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晚巷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2 11:50:23
《读《李清照集》有感》
孤城冷月,晚巷微凉。江上谁人着青衣倚栏箫歌,搅得清风凄然。独自推开木窗,月白露光便好似梨花簌簌而落般遗落,映得书上清婉的词文更显寒凉。细想易安独守空房,“东篱把酒黄昏后”,又可似那畔边执箫人这般孤独?
独上兰舟,初尝相思愁
相比众多文采出众的女子,李清照许是最幸运的。远的如蔡文姬,谢道韫,朱淑真;近的如张爱玲,萧红,或遇人不淑,或如木偶一般任命运玩弄。在大宋王朝还未与铁蹄金戈扯上关系的欢歌里,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长她三年的赵明诚,曾享受过一段把酒言欢,锦衣玉食的安乐。那时的李清照虽常有深闺“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之怨,却自由且坚定,无畏而投入。婚后不久赵明诚进入仕途,但夫妇仍十分俭朴。二人琴瑟和弦,典衣当物,共赏《牡丹》,互斗词章,日子清贫,却高雅。今想如此天造地设的知己式恋人,又该引多少人艳羡妒恨?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可许是天公不作美,宋钦宗靖康二年、高宗建炎元年,金人大举南侵,俘获宋徽宗、钦宗父子北去,北宋王朝分崩离析,“靖康之变”的长戟利刃终把属于李清照的安乐与平和彻底抛向了深渊。兵荒马乱里,她颠沛流离,四处漂泊,从前婉约清秀的词句已然绝迹,取而代之的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气与悲壮,可只恨赵构一味言和苟安,陷中原大陆于水火之中而不顾!就在此时,赵明诚也染疾撒手人寰,永远离她而去。国破,家亡,夫死,易安独自一人在黑暗,无助,绝望里,无依无靠,一无所有,就像冬雪里一场瓢泼冷雨从上到下将她全身湿透。容若有一词《浣溪沙》,其中“被酒莫惊春睡重,赌酒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道尽世间丧偶之人之凄苦,之悲凉。当时只认为寻常的小事,如今却成了奢望。易安之后的《声声慢》一词,更是字字为血,句句为泪。易安将所有的悲伤都倾泻于此,好比推开一扇天窗,任倾盆冷雨灌进。“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之愁苦,许只有子瞻“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能与之相比。
风住尘香花已尽,欲语泪先流
虽“物是人非事事休”,可已步中年的易安并未由此消沉,反作词热情愈加高涨。她恨南宋庸君不思抗金、狭隘卑劣,“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又无奈收复祖国故地已然无望,作《题八咏楼》,叹宋氏不振,哀“江山留与后人愁”。千古绝唱之音,今又有几人为之惋叹,为之泪流?在对亲人思念的漫天愁绪里,在对国家的无限失望与悲恨里,易安悄然离世,孤苦,无寄。
忆华年,今朝海棠可依旧
纵赏李易安一生,不张扬,不轰烈,却似一盏清酒清洌;虽在浮生乱世的兵铠相接里宛若蜉蝣,黯然成殇,却清雅如涓涓细流,还淌有残花于上,染千世华年。有“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之婉秀,也有“不肯过江东”透出一身英骨。只惜艳骨风流不留香丘,却埋秽土。问今如此不屈之魂,可有几人?
缨戎不尽,长戟破青天
执箫人曲罢归去,独留秋雨湿楼阙。轻合书页,月光清澈,凉了双手。想易安之傲骨,之英华,之才气,我默默决定了以后的路该怎样走,就像手握长枪,身着重铠,跳上马鞍那样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