆盖上一层厚厚的尘埃。这时,不妨打开《瓦尔登湖》。它的作者梭罗毕业于哈佛大学。毕业没多久,他却逃离了热闹的都市,来到了优美的瓦尔登湖畔,搭建木屋、开荒种地、阅读冥想,过着简朴而原始的隐居生活,以求得心灵的自由。我们不必效仿他的做法,但可以阅读他的著作,让那些优美的文字如溪水般缓缓流过心田,带走喧嚣与躁动,以求得暂时的宁静,让心获得暂时的歇憩。
人类几千年的文明靠书而延续至今。现代的许多成就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得以实现。赫尔曼·黑塞说: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吃了”这么多年书,如果有人问,书带给了我什么,我会这样回答:其一,带给了我理性的思维方式——在书上看了那么多他人的思想、经历,我的心智日益成熟。其二,安心地看书,使我的心灵充实而丰盈;同时,也使我远离了喧嚣与浮躁,从而有了厚积薄发的可能。
【吃书的日子 -高三作文】
《吃书鱼》
有一条鱼的名字叫吃书鱼。
有一天,它吃了一本童话,“咔嚓,咔嚓,好吃!”
有一天,它吃了一本绘本,“咔嚓,咔嚓,太少了!”
有一天,它吃了一本仅有200多页的字典,“好吃,好吃!”
有一天,它吃了一本有2000-3000页的名人自传,“咔嚓咔嚓,好吃!”
小伙伴们议论纷纷:“它再这样吃,肯定吃不消的。据我统计,它已经吃了6530页了。”
吃书鱼才不管呢,它继续吃书。一个月过去了,有一天,它忽然不动了。
“你吃了啥?”小伙伴们惊讶地问。
“就吃了一本——小小的盗版图书。”吃书鱼回答。
“啊?”
“是呀!”
“你没事吧,你还好吗?”
“希望你快点好起来,下次不要再吃盗版书了。”
它听到这些话,心里暖暖的,病就好了。小伙伴们兴高采烈地欢呼起来!吃书鱼又继续开始吃书
【简评】
小作者在文章开头处就直接点出有一条鱼叫吃书鱼。全文围绕这条鱼“吃书”的内容展开,讲述了其吃各种书的故事,并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同时,故事中还有多处对话,通过对话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令人印象深刻。(施民贵)
《书痴·吃书》
对于一个书痴来说,没有什么比给他一本书让他“吃”更奢侈的了。
自我会识字的那一刻起,书就如繁星伴月、翠叶伴花,一直伴随着我,所以我离不开它,所以我爱上了它。于是,我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书痴。我对书的痴迷犹如滚滚江水,势疾雄浑;又如涓涓细流,绵绵不绝。儿时痴迷寓言短篇,少时痴迷美文诗歌,现在又开始痴迷古典文学,所以我把这些书“吃”得干干净净,一点不剩,然后用时间去慢慢消化。
被我视为主食的自然是名著,从曹雪芹的《红楼梦》中,我尝到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从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品到了“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从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中,我感受到了“每个人以自己的行为向上帝负责,不能要求别人承担自己的命运。”这些都是我认为最香的饭了,也是我觉得最值得“吃”的书了,它们令人如痴如醉,反复咀嚼,方知其中之味,丰富情感、浓浓哲理全部被我“吃”了下去,而一天又一天,也慢慢地消化,化为了我源源不断的营养。
但有时,并不是什么书都可以吃的,乱吃书终会吃坏肚子。还记得那时,没有读过《三国演义》的我,无意间在街边发现了一本《大话三国》,于是就好奇地买下了,只听说三国值得一看,却未料,这两本书可谓是天壤之别。因为初识三国,并不了解其中的任何情节,所以《大话三国》里怎么讲,我也就信以为真了。起初的几日,房间里充满了我的笑声,于是我越吃越想吃,越吃越多。后来,又一次语文考试作文题的题目是“说说我心中的名著”,我毫不犹豫地写了“三国”,我还记得有一句是“若是刘备不偷,张飞不抢,关羽不劫,他们三人也就不会在监狱里义结金兰了。”这下可好,语文卷子发下来,考了0分。当初这本书带给我的笑声全部用眼泪代替了,因为我不得不说,我吃坏肚子了,疼得我愣是没办法。后来看了《三国演义》原著,使我恍然大悟。但同时,我也是真的懂了,书同饭一样,并非什么都能吃的,再饥渴难耐,也不能见什么吃什么。好的饭吃下去,带给你的是营养;坏的饭吃下去,只能害的肚子疼,甚至影响健康。
直到现在我都在不停地吃书,不求吃的多,只求吃的精、好,拒绝一切垃圾食品,只吃营养丰富的书。这么多年,书作为我的精神食粮,从未间断过,而我,也因为吃了各种各样的书而获得了百倍的知识。我这个书痴,会一直吃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