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巴蜀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2 06:03:31
《火锅情怀》
火锅,是巴蜀地区人们必吃的特色美食。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冬岁月,人们吃火锅的热情依旧不会退却。就算吃得满头大汗,就算辣的舌头发麻,就算吃得满身味道,巴蜀地区的人们还是热爱热腾腾的火锅。
作为土生土长的重庆人,热爱重庆人民的热情是火,热爱重庆的地形地貌,热爱重庆美食,更热爱美味的重庆火锅。重庆人这一生是离不开火锅。逢年过节、生日聚餐、请客吃饭等重要活动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去吃一顿巴适又安逸的重庆火锅。重庆火锅不仅在重庆本地火爆,连外地来的游客、商人等都会去吃一顿重庆火锅。
我从小就住在重庆,自然能领略重庆火锅的韵味,在重庆吃火锅没有那么多的辅料,一碗香油、几勺大蒜、适量盐都可以吃出别样风味。相传重庆火锅起源于朝天门等码头,当时码头船工纤夫省钱省时就直接将毛肚血旺等食材丢进放了辣椒花椒等调味品的锅里煮来吃,吃了纤夫们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并且这种煮法使毛肚血旺等食材更加好吃美味,逐渐的重庆火锅发展起来,变得更加多样化。
重庆人为什么不分春夏秋冬爱吃火锅是有原因的。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湿气重,而盆地地形难以散发湿气,由此重庆人洗好吃辣椒花椒来驱除湿气,而重庆火锅正好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冬天围在一起吃火锅可以取暖,夏天围在一起吃火锅出汗驱湿,这也是为什么重庆人皮肤有光泽的原因之一,通过吃火锅驱湿排毒。
重庆人热爱火锅是亘古不变的。
《巴蜀图语之谜》
四川深处中国腹地,古称巴蜀,是一片充满神奇的土地,这里曾经生活着一支神秘的民族——巴蜀民族。由于历史资料的缺乏,巴蜀民族一直笼罩在迷雾之中。这是怎样的一个民族?他们的历史文化究竟是怎样的?没有人真正了解。
对于巴蜀民族,西汉史学家扬雄在《蜀王本纪》中有一段简略的记载:“是时人萌(民)椎髻左言,不晓文字,未有礼乐。”意思就是说巴蜀人不认识字,社会文化非常落后。这一论断造成了后人对巴蜀民族的偏见,但是20世纪的一些考古发现却让人大吃一惊。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四川地区陆续出土的青铜器上,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些神秘的图案。由于当时人们所认识的古代青铜器主要是在中原地区出土的,所以这些看起来形制古朴的青铜兵器,曾被误认为是夏代时期中原地区的文物。20世纪40年代,考古学家卫聚贤首先认定这些青铜器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巴蜀文物,据此提出“巴蜀文化”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四川省博物院研究员李复华、王家佑把这些青铜器上的符图命名为巴蜀图语。
比巴蜀图语稍晚出土的四川战国时期土坑墓中,考古学家在一些青铜器上又陆续发现了一些个体或成组的符号,这些符号跟汉字中的象形字极为相像,似乎已经具有了文字的特征。迄今为止,这些符号已经出土了100多个,成组的联文符图很复杂,似乎想通过一段内容来表情达意。
几乎在巴蜀图语问世的同时,在20世纪50~90年代陆续出土的巴蜀铜戈上,考古学家又发现了大量铭文。这些铭文跟巴蜀图语似乎不是一个文字系统,考古界称之为巴蜀戈文。这些戈文已经与方块文字具有了更多的相似性,它们像汉字一样直行排列,字与字之间留有行距,如同中原的竹简书一样。
古巴蜀不仅可能有文字,而且还出现了两种可能是文字的符图,这个意外的发现让考古学家们欣喜不已。如果巴蜀图语真是一种古文字,那它能不能像甲骨文一样被破译呢?
目前,解读巴蜀图语大多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中原的文字,如甲骨文;一种是少数民族古文字,如古彝文。但这两种途径都与巴蜀图语有很大差别。所以,虽然很多考古学家和文字工作者都投入到了巴蜀图语的破译中,但由于缺乏相关的历史资料和能够与巴蜀图语有关联的参考文字,学术界还没有找到解读巴蜀图语的办法。
毫无疑问,巴蜀图语是一个巨大的谜团,但是这个谜团本身有可能是一个窗口,在中华民族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每一个单薄的图语背后都可能活跃着一群生动的面孔,可能掩藏着一段隐秘的历史。巴蜀符号集中了古蜀文明所有的神奇,它的解读将对我们了解神秘的古巴蜀王国文化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现在的关键在于,我们必须拿到这把钥匙,并且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好让我们能够走进古蜀人的心灵,走进他们的生活,走进那个神秘的远古世界。
记忆巩固
1. “是时人萌(民)椎髻左言,不晓文字,未有礼乐”出自西汉史学家扬雄的《_______》。
2. 解读巴蜀图语大多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中原的文字,如_____;一种是少数民族古文字,如______。
《新陈巴蜀情》
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在这里,你能感受到人间烟火里的浪漫风情;你能欣赏到古镇旧道间的千年回音;你能领略到高楼大厦中的历史征程,创新自强。
踱步锦里,林立的古屋纵横交错,潺潺流水迎着秋风淌过,茂密的树林间不时有昆虫飞去。那千里白云底下,古道旁的古屋内传来阵阵香气,定睛一瞧,老妈兔头、三大炮、担担面……应有尽有。琳琅满目的食品,工艺简单,却不失情调,这才是老成都的"巴适得板"。宽窄巷子中块块青砖黛瓦,凑成四合院落,而清初古建筑还依然挺立。这悠悠古韵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若留一日,喝茶、采耳、斗地主,体验到成都的慢生活,这里,才最成都!当然,这里的武候祠,便是后人对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诸葛亮的纪念!除了孔明,司马相如、卓文君、杨慎也在这留下了印记,千年锦城得以成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它们,尘封着古巴蜀的匠造,岁月的流逝却束缚不住巴蜀的情怀,巴蜀风情正一点点酿造。
时间如白驹过隙,三千年文明的成都现在已经是特大城市。随处可见数丈高楼,庞大的人口汇成新的川军,这座城市正急不可耐地想表现自己。四通八达的地铁线穿透了整个成都,一代代人不畏艰难,意志坚强的巴蜀精神,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论言打破,强大的金融经济造就它更多的繁荣富强。大街小巷不再是碎石烂木,坚硬的外墙早已领先当时了。那独具巴蜀风情的火锅寸步便可遇一家,巴蜀情通过火锅成为新的符号,这座蓉城的代名词。
在成都,古韵与现代并存,它真正做到了“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的壮举。蒙蒙小雨间,婉转响起悠扬歌声:“成都带不走的只有你,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
《近年来目睹高考作文之怪现状》
巴蜀鬼才的跑题作文
2002年7月9日,央视《实话实说》组织魏明伦、何祚庥、聂卫平3位名人与一些高中学生试水高考作文。
当年的作文题是《心灵的选择》,结果巴蜀鬼才魏明伦用10个小时完成的力作,被认为跑题,判为不及格。何祚庥只写了400多字就交卷,连字数都不够。聂卫平原本有机会及格,但是他在文章中写了“陈老总如何教我下围棋”,暴露了身份,只能作为“废卷”。
在这场高考秀中,得分最高的是一位刚结束高考的学生,他只是把两天前在考场上写的默了一遍,两位阅卷老师就给了他58分(满分60)。
参与阅卷的王栋生老师说,成人考不过中学生,很正常,因为不懂规则。其实只要经过一年的有效训练,他们就知道要审题,要估计字数,书写也端正,也知道自己并没有多少自由,不要写犯忌的话……
魏明伦始终不大服气,后来他把自己的作文登在报上,发在网上,要讨公道。
结果,连高中生都说,这篇文章确实不切题。
一位阅卷多年的老师发表看法:魏文通篇都使用了对仗、典故等辞格,不愧是“楹联古诗川中第一”,只是这篇文章真的到了阅卷老师的手中,恐怕还会被认为是一篇抄来的跑题作文。
文科状元的“三比法”
2006年,南方某省一位考生立志要成为全省高考状元,她给自己立了若干目标,其一是要确保高考作文得满分,于是她开始操练“三比法”。
比如谈“理想”,她写道:
理想是帆,理想是桨,助你划向幸福的彼岸。
理想是砖,理想是瓦,助你建造梦想的楼房。
理想是绳,理想是索,助你攀登希望的山峰。
所谓“三比法”,就是把三个排比句放在开头或结尾,为的是“以文采把阅卷老师震住”。有一套《高考满分作文丛书》收录了这种技法,其范文如下:
蜗牛说:“雄鹰展翅可以登上金字塔顶,而我心飞翔,亦可攀上金字塔顶徜徉。”
小溪说:“雨珠奋力可以挤破白云降落,而我心飞翔,亦有飞上云巅俯视山川的婀娜。”
绿叶说:“红花耀眼出众,独当一面,人人赞不绝口,而我心飞翔,亦会甘为人梯默默耕耘,赢得赞誉声声。”
据说,这是某年的高考满分作文。河北省青县一中黄清奎老师看了之后觉得纳闷:“亦可攀上金字塔顶徜徉”,这不是典型的杂糅吗?道理上更说不通了,红花怎么“独当一面”?绿叶怎么会“甘当人梯”?小溪又怎么“飞上山巅”?
黄清奎认为,这是一种虚假的漂亮,只是把花纸头粘起来。
不过,根据当年的高考战报,那位操练“三比法”考生确实成了该省文科第一名。
创新还是形式主义
2006年山西省的中考作文出现了四成“四不像”作文,很多初中生还没有搞明白作文是怎么回事儿,就直奔“另类”去了。
倡导新作文行动的《中学生》杂志副主编刘加民把板子打到高考作文上,他认为这是“形式主义文风”带来的坏影响。
高考作文中的“形式主义”始于1999年的“文体不限”,刚开始被称作“创新”,后来“创新”的人多了,就出现了“形式大于内容”的倾向。
刘加民搜罗了一下这几年高考中的“形式主义”代表作,有病历诊断书体、产品说明书体、实验报告体、招生简章体、戏剧体、广告体、记者采访体、BBS体、忏悔书体、文言文体、古诗体、序跋体、新童话体、辩论辞体……
刘加民说,他这么做是想提醒刚学写作的孩子:
――作文训练永远从基本功开始。
――形式的变化撑死了就十来种,只有内容的变化魅力无穷。
――这些文章是不是真的得到了阅卷老师的欢心,是个悬案。
――把太多的智商花费在了“讨巧”上,看多了会恶心。
――您是学生,您觉得创新了,特别了,其实在阅卷老师眼里,早就是第一万个把姑娘比喻成鲜花的人了。